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年级数学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年数学级的学习,如数字、比较大小、简单攻击等,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及数字知识点完整版详解的相关内容,拉至文末查看完整资源的领取方式可下载!
资源展示如下

文章目录
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必背
一、加法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三、数位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四、列式计算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五、比大小多少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
六、认时间
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
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
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七、凑十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八、= 等于号 < 小于号 >大于号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
两边相等用等号.
九、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十、认识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十一、认识位置
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
十二、加减列竖式
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 写上加减,再算数值。
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2、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
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
4、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
5、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
6、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
7、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
一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加法与减法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之一。在一年级数学中,加法的概念和操作是必须要理解和掌握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加法的基本符号”+”,它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加法的运算法则是:任何数加0的结果都是其本身,即a+0=a;同时,加法满足交换律,即a+b=b+a。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用符号”-“表示。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通常只涉及整数间的减法。减法的运算法则是:任何数减0的结果都是其本身,即a-0=a;同时,减法满足减去自身的结果为0的法则,即a-a=0。
二、数的大小关系
数的大小关系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通常通过数的大小来进行比较。可以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这三个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其中,大于用符号”>”表示,小于用符号”<“表示,等于用符号”=”表示。
三、数的顺序
数的顺序是指数值的排列顺序。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学习的是自然数的顺序。自然数是从1开始的整数序列。比如,1、2、3、4、5……就是自然数的顺序。
四、数的拆分与组合
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还需要学习数的拆分与组合。拆分是将一个数分解成几部分的过程,组合则是将数的几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五、数的序数
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还会接触到数的序数。序数是表示事物所在的顺序位置。我们可以用序数词来表示,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六、数的进位与退位
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还会学习到数的进位与退位。进位是指某一位数满10后向更高位数进位,退位则是指某一位数不够减时向更高位数退位。
七、数的分解与合并
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还会学习到数的分解与合并。分解是将一个数拆分成几个部分的过程,合并则是将数的几个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八、数的补数与相反数
在一年级数学中,我们还会学习到数的补数与相反数。补数是指一个数与相同数位上的另一个数相加后得到的结果为10的整数倍。相反数是指与原数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数。
一年级数学的数字知识点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 9-0=9 4-4=0
一年级数学的运算知识点
随着学习的深入,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到数学算术知识,这是他们数学学习的起点。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算术知识,下面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加法与减法
1. 加法
加法是最基础的算术运算,一年级学生需要从小数到大数逐步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可以通过数物件、计数棒等实际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学生应注意数字的位数对齐,从右至左相应位数进行相加,并按照进位法则进行进位。
2. 减法
减法是与加法相对应的运算,学生需要通过减去一个数得到另一个数的概念。同样,可以通过实物的减少、计数棒的拿走等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含义。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学生应注意相应位数的数字相减,并按照退位法则进行退位。
二、乘法与除法
1. 乘法
乘法是多次加法的运算,学生需要理解乘法的概念以及乘法表的含义。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学生需要通过计算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并进位,最终得到乘法的结果。通过练习乘法口诀表和实际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可以巩固学生的乘法计算能力。
2. 除法
除法是与乘法相对应的运算,学生需要通过分组、分配等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含义。在进行除法运算时,学生需要将被除数进行分解,并和除数进行比较,得到商和余数。通过练习除法口诀表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除法计算能力。
三、整数的认识与比较
1. 整数的认识
整数是正数、负数和零的统称。一年级学生需要理解整数的概念,明确正数代表着向右方向的数,负数代表着向左方向的数,而零则代表着没有增减的数。
2. 整数的比较
学生需要通过实物、图形等方式理解整数的大小关系,并掌握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来表示整数之间的比较。通过练习整数比较题目,可以加深学生对整数大小关系的认识。
四、单位与长度的测量
1. 基本单位
学生需要学习长度的基本单位——米,并能够使用标准尺或尺规进行长度的测量,初步掌握米的换算关系。
2. 长度的测量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测量练习,掌握使用标准尺或尺规进行长度的测量。通过和身边事物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并能够使用数字和单位来表示测量结果。
一年级数学的考试技巧和方法
一、理解题目
解答数学题目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并理解题目。一年级的数学题目通常比较简单,但有时候题目的表述可能会引起误解。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之前先读懂题目,确保对题目要求的理解是正确的。
二、画图与使用物品
对于一些数量或空间关系的题目,学生可以尝试使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和解答。比如,对于一道关于数字比较大小的题目,可以画出相应数量的物品来帮助判断大小关系。此外,一些问题可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物品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能力。
三、列出关键信息
在解答数学题目时,学生可以尝试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列出来,以便更好地理清问题的思路。比如,对于一道加法题目,学生可以将被加数、加数和和分别列出来,然后逐步进行计算。列出关键信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四、掌握基本计算方法
一年级的数学主要涉及到加法和减法。在解答题目时,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与学生进行口头计算的互动来帮助学生巩固基本计算方法,并逐渐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巩固数学概念
解答数学题目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方法,还需要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实际操作和故事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数学概念。比如,通过玩具、蔬菜等实物来进行数量的比较和排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学概念。
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解答数学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解答题目。比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逻辑推理题目,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解答。
七、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解答数学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应该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解答题目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内容由jiewei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