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的基础知识指的是与消防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火灾的预防、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设备的分布、如何进行火灾报警等。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个人在面对火灾时能够正确应对,减少火灾损失,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有关于消防的基础知识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消防的基础知识1
一、火灾的概念及分类
(一)火灾的概念
凡失去控制的燃烧叫火灾。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
1、特大火灾指:烧死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2、重大火灾指:烧死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火灾。
3、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
1、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钴、锂、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二、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
1、可燃物质。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氢气、钠、镁等。
2、有助燃物质。凡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质。如:空气、氧、氯、过氧化钠等。
3、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做着火源。如:明火、赤热体、火星、聚焦的日光、机械热、雷电、静电、电火花等。
仅有同时具备了以上3个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可是某些条件下,除要具备了燃烧的三要素外,还要有必须的条件:
第一、要有足够的可燃物质。若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浓度不够,燃烧就不会发生。例如: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汽油,能立即燃烧,但若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柴油,却不能燃烧。
第二、要有足够的助燃物质。燃烧若没有足够的助燃物,火焰就会逐渐减弱,直至熄灭。如在密闭的小空间中点蜡烛,随着氧气的逐渐耗尽火焰会最终熄灭。
第三、要让引火源到达必须的温度,并具有足够的热量。如火星落到棉花上,很容易着火,而落在木材上,则不易起火,就是因为木材燃烧需要的热量较棉花为多。白磷在夏天很容易自然着火,而煤则不然,这是由于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温度很低(34°C),而煤所需的燃烧温度很高(3652°C)。
三、火场上如何逃生
逃生的方法因火场上的火势大小、被围困人员所处的位置和使用器材不一样而有所不一样。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立即离开危险区
一旦发现自我处在火场的最危险地区,生命受到威胁时,要立即停止一切工作,争分夺秒,设法脱险。脱险时,要观察、确定火势情景,明确自我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和方法。
(二)选择简便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
选择逃生路线,应根据火势情景,优先选用最简便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措施。如楼房着火时,首先要选用安全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消防楼梯等,异常是防烟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更为安全可靠,在火场逃生时应充分利用。
若以上通道被烟火封锁,可研究利用阳台、窗口、屋顶、落水管、避雷针等脱险。
(三)使用简便防护器材
火场上的烟雾包含许多有毒有害的粒子,所以逃生时要注意隔开浓烟,可用湿毛巾、湿口罩捂住口鼻,若无水时,使用干毛巾、干口罩也能够,在穿过烟雾区时,要将口鼻捂严,还要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爬行。
如果出口被烟火封住,冲出险区有危险,能够将身上浇冷水,或者用湿床单、湿棉被等将身体裹住,有条件的可穿上阻燃服,然后快速冲出危险区。
(四)自制简易救生器材
当各个通道全被烟火封锁,难以冲出时,千万要坚持冷静,并想方设法自制简易救生器材逃生。高楼层着火时,可利用各种结实的绳带,或将被褥、床单、窗帘布等撕成长条,拧成绳,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窗框、床架或室内其他牢固物件上,再沿绳缓缓滑到地面或下层的安全区域,若情景紧急,低楼层或不高的地方,地面十分柔软,能够跳下逃生,但地面硬时,要先抛掷一些棉被等铺垫,以减少伤害,但在高楼层处千万不能跳楼,否则伤亡情景严重。
(五)寻求暂时避难
在所有通道均被烟火严密封锁又无人救助的情景下,应进取寻找暂时的避难场所。利用设在电梯间、走廊末端等避难间或卫生间,躲避烟火的侵害,应关掉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若发现有烟进入室内,要赶紧把窗户关上,用手巾等织物堵住漏烟的门窗缝隙,向高温处或地面洒水,坚持到逃生机会的到来。
四、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一)必须牢记发生火灾时要报警。
(二)生命第一重要,千万不要因为寻找贵重财物而耽误逃生时间。
(三)楼房起火时,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因为起火很容易断电,或者使电梯轿箱受热变形卡壳而使逃生失败。
(四)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否则极易呛烟和中毒。
(五)在室内发现外部起火,开启房门时,须先触摸门板,若发现发热或有烟气自门缝窜入,就不能贸然开门,而应设法寻求其他通道,若发现不热,要缓缓开启,并在一侧利用门扇作掩护,防止烟气熏倒或热浪灼烧。
(六)逃生时,每过一扇门窗,应随手掩护,以防止烟火沿通道蔓延。
(七)逃生者若身上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或就地翻滚把火扑灭,但要注意不要滚动过快,切记不要带火迎火跑动。若附近有水池、河、塘等,要迅速跳入水中,以灭去身上的火。
(八)逃出火场危险区后,受害者必须留在安全地带,不要重新进入火场,以免发生危险,如有情景,应及时向救助人员反映。
(九)服从公安消防队的指挥。
几种简单办法
1、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
2、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3、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框和重物上,顺势滑下。
4、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消防的基础知识2
1、家庭中使用燃气设施和用具时,正确的做法是经常检查燃气灶具及管道,不擅自安装,拆改;
2、油锅起火,不正确的扑救方法是用水泼灭;
3、发生火灾后,正确报火警方法是:讲清着火单位,详细地址,着火物质及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留下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4、遇到火灾时,正确的做法是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
5、购买烟花爆竹时,应在正规销售点购买合格的产品;
6、儿童燃放烟花爆竹时,正确做法是由大人看护,到指定的燃放地点燃放;
7、如果睡觉时被烟火呛醒,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立即寻找逃生通道,迅速逃生;
8、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失火罪;
9、普通农村居民家庭应配备沙土,水缸,水桶等消防器材;
10、单位发生火灾,首先应做的是及时拨火警电话并通知单位消防负责人;
11、抽烟时应当注意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12、家长要教育孩子不玩火。告诉孩子玩火的危害,并将火柴,打火机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的做法是正确的;
13、个人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的,处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罚款处罚;
14、电熨斗是家庭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熨烫衣物时,临时有事离开一会儿,不用拔掉电熨斗的电源插头的做法是错误的;
15、在火灾中,跳楼逃生相对安全的楼层是楼房两层以下,且室外地面为花园草坪等非硬化地面;
16、夏季气温炎热,要注意避免发生汽车火灾。在汽车内放塑料打火机,摩丝,空气清新剂等受热会产生爆炸起火的物品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17、扑救火灾最有利的阶段是火灾初起阶段;
1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最高可处死刑;
19、当打开房门闻到很浓的燃气气味时,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防止引发爆燃事故;
20、使用液化气或煤气,必须要养成先点火,后开气的习惯;
21、遇到消防车执行灭火或抢险救援任务时,社会车辆及行人应当靠边让行;
22、电脑着火了,正确的做法是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23、高层建筑失火时,正确的做法是从疏散通道逃离;
24、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营业;
25、外出旅游入住宾馆酒店时,首先应当留心阅读房门后张贴的逃生路线图并察看安全出口位置;
26、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
27、在农村日常生活中,用柴火做饭时,为了方便,将很多柴草堆放在灶台和厨房周围的做法是错误的;
28、遇到火灾,要迅速向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生;
29、我国每年的“”消防宣传活动日是月日;
30、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收取任何费用;
31、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吸入有毒烟气窒息死亡;
32、发生火灾逃生时,要尽量贴近地面撤离,主要原因是燃烧产生的有毒热烟在离地面近的地方浓度较小,可降低中毒几率;
33、发生火灾时,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34、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报警早,损失小。我国的火灾报警电话是;
3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旦发生火灾寻找最近的门窗等出口逃生,迅速离开车厢并远离起火车辆;
36、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距离起火点—米的上风或侧风位置;
37、进入公共场所时,应当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38、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能够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举报;
39、营业场所在营业期间,锁住安全出口的做法是错误的;
40、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应当制定家庭疏散预案并进行演练,熟悉居住建筑的安全出口并设计好最佳逃生路线;
41、单位或家庭装修中使用溶剂和油漆时除了杜绝一切火种,还应当注意坚持通风;
4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43、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44、安全使用燃气,家中煲汤时,可出去买菜或长时间在客厅看电视的做法是错误的;
45、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当对准火焰的根部;
46、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个人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举报;
47、身上着火后,边跑边用手拍打的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48、检查煤气等燃气灶具是否漏气应当采取的正确方法是用肥皂水刷到软管和接口处检查;
49、烟头中心温度可达xxx℃,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发火灾;
50、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谎报火警的,最高能够处日拘留。
消防的基础知识3
一、填空题(50分)
1、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度本法。
2、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自省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4、(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6、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方可上岗作业。
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二、判断题:(50分)
1、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事项。(对)
2、单位普通员工无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错)
3、一新入职员工,在无叉车操作证的情况下,由于生产需要和主管的要求进行了叉车操作。(错)
4、公司发生火灾,火势较大。员工没有第一时间抢救,而是撤离火灾现场。事后,受到公司的批评。(错)
5、由于公会负责职工权益保障和安全生产监督的职责,所以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费用应该有公会会费报销。(错)
6、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本单位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对)
7、由于天气炎热,公司提供的工作服穿着更热,为了更好的工作可以穿自己的T恤工作。(错)
8、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由于非安全管理员也非管理人员,没有义务报告。(错)
消防的基础知识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B)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A、企事业单位B、任何单位、个人C、广大公民
2、任何单位(C)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公民B、少年儿童C、成年公民
3、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B)。
A、自由开启B、向外开启C、向内开启
4、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A)。
A、员工集体宿舍B、办公室C、洗手间
5、从事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必须(A),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持证上岗B、具有相应学历C、掌握专业技能
6、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C)。
A、只收灭火器材药剂损耗费用B、收取所有费用C、不收任何费用
7、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B)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A、必须B、禁止C、可以
8、穿过浓烟逃生时,要(A)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快速穿过浓烟B、站直身体快步穿过浓烟C、趴在地面上爬行
9、遇火灾时(B)乘坐电梯逃生。
A、可以B、不可以C、视当时情况决定是否
10、液化石油气残液(A)倾倒到下水道。
A、不可以B、可以C、有时候可以
11、煤气瓶着火,要用(A)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A、湿被子、衣物B、干被子、衣物C、塑料布
12、发生火灾报警时要讲清(C)。
A、工厂名称、老板名字和电话B、工厂名字C、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13、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A)。
A、根部B、中部C、上部
14、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A)的义务。
A、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B、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灭火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逃生
15、电器或者线路着火,首先要(A),不可以用水来灭火。
A、切断电源B、报告部门领导C、逃跑
16、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B)。
A、下风位置B、上风或侧风位置C、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17、烟头中心温度可达(C),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100~200℃B、200~300℃C、700~800℃
18、下面(A)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B、森林C、家具;
19、电脑着火了,应(B)。
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C、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20、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B)的阶段。
A、最不利B、最有利C、较不利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1、凡是灭火器都可用于任何场所使用。(×)
2、上班时车间的门只可以开一扇。(×)
3、电器或者线路着火可以用水来灭火。(×)
4、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者用厚重的衣服压灭火。(√)
5、在特殊情况下,单位和个人可以挪用、撤除、埋压、圈占消火栓,临时占用消防通道。(×)
6、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挠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7、打火警电话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起火物、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报警电话,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8、为充分发挥消火栓的作用,允许临时使用消火栓清洗车间地板。(×)
9、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了要针对本单位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外,还应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点,促使燃烧过程停止。例如使用水灭火。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量或采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火焰熄灭。例如用砂土埋没燃烧物,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火灾。
(3)隔离法。把燃烧物与未燃烧物隔离。例如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易燃或助燃物搬走。
(4)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将干粉灭火器提到可燃物前,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保险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迅速摇摆喷嘴,使粉雾横扫整个火区,由近及远,向前推进,将火扑灭掉。同时注意,不能留有遗火,油品着火,不能直接喷射,以防液体飞溅,造成扑救困难。
3、岗位消防安全“四懂四会”是什么?
答:“四懂”: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4、谈谈你的岗位消防职责,本岗位遇到火灾该怎么处置?
消防的基础知识5
一、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2分)
1、我国的“119”消防宣传活动日是(A)
A、11月9日B、1月19日C、9月11日
2、灭火器应放置在(B)
A、隐蔽的地方B、易于取用的地方C、远离生产车间的、地方
3、火灾初期阶段是扑救火灾(B)的阶段。
A、最不利B、最有利C、较不利D、有利
4、单位违反《消防法》规定,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施工、使用防火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或者不合格的装修、装饰材料施工,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可并处罚款,并对单位处警告或者罚款。(C)
A、分管人员和责任人员
B、负领导责任的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负主要责任的管理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5、下列哪种灭火器不适用扑灭电器火灾(C)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剂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6、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C)
A、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
C、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7、火警电话、交通事故报警台、急救电话各是(A)
A、119122120B、119120122C、119110122
8、电源开关应安装在什么材料的基座上?(A)
A、不燃材料B、可燃材料C、易燃材料
9、以下防止烟气中毒的不正确的方法是(C)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匍匐前进逃离火场C、直起身子往外跑
10、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必须向(C)申报。
A、当地政府B、公安治安机构C、公安消防机构
11、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人。(C)
A、81B、122C、242
12、使用灭火器的过程中要做到:拔掉保险销,在拔销时注意放松夹角手柄;握住喷头;瞄(C),扫—由近及远地灭火,逐步前进
A、瞄准火源火焰B、瞄准离自己最近的火源
C、瞄准火源根部D、瞄准火源上部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D)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A、生命B、财产C、人身、财产D、公民人身
14、火灾中引起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B)
A、互相挤压致死B、吸入烟气窒息死亡C、被火烧死
15、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人应站在(A)
A、上风位B、下风位C、无一定位置
16、(A)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A、人员密集场所B、居民楼C、学校实验楼D、医院的行政楼
17、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A)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无偿B、有偿C、自愿D、自觉
18、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B)进行一次。
A、一年B、半年C、一季度D、一个月
19、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C)材料。
A、可燃B、易燃C、不燃、难燃D、以上都可以
20、干粉ABC类灭火器,压力表指针位于(B)时安全可用。
A、红区B、绿区C、黄区D、以上都可以
二、多选题(共10道题,每题2分)
1、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ABCD)
A、消防安全教育、培训B、防火巡查、检查
C、安全疏散设施管理D、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
2、灭火的基本方法(ABC)
A、隔离法B、窒息法C、冷却法D、稀释法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下列哪些消防安全职责。(ABCDE)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B、组织防火检查C、建立防火档案
D、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E、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方案
4、《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ABE)
A、损坏或擅自挪用消防设施、器材B、埋压、圈占消防栓
C、占用防火间距D、购买消防器材E、堵塞消防通道
5、等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要经过消防安全检查。(ABCDE)
A、歌舞厅B、影剧院C、宾馆D、饭店E、商场
6、违反《消防法》规定,有下列(ABCDE)行为之一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A、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B、消防设计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施工的。
C、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D、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
E、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F、建设单位未依照法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7、下列哪些人员须经消防安全培训(ABD)
A、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法定代表或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B、特殊工种、岗位人员
C、一般工作人员D、专(兼)职消防队员
8、报火警时要报清(ABCD)
A、起火地点B、燃烧物质C、有无被困人员D、火势情况
9、当人员被困于浓烟蔓延的火场内应采取什么逃生自救措施?(CD)
A、用嘴呼吸,减少呼吸次数,加大呼吸深度
B、保持直立姿势,快速奔向安全出口处
C、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屏住呼吸
D、匍匐前进,逃向烟少的区域
10、烟气的危害性有(AD)
A、毒性B、高温C、遮光D、窒息
三、判断题(共10道题,每题2分)
1、通常公共场所的门的开启方向是朝外开的。(√)
2、遇火灾不可乘坐普通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3、发生火灾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5、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
6、报完火警后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
7、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8、“四懂”是指懂火灾的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懂逃生的方法。(√)
9、“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10、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四、简答题(共2道题,每题10分)
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具体指的是哪“四个能力”?
答:四个能力是: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2)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4)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发生火灾时,如何正确处置火灾?
答:火灾确定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发现火灾立即呼救并拨打“119”电话报警;
2)使用本单位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扑救;
3)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
4)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5)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本内容由xiaojie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5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