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工匠事迹材料 优秀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7篇)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指的是对一个优秀工匠的事迹进行描述和记录的文字材料。这个材料通常会详细介绍该工匠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技能、品质、成就等方面的内容,以表彰他们的优秀表现,并激励其他人向他们学习。以下是有关于优秀工匠事迹材料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 优秀工匠的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7篇)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1

身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中国兵器首席技师、“三晋工匠”的周建民,从业39年来共完成1.6万余套专用量具,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机器设备,全凭眼看、耳听和手感,就能使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而今,他的任务就是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

“带徒弟是一个技术分享的过程,是快乐的。教徒弟能够促使师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师傅的成功。”多年来,在该集团工会组织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周建民总是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凭借特殊的带徒体系,成为大家争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组、不同工种的职工纷纷想要拜他为师。

严要求、敢放手。在带徒弟的过程中,周建民是出了名的严格。量具是产品的“先行官”。周建民所在班组生产的专用量规,大多用来检测军工零件是否符合标准,所以对量规的精度要求极高。“量规的精度最高可达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比绣花还细。”周建民说,虽然对徒弟要求严格,但也要让他们放手去干活。周建民在教授一些理论知识后,会让每一个“新手小白”尽快上手实践,大胆尝试。

一人一册一方案。周建民会根据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问题,因人而异,制订出适合其实际的目标,并将自己多年来归纳、总结出的“三要诀加工法”“冷热配合法”“基准转换法”等生产中的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法编写成册发给每一个徒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公司生产的骨干力量。

2018年,周建民的徒弟刘希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山西集训队,但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有点吃不消,想要放弃集训。周建民看出了刘希的心思,说了一句让刘希至今难忘的话:“天道酬勤。”师傅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刘希。最终,在此次大赛中他取得个人第五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2

作为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艾爱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成为了一身绝技的焊接行业领军人。由艾爱国牵头成立的湘钢焊接试验室于2009年通过了计量资质CMA认证;2013年被湖南省总工会命名为“湖南劳模示范创新工作室”;201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2018年批准成为“焊接工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艾爱国带领他的团队参与了“贯流式”新型高炉紫铜风口焊接等国内多项“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军工等行业攻克各种焊接技术难关数百项。一把焊枪,征战四方,这抹夺目焊光也一道燎亮了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

“艾爱国荣膺‘大国工匠’称号,必将在全省掀起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争当工匠人才的热潮。用先进典型引导广大职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省总工会劳动经济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省总工会大力培育工匠人才,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湖湘工匠”品牌,成功举办了“大国工匠·湖湘论坛”暨“2021湖湘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实施了“百千万”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253个县级以上湖湘工匠培育基地,2021年开展技能培训16万余人次,通过培训使5。3万名职工提升技能等级;已建立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16个,市级689个,县区级1081个,全年开展创新课题或技术攻关2549项,转化创新成果1518项,获得专利数1174项,取得经济效益9亿余元,开展技术培训3300余场,培训11万余人次。一个个模范人物走上前台,成为全省职工和企业学习的典范,引领着全省职工积极投身建设新代化新湖南。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3

毛胜利,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晒纸工高级技师。1987年6月,毛胜利进入泾县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在最艰苦的生产一线——晒纸车间当起了晒纸学徒。学徒期还未满,勤奋好学的他就在同批学徒工中脱颖而出。正式顶岗后,技术精湛的毛胜利一跃成为公司542生产区晒纸车间里的技术先锋。近十年来,他每月工作出勤率都高达100%,每月平均完成工作任务高达180%以上,每月产品对路率高达95%以上,一度被公司员工称为晒纸车间的“铁人”。

毛胜利注重技术创新,近年来他在技术上参与了晒纸刷路方式、米汤制作和蒸汽焙贴等技术革新达7项,大大提高了晒纸效率;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他参与研制了“三丈三特大纪念宣纸”、“千禧宣”、“建国六十周年”纪念宣、“香港回归”纪念宣、“澳门回归”纪念宣、“建党九十周年”纪念宣、“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宣等十多种产品。

2007年,毛胜利参与古艺宣的挖掘恢复工作。当时正处于古艺宣研发初期,员工对古法生产宣纸都不适应,技术和人为因素导致产量及正品率一直上不来。但他硬是凭着一股执着劲头,不断沟通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员工,分析总结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用了不到两周时间里,便使大家熟悉了传统的古法生产技术,为恢复传统古法生产宣纸技术打开了新的局面。2008年,他与团队共同研发了高档宣纸“乾隆贡宣”,随后他还参与了宣纸邮票纸的生产试制,为我国成功地发行宣纸材质邮票奠定了基础,填补了邮票史的一项空白,获得了国家专利。

多年来,他还一直在车间默默从事着晒纸传承工作,先后带过多名徒弟。这些徒弟在他一丝不苟的严格传带下,个个都熟练掌握了晒纸的各项生产工序操作技能,成为了晒纸车间里顶呱呱的技术好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毛胜利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过硬的思想素质,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赞许。2005年,毛胜利被选为公司职工代表。2008年,被授于安徽省2007年度轻纺行业“模范班组”光荣称号。2012年,毛胜利被公司评为“晒纸传授人”。2016年,他又获得“工艺美术师”和“大国工匠”称号。2018年,他荣获“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毛胜利荣获“敬业奉献中国好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4

航空报国守初心

1990年,桑仁龙从技校分配进厂从事钣金工作,钣金工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体格瘦弱的桑仁龙,为弥补先天的弱点,在工作上更加勤奋好学,技术上力求扎的准、钻得深、钉的牢。就这样桑仁龙很快把自己淬炼成了技术尖子,在1995年华东片航空技能大赛上崭露头角,一举获得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双料冠军,被破格评聘为部级技师,并相继获得航空工业青年岗位能手、合肥市技术能手、合肥市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殊荣,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人才库。

桑仁龙对工作精益求精,他不断提高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自学CAD制图、UG和CATIA立体建模等计算机应用程序,并参加中航工业技能精英研修班等多种形式培训,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他想方设法攻克“瓶颈”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近年来他设计制作工装、夹具40余套,平均每年进行改进创新项目10多个,每年都为公司创造价值和节约成本超50万元。近几年他共申报专利6个,已有2个发明专利和2个实用新型专利被授权。

创新进取担使命

2014年年初,“桑仁龙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短短几年时间,桑仁龙率领团队攻下了70多项创新改进项目,使原本默默无闻的钣金班组在各方面均成绩斐然,已成为兼具生产型和产品试制双重能力的公司明星班组。桑仁龙对同事也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传帮带,他应邀担任公司培训中心的教员,经他培养的学员,一批批学有所成,“援建”到其他班组中发挥领头作用。

这位奋斗在航空一线的“工匠”,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理想的高峰攀登,他的身后是随之而起的一个个技能新星。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5

我叫,现任xx公司成都6号线11标项目副经理。从十年前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到现在的“企业工匠”,我一路参与见证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回想起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从所学专业到为我所用的转变,顿感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我先后参建了深圳地铁1号延长线6标、成都地铁2号线9标、东莞R2线2303A标、成都地铁10号线3标、成都地铁5号线5标、成都地铁6号线11标等多个项目,为集团公司、公司扎根国内特别是成都地铁市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创新实践让“小道”变“通途”

成都地层有着不同别处的特殊性,存在着砂卵石“骨架”效应,掘进扰动易引起地面坍塌。20xx年日本专家在成都实验后,曾提出此地层不适合采用盾构法施工,成都地层也被称为是盾构机司机的坟墓。参与成都地铁施工以来,我没有被“坟墓”的说法吓倒,从最初一名普通的盾构司机,一路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后来带领整个盾构团队团结一致、精益求精,在“遇见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反复学习实践循环中逐步成长起来。

在成都地铁2号线9标建设中,作为一名盾构司机,我根据盾构掘进特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大胆创新。在盾构掘进30环后首次开仓时,我发现盾构掘进扭矩大,出土多,出现难以掘进的难题。这时,我提出在中心位置采用中心加水冲刷和泡沫以及膨润土改良渣土的方案,通过实践,该方法提高了掘进速度,防止超挖,在避免地面坍塌的同时,将施工深圳地铁1号线时的盾构掘进刀具消耗成本3500-5000元/米,降到了1800元/米,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并成功穿越了“努力餐厅”等多个重大风险源,连续穿越了320米的建筑群,创造了第一个始发第一个接收的优异成绩。

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最终我成功掌握了成都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技术,成为了成都市场上的盾构掘进专家,打破了日本专家的结论。在20xx年8月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比武大赛中,我个人获得了盾构机司机比武大赛一等奖,并荣获“贡献奖”称号,我所在的项目也获得“铁建杯”称号。降本增效

推进新思路

在推进施工进度的同时,我也秉承着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工作态度,致力于形成“低成本、高质量”的良好局面。在成都地铁10号线3标项目的盾构施工中,我主导了盾构机S-526/527的刀盘耐磨改造设计,带领架子队完成了米盾构掘进不换刀的记录,将刀具成本又从成都地铁2号线的1800元/米降低至875元/米,并顺利穿越了众合纸箱厂、物流园等风险源点,助力项目取得全线首家“安全文明工地”称号,创造了全线首家盾构始发标段、首家双线贯通标段,在31个土建标中信用评价第三名、中铁建系统内施工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20xx年中铁建股份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称号,项目形成了以干促揽的良性发展局面,为集团公司顺利中标成都地铁5号线5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在参建成都地铁5号线5标项目期间,我带领盾构施工团队在复杂地层中顺利穿越沙河、运营铁路线5处9股道、3环线桥等重特大风险源,实现了7天贯穿一个盾构区间的记录,改写了成都盾构施工进度的历史,创造了成都市双线贯通新纪录。项目在全系统内综合排名始终名列前茅,为公司拿回票子、扛回牌子、挣回面子,赢得了业主的刮目相看,为公司顺利中标成都6号线11标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的成都地铁6号线项目的施工生产中,我和我的团队运用这些年积累的专业知识,通过强化管理、严控技术,将复合地层(砂卵石+泥岩)沉降始终控制在10mm以内,谱写了地铁建设的新篇章。

十年磨一剑,

一朝是锋芒。我将把过去的成绩化作前行的动力,站在新起点上,以更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为集团公司、公司的发展再立新功。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6

今天,央视新闻推出一档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而这个星期四晚自习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借这8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优秀工匠事迹材料7

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组装工人。

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

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这8位“国宝”级的“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都工作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做的也是最平凡的工作,他们是当今中国千千万万一线工人中的一员,他们所做的工作,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工人每天都在做的工作。

但是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积极探求的精神,令人赞叹不已。

他们虽没有过硬的学历,也没有超人的天赋,但他们用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和完美。

即使再小的细节,他们都会全心专注,全力以赴,即便再苦再累,付出再多,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

他们善于从细微处入手,用“螺钉”精神,努力在技工、技能上寻发展、求突破。

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让人敬畏和感动。

这种执著、坚守、奉献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正是当今时代的“工匠精神”。

而他们身上所拥有的那种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执著专注、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以及甘心奉献的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现实展示,是当今时代工匠精神的完美代言人。

坚守、执着、热爱、奉献…..这世界一切美好的形容词用在他们身上都不违和,正是有着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本内容由xiaojie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35546.html

(0)
xiaojiexiaojie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