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街巷事迹材料 好巷道先进事迹材料 (3篇)

“优秀街巷事迹材料”指的是一种记录街巷中优秀事迹的材料,这些事迹可以是关于街巷中的居民、商户、企业等在环保、公益、文化、创新等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这种材料通常用于表彰这些优秀事迹,以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升街巷的整体形象和品质。以下是有关于优秀街巷事迹材料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街巷事迹材料 好巷道先进事迹材料 (3篇)

优秀街巷事迹材料1

 小街小巷小胡同,既是事关百姓生活的城市“里子”,也是影响首都风貌的城市“面子”。2018年至今,全市已评选出30条“最美街巷”。在这些城市的肌理深处,小巷管家、社区志愿者、环保组织成员等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守住了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成果,擦亮了首都的“金名片”。

  见缝插绿添彩社区“小花园”

  雨后的北京,天空湛蓝如洗。6日下午,记者刚一走近东城区苏州胡同84号门前的“小花园”,居民刘莉健就笑着迎了出来,“您来晚了,要是早两天过来,这院儿里的瓜果还没收呢,那垂着挂着的才好看!”

  细细打量这处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小花园”,西北角的地上整齐地码着一个个方形小篮子,小葱、茴香、大蒜长势正好;东南角靠墙支起的篱笆上丝瓜、苦瓜爬了满架,在头顶洒下一片阴凉。阴凉下,空心菜、藿香郁郁葱葱,还有几丛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其间。“这都是刘姐自己种的!像这种闲置空地的装饰,基本都是社区居民自己动手。”听着苏州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细芳的夸奖,刘莉健不好意思地笑了。

  刘莉健在苏州胡同住了30多年。近年来,苏州胡同通过整治提升,环境大为改善,社区还在闲置空地摆上了花坛花箱,由居民自发“认领”,种上瓜果蔬菜,为小胡同见缝插绿。

  “一开春儿,先种点儿小菜儿,菠菜、茴香。等吃完这一拨,就到了四五月份,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点儿黄瓜、丝瓜、苦瓜、茄子、辣椒。再把这茬收完,这不,我又种上了香菜、菊花菜……”在刘莉健看来,利用闲置空间栽种绿植这件事,居民比社区受益更多,“说到底,这美化的也是我们自己居住的环境。”

  去年年底,苏州胡同被评为2020年“北京最美街巷”。刘莉健带着社区居民和志愿者跟绿植老师学植物养护知识,参与胡同卫生活动,帮忙修剪周边几处花坛。陈细芳表示,未来,社区还将进一步发挥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组建起一支人员相对固定的志愿者队伍,让胡同环境长长久久美下去。

  志愿巡逻守护小巷美化环境

  早上9点,今年已经74岁的小巷管家王昌茂拿着垃圾袋、木夹子,准时出现在西城区人定湖北巷南口,准备开始巡逻。见地上有烟头、纸团,他立刻用木夹子夹起来放进垃圾袋。路过一间店铺,两名工人正从门前停的面包车上卸货,王昌茂赶忙上前提醒:“小伙子,卸完货咱们尽快把车开走,别让车停在胡同里堵塞交通。”

  “巡逻的时候,遇到有乱停车的、乱扔垃圾的、随地吐痰的或是遛狗不拴绳的,我们都要上前劝阻。”王昌茂告诉记者,人定湖北巷地理位置特殊,位于西城、朝阳、东城三区交界处。周边敬老院、超市、商铺、市场林立,早年间环境是出了名的乱和堵。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启动后,西城区德胜街道联合朝阳区安贞街道“跨区协作”,使人定湖北巷环境焕然一新,还被评为“北京最美街巷”。

  成果来之不易。为此,王昌茂和十几位居民一起自发当起了志愿者、小巷管家,德胜街道又找来绿色啄木鸟环保组织,由专业讲师为他们讲解、培训如何劝导不文明行为。现在,黄寺大街24号院社区有包括小巷管家在内的固定志愿者约50人,其中20人都参与了人定湖北巷的日常巡逻管护。大家轮流值班,每天上午巡逻两个小时,下午一个小时,每人每周至少有一次当值。

  “现在商户、居民也都熟悉我们了,大家多数时候都能自觉保护环境,偶尔我们提醒一两句,大家也都能立刻注意到。”王昌茂说,小巷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这是最让他高兴的事。

  自制摆件为小巷“锦上添花”

  2020年,原本连名字都没有,连棵树都没地方栽种的背街小巷——梨园中街一巷,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获得了“北京最美街巷”称号。家门口的小巷变成了“最美街巷”,老住户王月兰欣喜之余,心里不由得盘算起来,怎么能发挥居民作用,为小巷锦上添花呢?

  十多年前,王月兰等10位居民志愿者自发组成了“十姐妹工作室”,用彩色珠子编织寿桃、白菜、花瓶、福字等手工艺品,逢年过节送给困难群体、孤寡老人作为“慰问礼物”。

  既然有好手艺,大家干脆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摆在街头巷尾美化街面环境吧。打定主意,几位老人每天朝九晚五来到工作室“上班”。从电视上搜集线索,从网上下载教程,自己买来毛线等手工材料,反复尝试制作与时俱进的街头装饰品。

  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王月兰用了足足一个月时间,带着大家缝制垃圾分类主题的“毛线绣”;疫情反复,老人们就用毛线缝制“勤洗手、戴口罩、别聚集、少扎堆”等疫情防控“毛线绣”作品。“这不,明年就是虎年了,我们正在用亚克力珠子编立体的生肖老虎,准备摆在街边的展示橱窗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社区专门为“十姐妹”设立的工作室内,王月兰正带着居民们制作新的街头装饰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为咱们这条小巷加点文化味儿,环境美,还要心里美。”

  不光“十姐妹”热心布置街巷,家住梨园中街一巷附近的居民人人都有好主意。玉桥南里社区主任刘羽佳表示,社区已有192户居民“贡献”出了自家的好家训,社区计划将居民的好家训提炼后,制作成一块块竹简,植入到街巷两侧的墙面装饰条上,将小巷打造成副中心“家庭家教家风”示范街。

  文明寄语

  人人参与争创最美街巷

  寻常巷陌,百姓门前,关乎民心向背,连着首都北京的文明形象。

  从2017年起,本市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和文明提升。5年来,北京有3500多条背街小巷完成环境整治提升,涌现出一批最美街巷。昔日脏乱差的草厂四条恢复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城南风貌,整治后的西海南沿湿地景观引来了天鹅漫步,以破旧脏乱闻名的垂杨柳南街变身亮丽小巷……在这些街巷面貌焕然一新的背后,离不开居民、志愿者、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参与,大家齐抓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今年,“北京最美街巷”评选将继续开展。希望更多的街巷行动起来,人人参与,积极开展社区治理和街巷环境卫生志愿活动,美化家园,争创最美街巷。

优秀街巷事迹材料2

近年来,我村的街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我们村级街巷长的辛勤努力分不开。村级街巷长李华同志坚守岗位,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以其出色的工作业绩和高度的职业道德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名村级街巷长,李华同志兢兢业业、身体力行,始终保持着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他在上任之初,就对村里的各个街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了解了每个街巷的问题和需求。在了解到村里存在许多基础设施老旧、环境脏乱的情况后,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并积极争取相关资源,开始了一场对村级街巷的全面改造。

李华同志的首要任务是改善道路情况。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全力推动了道路硬化工程的进展。他亲自带队,组织村民自发投入到道路硬化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道路硬化工程顺利进行,不仅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环境,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好的出行条件。

此外,李华同志也非常关注村里环境卫生问题。他发动村民自觉进行环境整治,组织清扫队伍进行定期清理垃圾,设立了多个垃圾桶,并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他本人也经常到街巷中巡查,确保环境卫生的整洁和提升。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李华同志也积极关注村民的生活需求和困难。他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通过与相关部门协商,他争取到了一批扶贫款项,用于修建贫困村民的房屋,解决了一些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他还组织了一些培训班,帮助贫困村民学习一些务工技能,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李华同志的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肯定和赞誉。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担当和责任心,不仅改变了村级街巷的面貌,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他时刻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全力为村民排忧解难,始终坚守在岗位上。他的事迹激励着全村所有人,激发了大家对村级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总之,李华同志是一名村级街巷长的楷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村级工作的力量和意义,为全村带来了繁荣和富裕。他的事迹必将激励更多人投身到村级工作中,为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秀街巷事迹材料3

优秀街巷事迹材料

一、背景介绍

我们所要介绍的这条街巷,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街巷两旁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这条街巷在居民、社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旧到新的华丽转身,成为了城市管理的典范。

二、事迹亮点

环境整治显成效
为了改善街巷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街巷进行了全面的整治。整治过程中,清理了垃圾、整治了乱搭乱建、规范了经营秩序,使街巷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加强了对环境卫生的日常监管,确保街巷环境整洁有序。

居民参与热情高
街巷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居民的积极参与。在整治过程中,许多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协助清理垃圾、维护秩序。他们还积极参与到了街巷美化、绿化的工作中,为街巷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成为了街巷整治的重要动力。

文化传承有特色
这条街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整治过程中,相关部门注重保护街巷的历史文化特色,对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同时,还鼓励居民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如举办传统节庆活动、设立文化展览等,使街巷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社区管理创新强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提高街巷管理水平,社区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如建立了街巷管理委员会,负责街巷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推行了“门前三包”责任制,明确了居民和商家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街巷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使街巷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经验启示

这条街巷的优秀事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启示。首先,要注重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其次,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特色,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最后,要注重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结语

这条街巷的优秀事迹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居民、社区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它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还传承了历史文化特色,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为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内容由xiaoxiao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73720.html

(0)
xiaoxiaoxiaoxiao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