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 入户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记录

通过留守儿童家访,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些孩子们的需要,进一步拓宽支援与关怀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兴趣培养等多方面帮助,弥补父母长期不在家带来的缺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1

时间:20xx年1月16日

住址:北门沟59号

家访对象:xx

家访人:xx

家访目的: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状况,送去春节祝福,与监护人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聊留守儿童在校情况,互通有关留守儿童思想信息。

家访内容:

学生情况

基础比较差,胆小,课堂上很少举手发言,不懂也不敢问,但是本学期拖拉现象明显减少,进步还是可观的。

家访心得

孩子的父母春节都回家过年了,和家长沟通:上学期,该生学习上十分吃力,本学期好转了很多。由于自己十分努力,爷爷对孩子也很上心,孩子才会有这样的成绩。在家校联系本上,郑磊的爷爷对于孩子每一项作业都检查十分认真,而对于默写之类的题目,在孩子默写后还让孩子认真逐个订正……正是这种态度才造就了孩子的进步。希望家长多和家里联系,和老师联系,促进学生尽快赶上来。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2

时间:20xx年1月16日

住址:赵家坝元亨国际

家访对象:xx

家访人:xx

家访目的: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状况,送去春节祝福,与监护人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聊留守儿童在校情况,互通有关留守儿童思想信息。

家访内容:

黄燕是班上成绩中等的学生,活泼可爱,最大的问题是自习课不遵守纪律,好讲话,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但天资比较聪明,是可塑之才。

家访心得

家访过程中,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3

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等原因,而留在农村家中独自生活的儿童。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面临着许多心理和生活上的困境。为了解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并提供帮助和支持,我进行了一次家访。

家访地点:

这次家访的地点是山村中的一所小学,我家访的对象是一名留守儿童——小明(化名)。他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由祖父母照顾生活和学习。

家庭环境:

小明的家庭条件比较简陋,房屋破旧,家具简单。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中缺乏温暖的氛围。小明的祖父母虽然年迈,但他们尽力照顾小明的生活,给予他关怀与爱。

学习情况:

小明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热爱学习,勤奋努力。在家访过程中,我看到了他用心完成的作业和课本上认真做的笔记。他告诉我,他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能够帮助父母。

心理状态:

尽管小明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但他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他说,他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特别是在晚上一个人睡觉的时候。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陪伴和关心。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试图给予他鼓励和支持,让他明白他并不孤单,我们都关心他的成长。

社交问题:

由于长期独自生活,小明在与同学和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他告诉我,他不太会与同学交流,经常感到与他们格格不入。我建议他多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和课余班,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培养社交能力和交流能力。

家庭关系:

尽管小明与父母长期分离,但他对父母的思念是无法抹灭的。他告诉我,每当父母回家探亲,他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开心。他期盼着父母能够多陪伴他,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我建议他与父母保持联系,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进行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

帮助与支持: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与小明的祖父母进行了交流,并向他们介绍了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帮助和支持的途径。我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向学校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等寻求帮助,让小明能够获得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结语:

通过这次家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困境。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4

家访记录

日期:XX年XX月XX日

家庭成员:留守儿童小明(化名),其父亲和母亲。

地点:XX省XX市XX镇XX村

家访目的:

1.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2.关注小明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持;

3.与小明的父母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

家访过程:

在预约后,我在一天的下午来到小明的家。这是一个砖瓦结构的农村住房,虽然简朴,但干净整洁。小明的母亲热情地迎接了我,并带我进入了家中。房间里摆放着简单的家具和学生书桌。在和小明一起度过一个下午后,我对他的家庭背景和日常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明的父亲在几年前外出务工,由于工作原因,他只能一年回家一次。这段时间里,小明一直由母亲独自抚养。母亲是一名农村妇女,她每天照顾家务和农活的同时,也兼顾照顾小明的生活。从母亲的眼神中,我看到她对小明的深深的爱。

在与小明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他的成绩平均偏低,特别是数学和英语。小明告诉我,由于父亲长时间不在家,自己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规划。他没有人监督他的学习,常常玩手机和电视,导致学习时间不足。此外,由于与同学交流互动少,他的社交能力也存在问题,不善于与人沟通和合作。

针对小明的学习问题,我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我们共同商讨制定了一些解决方案。首先,他的母亲将在家务和农活时间里,利用空余时间陪同小明学习,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我建议父母亲可以定期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最后,我建议小明可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志愿者活动等,以培养他的社交能力和兴趣爱好。

家访总结:

通过这次家访,我对小明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成长在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父母因工作原因长期分离,这给小明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学习上,由于缺乏监督和动力,他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家长的关注和支持。通过与小明的父母交流,我们共同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健康地成长。

同时,我认为社会应当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政府和学校可以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提供相关资源和帮助。家长们也应当从工作上尽量减少分离时间,多花时间陪伴孩子。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我们相信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状况会得到改善。

家访记录完毕。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5

家访对象:王小明(化名)

家庭住址:XX市XX区XX街道XX号

概况:

王小明是一名留守儿童学生,年龄12岁,就读于XX小学五年级。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他的父母长期不在家陪伴,由爷爷奶奶照顾。本次家访的目的是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家庭环境:

王小明的家庭生活在一栋老式小区内,这里环境安静宜人。房屋内部整洁有序,虽然简单,但可以看出爷爷奶奶十分用心地打理家务。家中的书架上摆放着一些小说和教育类书籍,显示出他们对教育的重视。

学习情况:

王小明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保持中上水平,并且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色。他的老师称赞他是一名认真努力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然而,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陪伴和指导,他在语文和英语方面的进步相对较慢,尤其是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心理状态:

在与王小明的交谈中,我发现他对父母的思念较强烈,常常感到寂寞和无助。他表示在学校中与同学相处融洽,并且享受与同学们一起玩耍的时光,但心底里还是希望能够与父母在一起度过更多的时光。这种情绪的存在可能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生活习惯:

王小明生活习惯较为规律,每天早上能够按时起床,并独立完成早餐和个人卫生。他懂得照顾自己,会自己整理书包和完成作业。在他的卧室里,摆放着一台书桌和电脑,他表示自己会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用电脑,主要用于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家庭教育:

在王小明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十分关心他的学习和成长。每天傍晚,他们都会陪王小明一起学习和做作业。尽管他们没有专业的教育背景,但他们会尽力提供支持和鼓励。然而,由于缺乏与亲生父母的交流,他在心理和行为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情绪波动和在学校与同学相处时的困扰。

支持计划:

针对王小明目前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份个性化的支持计划,以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1. 提供情感支持:加强与他的交流,倾听他的心声,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并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他缓解情绪压力,增强自信心。

2. 加强学习指导:与他的老师密切合作,了解他在语文和英语方面的困难,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学习资源,以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3. 增加社交机会:鼓励他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各类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帮助他与同龄人建立更多的友谊,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家校合作:与王小明的爷爷奶奶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和建议,促进家校合作。

结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我们需要关注和关爱每一个留守儿童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境,健康成长。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支持,王小明能够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进步,展现自己的潜力和才华。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6

一、引言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许多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寻求工作机会。这种现象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由于父母长期离家工作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家没有监护人照顾的儿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家访活动。

二、背景介绍

留守儿童家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家庭环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这次家访,我了解到目前我们学校有25名留守儿童,他们年龄在3到5岁之间,家庭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地区。在进行家访之前,我制定了详细的家访计划,确保能够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

三、家访记录

1. 家庭环境

第一次家访的是小明的家庭。小明是一个四岁的男孩,他的父母都在城市打工。他家是两间砖瓦房,虽然简陋,但却很整洁。他的奶奶照看他的日常生活,看得出来她很关心小明。奶奶告诉我,她每天都会给小明做饭并亲自送他上学,确保他的健康和安全。

2. 学习情况

第二次家访的是小红的家庭。小红是一个五岁的女孩,她的母亲在城市工作,父亲在外地打工。我发现小红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她的家里摆满了各种书籍和玩具。她告诉我,每天晚上她都会自己看书,并尽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她的奶奶也会帮助她学习,并鼓励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3. 心理健康

第三次家访的是小杰的家庭。小杰是一个三岁的男孩,他的父母都在城市工作。与其他孩子相比,小杰比较内向,他不喜欢与同学们互动,更喜欢独自玩耍。经过与小杰交流,我发现他对父母的思念很深,他最希望的是能够和父母一起生活。我建议学校的老师和社工人员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逐渐适应学校的生活。

4. 社交能力

第四次家访的是小娟的家庭。小娟是一个五岁的女孩,她的父母在城市打工。在与小娟交谈时我发现她非常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往。她告诉我,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有更多的朋友。我鼓励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交活动,并帮助她培养更多的朋友关系。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这次家访,我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尽管他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仍然展现出了坚强的生活态度。我建议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支持,通过开展更多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

在未来,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情况,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措施。同时,我们要加强与他们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会。

五、结束语

通过这次家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留守儿童的孤独和困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并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是社会的未来,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怀。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7

一、背景介绍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离家外出打工,无法陪伴子女成长的儿童。他们通常由老人或亲戚照看,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

二、家庭环境

我们来到了小明家,小明是一个留守儿童。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只能在寒暑假回家探亲。小明由奶奶照顾,奶奶年纪已经很大,身体状况不好。家里的房子很简陋,只有一个小小的居住空间,没有独立的卧室和学习空间。家里没有电视和电脑,小明只能通过手机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三、学习情况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每天放学后回家自学。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只能在挤满了其他杂物的桌子上完成作业。他告诉我们,由于没有老师的辅导和监督,他经常感到困惑和无助。他希望能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一个能指导他学习的人。

四、心理状态

我们与小明聊天时,他显得有些孤独和沮丧。他告诉我们,他经常感到无助和自卑,因为他没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和父母一起生活。他常常羡慕其他孩子和父母一起玩耍、共度时光的幸福感。他也经常担心父母的安全和健康,害怕他们会出意外。

五、社交问题

小明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导致他的社交能力较差。他很害羞,不善于与人交流。在学校里,他很少与同学们交朋友,经常一个人独自行走。他告诉我们,他很希望能有一些朋友,但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六、家庭经济状况

小明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父母每年辛苦打工,只能勉强维持他的学费和生活费。小明告诉我们,他不敢向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因为他知道他们已经很辛苦了。他希望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自己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

七、帮助建议

在与小明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困境和问题。为了帮助他,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组织一些活动让他们有机会结识新朋友。

2. 学校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些学习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心理问题。

3. 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提供资助、志愿服务等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4. 父母应尽量争取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八、总结

留守儿童面临着学习、心理和社交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共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8

1.家访对象:谢**

2.年龄:8岁

3.性别:男

4.家长姓名:陈**

5.与家访对象的关系:祖孙

6.是否留守:留守(爸妈都外出打工)

7.联系电话:000000000

8.家访内容:

我们是中午的时候到学生家的,当然他的奶奶正在门口坐着,我们向她表明了我们的来意后,她很高兴的接待了我们。

**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在教室里不爱说话,但是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好(考了3次第一名)。听他奶奶说,他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回家后从来不说,只是自己一个人憋着哭,这也许与他是留守儿童有关吧。

**的奶奶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老人,她对她的孙子孙女期望都非常高,而且很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她一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后有出息,别在在家种地了。

我们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2、家长对学习的要求;3、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4、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5、家长希望通过哪种方式和老师交流(家长会或家访等);6、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什么方式处理;7、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还比较关心学生的哪方面等。

10.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孙子的期望真的很高。她非常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如性格、交友等关注的很少。

**的内向、不爱说话、受委屈不说,我觉得与他的家教有很大的关系。也许是家人只关注他学习的原因,也许是爸妈不在身边的原因……但听他奶奶说,**不是很听他妈妈的话,但很听她的话,原因也许就是和妈妈接触太少吧。

我觉得家长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他们应该多了解一下学生的交友、性格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让学生能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9

1.家访对象:谢航、谢雅晴(兄妹关系)

2.年龄:7岁、6岁

3.性别:男、女

4.家长姓名:某某

5.与家访对象的关系:祖孙

6.是否留守:留守(爸妈都外出打工)

7.联系电话:

8.家访内容:

我们是12点左右到达学生家的,当时他们的奶奶正在做饭。他们的奶奶是一个听力有点困难的老人家,在和她交流时有点吃力,一方面是语言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她不能听的很清楚,所以我们只是简单的了解到了一点情况。

航航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在班里很活跃,总是玩,跑来跑去的,上课也不是很老实,是一个让老师不能省心的孩子。但是他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属于那种一学就会的,并且他也很听老师的话。我相信如果有人能好好引导他的话,他一定会有出息的。

雅晴是一个比较乖的孩子,在班里很安静,不怎么爱说话,很老实,是一个让老师很省心的孩子。但我希望她能够变的活泼一点。

我们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习的要求;2、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3、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什么方式处理;4、家长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等。

9.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航航和雅晴的学习不是很关注,她不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只是在生活方面给他们照顾。

并且我还注意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虽然航航和雅晴是兄妹,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他们都很少交流,可以说是基本上不说话,个玩个的。还有航航对奶奶的态度是那种爱理不理的。我想这与他们是留守儿童有很大的关系。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奶奶听力又不好,基本上没有人能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没有人关注他们的性格、心情变化等。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10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同龄人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经常缺失亲情、关爱和陪伴。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需求,进行了一次家访调查。

家访记录:

家庭1:

小明是一名6年级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小明成绩一直很好,但思乡之情经常让他情绪低落。我们和小明聊天,在带着笑容的表面下,我们可以看到他眼底的胆怯和内心的孤独。他渴望有一个父母的拥抱和问候。

家庭2:

小芳是一名4年级留守儿童,她的父母也在外打工,由奶奶照顾。小芳胆子很小,总是依靠奶奶,有些内向。我们和小芳一起玩游戏,在她开心地笑声中,我们发现她有一颗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心。

家庭3:

小强是一名5年级留守儿童,他的父母经常不在家,由姑姑照顾。小强的成绩中上,个性独立,但是对姑姑的管束和唠叨感到厌烦。我们和小强谈心,在他坚定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内心。

反思:

通过这次家访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孤独和需要关爱的事实。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

结语:

留守儿童是社会中最脆弱和需要关爱的一群,我们应该用爱和关心去浇灌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11

日期:20xx年10月15日

地点: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家庭

参与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我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探讨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

记录:

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某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家庭。这是一个简陋的农村砖房,外观看起来比较破旧。家庭成员包括父亲、母亲和两个留守儿童,一个是9岁的男孩,另一个是7岁的女孩。

我们进入房屋后,发现室内的环境也比较简陋,家具简单,没有电视和电脑等现代化设备。墙壁上贴满了一些儿童手工作品,这显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潜力。家长热情地招待我们,我们开始展开交谈。

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是务农的农民,由于经济困难和外出务工,父母很少在家。他们表示非常挂念孩子,但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父母均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也存在困惑。

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渴望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他们表示在学校里表现较为孤僻,缺乏自信心,也没有机会参与课外活动。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学习成绩。

根据这次家访的情况,我向社区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提醒他们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鼓励他们多回家陪伴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其次,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课后辅导班和兴趣小组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最后,我们可以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资助,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

在结束家访后,我深刻地意识到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我将继续与社区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合作,为留守儿童争取更多的帮助和关注。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24323.html

(0)
xiaoyanxiaoy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