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隐患排查报告”是指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并记录报告的过程。这里的“隐患”指的是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超标、污染、地质问题等潜在风险。通过排查报告,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土壤环境,确保土壤安全和健康。以下是有关于土壤隐患排查报告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土壤隐患排查报告模板范文 土壤隐患排查报告怎么写](http://wimg.puchedu.cn/uploads/2024/03/20240311071408448.jpg)
土壤隐患排查报告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应当履行“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的义务。20xx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重点监管单位依法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规范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提供参考依据。
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程序和要点如下:
1、确定排查范围。
通过资料收集、人员访谈,确定单位内重点场所和重点设施设备,即可能或易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的场所和设施设备。如原辅材料和危废储藏区等场所。
2、开展现场排查。
针对重点场所和重点设施设备,排查土壤污染预防设施设备的配备和运行情况,有关预防土壤污染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分析判断是否能有效防止和及时发现有毒有害物质泄露、流失、扬散,并形成隐患排查报告。
3、落实隐患整改。
根据隐患排查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对每个隐患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计划完成时间。
4、档案建立与应用。
隐患排查活动结束后,应建立隐患排查档案并存档备案。隐患排查成果可用于指导重点监管单位优化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点位布设等相关工作。
土壤隐患排查报告2
一、基本情况、工作由来
1.对企业的简介
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07月,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工业开发区的医药产业集中发展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该公司主要进行药用辅料生产,建有液体生产车间和固体生产车间。
2.工作内容简介
20xx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xx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xx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20xx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作方案》,把“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作为首要任务,为土壤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的基础支撑。
20xx年4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成都市工作方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是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任务,重要的国情调查,是推动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维护公众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公司于20xx年03月与大邑县人政府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并根据排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
为建立健全公司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对整改方案统一规范化,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设施防渗漏管理制度
建设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储罐和管道以及建设污水处理池、应急池等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和安装有关防腐蚀、防泄漏设施和泄漏监测装置,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制度
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开展隐患排查。发现污染隐患的应当制定整改方案,及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消除隐患。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建立档案。
重点区域包括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区、原材料及固体废物堆存区、储放区和转运区等;重点设施包括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储罐、管线,以及污染处理处置设施等。
三、日常监管制度
为降低土壤污染风险,对生产活动区域开展特定的监管和检查,由熟悉各种生产设施运转和维护的人员进行日常监管。监管人员需对设备泄漏能够正确应对,能对防护材料、污染扩散和渗漏做出判断。
二、隐患排查的整改落实情况:
1、根据此次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所发现的问题,企业所确定的具体整改内容及整改情况如下:
土壤污染可能性
施工/设计
整改措施
整改情况说明
极易造成污染
散装液体的装车卸货——无渗漏和溢流收集装置的进、出料口
1、抽吸点增加溢流收集措施;
2、做好人员培训,规范操作;
3、装车卸货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抽吸完成后检查是否有跑冒滴漏,及时用清水清洗,清洗水排入污水管网。
加强现场监管,剩余的散装液体均盛装在原包装内,放置在原地点
易造成污染
散装商品的存储与运输——“防雨水、防渗漏和防流失”有漏项
制定管理措施
1、堆放区域设置明显标识,并且堆放区域不易受人员活动影响;
2、每天下班前对包装容器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加强现场监管,剩余的散装液体均盛装在原包装内,放置在原地点
固态物质的存储与运输——有包装,但无防护设施/容器
制定管理措施
1、对新购原辅料包装进行检查,无破损泄漏方可入库,并做好记录;
2、对产品包装前对包装进行检查,完好方可使用,不合格包装不得使用并单独存放进行妥善处置;
3、危险废物进入暂存间前进行包装检查无破漏方可放入;
4、每次转运和装卸完成后,对厂区内装卸地点和转运路线进行检查。
按照公司制度,破损、无包装、泄漏的原辅料均不收货。
公司污水处理与排放——有防渗措施的地下水道
工程整改
对中和池进行检查:
1、在停止生产的情况下将中和池内废水泵入应急池,使中和池成为空池状态;
2、检查中和池池壁、池底,若存在渗漏情况需重新做好防渗防腐措施;
3、选择其中一面池壁刻画深度标尺,便于判断池中废水量。
1、在节假日期间吧中和池内水灌满,在节加入过后进行检查,发现水位并无明显变化,判断中和池无泄漏;
2、为了加强和预防异常因素造成泄漏,我公司按照技术规范对中和池铺设了防渗层。
技术规范要求
1、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S8;
3、铺设防渗层。如HDPE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
4、防腐蚀涂层厚度≥200μm。
管理措施
1、建立台账,进行日常巡查,对管道沿线和中和池位置进行目视检查,记录每日废水产生量、中和池废水收集量。若中和池中废水量明显较少,可能为管道或池体渗漏导致;明显过多,可能为中和池出口管道堵塞导致;
2、定期对管道沿线及中和池位置进行全面检查,3个月1次。
紧急收集装置——防护措施不全的地下收集装置
制定管理措施
制定巡查制度,对应急池进行巡查,2天1次:
1、检查侧壁和池底是否有开裂等情况;
2、检查池内情况因下雨积水应及时抽出保证水位在20cm以下。
将应急水池水抽干后检查池壁和池底,无明显裂纹。
车间存储——有车间存储、无防护设施
制定管理措施
1、堆放区域设置明显标识,并不易受人员或许影响;
2、每天下班前对包装容器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严格按公司要求执行
可能产生
管道运输——无防渗设计的地下或提升管道
制定管理措施
对管道沿线进行日常巡查,观察管道是否存在开裂破损跑冒滴漏情况,2天1次
1、按要求检查,无跑冒滴漏现象。
2、对管道进行测试,一头进水另一头出水,发现出水与进水相近,判定无泄漏
泵传输——有防护措施的普通泵
制定管理措施
对泵进行日常巡查,主要观察齿轮和泵轴情况,如有损坏及时更换,2天1次
液体的存储与运输(圆桶、集装箱等)——密闭容器、有防渗等措施
工程整改
在成品库门口增设20个应急沙袋
已增设20个应急沙袋,并按要求进行日常检查
技术规范要求
包装规格25kg/袋
制定管理措施
1、对新购原辅料包装进行检查,无破损泄漏方可入库,并做好记录;
2、对库进行日常巡查,2天1次;
3、对产品包装前对包装进行检查,完好方可使用,不合格包装不得使用并单独存放进行妥善处置;
4、每次转运和装卸完成后,对厂区内装卸地点和转运路线进行检查。
2、工程措施的实施情况
①中和池铺设HDPE防渗工程
施工前准备:网上购买满足符合要求的HDPE膜
施工前:清理污水池,晾干后准备铺设HDPE膜
施工中:铺设厚度为1.5mm的HDPE防渗膜
施工后:灌满清水做渗漏试验,3天后水位无明显变化。满足防渗要求,投入正式使用。
②库房增加沙袋
增加前:库房无沙袋
增加后:增加20袋(25kg/袋)消防沙袋
三、下一步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达标排放。
2、定期检查管道、污水池等重要点位是否出现跑冒滴漏,若出现立即停工整改,不得拖延。
3、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应立即整改。
4、按照要求定期请第三方进行土壤与环境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土壤隐患排查报告3
为进一步提升土壤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市生态环境局“五个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见实效。
一是全面压实工作责任。
印发《关于开展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细化工作职责,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全面压实生态环境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市级明确3人负责督导各县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监管责任,各县区明确1名业务人员和1名执法人员督促1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对照技术指南落实土壤污染隐患排查企业主体责任。
二是全面开展隐患排查。
严格对照《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要求,全面督促指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对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区,原材料及固体废物堆存区、储放区和转运区,以及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地下储罐、地下管线、污染治理设施等开展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目前,全市1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已全部完成隐患排查工作,逐一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帐。
三是全面加强督导监管。
加大日常督促调度,对责任落实不力、排查整改不到位等情况及时提示督办,严防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确保不发生因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等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事件。加强专项监管执法,将1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61人次,检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87家次。
四是全面提供技术指导。
委托6名省级专家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各企业隐患排查点位、排查报告、整改方案符合要求。指导企业科学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全面抓好自行监测工作,切实提高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水平。目前,1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已全部制定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和问题整改方案,其中15家已开展自行监测,其余2家正在制定自行监测方案。
五是全面推进问题整改。
将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纳入对各县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按照“周调度、月小结、季通报”工作机制,严格督促县区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定期跟踪调度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目前,全市1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排查出的66个土壤污染隐患点,已整改65个,剩余1个正在按时序推进整改。
本内容由xiao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9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