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笔记随笔(精选15篇)

教师教育教学笔记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此外,教师教育教学笔记也可以作为教学档案的一部分,方便教师管理和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仅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笔记随笔(精选15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1

《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这本书以信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吴放教授在幼教之路中的心路历程,文中的吴放老师在第32封信中谈到如何让孩子们既活泼自由又能遵守一定的常规,做到活而不乱,让我很有感触。

我带的是小班,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好动,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没有规章制度,像一盘散沙,这种过度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同时我觉得小班的孩子就像一张张白纸,可塑性很强,老师应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但是又怕过分的自由让他们松散,变得没有纪律,导致不能顺利开展活动,这一点一直让我很困惑。

看了吴放老师的《幼儿常规培养与行为自由度》一文让我豁然开朗,文中说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幼儿常规培养,”活而不乱”必须以幼儿形成常规行为习惯为先决条件才能够实现。对幼儿进行常规管理要考虑自己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行为水平、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并要针对自己班级幼儿的具体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活而不乱”的班级常规是我们老师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吴放老师介绍的一些教育方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吴放老师说到孩子们已有的行为能力与范畴,这是老师用来确定”活”的程度与范围的标准。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设置游戏情境,引起幼儿主动遵守规则要比老师直接一句语言提示的效果要好的多。比如活动前后孩子如厕,一开始孩子们要上厕所就全部跑进去了,因为人多空间小,一方面孩子在里面也要等,另一方面孩子都挤在一起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我们让孩子分成两组,做开火车的游戏去如厕。这样一来,解决了拥挤的问题,同时也在游戏中让孩子遵守了如厕的规则。

另外,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常规时应多鼓励、少批评,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个班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孩子,他们往往坐不住,甚至老师在说而他们在做自己的事。这时我们只要说一句”看,某某某坐的真神气!”那些不能好好坐的孩子立马就坐端正了,相信每个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也深有体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幼儿的点滴进步受到老师的赞许后,他会便自信、更快乐,因为爱与尊重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地学习,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进行下面引导,幼儿更易接受。

培养幼儿常规习惯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所教的常规习惯必须要反复的进行,经常渗透幼儿在园生活的每一个时间段,不断加强日常的巩固;在培养常规时,我们还要根据孩子现有的水平,注意让孩子成为常规的主人,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同时加上老师的提醒引导,相信”活而不乱”的常规秩序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2

阅读于永平老师的书《幼儿园课程与快乐童年》。在这本书中,余老师主要讨论了课程与儿童的关系。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了学前教育产业的发展,其中《种植园与幼儿园课程》一文让我深受感动。因为种植是一项与自然和生命相关的活动,难道孩子们不需要接触自然和生命吗?

看完这篇文章后,与我接触过的幼儿园相比,很多幼儿园都可以在园区内开辟种植园。余先生的观念影响了我。种植园不仅指用于户外特殊种植的场所,还属于可种植部分植物的种植园。这一定义打破了传统观念,允许一些受场地限制的幼儿园开辟自己的种植园,开展种植活动。

除了睡觉,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幼儿园环境对孩子们是多么重要。幼儿园的环境应该充满植物、活力和游戏,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生命和绿色。因此,幼儿园必须有种植园。种植园可以是室内或室外。班级种植园的规模应适中。种植的植物应是本地的、无毒的、易于生长和在当前季节观察的。在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种植、欣赏和管理的主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获得种植的经验,热爱大自然和植物的感觉。

种植园土地的价值是多少?种植活动包括种植计划和种植实施。每一部分对孩子们都很有价值。例如,在种植计划中,儿童和教师应首先观察种植空间,选择植物及其种子或幼苗,讨论种植方法、种植工具、确定合作方式等。在这一环节中,儿童主要参与规划,并对种植区域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规划,这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在实践中使用它们的过程。实施种植后,儿童将成为种植、管理和收获的主人。从种植植物开始,孩子们能否获得不同的种植方法,如种植、播种和坑栽,他们能否探索不同的种植方法以获得相同的结果?种植需要大家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参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发展他们的合作和实践技能。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循序渐进的策略体系,如挖坑;播种;填土;浇水,以便孩子们在遇到类似活动时可以转移他们的种植经验。

在管理过程中,孩子可以与植物建立良好的友谊,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同时,在与植物密切接触的过程中,儿童可以观察更多的植物,并对植物的生长做出一些记录,提高儿童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素养。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不断做事的良好习惯。

当孩子们完全照顾好植物时,他们应该最终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植物的不同收获方法,体验收获的乐趣。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3

我们幼儿园是一所新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活动的开展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虽然听过一些专家讲座,在网上了解过一些相关的资料,但对于区域活动的创设和活动的有效开展还是有种不知从何做起的感觉。而这本董旭花教授主编的《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一书真不亚于雪中送炭,让我一口气读完后还是爱不释卷,时不时拿出来研读一番。书中说到,学习倾向的区域一般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投放材料,目标性更强,更具有学习和技能练习的成分,教师通过控制材料支持或引导幼儿的活动。学习性区域相对来讲比较安静,有一定的规则,讲究秩序,对于幼儿的智能和动作发展有益,也有助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是指那些学习倾向较突出的区域,主要有生活操作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等。本书围绕教师在开展生活操作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这四个学习性区域最关心的五大方面,即区域活动内容与关键经验、区域活动的一般流程、区域评价的一般要点、问题与对策以及活动案例,进行了理论结合大量实践案例的阐述。

令人欣喜的是,书中按照每个区对教师关心的五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答,还结合了很多的案例进行说明,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例如在生活操作区,书中指出,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技能练习和精细动作发展两大类。生活技能练习主要包括叠手绢、穿衣服、择菜、剥豆子、使用工具、整理学习用品等与自己生存、生活相关的练习活动;精细动作发展主要包括抓、倒、夹、拧、编织等于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密切相关的活动。还例举了每个动作的练习可以提供的材料、难易程度,如抓的练习:由易到难又可以分为五指抓、三指抓、二指抓等。最初幼儿是五指抓,教师可以提供大一些的物品,如乒乓球、核桃,逐步过渡到小一些的物品,让幼儿练习三指抓和二指抓。书中用表格的形式说明了各年龄段的关键经验,让老师对幼儿各年龄段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在实际开展班级的学习性区域游戏时,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而在书中,对每一个区域都会有问题与对策的例举和解答。针对教师在各个区域的环境创设与活动组织指导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别阐述了应对的具体策略。每个区域的问题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应对策略也具体明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例如我们都会遇到孩子对数学游戏不感兴趣,怎样提高幼儿对数学游戏的兴趣是我们一线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而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书中还例举了大量的活动案例,对每个案例的适合年龄段、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操作要点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参考、借鉴或受到启发,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区域的游戏内容和材料。在这本书的指导和引领下,我对幼儿园区域活动如何创设与有效的开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4

俊容,一个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长得白白净净、瘦瘦高高的小男孩,他看起来那么瘦弱,却常常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强悍得不可侵犯的样子,让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初识“小俊容”。

小班开学第一天。孩子们陆陆续续在家长的搀扶、拥抱下来到活动室。由于大多数孩子都在托儿所呆过,对集体生活并不感到陌生,他们很快坐在椅子上玩起积木来。俊容是缠在奶奶身上进来的,两手十指相扣圈住奶奶的脖颈,双脚从奶奶腰部两侧伸到背后交叉,把个子不高的奶奶缠得只露出半边脸和一双脚。当我站在奶奶背后试图跟他交流时,他小脑袋一甩,眼睛一闭,任我怎么说,他也不吱声。在奶奶的示意下,我从俊容背后伸出手去想抱住他,他“哇”地一声尖叫,两手更加紧紧地锁住奶奶的脖子,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他从奶奶身上“扒”下来。他站在地上一边大声哭着,一边用脚使劲跺着地面,并试图冲出门去拉住奶奶。我以为这是所有初人园孩子的正常表现,可是一个多星期过去了,俊容每天来园时都是这个样子。并拒绝参加班级的一切活动。集体活动时他头朝后趴在桌子上不看老师,自由活动时他一个人站得远远的,吃饭时他咬紧牙齿不张口。孩子对新环境的抵触、焦虑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想,要转移孩子对家人的强烈依恋感,需要建立起孩子与新环境之间的联系,找寻、挖掘孩子的兴趣点,转移其注意力。我相信,凭着我对工作的热情,对孩子们无私的爱,幼儿园这么多丰富的活动,总有让孩子动心的一刻。机会终于来了。

雪花片做知心朋友。

开学第二个星期的第三天,集体活动时,俊容又照例头朝后趴在桌子上,可这次我发现孩子不是紧闭双眼,而是睁大眼睛看着后面柜子里的几片雪花积木。早上来园时我们在室内玩了一会儿雪花片,莫非是他悄悄拿来放这儿的?活动结束后,我特意又安排了一次玩雪花片的活动,俊容虽然仍是趴在桌子上,却伸出一只手玩起雪花片来。我拿起一些雪花片,有意边说着话边走近他的桌子,“咦,雪花片可以变个小火车,还能变一架小飞机”,俊容不抬头,却很快拼出一列不长的“小火车”来,我高兴地叫:“看啊,俊容拼的小火车!”并试图拿出他的火车给别的小朋友看,可俊容却“嗯”的一声尖叫,一下子按住了“小火车”。我的关注、支持对这个特别的孩子似乎不起作用。以后的雪花片活动中,俊容一直悄悄地参加活动,这表明孩子对家人的过度依恋已有了些许控制,注意力渐渐转移到了班级活动中,但他依旧不能融入集体,不能接纳我们。

一件偶然的事情给了我新的启示:打开孩子的心门。从孩子的情感需要人手。

走进家庭,走近孩子。

一天中午,楼上的邓老师到我们班借东西,顺道来看看她家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俊容,孩子对她似乎也不很熟悉,但当邓老师说“我是阿姨啊,妈妈让我来看看你”时,俊容立刻抬起头,眼里闪着亮光,并目送邓老师走出门去。我心里猛然一怔: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家人般亲情的抚慰。理解、尊重孩子,并满足孩子这种情感需求才是打开孩子心门的良方。离园后我跟俊容妈妈说好,晚上去她家做客,俊容妈妈高兴地答应了。晚上,我带了一些包括雪花片在内的玩具来到俊容家,孩子看到我有些惊诧地站在那里。我走过去,晃晃手中的玩具:“瞧,老师给你带什么了?”孩子一转身,从房间里搬出一大篓玩具,雪花片装了好几袋,然后便自个儿玩起来。我和他妈妈交流了最近几天孩子的情况,然后便有意和他妈妈亲热地拉家常,帮孩子叠衣服,并和他妈妈一起参与到他的游戏中。虽然俊容始终玩着他的玩具。不跟我说话,但一直没有拒绝我加在他“汽车”上的雪花片,加在他“火车”上的“小人”。我离开时,妈妈要她跟我说再见,俊容不张口,却略带腼腆地笑着,目送着我,我知道孩子的心门已经打开。

过去几天,我的方法为什么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我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组织孩子参与教育活动,以丰富、新奇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从没有考虑到要去理解和接纳孩子情感上的需求。教育孩子就要真正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感知他们对情感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孩子要施以不同的爱。亲近、鼓励,给他一份独有的爱此后几天,俊容依旧是缠在奶奶身上来到活动室,但只要我伸出手去,孩子便会展开双臂缠到我的身上,我知道这孩子是在从我的身上找寻对家人的依恋感。渐渐地,他会站在我的身边,跟着我跑前跑后。我经常有意地安排一些集体游戏,让他既能站在我的身边,又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俊容渐渐地能够融人集体,独立参与集体活动了。一天,我坐在他身边用雪花片搭了一个球,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手中的球,我把球递给他,问:“俊容,幼儿园好吗?”他说:“好。”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爽快地和我对话,我问他为什么好,他说:“老师好。”这一刻我感觉到孩子已经明显地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接纳、宽容和关爱。一天,我又组织孩子们玩雪花片,俊容第一个用雪花片插了一条“热带鱼”,我高兴地让他举起来给大家看,俊容腼腆地站起来,我带着小朋友们用力地为他鼓掌。

俊容变了,变得开朗、活泼、自信。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并不断得到我的鼓励和同伴们的认可。

俊容的进步让我感觉到,教育孩子光有热情还远远不够,还要有爱,但这也不够具体,不同的孩子对爱的需求是不同的,特别的孩子要给他特别的爱。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5

因为本周要对幼儿新学的哑铃操进行测评,我们忙着教孩子们做操,对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进行纠正,力求让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做的标准到位、整齐。然而,事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天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们还是像昨天一样组织孩子们排队,到户外做操,明天就要测评了,今天下午是我们排练队形,把动作做到标准到位的关键时刻。可是,越到关键时刻,问题就出来了,一开始时,孩子们精力很集中,动作标准到位,可是连续做了两遍之后,后面两排的孩子们开始做起了小动作,我心里既着急又生气。于是,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看见最后一排的两个男孩子闹得最厉害,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当我走近时,他们立刻站在原位一动也不动,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一副准备接受批评的样子。当我看到这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时,我突然改变了主意,一味的批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何不让孩子们交换一下位置,在进行活动呢!于是,我让最后一排小朋友和第一排的小朋友交换了位置,然后又组织孩子们做起了哑铃操。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效果很好,孩子们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只是批评孩子,结果会更糟糕,只会让孩子们对活动失去兴趣。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6

飞飞和沸沸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总是一起玩,这不,在空中长龙上他俩也一前一后,紧紧跟随,他们走到出口处,沸沸躺下了,飞飞用脚碰了碰他的头,紧接着把脚抬起来,轻轻踩在沸沸的脸上,凉鞋硬硬的,踩在脸上不舒服。我看到情形不对马上高声嚷飞飞:“飞飞!”我走过去,沸沸自己爬起来离开了,飞飞愣在了原地。我问飞飞:“为什么要踩沸沸的脸?”他一言不发,只是脸红红的。我问他:“如果有人用穿着鞋的脚踩你的脸,你愿意吗?”他摇摇头。这时沸沸自己去荡桥那玩了。我招呼沸沸过来,问他刚才的事情,他表示不喜欢被别人踩脸。我请他把不喜欢被踩脸的话告诉飞飞,飞飞听了脸一直红红的,不说话。

幼儿之间相处,经常发生一些“打闹”现象,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充满敌意的故意打、咬、踢,而是他们不太会友好交往,不太会表达自己的友好造成的。本来是想表达“我喜欢你”,行为上却是“推你”,“咬你”,“使劲搂你”,甚至“踩你”、“拧你”等不被接受的行为。

对此老师要介入,请被“爱”的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使好朋友明白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别人是不喜欢的,从而逐渐产生正确的认识,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7

时光飞逝,我和孩子们在一齐生活了快有两个月,从中我也发现身边的孩子们开始慢慢地成长起来。我们班的张民哲,他的改变十分得大,在一件事件之后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手里拿着书本认真地看着。突然,听到“嘶”地一声,书本被撕破了。只看到孙佳佳拿着一本破书傻傻地楞在一旁,之后开始嚎啕大哭起来,这时张民哲忙站起来对她说:“对不起,对不起。”看到这个情景,我来到佳佳身边对她说:“乖,不哭了,告诉老师是怎样回事?”她哭着说:“张民哲抢我的书,还把它撕破了。”这时张民哲立刻接上说:“老师,我已经和她说过对不起了。”“好了,张民哲明白自己已经犯了错误,他也主动向你认错了。我们就原谅他吧。”于是我摸摸佳佳的头说,佳佳听了边擦着眼泪,边点点头。我又对张民哲说:“这次我们原谅了你,下次你不许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哦。如果你要看这本书,就应和佳佳两个人商量,如果她同意了,你才能拿,明白了吗?”张民哲低着头说:“老师,我明白错了。”之后,我拿出了纸巾,让张民哲帮佳佳把眼泪擦干净,他俩都开心地笑了。

在平日生活当中,孩子们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由于他们年龄还比较小,因此他们的内心思想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有时会如出一辙。他们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意识,有时明白这件事是错的,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而往往他们在犯了错误的同时也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候他们不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就如我们班的张民哲小朋友,在之前的生活当中,他犯了错误不会自己承认,往往需要我们老师的提醒和教育。而在这次事件中,他能知错能改,立刻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说明他对于事情的对错有着必须的决定潜力,这也说明他的内心已经慢慢地开始成长起来。

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我们老师要充当好引导的主角,正确地引导他们去决定事情的对错,也要时刻地教育他们能勇于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8

和孩子聊天乐趣

虽然是大班孩子,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所以我会经常和他们聊天,在聊天时候我发现了孩子们不少兴趣及他们心里想法。原本以为他们是快乐没有烦恼,聊天后却发现他们幼小心里也有许多烦心事。

和孩子们聊天让他们普通话也有了进步,孩子们逐渐也喜欢和我聊天。通过聊天我知道了他们喜欢动画片,知道他们喜欢听故事,也知道了他们喜欢和班里谁是好朋友,及对父母评论等。孩子们很能说,也很想说。但有时候是活动限制了他们,使他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想法,所以在活动课中,孩子们自然也就说少了。

多鼓励少批评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爱玩是他们天性,孩子们之间肯定会有很多矛盾,因为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而小班孩子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独立性较差,但自私心理强。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动手,对他们进行友爱教育也起不到很好作用。对于活动不认真或接受能力差幼儿,我们教师态度是批评多,鼓励少,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一种被关爱情感。这样,孩子们积极性会降低,以后也就更赶不上其他孩子了。不管孩子表现怎样,他们都是纯真,不懂得受约束。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爱和关注,让孩子对教师有一种爱,这样才可以和孩子相处更好。

被孩子们感动从这时开始

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落下了一上火嗓子就发疼、肩膀也酸疼毛病,疼起来时我自己经常转动一下脖子,捏捏捶捶那酸疼肩膀。

一天,我到班内听课,坐久了,下课后自己用书本在捶我发疼肩膀,正在玩耍晓云看到了很高兴地走过来给我捶肩膀,说:“老师,你肩膀疼吗?我给你捶捶。”但孩子太小,小手太小,根本不会捶。这时,又一个男小朋友看见了,走过来说:“不是这样捶,这样捶不管用。”又转过身来用很甜声音说:“老师,我劲大,我会捶,我来给你捶捶吧,我爸爸下班后经常让我捶,还表扬我捶得很好呢。”我听了,开心地笑容挂在了脸上。这时,其他孩子也围拢来,你一言,我一语:“老师,我会,我妈妈去棚里干活很累,我也帮妈妈捶过。”“老师,我给你捶吧。”……

我忽然发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呀,感恩之心在他们幼小心里已生根发芽,心里一阵阵发热,感觉肩膀已经不疼了,我被孩子们所感动,也从这时开始了……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9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也发现现在的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越来越弱了,从早上上班到下班,一天之中会接到无数告状的声音。

每天从早操结束,我的耳边就不停的出现孩子们的告状声:“老师,韦佳宝打我。”“老师,孙炎有卡片。”“老师,我的橡皮不见了。”······起初,我们的.处理方法是:不断地询问,调解。“佳宝,你不能打人,欺负小朋友是不对的,跟他说对不起”,“孙炎,你再拿卡片来老师就交下了······”可是,我们的口干舌燥并没有换来安宁,每天依然告状声不断。

于是我改变对待告状的态度和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处理同伴间的冲突,杜绝他们小题大做,张口就告状的不良习惯。也为他们解释了“告状”一词的真正含义,让他们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告状都是好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现在班上告状的声音明显减少了,孩子们能主动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其实有时孩子的行为都是成人的处理不当造成的,成人也应该进行不断的反思。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10

在班里,往往懂事听话的孩子会获得我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淘气、爱捣乱的孩子往往获得的是我们的批评,但仔细追念起来,其实那些淘气捣乱的孩子,也需要获得教师的关爱。

张子睿小朋友是我们班的淘气大王、捣乱鬼。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也异常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一齐玩。但在我的视察中,张子睿小朋友其实异常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很是愿意与他们一齐游戏。每次运动,他都进取的加入,总期望获得教师和小朋友的关注。但它与人交往的要领不太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针对这种情景,我在平时有意识的与他进行接触,有时摸一下他的头,有时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有时与他攀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景怎样办,勉励他与小同伴要搞好团结,相互谦让,有玩具各人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欢乐……我也发现张子睿小朋友的动手本事很强,例如叠被子等,所以我准备在这一方面多多表彰他,让他也感受自我有被教师喜欢的一面,然后再慢慢的和孩子接触帮他改变欠好的习惯,我也刻意拿他好的一面,进行表彰,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期望张子睿小朋友能够多多和小朋友愉快的在一齐玩。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让我们给那些淘气的孩子多一点体贴,多一些敬服,换种态度看他们的顽皮。

中午午睡的时候,我发现云天小朋友翻来翻去久久不能入睡,我走过去轻轻的问:“云天,你怎样了,是不是不舒服”听了我的话,孩子趴在我耳朵上悄悄说:“教师,今日是我妈妈的生日,早上来园时爸爸说了他要送给妈妈一件礼物,我是妈妈的孩子我想我也应当送一件礼物给妈妈,你看:我给妈妈画了一幅画,名字就叫“欢乐一家人”画上高高个子的是爸爸,有点胖头发有点卷得是妈妈,这个是我······”听了孩子的话我的眼角有点湿润,我也由衷地感到高兴,觉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我夸奖了孩子的做法,可是让她此刻必须把礼物放好,离园时送给妈妈,此刻必须立刻入睡。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平日我们都不太留意,可是最近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今日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教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教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系,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经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可是此刻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玩儿得十分尽兴。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11

美工区活动开始了,平时只喜欢搭建区的赵张家洋小朋友很意外的选择了美工区,于是,我特意观察了他的活动。

可能是由于最近美术课上孩子们画了全家福,孩子们很喜欢画全家福的甜蜜感。进入美工区,大部分孩子都选择用彩笔画人物。周子阳小朋友开始用水彩笔画自己的全家福,一个大脑袋,长上一些竖起来的直发。他很开心自己的作品,继续创作。直到画完了一个人物,他说是爸爸。兴奋地和旁边的赵张家洋小朋友炫耀道:“看我的爸爸,头发好看不?”赵张家洋正愁着不知道如何下笔呢,看到了周子阳的作品,先是愣了一下(其实他在看周子阳的画),突然大笑说:“你那是螃蟹吗?”周子阳看了看自己的画说:“这是我的爸爸,你看,这是他的头,这是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还有头发呢。”赵张家洋还是在笑周子阳,不过,都不说话了。周子阳有点不高兴,不过还是继续画他的作品。而赵张家洋呢,脸上流露出洋洋得意笑,准备画画了。

真想看看他要画什么。过了一会,安静的教室里,一声“看我的螃蟹”引来了大部分幼儿的围观。不过很快幼儿都各自玩自己活动。我赶快走过去,他就抓着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螃蟹,我画的。”我看到的是一个圆圆的身体,旁边张了超过八条腿的螃蟹。不过还挺像。于是我鼓励他说,你画的螃蟹身体真像真好看,螃蟹的腿也像是要爬走了一样,你再给它长上两个大眼睛吧。于是他很开心的在完成作品。而周子阳的人物画也很不错,同样的也鼓励了他。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12

这天中午的午餐是香喷喷的丸子汤,由于饭比较热,我一边给小朋友分饭,一边叮嘱小朋友注重安全,小心烫着。忽然听到小朋友喊道:“老师,少阳的饭洒了!”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而把汤洒了的少阳却一动不动的坐在那儿,任凭那些饭从桌子上流到身上,我连忙喊:“少阳,快站起来!”我怕孩子烫着,而他仍然没有反应,于是我一把将他拉开。我感到一阵痛心,这么多的孩子看着汤被打翻,连最起码的自我保护都不会,汤很烫但只要站起来,危险就可以避免,细想一下,同样的情况在家里肯定也会发生,只是这些都被父母“包办”了。这时,孩子只有挨训的份,没有动手的机会。

我借此机会问孩子们:“你们说少阳的饭洒了该怎么办?”“能烫着呀!”“怎样就不被烫着了?”让幼儿认识到事情发生后,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汤很烫时应马上站起来,或把两腿分开,赶紧离开座位,最后把桌子擦干净。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事情,我们已经包办的太多!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要让幼儿真正掌握并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和家长要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给孩子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遇到事情,你可以鼓励让他自己试一试,但决不能代替他!这样,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只自己翱翔的雄鹰!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13

天气逐渐转凉,孩子们穿的裤子大多较厚,孩子们在脱裤子和提裤子是都遇到了困难,因此,我组织了领悟提裤子的生活活动。活动中我让龙雅琦试一试,在脱裤子时,龙雅琦显得较简单,但在提裤子时就遇到了困难,看上去很烦躁,碰到这种状况,我便告诉孩子:“你只要说‘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好吗’,我就会十分高兴地帮忙你。”孩子会表达自我的请求时,我就亲切地说:“我很愿意帮忙你。我帮你提裤子,你也帮我一齐使劲提,好吗?”虽然孩子的力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主动做事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在生活和活动中,有些事情孩子做起来很困难,我就教给他们求助的方法,以便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忙,减少消极情绪的产生。同时,在帮忙孩子的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以避免孩子产生依靠心理。例如,在孩子领悟自我提裤子的过程中,年龄稍大的孩子一使劲就能提起来,年龄偏小的孩子,手腕儿力量小,总也提不上,有的会感到很烦躁,甚至会悲哀地哭泣。我觉得教师对孩子做起来力不从心的事要及时帮忙。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14

在活动中孩子们经常因为抢玩具吵架。先拿到玩具的小朋友高高兴兴的坐在座位上,少点玩具的小朋友就只有到老师这告状,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吵闹起来,经常玩玩具到一半就被打断了。

为什么孩子们会抢玩具呢?我想一个是因为有的孩子比较有占有性,认为自己先到就全是自己的。自己有很多了,还觉得少了。还有一个是有的孩子总爱抢一种玩具,如红色的玩具都是自己的,就去别人那拿等等。其实玩具的数量是很多的,主要是幼儿间共享、合作概念没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每次都能共享玩玩具,并相互谦让、合作?”(可能是因为新玩具而比较有兴趣)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决定给每筐玩具规定人数玩并写上贴上标签纸。自从孩子们拿玩具、玩玩具时贴上标签纸后,争抢玩具的情况就少些发生了,但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标签纸一段时间过了就破了或没了,又有小朋友找不到玩具了。我们又坐下来讨论了,后来我们决定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天进行玩玩具常规教育及每组都有选用相应的管理者轮换管理。(根据玩玩具常规要求管理玩具及纪律)这样抢玩具的幼儿越来越少,个别幼儿也会相互合作了。当然还需不断坚持,并根据出现的相应问题讨论出更好的办法。

争抢玩具事件总算解决了。还让孩子们学会了保护自己的物品,增强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15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开学已快一个月,三年轮番一次,今年我又开始带小班的孩子,虽然我班只有二十几个宝宝,但因为有几位“特殊”宝宝的存在,让我这个有着二十多年幼教经验的老教师也倍受挑战。

这其中典型的几位是:

让我们抓狂的锐锐,从小是目不识丁的奶奶带大,一进班就在每个区域把各种玩具材料玩腻了还乱扔,经常把玩具从三楼“自由落体”到一楼,而且屡教不改,吃到副餐、午餐,合口味的狼吞虎咽,吃完还要。每天副餐一人只有一份牛奶,他三下两下喝完就来抢,不给就坐地上大哭耍赖,不合口味的,就先放嘴里咬碎然后吐得满桌满地都是,因为不懂得与人交流,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别的宝宝手上,一下生拍上去就抢,抢不到咬人家。我们跟他说话,他好像听不懂似的,嘴里就两字:“不弄”。

让我们不得安宁的哲哲,因为父母是知识型的,所以他懂的东西特别多,但平时又跟爷爷待得多,所以自控力和自理能力特别差,集体活动时他会在各区域里游荡,游戏活动中他又会在各个区域捣蛋,不是别人的游戏材料就是不遵守游戏规则,最头疼的是,他的交往能力很强,在户外活动中他能满幼儿园跑,一会儿到中班孩子堆里搭纸筒,一会儿又跑大班教室里和大班孩子一起玩角色游戏,吓得我们满幼儿园找他,而他却安然自得,浑然不解我们的焦虑和疲惫。

依恋妈妈的豆豆,豆豆的爸爸常年在外,所以从小和妈妈、奶奶在一起的时间较多,看得出,妈妈对豆豆教育有方,但豆豆个性较强,我们说开火车出去玩,他非要开飞机,每天刚入园要老师抱手上哄半天,不然就大哭不止,一直嚷着:“我要妈妈!”吃饭时奶瘾又上来了,又哭着要喝奶,午睡时更是离不开老师的臂弯,说要哄着觉觉,不然就放声大哭不停,让整个卧室不得安宁,但他集体活动和游戏时却表现得很专注、很有耐心。

异常焦虑的桓,听说桓桓家周围没有同年的孩子一起玩,所以他从小只跟爸爸、爷爷、奶奶待得多,入园以来,他一直哭着问每个老师:爸爸到哪儿了?爸爸到楼上了?爸爸到大桥上了吗?偶尔也有不哭的时候,他就绕着班级的贴角线走来走去,看到老师生气了就一直说:“老师,我不哭了,你打电话给爸爸。”虽然他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和老师亲近,但他一发现老师不在班上立马就大哭并跑出去找老师,这种状态一直保持至今。

面对这些千奇百怪的个性宝宝,我们每天除了满身汗水、口干舌燥、百般无赖,真的别无他法,但心中唯有一个信念:时间是缩短我们距离的良剂,百般呵护是老师走进宝宝心田的捷径,耐心是的选择。

我们只能向作家龙应台学习。孩子,你慢慢来,用平常心迎接宝宝们每一次的“极限挑战”,哭了就多抱抱,一个哭就抱一个,两个哭就一边搂一个,几个哭我们就抱成一团一起“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迎来他们的破涕为笑,他们捣蛋了,我们就陪着他们一起改正错误,如一起去楼下拣扔下去的玩具,一起打扫洒满地上的米粒,他们想爸爸妈妈不吃饭,我们就一会儿变大老虎啊呜喂一口,一会儿变狗熊“咕咚”喂一口,不睡觉了,我们就依在一边,轻轻地拍呀拍呀,直到安然入睡。

时至今日,我们终于得到了回报,早上如有一位老师没到班,立马就有宝宝问:“老师,老师哪去了?”吃副餐时,老师笑咪咪地看着宝宝们快乐的吃呀喝呀,总有一两个宝宝知道将自己的饼干一个角送到老师嘴边。

最让我激动不已的是上周三,我们在楼下大操场玩时,孩子们尽情地玩着大型玩具,忽然航航不小心摔了一跤,哭个不停,我一边哄着,一边看着陪在一边的豆豆问:“爱哭鼻子的豆豆现在为什么这么开心了?”谁知小家伙蹦出了一句让我心花怒放的话:“因为有你在!”

好一句“因为有你在”,让每天陪伴左右忙得顾不上吃饭、喝水、到晚上放学时后背湿透的我突然快乐得如饮甘饴,甜遍身体的每个细胞,我不由得心中生起这样一个念头:宝贝们,为了你们能慢慢适应我们这个群体,老师会像张文亮笔下“牵着蜗牛去散步”的主人公一样,牵着你们的手,慢慢地等待你们打开心扉,让老师走进你们心间,让你们在幼儿园也有一个好依赖的“老师妈妈”,“因为有你在”让我觉得这份工作是虽苦也甜。

宝贝们,老师也想说,因为有你在,所以让我辛苦地快乐着,让我在陪伴你们的时候又成长了许多,感谢你的一句“因为有你在!”

以上是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笔记随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0257.html

(0)
xiaoyanxiaoy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