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销管理制度》是企业规范财务行为、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保障。一套科学合理的报销制度,能够明确报销范围、标准、流程和审批权限,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营造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因此,建立健全《公司报销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社区服务计划》也应运而生。本计划旨在组织员工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回馈社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呈现《公司报销管理制度》的范文,以供参考。
篇一:《公司报销管理制度》——强调事前控制与合规性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费用报销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控制运营成本,根据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 费用报销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合规原则:报销费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规定。
(二)真实性原则:报销费用必须是实际发生的,且有真实有效的凭证支持。
(三)预算控制原则:报销费用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超出预算的需事先申请批准。
(四)审批权限原则:费用报销需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五)及时性原则:费用报销应及时办理,避免拖延。
第二章 费用报销范围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一)差旅费: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市内交通费等。
(二)业务招待费:包括宴请费、礼品费等。
(三)办公费:包括办公用品费、书报费、打印费、复印费等。
(四)会议费:包括场地费、资料费、餐饮费等。
(五)培训费:包括学费、住宿费、差旅费等。
(六)通讯费:包括手机费、座机费、上网费等。
(七)其他费用:经公司批准的其他必要费用。
第三章 费用报销标准
第五条 差旅费报销标准:
(一)交通费:
1. 飞机票: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乘坐头等舱或公务舱,其他员工原则上乘坐经济舱。
2. 火车票: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乘坐软卧,其他员工原则上乘坐硬卧。
3. 轮船票:参照火车票标准执行。
4. 市内交通费:根据实际发生额报销,需提供出租车票或公交车票等凭证。
(二)住宿费:
1. 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可入住四星级或同等级别酒店,其他员工原则上入住三星级或同等级别酒店。
2. 住宿费报销标准根据出差地点及公司规定执行。
(三)餐费:
1. 餐费报销标准根据出差地点及公司规定执行。
2. 原则上不单独报销餐费,应包含在差旅费中。
(四)其他费用:
1. 因工作需要产生的其他费用,如签证费、保险费等,凭有效凭证报销。
第六条 业务招待费报销标准:
(一)业务招待费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浪费。
(二)业务招待费报销需提供详细的招待清单,包括招待对象、事由、时间、地点、金额等信息。
(三)业务招待费报销需经相关领导审批。
第七条 办公费报销标准:
(一)办公用品费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倡节约使用。
(二)大额办公用品采购需事先申请批准。
第八条 会议费报销标准:
(一)会议费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避免浪费。
(二)会议费报销需提供详细的会议清单,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费用明细等信息。
(三)会议费报销需经相关领导审批。
第九条 培训费报销标准:
(一)培训费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的培训机构。
(二)培训费报销需提供培训合同、发票、结业证书等凭证。
(三)培训费报销需经相关领导审批。
第十条 通讯费报销标准:
(一)通讯费报销根据公司规定执行。
(二)超出标准的通讯费不予报销。
第四章 费用报销流程
第十一条 报销人填写费用报销单,并附上相关凭证。
第十二条 报销单由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第十三条 报销单交由财务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 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报销单交由相关领导审批。
第十五条 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
第五章 报销凭证
第十六条 合法有效的报销凭证包括:
(一)发票:发票抬头应为公司名称,发票内容应与实际报销费用相符。
(二)车票:车票应为原件,且票面信息完整清晰。
(三)住宿费发票:住宿费发票应为正规发票,且发票信息完整清晰。
(四)其他凭证:如合同、协议、收据等,应真实有效。
第十七条 报销凭证必须真实、完整、有效,不得涂改、伪造。
第十八条 报销凭证应妥善保管,以备查验。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公司报销管理制度》——侧重于精细化管理与电子化报销
第一章 总则
1.1 目的:为建立规范、高效、透明的费用报销管理体系,控制成本支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
1.3 原则:
1.3.1 合法合规原则:所有费用报销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及财务政策的规定。
1.3.2 预算控制原则:费用报销应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超预算需提前申请并获得批准。
1.3.3 真实性原则:报销费用必须是实际发生且与工作相关的,严禁虚报、冒领、套取资金。
1.3.4 审批权限原则:费用报销必须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未经授权不得报销。
1.3.5 及时性原则:费用报销应及时办理,一般情况下,当月发生的费用应在次月10日前完成报销。
第二章 费用报销范围与标准
2.1 差旅费
2.1.1 交通费:
飞机:管理层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经济舱、公务舱或头等舱;其他员工原则上乘坐经济舱。
火车:管理层人员可乘坐软卧或一等座;其他员工原则上乘坐硬卧或二等座。
市内交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租车,实报实销。鼓励员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1.2 住宿费:
住宿标准根据职级和出差地点确定,具体标准参照公司发布的《差旅费管理办法》。
鼓励员工选择经济型酒店,控制住宿成本。
2.1.3 餐费:
餐费补贴标准根据出差地点和天数确定,具体标准参照公司发布的《差旅费管理办法》。
出差期间,原则上不单独安排宴请。
2.2 业务招待费
2.2.1 业务招待费是指因工作需要发生的招待费用,包括餐饮、礼品、娱乐等。
2.2.2 业务招待费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浪费。
2.2.3 业务招待费报销需提供详细的招待清单,包括招待对象、事由、时间、地点、金额等信息,并经相关领导审批。
2.3 办公费
2.3.1 办公费是指为满足日常办公需要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用品、书报杂志、打印复印等。
2.3.2 办公用品应统一采购,提倡节约使用。
2.3.3 大额办公用品采购需事先申请并获得批准。
2.4 会议费
2.4.1 会议费是指为组织会议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场地租赁、设备租赁、资料印刷、餐饮等。
2.4.2 会议费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避免浪费。
2.4.3 会议费报销需提供详细的会议清单,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费用明细等信息,并经相关领导审批。
2.5 培训费
2.5.1 培训费是指为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学费、教材费、差旅费等。
2.5.2 培训费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的培训机构。
2.5.3 培训费报销需提供培训合同、发票、结业证书等凭证,并经相关领导审批。
2.6 通讯费
2.6.1 通讯费是指因工作需要发生的通讯费用,包括手机费、座机费、网络费等。
2.6.2 公司为部分员工提供通讯补贴,具体标准参照公司相关规定。
2.6.3 超出补贴标准的通讯费不予报销。
2.7 其他费用
2.7.1 其他费用是指不属于上述范围但因工作需要发生的费用,如快递费、快递费、资料费等。
2.7.2 其他费用报销需提供相关凭证,并经相关领导审批。
第三章 费用报销流程(电子化报销)
3.1 电子报销系统:公司推行电子化报销系统,员工通过系统提交报销申请。
3.2 申请:员工登录电子报销系统,填写报销单,上传相关凭证扫描件或照片。
3.3 审核:
部门负责人:审核报销事项的真实性、必要性及是否符合预算。
财务部门:审核报销凭证的合规性、完整性及金额的准确性。
3.4 审批:根据报销金额和事项的重要性,由不同层级的领导进行审批。
3.5 支付: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按照规定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
3.6 纸质凭证:员工应将纸质报销凭证妥善保管,以备审计。
第四章 报销凭证
4.1 报销凭证的种类
4.1.1 发票:发票抬头应为公司全称,发票内容应与实际报销费用相符,发票联应完整清晰。
4.1.2 收据:收据应为正规收据,并加盖收款单位公章或财务章。
4.1.3 车票:车票应为原件,票面信息应完整清晰。
4.1.4 住宿费发票:住宿费发票应为正规发票,发票信息应完整清晰。
4.1.5 其他凭证:如合同、协议、清单等,应真实有效。
4.2 报销凭证的要求
4.2.1 真实性:报销凭证必须真实有效,不得伪造、变造或使用虚假凭证。
4.2.2 完整性:报销凭证必须完整无缺,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
4.2.3 合规性:报销凭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规定。
4.2.4 清晰性:报销凭证上的信息必须清晰可辨,不得模糊不清。
第五章 责任与监督
5.1 员工责任:员工应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本制度,如实报销费用,不得虚报、冒领、套取资金。
5.2 部门负责人责任: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部门费用报销的审核,确保费用报销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规性。
5.3 财务部门责任:财务部门应严格审核报销凭证,确保报销凭证的合规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及时进行支付。
5.4 审计部门责任: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公司费用报销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六章 附则
6.1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6.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公司原有的费用报销管理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篇三:《公司报销管理制度》——强调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规范公司财务报销行为,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与公司发生经济往来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3条 费用报销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规性原则:所有报销事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二)真实性原则:报销的经济业务必须真实发生,且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三)相关性原则:报销的费用必须与公司的经营活动直接相关。
(四)预算控制原则:费用支出应控制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超出预算的需事先获得批准。
(五)权责对等原则:报销审批人应对其审批的报销事项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章 费用报销范围及标准
第4条 费用报销范围主要包括:
(一)差旅费: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补助、市内交通费、杂费等。
(二)业务招待费:包括宴请费、礼品费、住宿费等。
(三)办公费:包括办公用品购置费、书报资料费、文印费、邮寄费等。
(四)会议费:包括会议场地租赁费、会议资料费、会议餐饮费、会议住宿费等。
(五)培训费:包括培训课程费、教材费、差旅费等。
(六)通讯费:包括固定电话费、移动电话费、网络费等。
(七)其他费用:经公司批准的其他合理费用。
第5条 费用报销标准:
(一)差旅费:
1. 交通费:
飞机:公司领导及因工作需要的员工可乘坐飞机,舱位等级按公司规定执行。
火车:公司领导可乘坐软卧,其他员工原则上乘坐硬卧。
汽车、轮船:按实际发生额报销。
2. 住宿费:住宿标准按公司《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
3. 餐费补助:按公司《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
4. 市内交通费:凭票据实报实销。
5. 杂费:包括行李托运费、高速公路通行费等,凭票据实报实销。
(二)业务招待费:
1. 业务招待费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得超标准、超范围支出。
2. 业务招待费报销需提供详细的招待清单,包括招待对象、事由、时间、地点、金额等信息。
3. 业务招待费需经相关领导审批。
(三)办公费:
1. 办公用品购置费: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提倡节约使用。
2. 书报资料费:应与工作相关,且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批。
3. 文印费、邮寄费:凭票据实报实销。
(四)会议费:
1. 会议费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避免浪费。
2. 会议费报销需提供详细的会议清单,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费用明细等信息。
3. 会议费需经相关领导审批。
(五)培训费:
1. 培训费应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的培训机构。
2. 培训费报销需提供培训合同、发票、结业证书等凭证。
3. 培训费需经相关领导审批。
(六)通讯费:
1. 公司为部分员工提供通讯补贴,具体标准按公司规定执行。
2. 超出补贴标准的通讯费不予报销。
(七)其他费用:其他费用的报销需经相关领导审批。
第三章 费用报销流程
第6条 报销申请:
(一)报销人填写费用报销单,并附上相关凭证。
(二)报销单应填写完整、清晰,金额应准确无误。
(三)报销凭证应真实、合法、有效。
第7条 部门审核:
(一)部门负责人对报销事项的真实性、必要性、合理性进行审核。
(二)审核通过后,部门负责人在报销单上签字确认。
第8条 财务审核:
(一)财务部门对报销单及凭证的合规性、完整性、有效性进行审核。
(二)财务部门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报销事项提出质疑或拒绝报销。
第9条 领导审批:
(一)财务审核通过后,报销单交由相关领导审批。
(二)审批权限按公司《财务审批权限管理制度》执行。
第10条 报销支付:
(一)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支付手续。
(二)报销支付方式包括现金、银行转账等。
第四章 报销凭证管理
第11条 报销凭证的种类:
(一)发票:应为税务机关认可的正规发票,抬头应为公司全称。
(二)收据:应为收款单位出具的正式收据,并加盖公章或财务章。
(三)车票:应为原件,且票面信息完整清晰。
(四)住宿费发票:应为正规发票,发票信息应完整清晰。
(五)其他凭证:如合同、协议、清单等,应真实有效。
第12条 报销凭证的要求:
(一)真实性:报销凭证必须真实有效,不得伪造、变造或使用虚假凭证。
(二)完整性:报销凭证必须完整无缺,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
(三)合规性:报销凭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规定。
(四)清晰性:报销凭证上的信息必须清晰可辨,不得模糊不清。
第13条 报销凭证的保管:
(一)报销凭证应按规定整理、装订,并妥善保管。
(二)报销凭证的保管期限按国家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章 内部审计
第14条 公司审计部门负责对费用报销情况进行内部审计。
第15条 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报销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
(二)报销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三)报销流程的规范性。
(四)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第16条 审计部门有权查阅与费用报销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第17条 审计部门发现违规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18条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19条 对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等严重违规行为,公司将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20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21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公司原有的费用报销管理制度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本内容由shasha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