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参观完一处历史旧址后,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前的峥嵘岁月,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篇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 参观苏皖边区纪念馆心得](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3/5-3.jpg)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1
作为“扎根时代脉搏,云享时代记忆”暑期实践团队的一员,我按照任务要求在家乡江苏淮安寻找红色教育基地或者革命老区进行调研参观。经过网络搜索和向他人咨询,我选择了对我而言更熟悉、记忆更深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
对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最初的印象还是初中时学校组织参观,但那时候我没有去了解纪念馆背后的历史,参观的过程也草草略过,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象。所以这一次,再大致了解了背后的历史的基础上,我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希望能够有不一样的收获。
辖区南临长江,北枕陇海铁路,东滨黄河,西迄涡河、裕溪口一线。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就是当年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所在地。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创建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抗日根据地形成了苏皖解放区。1945年11月1日,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在淮阴成立了苏皖边区政府。解放战争初期,这里一度成为国共谈判斗争的焦点,刘少奇、陈毅等许多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战斗过。
来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保留历史痕迹的大门和几个大字,里面安安静静的,还没有游客。进入大厅后的人像展出物,气势恢宏。一楼的第一展室,陈列了苏皖边区政府成立的背景,参观学习的过程,就好像打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历史古籍,让人更想细细探寻。第二展室的“民主建设,革故鼎新”、第三展室的“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第四展室的“宣传民众,繁荣文化”、第五展室的“积极备战,全力自卫”,以及第六展室的“坚持敌后,解放华中”,每一个展室都按照不同的时间讲述了不同的故事,玻璃窗中的斑驳的物件的背后也都有着无数的故事。不论是老旧的笔记本,锈迹斑斑的枪棍,还是充满荣耀的徽章,我们都能从墙上的文字记载里感受历史的厚重。那一个个逼真的雕像,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那段岁月的峥嵘。走出纪念馆,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仿佛大家都一起回到了历史中,用心感受和学习。
看着岁月遗留的痕迹,我也不禁回忆起那段历史。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之间再次爆发了战争,也就是历史上所记载的解放战争。四年的时间里,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呕心沥血,拼尽全力只为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只为给中国人民一个美好的家园。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是无私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那段峥嵘岁月里,他们一心为了百姓,一生为了百姓,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新中国新的篇章。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一步步,扎实而坚毅。从起初帝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人民处于恐慌与无助之中,北洋政府腐败无能,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再到内战爆发时内忧外患的形势的混乱,百姓六神无主。是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人民,保护着中国,一次次的战争是他们不服输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无限热爱与忠诚。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古田会议到长征胜利,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每一刻都在坚持,每一刻都在为国家拼尽全力。无论环境有多么艰苦,形势有多么严峻,中国共产党也从未停止他们的脚步,毫不动摇地保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用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奋斗着,坚持着。他们不断尝试,努力创新,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把中国建设的繁荣昌盛。中国共产党能够自我总结,自我批评,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大步迈进;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人民信服和拥护。就像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说的那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尝试和坚持,才让中国有了如今的安定和富强。
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小雨滴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后,我对中国共产党更多了一份崇敬之情。虽然历史只能记录在文字里,但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应该世代传承。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有责任、有担当,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砥砺前行,不畏艰难,中国的未来有我们。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2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强支部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20xx年10月26日,建工学院学生土木第一党支部走进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开展“忆峥嵘岁月,惜青春韶华”主题党日活动,学习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首先,支部党员率先来到刻有红歌《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的照壁前,跟着音乐齐声高唱,音乐响起,振奋人心。
接着,支部党员参观了纪念馆的六大展室,一幅幅图片图表,一件件实物模型、一座座金铜雕像展现了边区政府当年在困难艰苦的条件下,励精图治、雷厉风行的建设情况。支部党员深入了解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建设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光辉史诗,以及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最后,支部党员分享了此次活动的感受,党员周劲草说:“参观纪念馆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唱红歌的感受也振奋人心,激励我更加珍惜青春韶华、珍惜学习时光。”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以红色文化振奋精神,以红色文化温暖心灵,激励广大党员忆峥嵘岁月,惜青春韶华,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实现人生梦想。支部党员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应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3
我很荣幸能够以党积极分子身份参观苏皖边区政府。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抗日战争的艰辛,保卫边疆的艰难困苦并没有使我们的战士感到困惑。他们英勇作战,确保了两淮三角洲的和平稳定。为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皖边区政府位于淮安市淮海南路。这是一个古老的庭院。这个院子是60多年前苏皖边区政府的办公楼。它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解放区的民主统一政府。1945年11月在淮阴(今淮安)成立。如今已成为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
解放战争初期,苏皖边区政府站在长江北岸,离南京、上海只有一条河。它曾为国民党所畏惧,一度成为国共谈判和斗争的焦点。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中,周恩来多次保持苏皖边区的地位,甚至不惜谈判破裂。可以说,周恩来为家乡所在的苏皖边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感情。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1985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纪念馆,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优秀德育基地、优秀博物馆、市级优秀旅游景区。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自1986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革命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内陈列着许多重要文物,包括人物塑像、刀具、手榴弹、枪支、头盔、手表、水壶等。我也看到了真实场景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画面。深刻表现出抗战时期的紧张气氛。
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进入抗战时期。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为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纪念馆的工作实际,作下三条承诺,对我们党的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1: 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为起点,努力发挥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平台,进一步促进党支部建设。
3: 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带领党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这也是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能够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缘因,对我们起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
参观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后,我深感党的重要性。我将时终牢记党员的责任,遵守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的秘密,认真履行党员的权力和义务,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决心为实现党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贡献自己的一生。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4
10月24日下午,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走进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开展“探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在淮安成立了苏皖边区政府,其作为苏皖边区政府驻节办公之所,记录了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浓缩和诠释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革命文化。虽已时过境迁,苏皖边区政府仍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沧桑和历史感。
在第一展厅,成员们浏览了淮南、淮北、苏中、苏北四块根据地的开辟和统一,领略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英勇与顽强;在第二展厅,边区政府成立以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被有序清晰的展出。紧接着,大家也都仔细地参观剩下的展厅,认真查看着说明文字,默默感受当时战火硝烟的纷飞。每一个展室都按照不同的时间讲述了不同的故事,玻璃窗中的斑驳的物件的背后也都有着无数的故事。不论是老旧的笔记本,锈迹斑斑的枪棍,还是充满荣耀的徽章,我们都能从墙上的文字记载里感受历史的厚重。思怀历史,立足当下。党员们在这一次的参观中获得了一次心灵洗礼,深深地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通过这次对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的参观,大家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也不忘缅怀那些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献出生命的先烈们。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5
7月1日下午,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淮安台组织全体职工参观了苏皖边区旧址。苏皖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创建的唯一民主联合政府,于1945年11月1日在淮阴(今淮安)成立。苏皖边区政府记录了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段重要的历史,再现了苏皖政府的历史风貌和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给人以心灵震撼。
参观学习不仅让我们了解革命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承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与革命精神,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做到爱岗敬业、恪职敬守、担当作为,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工作的巨大动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6
为深化“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2月5日下午两点,19国贸移动班的同学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江苏省第二批党史教育基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开展以“参观红色基地,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的实境主题教育班会活动。联系该班级的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黄海梅应邀参加本次活动。
苏皖边区政府是我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创建的唯一民主联合政府,于1945年11月1日在淮阴(今淮安)成立。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是苏皖边区政府驻节办公之所,记录了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段重要红色历史,浓缩和诠释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革命文化。因为纪念馆有不少地方正在维修,同学们主要参观了苏皖边区革命史陈列区的六个展厅。通过观看纪念馆内的文献史料和文物图片,了解了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感叹他们为中国解放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通过陈列的土枪、染血的布衣、战士们戴过的围巾、穿过的草鞋、用过的食盒等物品,感受到了当年革命战士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战斗和生活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通过参观,也使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了先辈们浴血奋斗所换来的今天幸福生活的来自不易。最后同学们在纪念馆前留下了合照。
通过这次实境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心中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大家纷纷表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传承红色基因,要有责任,有担当,砥砺前行,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7
20xx年7月16日下午,现教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前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参观学习,重温红色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苏皖边区政府是我党领导下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解放区的民主联合政府,于1945年11月1日在淮安成立。旧址现存两个院落,占地6100平万米。保存平房48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虽然苏皖边区政府只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是边区党政军民坚持斗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为新中国锻炼、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
纪念馆生动再现了苏皖边区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以及苏皖边区政府的丰功伟绩。党员们仿佛置身那个波澜壮阔的岁月,与先贤们一起领略历史的洗礼。
支部全体党员对着党旗庄严宣誓。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继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工作、乐于奉献,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好、更新的贡献。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8
今天是十月十五,机电系系党组织党员的积极分子参观了苏皖边区。我们怀着激动地心情踏上公交车,在车上我们想象着我们即将看到的苏皖边区,想象着我们的先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付出了那么多,他们用他们可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繁荣,今天的幸福,今天的富强,今天的„„很快我们就到了苏皖边区,在门口老师先为我们讲了苏皖边区的发展,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位于淮安市淮海南路30号,1985年由中宣部批准成立纪念馆,目前为江苏省爱国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旅游景区,国家三级博物馆,是江苏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然后我们合了影。接着我们便开始我们的展览。
共有六个展厅的参观,进入第一展室。第一展室,陈列的是苏皖边区政府的成立背景。走出第一展室向北,便是一个天井式的三座两层小楼组成的四合院。展现内容就分别布置在西边、东边和北边三幢青砖青瓦的小楼中。第二展室,是《民主建设革故鼎新》。边区政府颁行《施政纲领》作为边区政府的行动指南,动员人民重建家园的宣传,在政权建设上,实施“三三制”;在乡村废除保甲制,实行民选,改造了基层政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五、六展室再现了当时烽火的阶段,其中的人物蜡像和再现场景逼真并且震撼着我们爱国主义情怀。第五展室,是“积极备战 全力自卫”。第六展室,是“坚持敌后解放华中”。院东北角上有造型别致的六角亭,亭接葡萄垂挂的长廊,花墙月门,别有洞天。当年这里曾有李一氓亲笔题写的“叶园”二字匾额挂在墙上,是为了纪念遇难的叶挺将军的。现在已仿照以前格局,重新落成。苏皖边区政府原有房屋96间,大门朝南,门前有石狮一对,门内两侧有对称的两排4幢平房,四合院的楼北还有7间平房。1984年,省、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并在旧址开辟了6个展览室,陈列有关的文献图片和历史文物,次年经中宣部批准正式建立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
时间过的很快,参观出来已经中午了。站在门口再一次感受到他的历史气息,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更加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和对党的敬仰。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发展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党的艰苦奋斗,应该心向祖国、发愤图强,更加努力学习,来回报我们的先烈!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9
20xx年10月15日,校史宣讲团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举办主题为“追寻历史足迹书写青春华章”的参观学习活动,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杨长茂,校史馆相关老师参加活动。
金秋送爽,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日子里,校史宣讲团成员来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苏皖边区政府1945年11月1日在淮阴成立,是由新四军建立的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在短短一年多的施政时间内,创造出了辉煌的革命业绩,成为民主中国的实践模型之一,并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为此后的革命和建设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人才。
大家参观了苏皖边区革命史陈列馆和苏皖边区政府旧址,通过观看大量图片、实物,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了解苏皖边区政府的成立及历史背景,感受边区政府当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励精图治、雷厉风行的政权建设情况,并从生产经济、文教卫生、武装斗争等几方面深入了解边区政府的辉煌革命业绩。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受到很大的震撼,大家表示要追寻革命先烈的历史足迹,大学期间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习任务、社会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认真的态度,传承革命精神,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做新时代的有志青年。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10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位于淮安市淮海南路30号,1985年经省委宣传部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纪念馆,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是我市重要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2005年,市委市政府启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保护与整治工程,对旧址原有房屋全部进行了维修保护,经过两年的运作和建设,整治工程已于2007年8月全部竣工。去年9月12日新陈列馆正式开馆。现旧址分南院、北院(老馆)、新陈列馆三个院落。南、北两院保存完好的砖木结构、古色古香的两层楼房和平房,是一组典型明清式风格建筑。于北院遥遥相望东隔壁的新陈列馆仿老馆古典风格混凝土结构,由东南大学规划设计。目前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整个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面积5000多平方米。
焕然一新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大门面对淮海南路,大门两边有一对威武的石狮,是由清河区委赠送,门楼大理石上刻字馆名门额是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题写。旧址院内环境优美,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棵棵茂盛的风景花树掩映着古典房屋,这些房屋就是当年苏皖边区政府办公场所和新陈列馆。
整个纪念馆主要由苏皖边区革命史陈列(序厅、六个展览室);苏皖边区政府主要领导人和部分厅局办公场所原状陈列;苏皖边区政府交际处原状陈列;李一氓骨灰敬撒处和李一氓生平事迹陈列室组成。
新陈列馆内序厅及六个展区,采用声、光、电的方式,以图片的展示为基础,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场景的形式再现1945年这段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纪念馆序厅向右拐,一座门朝南的二楼底层,序厅内有前言,介绍了苏皖边区政府的概要和苏皖边区党政军领导人群雕,苏皖边区正是在他们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名垂千古的不朽功勋。过了序厅可进入后一庭院,从走廊来到第一室,这室是面朝南的底楼,主要展出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抗日根据地创建过程和抗战胜利后,两淮人民胜利的照片;第二室在第一室二楼上,这里主要展出民主建政、革故鼎新的系列图片资料;第三室在序厅二楼上,这里主要展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等情况,还有陈列柜,第四室在第三室西隔壁另一庭院二楼,主要展出边区政府开展宣传工作和发展文教卫生事业等的情况;第五室这个厅主要介绍军事调停和边区备战的情况的图片资料及相关军用物品等文物;第六室坐南朝北,展出坚持斗争,赢得解放。大军北撤后的苏皖边区,主要两大任务有:前期为坚持斗争,收复失地;后期为动员民力,支持淮海决战。陈列馆内展览了这些图片和文物,让我们能更多地了解苏皖边区政府为当年我新中国成立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从陈列馆来到南院,南院与北院对门,相隔一条路。院内树木葱郁,青翠欲滴,掩于四幢平房。后排西一幢是原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主席办公室,里间是李一氓主席的办公室,外间是秘书处及秘书长张恺帆办公室。秘书处主要负责综合文件,撰写、校对及保管文件,组织领导机关工作。后排东一幢分别是原边区政府副主席刘瑞龙、边区政府教育厅、边区政府副主席韦悫办公室。前排西一幢是边区政府副主席方毅、边区政府财政厅办公室。前排东一幢是边区政府副主席季方办公室。南院主要介绍苏皖边区政府主要领导人及重要部门的办公室的原状陈列。
北院是原苏皖边区政府交际处的原状陈列。我们跨过这个在过去象征显赫地位的高门槛,就是原苏皖边区政府交际处。交际处是专门负责接待国内外知名人士的外事接待机构。进交际处大门(原老馆区域)后向左拐是一座两层楼的四合院,坐北朝南一层是交际处会客厅,是供来访宾客休息等候的地方。过了会客厅可进入四合院,四合院的两层楼分别陈列客房、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代表严斐德办公室、交际处会议室、国民党代表肖凤岐办公室、美方代表亨利· 邓克办公室、娱乐室、机要室,其中在正门楼下是国共谈判的会议室,1946年3月,为促进《国共停战协定》在华中地区实施,北平军调处执行部淮阴执行小组(国、共、美三方代表)谈判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室内中间,当年谈判使用过的会议桌、椅依旧存在。看到这些历史文物,耳际旁仿佛传来了当年历史的声音。
北后院内,青砖小路,树木葱茏,翠竹青青,东北角出有一个六个翘角小亭,是为纪念李一氓而建,亭柱上有一联,即“志士生成肝胆多,万花种就江山阔”。厅中有石桌、石凳。后院内西北角处青青的翠竹丛中有块石碑,碑上面镌写着李一氓生平简介,石碑旁边便是李一氓骨灰敬撒处。
北后院西边是“李一氓生平陈列室”,陈列室门额为乔石所书。陈列室内有李一氓半身铜像一尊,室内陈列的是反映他一生经历的图片资料,还有陈列柜展出他的手稿以及他使用过的烟斗、笔、印盒等。这里的一切都在向你展示着李一氓光辉战斗的一生 。
整个纪念馆的陈列以照片为主,附以文字说明,系统地对苏皖边区政府的历史进行了纵向和立体的介绍,共展出历史图片360余幅,文物文献资料380余件,通过现代陈列手段,与质朴传统的原状陈列相结合,表现了苏皖边区政府的创建、成立、建设等内容,展现了华中分局、新四军等党政军民在苏皖边区的活动情况,着重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苏皖边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全景再现了苏皖边区政府当年的历史风貌和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瞻仰这些丰功伟绩给人心灵以震撼。
大家对于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观后心得体会该怎么写应该有了想法,整理不易,朋友们阅读到这里,不妨动动小手关注我们。
本内容由yuying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7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