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及流程

水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指针对水利工程中某些特殊施工环节或技术难度较大的施工内容而编制的详细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的专项计划。通常在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案中,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难度较大的环节,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以更好地指导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以下是有关于水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水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及流程

水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

按照《淄博市水利工程防汛应急工作方案》及全县防汛抗旱职责分工,县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并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为应对强降雨、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紧急状况,切实做好水利工程防汛应急工作,结合水利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水利工程防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分级

应急响应分为蓝色(Ⅳ级应急响应)、黄色(Ⅲ级应急响应)、橙色(Ⅱ级应急响应)和红色(Ⅰ级应急响应)四个等级。

(二)应急响应总体工作要求

1、应急响应启动后,县水利局水利工程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立即到岗到位,根据规定的职责分工迅速展开工作;根据水情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按规定报送相关信息。

2、承接县防指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工作职责,指导受影响镇做好相关工作。应急期间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及时通报情况。

3、督促受影响镇迅速组织水利工程设施排查,落实职责,及时发现隐患,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及时跟进设施险情查勘和险情处置进展情况,并加强监视、巡查、控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展。

4、根据河道管理权限,负责实施县管河道水工程调度工作。

5、根据水利工程设施水毁程度及洪水可能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组织专家会商,研究或监督指导镇制订应急抢险技术方案,视情派出指导组。

6、做好并督导各镇对重要闸坝、泵站、堤防设施以及河道行洪泄洪状况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7、组织协调水利工程抢险队伍,做好抢险准备或开展抢险。

8、落实上级和市、县防汛指挥部指令,并按要求派出指导组。

9、局领导同志和局属各单位、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未经局主要领导同意,不得离开淄博,并保持手机24小时通讯畅通。

(三)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

根据汛情影响程度、范围和防御能力等因素,技术专家小组组织会商研判,提出应急响应启动、终止建议。综合协调和信息统计组根据专家会商意见起草应急响应启动、终止指令,报县水利局水利工程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指挥组组长和副组长签发后发布。

(四)分级响应工作

应急响应启动后,按照Ⅳ至Ⅰ级响应级别渐次推进的要求,统筹安排应急工作力量,做好分级应急工作。

1、Ⅳ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协调,各工作组做好上岗准备,同步做好以下工作:

(1)各工作组长带班,小组成员到岗到位,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不得离岗。

(2)根据职责分工,对各镇提出具体水利工程防汛工作要求。

(3)适时组织会商。

(4)督促指导各镇做好水利工程防汛技术准备。

(5)及时报告工作情况,并做好舆情引导和宣传。

(6)各工作组定时报告工作动态。

(7)出现险情时由综合协调和信息统计组负责与县防指办公室对接,根据县防指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8)研究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2、Ⅲ级应急响应。启动后,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协调,各工作组全部开始运作,同步做好以下工作:

(1)发出工作通知,对各镇提出具体水利工程防汛工作要求。

(2)及时组织会商,各工作组全员到岗到位。

(3)督促指导受灾严重镇制定重要水利工程调度方案、水利工程应急抢险方案以及做好工程险情先期处置工作。

(4)做好受灾情况统计,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每日7时、17时及时向领导小报受灾情况。

(5)各工作组及时报告水利工程防汛工作情况,并做好舆情引导和宣传。

(6)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每日8时、18时向县防指办公室报告工作动态,向局领导小组报告河道、水闸调度情况及泄洪情况;每3小时报告一次洪水预报结果。

(7)出现险情时由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负责与县防指办公室对接,根据县防指要求,做好技术支撑和抢险救灾工作。

(8)研究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3、Ⅱ级应急响应。启动后,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指挥协调,各工作组成员全部到岗到位。

(1)提请分管县领导或领导小组组长主持会商,组织指挥水利工程应急防汛工作。

(2)发出工作通知,对各镇提出具体水利工程防汛工作要求。

(3)向有关镇派出水利工程防汛指导组。

(4)组织协调有关专家到岗待命,抢险队伍做好工程险情处置准备工作。

(5)必要时,报请县防指调度各方面资源,处置突发险情、水情。

(6)督促指导有关镇制订水利工程应急抢险技术方案。

(7)各工作组及时报告防汛工作情况,并做好舆情引导和宣传。

(8)做好受灾情况统计,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每日7时、17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受灾情况。

(9)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每日8时、18时或视情增加频次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动态,汇报受灾情况、水利工程防汛调度情况及泄洪情况;每3小时向县防指办公室和局领导小组报告一次洪水预报结果。

(10)出现险情时,由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负责与县防指办公室对接,根据县防指要求,做好技术支撑和抢险救灾工作。

(11)研究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4、Ⅰ级及以上应急响应。启动后,县水利局、局属各单位全体人员全部到岗到位。

(1)提请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主持会商,进一步加密会商频次,强化应急防汛指挥工作。

(2)发出防汛工作通知,有针对性的部署做好水利工程防汛工作。

(3)向有关镇派出水利工程防汛指导组。

(4)组织协调有关专家和抢险队伍到岗待命,随时参与险情处置工作。

(5)提请县防指调度各方应急资源,做好处置突发险情、灾情准备。

(6)督促指导各镇制订水利工程应急抢险方案。

(7)督促指导各镇落实防汛措施以及重要水利工程险情先期处置工作。

(8)各工作组及时报告水利工程防汛工作情况,并做好舆情引导和宣传。

(9)做好受灾情况统计,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每日7时、12时、17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受灾情况。

(10)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每8时、13时、18时或视情增加频次向县防指报告工作动态,向领导小组汇报水情、灾情及泄洪情况。每1小时向县防指和局领导小组报告洪水预报结果。

(11)出现险情时由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负责与县防指办公室对接,根据县防指要求,做好技术支撑和抢险救灾工作。

(12)研究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五)应急响应调整

根据气象信息和汛情、工情及各镇抢险救灾实际情况及县防指应急响应等级调整情况,由专家组研判提议、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应急响应调整,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负责具体发布。

(六)分析评估

应急响应结束后,综合协调与信息统计组组织分析评估灾害特征、成因规律及影响,总体评估抢险成效,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建议。

二、保障措施

(一)坚持统一指挥体系。水利工程应急防汛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分组负责的工作体制,各工作组负责人应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合理调配人员,保证应急任务的完成。

(二)实行全员应急防汛。局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必须把水利工程应急防汛工作纳入工作职责范围,保证汛期应急期间及时到岗到位。

(三)强化日常应汛备汛。各工作组应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工作程序和措施,掌握汛情和工情,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作有序开展。抓好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水利工程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水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2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方案的影响因素分析

施工总体布置方案优劣,涉及到许多因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其评价因素大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定性因素,一类是定量因素。

属于定性因素的主要有:

1.有利生产,易于管理,方便生活的程度;

2.在施工流程中,互相协调的程度;

3.对主体工程施工和运行的影响;

4.满足保安、防火、防洪、环保方面的要求;

5.临建工程与永久工程结合的情况等。

属于定量因素的指标主要有;

1.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和费用;

2.土石方开挖利用的程度;

3.临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量和费用;

4.各种物料的运输工作量和费用;

5.征地面积和费用;

6.造地还田的面积,建工程的回收率或回收费等。

由于施工布置属于施工规划内容,是人们根据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资料对未来即将发生情况的一种预测。因此,不论是定性因素,还是定量因素,都存在不确定性。我们知道事件的不确定性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事件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一一随机性,事件本身状态的不确定性一一模糊性。一般来说随机性是一种外在因果不确定性,而模糊性是一种内在结构的不确定性。从信息观点看,随机性只涉及信息的量,而模糊性则关系到信息的含义。可以说,模糊性是一种比随机性更深刻、更普遍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主观认识领域,模糊性的作用比随机性的作用重要得多。对于随机性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模糊性得认识和研究正在进行和深入中。凡是有人参与的系统,都要由人进行规划、论证、评价决策、设计和运行管理,因而,不能无视客观外界事物在人脑中反映的不确定性一一模糊性,它是由客观差异的中介过渡性所引起的划分一种不确定性。施工总布置设计也不例外,在施工布置中客观上也存在着大量模糊性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设施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程度的“好”和“一般”是不能以一个准确的数值来描述的。因此,不能无视或回避施工布置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而应客观对待模糊性这种客观存在,了解其规律,为人们规划、论证、评价决策、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由于施工布置涉及的内容较多,方案的影响因素存在模糊性,传统的施工布置虽然考虑了模糊性的存在,但在决策过程中已经将模糊信息精确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模糊优选。故在方案优选中应着重考虑模糊因素的影响,其模糊性上要表现在决策指标、指标权重。对于定量指标,主要是有关工程量和费用的问题,其值可参阅工程资料和设计文件通过计算来确定,计算结果往往和经验参数的取值有关。由于每位工程人员对事物的认识不一样,经验参数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计算结果也是处于某一范围。对于定性指标,可以根据专家的工程经验,可通过专家打分法、集值统计法来确定。这样人的主观因素、知识结构及决策偏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实际中,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的思维对模糊概念的运用,用精确数来描述就显得很困难,而用“大约”、“左右”等之类得模糊概念来描述就更为合理一些。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目前有许多数学方法可以进行精确计算确定。我们知道,对不同的工程而言,在同一个因素方面其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此时的数学模型很难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必须借助于专家的工程经验来评判。

由于以上模糊性的存在,回避或忽略模糊性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以往那些决策指标值、决策指标权重作为确定值来进行方案优选的方法,必然存在着片面性、局限性。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所研究的对象趋于复杂化,当复杂到某种程度以后,有意义的精确认识能力反而下降,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在此,引入模糊数学工具,运用近代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可以为人们考虑客观上存在的模糊性,为合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布置方案设计

作为施工布置中的重点,围绕混凝土系统布置各项临时建筑物。主要有1.各种仓库、料堆和弃料场;2.机械修配系统;3.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备安装基地;4.风、水、电供应系统;5.其他施工工厂,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预制构件厂等;6.办公及生活用房,如办公室、实验室、宿舍、医院、学校等;7.安全防火设施及其他,如消防站、警卫室、安全警戒线等。此时,应提出各类临时建筑物、施工设施的分压布置一览表,它们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建筑安装工程量;对施土征地作出估计,提出征地面积和征地使用计划,研究还地造田征地在利用的措施,计算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对填挖进行综合平衡,提出有效挖方的利用规划。

为了将混凝土系统设施布置在突出位置,使其受到其它设施的干扰尽量小,此时需要进行施工设施间邻接关系的分析,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施多,不同的设施具有明确的重点功能,如炸药库、加油站等,如不进行邻接关系的分析,将因为为施工设施间的功能冲突,给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及埋下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施工设施间的布置冲突,在分析施工设施邻接关系时,主要是分析施工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关系及关系强度。通常在邻接关系的基础上,考虑施工进度、施工强度、设施运行和物流运输。分析施工设施的布置规模和在场地上的位置关系,其场地关系控制指标有:

1.施工设施的布置规模,主要考虑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施工设施的布置容量和占地面积。

2.施工设施的地基承载能力,考虑地质情况、边坡稳定情况等。

3.水文地质的要求和施工导截流的情况,考虑不同的施工时段,洪水位、地下水位、施工场区水位变化等对施工设施布置的限制和影响。

4.物流运输的高差限制,考虑物流运输线路的坡度和垂直高差、物流的进出口等。

5.施工设施间的距离限制,主要是指施工设施运转时所必须的最小作业半径,运输时问的最小限制,物流进出口的最小范围,施工设施间的安全距离等。

6.施工场区的对内对外交通状况,考虑施工设备的最小运输安全高度和宽度,场内建筑材料的运输要求等。

水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3

1水利工程堤防的作用

提防是水利工程常见的挡水建筑物,修筑于江、河、湖、蓄洪区、围垦区等边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防洪工程。提防的作用是抵御洪水灾害,避免出现洪水泛滥情况,从而保护沿岸财产和人们生命安全。通过修筑提防能约束洪水,让洪水在泄洪通道内通过,提高泄洪水深和流速,让泄洪通道变得更加畅通,促进洪水更好排出,提高泄洪分洪能力。另外,修筑提防还能开展围垦造田工作,让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促进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且提防还能抵御风浪和海潮侵袭,确保提防牢固安全,更好发挥应用的作用。

2水利工程堤防防渗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丰富,提防工程众多,这些工程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工程自身质量问题,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制约,很多堤防防渗工作不到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主要问题为渗漏管破损、坝体部位渗漏、修建年代久远并且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引发渗漏现象、大坝被破坏或者坍塌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堤防作用有效发挥,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也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渗施工技术,实现工程有效加固的目的,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3.1帷幕灌浆防渗

应用该技术进行堤防防渗施工,为确保防渗施工效果,要严格按照要求配制浆液,确保浆液质量满足施工规范标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胶凝性。然后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将配制好的浆液通过钻孔压进岩层裂缝。经过一段时间,浆液凝结固化之后,使基岩的整体强度增强,确保基岩结构的整体性,使得基岩具备良好的抗渗性能。常用灌浆技术为孔口封闭灌浆、GIN灌浆法、纯压式灌浆法等,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并把握钻孔、灌浆施工每个工艺流程,促进防渗效果提升。

3.2劈裂灌浆防渗

其防渗工作原理为:通过浆的压力将堤身劈裂为裂缝,往裂缝内注入浓度较强的浆液,让浆液在堤内形成纵向垂直防渗帷幕,最终实现防止渗漏问题发生的目的。施工中先沿堤坝轴线布孔,并利用灌浆压力劈裂坝体,然后向裂缝强制灌浆,进而固结形成防渗坝体。通过应该该项技术措施,能将坝体内的裂缝、孔洞等消除,促进整个坝体防渗效果提升。劈裂灌浆防渗施工简单方便,施工费用低,速度快,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通常该技术所用的灌浆材料选取方便,节约材料运输费用,降低施工难度,有利于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另外,该技术是在坝体上进行施工或者改造,工艺流程简单,效果良好,也能降低施工成本。

3.3混凝土防渗墙

该技术在堤防防渗施工的应用十分普遍,其防渗加固原理是通过有效控制防渗墙厚度,让墙段结合紧密,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实现地基的永久性防渗,确保堤防处于良好性能和运行状态。同时对出现渗漏的堤防,该技术措施还能起到加固作用,避免有效防止更大的安全隐患发生。另外,根据防渗要求和施工工艺不同,该技术又分为浅薄型和深厚型两种不同类型。前者防渗墙深度约10-20m,厚度10-25cm,主要用于堤防工程防渗施工。后者防渗墙深度20-30m,厚度60-80cm,常用于墙深超过30m的大坝及险要段施工。

3.4自凝灰浆防渗墙

该技术主要原料为水泥、膨润土,然后加入少量缓凝剂进行搅拌就制成自凝灰浆。该技术一般不单位使用,而是与其它技术措施配合使用,用作其它防渗施工技术的补充。对泥浆护壁的防渗墙施工进行造孔时,自凝灰浆用作护壁泥浆,凝结固化后形成防渗层,进而增强堤防防渗效果,促进工程质量提高。

3.5高压喷射防渗墙

该技术的防渗加固原理是:通过浆液的高压射流来冲击、破坏土层,并且浆液与土层颗粒搅拌混合为一体,固化凝结之后形成防渗墙,从而加固地基,实现防渗漏的目的。施工前先要钻孔,并用灌浆管将高压浆液喷射至土层,通过与土层进行切割搅拌,从而改变土层结构,与浆液混合而形成新的固结体,最终实现加固和防渗的目的。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3.6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

利用深层搅拌桩机,将水泥浆喷入土体并进行搅拌,使之与土体混合成为一体,硬化固结后形成防渗墙。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良好。

4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提防防渗技术是十分重要技术措施,对有效防治提防渗漏,确保提防牢固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工作中,应该考虑提防防渗具体需要,合理选择相应的防渗施工技术类型。并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从而促进施工技术得到有效应用,提高水利工程提防防渗效果。

本内容由xiao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44367.html

(0)
xiaozhenxiaozhe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