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好人事迹材料,指的是记录和展示那些帮助他人、做出好事的人的行动、事迹、感人事迹的材料或文档。这些材料通常包括事件的具体描述、背景信息、相关人员的证言、媒体报道等,用于宣传和推广这些助人好事,鼓励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下是有关于助人好人事迹材料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怎么写范文 (11篇)](http://wimg.puchedu.cn/uploads/2024/08/20240827083303770.jpg)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1
老师曾告知我们“你不会帮忙别人,别人也不会帮忙你。”这句话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种下了种子,让我学会了帮忙别人,成为了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记得那一次,我的好好友思在一次体育课中摔倒,火红的血液从她的双膝上流了下来,她疼得轻轻地叫了一声。接着又咬了咬牙站了起来,连续奔跑。就在这时,我飞速地冲了上去对她说:“你受伤了,就先别跑了。在这等一会儿,我去跟老师说一下,带你去医务室。”可是她硬撑着,对我说:“我没事!”我急了:“都流血了,还说没事,这要消毒的。”于是,我跑到体育老师面前,跟他说明了情况,然后就带着思走了。
我把思扶到医务室,医生给她的伤口消了毒,然后说了一些留意事项,我把思扶到教室里,接了一杯水递给她,她用双手接过水时,感谢地说了句:“谢谢你!”当时我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在意。
在一个黑云密布的.下午,妈妈说:“下午会下大雨的,带上伞吧!”我不耐烦地说:“太麻烦了,我不带啦!”妈妈说:“你不带,那你就等着淋雨吧!”
下午上完课准备回家时,我的头突然感到有些晕晕的,外面正好下着大雨,我不禁懊悔自己不听妈妈的劝说,我在保安亭下,呆了一会儿,但仍不见雨减小,正准备冲出去时,一把伞早已撑在头上,我一回头,思微笑着对我说:“你的脸色这么差,假如这大雨淋下来会更难过的,还是我送你回家吧!”我眼眶湿了,点了点头。
一路上,她始终把伞向我这边倾斜,我看到她的衣服湿漉漉的,而我的衣服却是干的。
到家了,看着那身影慢慢消逝,我的眼前不禁再次模糊起来了……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2
一双大大的眼睛,散发出和蔼的光线,矮矮的个子,瘦瘦的身体,他就是我的同学李刚。只要一提起李刚,大家准会啧啧的赞扬,夸他是个助人为乐的人哩!
就说那件事吧。陈明由于跑步时不当心摔倒,轻度骨折。动完手术后,他爸爸每天都用自行车接送他。可是一天放学很久了,天色慢慢暗了下来,教学楼也变得黑乎乎的了,可陈明爸爸还没来。陈明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刚做完值日的李刚见了想:“天这么晚
了,陈明的爸爸还没来,他单独一人在教室里怎么办?对我背他回家吧!”
说干就干,李刚走过去,热忱地对陈明说:“我来背你回家吧!”陈刚客气地说:“不用了,我等爸爸来!”“你爸爸可能有事耽搁了,还是我背你回家吧!”李刚不容分说弯下腰把陈明背在背上,往他家走去。李刚身体矮小,背上了陈明,仿佛被压得更矮了,每一步都是那么困难。来到楼梯口,李刚每下一个台阶脚便软了一下,有几次想把陈明放下,可一看到他那摔伤的腿,身上仿佛又增加了一股力量。终于,李刚把陈明背到了他家。这时,他红扑扑的脸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汗珠,衬衫湿了一大半,双脚像灌了铅似的。陈明感谢地说:“谢谢你送我回家!”“不用谢!”李刚笑了笑,摆摆手说。陈妈妈扶着儿子,连声道谢:“李刚,你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他爸因临时有事,去迟了,多亏了你!瞧你累的,来,一起吃晚饭吧!”“不用了,阿姨,再见!”李刚说着,头也不回地往回跑了!
李刚,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难怪大家见了他都啧啧赞扬。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3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冲浪馆嬉水。冲浪馆里人山人海,喧闹非凡。我兴致勃勃地跳进水里畅游起来。
冲浪馆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人工海浪”,一排排的人工海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岸边涌来,人群瞬间就沸腾了,有的欢呼雀跃迎着浪一头扎进去,有的转身就逃,却别拍倒在沙滩上,浪花声、尖叫声和欢笑声响成一片。由于我水性好,所以我轻松地游在一个个大浪中间,享受着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踏浪的感觉。
这时我发现,距离我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儿和他的家人分开了。一个大浪涌来,小男孩儿慌乱起来,被大浪卷进更深的水中。他的.手舍命的划拉着,试图抓住身边的游泳圈,但却怎么也抓不到,他奋力挣扎着,但越挣扎却越呛水。他的境况非常危险,但四周的人们都沉醉在欢乐之中,没有人留意到他。
我意识到了危险,当机立断地以最快速度游到了小男孩儿的身边,奋力地把他拉出了水面,趁水面临时平稳,我用完了全身的力气把小男孩儿拖到了岸边,最终我俩都疲惫地趴在沙滩上起不来了。我爸爸联系到了小男孩儿的妈妈,他们母子俩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大哭起来。原来小弟弟的妈妈始终都在焦虑地查找着他,生怕他出事儿。这时,小弟弟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对妈妈说:“妈妈,多亏这个大哥哥救了我,要不我就被浪卷走了!”阿姨冲动地对我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孩子,你真是一个英勇的人!”围观的人们也为我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说我是个小英雄!我羞涩的笑了。
这就是我——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能够帮忙到别人,是我最大的欢乐!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4
王爱英今年60岁,是淄川区般阳路街道城里社区居民代表,家住城里大街房改大院,是淄川第二宾馆退休职工。大院里的居民提起王大妈,都称赞她是个非常热心的好人。
在城里社区,说起王爱英,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十余年如一日的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大家格外敬重她。
王爱英是热心的义务监督、宣传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期间,天天在社区里穿行,有时戴着志愿者小红帽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有时拿着文明城区宣传卡,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讲解。碰见可疑人员,就上前盘问;她非常注重保护环境,希望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并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原则,遇见乱扔乱倒垃圾的住户,就进行说服教育,时刻监督,并且做到垃圾入筒,碰到不文明的情况,她就会主动上前劝导,心平气和的把对方说的心服口服。
王爱英为人随和、开朗,助人为乐是她的家常便饭,更重要的,她还是个义务调解员,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只要她一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她所居住的小区是一个老住宅小区,污水管道都已老化,经常出现管道堵塞现象,每次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她跑前跑后,联系疏通、挨家挨户收钱、无一不亲力亲为,经常累的腰酸腿疼,但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要问题得到解决,她比谁都高兴,她所做的一切,从来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并且无怨无悔。
王爱英精神十足,身体硬朗,动作利索,总是乐乐呵呵的,并且特别关心社区事务,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务服务。问她为何这么关心社区事务,她就很严肃地说到,关心社区事务,维护居民权益,支持社区的工作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应该做的。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社区里经常都能见到她的身影,有时在帮助年龄更大的老人提菜,有时在帮助残疾人推车……
这就是社区男女老少都尊敬和爱戴的王大妈。2019年,她荣获了“淄博市热心大妈”的称号。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平凡小事,但却感染着小区里的每一位居民,有事大家都主动帮忙,邻里之间非常团结,整个小区充满了文明和谐的气氛。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5
“小祝,别看她人年轻,但心好,人善良。从她所做的一些小事就知道她的心里是怎样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位长者曾经这样评价过她。她,只是一名基层最普通的工作人员,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每一次助人为乐都让人生绽放光彩。
爱岗敬业竭全力,心底无私天地宽
修文县卫计局工作人员祝琼,在原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期间,常常会有很多群众前来咨询这咨询那的,说一次、两次,甚至十次他们都可能会记不住,经常会因为提供资料不齐而办理不了事务,需要来回跑,为了能帮助前到来办事的人,她就向科室要来许多办事流程,自己进行加工整理,有群众咨询的时候,直接打印一张给他们,按照单子上的东西去准备,省事多了。尽管这不是她的工作范畴,但是她觉得这样做能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心里很踏实。很多时候,乡(镇)的前来办事的同志赶到时早已是下班时间,只需一个电话,她定会赶到指定地方。
一泓清澈的泉水,一颗菩萨的心肠
她是一个乐于助人,而且心地善良的人。有一天中午,一个衣衫破旧的中年男子走进她所在的办公室,开口便说:“终于到了,口好干哦。”她给那人递去一杯热水,耐心询问他需要办理的事。当得知他的事情是需要到另外一个科室去办理,而科室的人吃中午饭去了时,她叫男子在办公室坐下等一会儿。那男子说什么也不坐,说是他的衣服太脏了,怕弄脏沙发,她告诉男子,没有人会嫌弃他脏,叫他放心坐下……。在她的再三劝说下,男子不情愿地把半个屁股挂在沙发的一角。男子告诉她,他从早上七点一直走到现在才到的,快到的时候,他还小跑起来,水都没顾得喝上一口,来的时候,他看见楼脚有一个自来水管,他还说等办完了事,再下去喝点水的。男子腼腆地说道“你们这里的水真好喝。”她问他为什么不坐车。“坐车要七块钱呢,都够吃一顿饭了。”男子回答说。她听完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把男子带到食堂,就到食堂门口的时候,那男子死活不肯进去,说“我不吃,我不饿。”细心的她观察到那男子有吞咽的动作,她告诉男子,不用他给钱,只管吃便是。那男子不相信,也许是看见食堂的人多,觉得不好意思,也许是作为一个七尺男儿的的尊严,男子转身往回走,她赶紧说:“你就站在这里不要动,我帮你把饭端出来。”男子大口大口吃着饭,三下五除二,一大钵饭吃个精光。付了饭钱,她掏光兜里所有的钱,强行塞给了对方。男子说:“我不要你的钱,我有钱的,我还有5块钱呢,吃了饭,走起路来有精神得很”。她说:“你办完事后,回去的时候坐车,剩下的钱买点水喝,给孩子们买点东西回家,你难得进趟城。”男子数了数钱,把它放在了内衣口袋里面。
同事们问她那男人是不是他的亲戚?是不是她认识的人?为什么要给他钱?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她很淡淡地说道:“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看起来可怜,不帮他,良心上过不去。
她,一个满脸笑容,心底善良,乐于助人。“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一名普通是工作人员,春天的使者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6
张婧,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儿,今年11岁,汉族,现在且末县小学五年级学习,担任五(6)班数学课代表,中队委员。她从小接受长辈善良淳厚,乐于奉献的熏陶,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养成了良好的品质。在老师眼里,她是一名自尊自强、富有理想的好少年;在同学眼里,她是乐于助人、好学上进的好伙伴;在父母眼里,她是听话孝顺、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在邻里眼里,她是诚实可信、热心公益的好公民。父母的悉心熏陶,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个宝,她也不例外。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但她从不与别人攀比物质,也从不提出非分的要求,增加父母的负担,不比物质比精神,她选择用人格魅力来得到他人的赞赏。她逐渐长大,在父母的影响下,她也努力成长为一个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孩子。平时,每天吃完晚饭,她就主动收拾碗筷,帮妈妈整理厨房。每到周末,做完功课,她都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妈妈做饭时,她总爱在一旁帮忙,淘米、择菜、打鸡蛋,都是她的拿手好活。在父母眼中,她是个勤劳乖巧的孩子,她从来无须让他们为她操心,她更是奶奶的心肝宝贝,奶奶年纪大了,细心的她有空时陪老人散步。奶奶心情烦闷时,她就讲一些学校发生的幽默滑稽的事来逗奶奶开心。“百善孝为先”,她孝敬老人,体贴父母,得到大家的由衷夸赞。
张婧同学不仅品学兼优,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凡事以集体利益为先。平时她严以律己,甘于付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高度责任心,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班里其他同学的表率。她担任班级干部,经常组织同学出黑板报,从版面设计到抄写,她绞尽脑汁,翻看资料,她和同伴精心制作的黑板报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她尽职尽责。只要是班级里的事,她都会很用心地去完成。
张婧同学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实体现了一名现代小学生所具有的中华传统美德,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绽放!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7
叶树元,男,三台县水务局干部。主要先进事迹:他只是个普通的公务员。15年来,他共拿出30多万元资助了33名贫困女生。尽管他债台高筑,家庭破碎,寄人篱下,但他无怨无悔。为让爱心助学不因缺钱而停顿,他到城郊包了几亩土地种花,在城里开了两家花店卖花。为节省费用,他自己种花,自己运花。钱仍然不够,他又承包一些单位的绿化工程,还利用自己摄影的专长,与人合作制挂历卖。备受众人尊敬的叶树元,怀着对妻子和女儿的无限愧疚,离婚了,把全部家产留给妻子,自己扫地出了门。他说:“我的资助是要回报的’,就是要受助者勤奋学习,好好做人,感恩社会;而不是给我什么,也不是组织和社会给我什么。尽管我已欠债20多万元,但还是要把这项爱心工程继续下去。
祁志富,男,涪城区滨江社区居委会主任。主要先进事迹:从事社区工作二十余年如一日,风雨兼程,克已奉公,心系百姓,工作上能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群众的贴心人”,积极带领社区全体同志学习新时期社区工作的新知识,社区工作有声有色,在社区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他常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免费为社区贫困居民、五保老人家庭疏通厕所、厨房下水道,为社区贫困居民、农民工子女联系上学等公益事业,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xx年被市委评为“最佳文明市民”,多次被各级党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8
李丹娜是百灵庙第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她是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孜孜不倦地进取,力求全面发展。几年来,各方面表现一直很优秀,特别在助人为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丹娜同学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人们都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她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学校,她对待同学,总爱伸出援手,真诚付出,助人为乐。班里有一个与她邻居的同学,学习很不认真且粗心,常常把课本忘在家里,或落在学校。她知道后总是把课本让给同学,或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了这位粗心的同学,促使他改变不认真和粗心的毛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李丹娜同学有一颗执著的与同学共同进步的’责任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于是,她不仅事事争先,事事以身作则,而且,心系班集体。有一次学校组织集体活动,放学后该值日的同学都跑了,她就组织几个同学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结果当天学校组织检查卫生,他们班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得很干脆也很响亮:“为了班集体,为了班级的每一个同学!”
阳光总在风雨后,梦想总在憧憬中。这个追梦的好少年,像一只雄鹰向着自己的理想执着地起飞!让我们真诚地祝福他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9
方紫薇,女,12岁,高甸子中心小学的大队长,六年四班中队长,英语课代表。在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她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团结向上,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长辈面前的孝顺儿,老师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几年来,她连续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优秀大队长”“优秀学生干部”。
一、勤奋学习,热爱读书,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
她刻苦好学,勤于动脑,从一年级到现在,各科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她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读书成为了她课余的一大乐趣,因此她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在今年的小天鹅征文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二、尊敬师长,关心集体,老师心目中的好班干部
三、乐于助人,尊重长辈,父母乡亲眼中的好孩子。
四、心系灾区,热心公益,大家心目中的爱心小天使。
五、多才多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她不但学习优秀,而且喜欢绘画、唱歌、跳舞、练书法等,她的毛笔字如今已经小有成绩,在学校里无人能比,在今年的县艺术节书法大赛中代表学校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八届华夏梦想中国魅力风采书法大赛中获硬笔书法少年组一等奖。
她正在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直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她用言行昭示着一个新时代少先队员的道德风尚。她将不断努力,全面发展迎接未来的.挑战。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10
20xx年6月6日,有两位陌生人来光明中学寻找一个高二年级姓朱的同学。
事情是这样的:一年前,小朱同学从报上看到了关于白血病患儿曹恺鸣受到社会爱心捐助的报道。小朱同学就按报上的联系方式跟曹恺鸣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送去了500元的捐款。从那以后,小朱同学每逢节假日都会去看望这个生病的小朋友,并继续送款送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朱同学还把比自己小八岁的曹恺鸣视为朋友,经常打电话问候他,还关心他的学习和心情。曹恺鸣的家长问小朱同学的名字和学校,他从不肯说,就让他们叫他小朱好了。就这样坚持到现在,足足一年的时间了。同样是孩子的小朱能有这样的爱心,家长被他的.无私和坚持所感动。有一次家长有意跟着小朱,结果发现他去了光明中学的方向,于是家长判断他可能就是光明中学的学生。所以就来学校查询,知道了小朱同学就是光明中学高二(9)班的朱倬宇同学。
朱倬宇同学的班主任接待了这两位家长。面对小朱的班主任陈红霄老师,曹恺鸣的妈妈流泪倾诉,陈老师听完后告诉家长的第一句话是:“朱倬宇是个好学生,今天早上他刚刚被同学推选为校三好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位妈妈的眼睛里闪动的是惊喜和欣慰的目光,然后不停地说:“我说嘛,他一定是个好学生,他去看我孩子的时候,旁边的人也都说,一看就知道他一定是个好学生。”
经全面了解,得知朱倬宇同学不仅学习好、有爱心,而且还很注重自己的全方面修养和自我磨炼。他是班里的理科学会会长,每周二他都组织全班同学开展理科问题的讨论,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他还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校艺术节上他是参赛歌手,在校篮球赛中他又是班级的主力队员之一。
在高二(9)班,只要提到朱倬宇的名字,老师和同学都会点头称赞。他以自己良好的精神风貌成为同学们的榜样,他的勤学、奉献精神正带动和影响着全体光明中学师生。
助人好人事迹材料11
杨德品,男,汉族,家住施甸县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的52岁盲人,眼睛里只有黑色,面对重重困境,他却依然昂首阔步,微笑着面对生活,勇敢地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在黑暗中用超出血缘的孝爱亲情书写着人性光辉。八个月大,从坝区到山区
1963年4月,杨德品出生在由旺镇木兰村的一户普通人家,12月的一天,家里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正是老麦乡杨柳村寺后组杨水荣、余正英夫妇,由于夫妇俩先前生过几个孩子没到一岁就都夭折了,所以这次来目的是领养杨德品。就这样,八个月大的杨德品被养父养母带到了新家。
八岁患眼疾,双目失明
一转眼,杨德品来到新家已有八年,虽然当时的家庭生活是苦了些,但是杨德品八年的童年生活还算开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天,杨德品对父母说他眼睛痛,父母当时就急了,连忙把他送到大队联合诊所找医生看,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看了之后也没说出导致眼痛的具体原因,父母只好带着杨德品回家了。回到家后,杨德品整整睡了五天,第五天的一个早晨,睁开眼睛,突然眼前一片黑暗,父母这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双目失明了。虽然到了上学年龄,可是由于双目失明,当同龄人都开心上学时,杨德品就只能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杨德品一天天长大,到了婚嫁年龄,可是像这样一位盲人且家庭困难,又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他呢?所以,至今杨德品还是孤身一人。他总说,上天还是对他好的,虽然眼睛瞎了,却让他健康地活着。
母亲摔跤变瘫,失去生活一大支柱
母亲是家庭生活的一大支柱,20xx年的一天,家里没有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当时83岁的老母亲余正英就背着篮子到山上打算找些柴火回家做饭,由于年纪大了,在背柴火的过程中不小心伤到了腿,回到家又因下雨地面太滑,又在自家院场重重地摔了一跤,把髋关节给摔断了。由于家里太穷了,没得到正规治疗,从那时起,母亲余正英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由当时已经80岁的老父亲杨水荣照顾,父亲到地里干农活时,总会带着杨德品去,指导他做些简单的农活。虽然日子依然困苦,但是父子俩干完农活回到家里,看到母亲总微笑着看着他们,他们的内心却是快乐的。他总说:“听见父母笑,我就开心了。”
父亲病逝,肩负起家庭重担
,父亲突然病逝,无疑给这个本来就困苦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自父亲去世后,杨德品就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家里、家外、照顾母亲都由他一个人打理。
在村里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杨德品常常在晚上12点以后去村里的一口井里挑水,从杨德品家到井边必须经过一条进村公路,白天车多人多危险,所以杨德品只能选择晚上去,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母亲见了每次都哭,母亲说他爱笑,尽管摔得很疼,可是杨德品总会微笑着安慰她说:“妈,不疼,不疼。”
提起干农活,父亲去世了,去地里只能靠自己,所以杨德品只能在去地里的路边或是地边放个石头做记号,以防走错。每逢雨水季节去地里干活,是最让母亲心疼的事。常常在地里干着活,突然就下起大雨,杨德品就只能站在地里任雨淋,他也想找个避雨的地方,但是由于眼盲,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雨。
11月份,家里没做饭的柴火了,杨德品就到离家1公里的地里去砍长在地边3米多高的核桃树。连爬了好多次都没爬上去,杨德品就在树干上砍了好多阶梯,最后才爬了上去。他一边摸索着一边砍,突然一不小心砍到了左脚的大拇指,由于眼睛看不到,他自己以为伤的不严重,所以还是坚持继续砍余下的树枝。后来,有村民去地里干活,看到他在树上,而且树干上和地上有好多血,就告诉他脚趾伤的很严重,他这才从树上下来,去村卫生室包扎。在他脚受伤疼得厉害的时候,他也从未喊过一声,在家里,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把每顿饭做好,端到母亲床前。
这次受伤后,母亲很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去地里,杨德品也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所以他们家的地上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母亲坐在田埂上或柴草垛上,陪着在地里干活的儿子说说话。干完活,背上的母亲再指引着儿子回家……
村民们都很感动,经常替他到地里干农活,他也懂得知恩图报,经常帮助邻居做些轻巧的活,比如掰玉米、剥核桃。
由于家里太困难了,杨德品母子俩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一次肉,他在家边的菜地里种了些蔬菜,他说自己种的蔬菜就够他们母子吃了。他在地里种的两亩玉米收成还不错,打算养上几只鸡,自己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等母鸡下了蛋,再孵出些小鸡。这样,母亲就能够吃上鸡蛋和鸡肉了。
遵从母亲心愿,放弃住进养老院
邻居们都说杨德品喜欢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从来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始终保持微笑。
杨德品母子虽然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但生活起居困难的情况让大家牵挂,民政、残联等部门也为他们安排了入住养老院,这样母子俩的生活算是有了着落。可当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母亲心里却不愿意离开,她只想在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里度过余生。细心的杨德品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能感受到母亲的焦虑,他不愿母亲为难,微笑地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关心。他说:我看不见,我妈就是我的眼睛;我妈走不了,我就是妈的双脚;妈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在哪里,都不会让妈饿着,生活再难,也要笑眯眯地走下去……
这个目不识丁的盲人,因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让生命有了内涵;因为善良,让岁月温暖而绵长。孝,或许就是面对困境微笑前行的依靠!
本内容由xiaojie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8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