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卫生是企业形象的直观体现,更是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基石。《厂区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厂区卫生管理工作,创造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不仅能提升企业形象,还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厂区卫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而有效的实施则需要详尽的计划和严格的执行。本文将呈现多篇《厂区卫生管理制度》范文,旨在为企业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参考,帮助企业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卫生管理制度,最终达到提升厂区整体卫生水平的目的。
篇一:《厂区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 1 目的:为规范厂区卫生管理,创造清洁、整齐、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厂区内的所有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食堂、宿舍、道路、绿化带等。
3. 3 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定期检查,及时整改。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2. 1 卫生管理委员会:
组成:由厂长或其授权代表担任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委员,设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
职责:
制定和修订厂区卫生管理制度。
组织和监督厂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定期召开卫生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卫生问题。
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
3. 2 卫生管理员:
职责:
负责厂区日常卫生巡查和监督。
组织和实施卫生清洁工作。
处理卫生投诉和建议。
向上级报告卫生问题。
负责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4. 3 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
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卫生管理。
组织本部门员工参与卫生清洁工作。
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卫生教育。
配合卫生管理员的工作。
5. 4 全体员工:
职责:
自觉维护厂区卫生。
按规定进行个人卫生清洁。
积极参与卫生清洁活动。
及时报告卫生问题。
第三章 卫生管理内容
6. 1 生产车间卫生:
保持地面清洁,无油污、积水、垃圾。
保持设备清洁,无灰尘、油污。
保持工作台面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及时清理废料、边角料。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等要符合环保要求。
定期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7. 2 办公区域卫生:
保持地面清洁,无垃圾、杂物。
保持桌面整洁,文件摆放有序。
定期清理垃圾桶。
保持空气流通,定期通风。
保持卫生间清洁,无异味。
提倡节约用纸,减少浪费。
8. 3 仓库卫生:
保持地面清洁,无灰尘、杂物。
货物堆放整齐,分类明确。
定期检查,防止货物霉变、变质。
做好防鼠、防虫、防潮工作。
保持通风良好,防止空气污染。
9. 4 食堂卫生:
保持地面清洁,无油污、积水。
餐具消毒彻底,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储存规范,防止变质。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体检。
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异味。
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蟑螂工作。
10. 5 宿舍卫生:
保持地面清洁,无垃圾、杂物。
床铺整洁,被褥干净。
个人物品摆放有序。
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禁止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区域卫生。
11. 6 道路卫生:
保持路面清洁,无垃圾、杂物。
定期清扫,保持排水畅通。
保持绿化带整洁,无杂草、枯枝。
及时清理积雪、积水。
12. 7 绿化带卫生:
定期修剪,保持美观。
及时清理杂草、枯枝。
保持土壤疏松,保证植物生长。
禁止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第四章 卫生检查与考核
13. 1 卫生检查:
定期检查:卫生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各部门负责人每天进行自查。
不定期检查:卫生管理委员会根据需要进行抽查。
检查内容:包括卫生状况、卫生制度执行情况、卫生设施维护情况等。
14. 2 卫生考核:
考核方式:采用评分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分。
考核标准: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
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并与绩效挂钩。
第五章 卫生奖惩
15. 1 奖励:
对卫生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积极参与卫生清洁活动,维护厂区卫生的员工,给予鼓励。
16. 2 惩罚: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状况恶劣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
对屡次违反本制度,拒不整改的,给予降职或解聘处理。
第六章 附则
17. 1 本制度由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18.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 总则
为确保厂区拥有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食堂、宿舍、道路、绿化带、停车场等。
第三条 管理机构与职责
3. 1 环境卫生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和监督执行本制度。
4. 2 环境卫生管理员:由行政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负责日常环境卫生巡查、监督、指导和考核。
5. 3 各部门职责: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环境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监督本部门员工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各部门员工有义务维护本区域及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
第四条 卫生管理标准
6. 1 生产车间: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油污、垃圾、杂物。
设备:保持清洁,无灰尘、油污,定期维护保养。
工作台:保持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无私人物品。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照明:保证充足的照明,光线柔和。
废弃物:及时清理,分类存放,集中处理。
7. 2 仓库: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垃圾、杂物。
货物:堆放整齐,标识清晰,定期检查。
通道:保持畅通,无堆积物。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防止货物霉变、变质。
防虫防鼠:定期进行防虫防鼠工作。
8. 3 办公楼:
地面: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
桌面:保持整洁,文件摆放有序,无私人物品。
墙面:保持清洁,无乱涂乱画。
门窗:保持清洁,无破损。
卫生间: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配备洗手液、擦手纸。
垃圾桶:及时清理,分类投放。
9. 4 食堂: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油污、积水。
餐具:清洗消毒彻底,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操作间: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就餐区:保持整洁,桌椅摆放有序。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定期体检。
10. 5 宿舍:
地面: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
床铺:整洁干净,被褥定期清洗。
个人物品:摆放有序,不占用公共空间。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卫生间: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
公共区域:保持整洁,无乱涂乱画。
11. 6 道路:
路面: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及时清理积水、积雪。
排水沟:保持畅通,无堵塞。
12. 7 绿化带:
定期修剪,保持美观。
及时清理杂草、枯枝落叶。
保持土壤疏松,保证植物生长。
禁止乱扔垃圾。
13. 8 停车场:
车辆停放有序,不占用消防通道。
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
第五条 卫生管理措施
14. 1 建立卫生责任区制度:将厂区划分为若干个卫生责任区,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15. 2 实行定期清扫制度:各部门负责定期清扫本责任区,保持环境卫生。
16. 3 加强日常保洁:设置专职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
17. 4 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环境卫生管理员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18. 5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素质。
19. 6 建立卫生考核制度:对各部门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第六条 废弃物管理
20. 1 废弃物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分别存放。
21. 2 废弃物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回收利用。
有害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其他废弃物: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处理。
22. 3 建立废弃物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第七条 奖惩制度
23. 1 奖励:对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4. 2 惩罚: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卫生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条 附则
25. 1 本制度由环境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6.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三:《厂区清洁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 1 目的:为了创建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2.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厂区内所有区域,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食堂、宿舍、公共场所等。
3. 3 管理原则:
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定点定位,责任到人。
定期检查,及时整改。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4. 1 清洁卫生管理委员会:
组成:由公司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工会代表组成。
职责:
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
监督和检查各部门的清洁卫生工作。
组织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协调解决清洁卫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5. 2 各部门职责:
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清洁卫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监督本部门员工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部门员工:有义务维护本部门及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积极参加清洁卫生活动。
6. 3 清洁工:
职责:负责厂区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工作,包括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绿化带保洁、卫生间清洁等。
第三章 清洁卫生标准
7. 1 生产车间:
地面:无垃圾、无积水、无油污、无灰尘。
设备:表面清洁,无油污、无灰尘,运转正常。
工作台:整洁有序,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
墙壁:无污渍、无乱涂乱画。
门窗:清洁明亮,无破损。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照明:光线充足,无眩光。
废弃物:分类存放,及时清理。
8. 2 办公区域:
地面:无垃圾、无灰尘。
桌面:整洁有序,文件摆放整齐,无杂物。
墙壁:无污渍、无乱涂乱画。
门窗:清洁明亮,无破损。
卫生间:清洁干燥,无异味,配备洗手液、擦手纸。
垃圾桶:及时清理,分类投放。
盆栽:摆放整齐,定期浇水、施肥。
9. 3 仓库:
地面:无垃圾、无灰尘、无积水。
货物:堆放整齐,标识清晰,无破损。
通道:畅通无阻,无堆积物。
防虫防鼠:定期进行防虫防鼠工作。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防止货物霉变。
10. 4 食堂:
地面:无垃圾、无油污、无积水。
餐具:清洗消毒彻底,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操作间: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就餐区:整洁有序,桌椅摆放整齐。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定期体检。
防蝇防鼠:定期进行防蝇防鼠工作。
11. 5 宿舍:
地面:无垃圾、无杂物。
床铺:整洁干净,被褥定期清洗。
个人物品:摆放有序,不占用公共空间。
卫生间:清洁干燥,无异味。
公共区域:整洁有序,无乱涂乱画。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12. 6 公共区域:
道路:无垃圾、无杂物,路面平整。
绿化带:整洁美观,无杂草、枯枝。
停车场:车辆停放有序,地面清洁。
卫生间:清洁干燥,无异味,配备洗手液、擦手纸。
第四章 清洁卫生管理措施
13. 1 建立卫生责任区制度:将厂区划分为若干个卫生责任区,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实行定点定位管理。
14. 2 实行日常保洁制度:各部门负责本责任区的日常保洁工作,保持环境卫生。
15. 3 实行定期清洁制度:公司组织定期清洁活动,全体员工参与,对厂区进行全面清洁。
16. 4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提高卫生素质。
17. 5 建立卫生检查制度:清洁卫生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部门的清洁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18. 6 建立卫生考核制度:将清洁卫生工作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第五章 废弃物管理
19. 1 废弃物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分别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20. 2 废弃物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交由回收公司回收利用。
有害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其他废弃物: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21. 3 建立废弃物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第六章 奖惩制度
22. 1 奖励:对在清洁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23. 2 惩罚: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卫生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24. 1 本制度由清洁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5.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四:《厂区环境卫生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厂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创造一个清洁、整齐、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并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厂区内的所有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食堂、宿舍、道路、绿化带等。
3. 职责
3. 1 行政部:
负责制定和修订本控制程序。
负责组织和监督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环境卫生问题。
负责对各部门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4. 2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参与环境卫生清洁活动。
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环境卫生教育。
配合行政部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和考核。
4. 工作程序
5. 1 卫生区域划分:
由行政部牵头,将厂区划分为若干个卫生区域,并明确各区域的责任部门。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6. 2 卫生管理标准:
生产车间: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油污、垃圾、杂物。
设备:保持清洁,无灰尘、油污,定期维护保养。
工作台:保持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无私人物品。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废弃物:及时清理,分类存放,集中处理。
办公区域:
地面: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
桌面:保持整洁,文件摆放有序,无私人物品。
墙面:保持清洁,无乱涂乱画。
门窗:保持清洁,无破损。
卫生间: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配备洗手液、擦手纸。
垃圾桶:及时清理,分类投放。
仓库: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垃圾、杂物。
货物:堆放整齐,标识清晰,定期检查。
通道:保持畅通,无堆积物。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防止货物霉变、变质。
防虫防鼠:定期进行防虫防鼠工作。
食堂: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油污、积水。
餐具:清洗消毒彻底,符合卫生标准。
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操作间: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
就餐区:保持整洁,桌椅摆放有序。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定期体检。
宿舍:
地面: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
床铺:整洁干净,被褥定期清洗。
个人物品:摆放有序,不占用公共空间。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
卫生间:保持清洁、干燥,无异味。
公共区域:保持整洁,无乱涂乱画。
道路:
路面:保持清洁,无垃圾、杂物,及时清理积水、积雪。
排水沟:保持畅通,无堵塞。
绿化带:
定期修剪,保持美观。
及时清理杂草、枯枝落叶。
保持土壤疏松,保证植物生长。
禁止乱扔垃圾。
7. 3 卫生清洁安排:
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卫生清洁计划,并组织员工按计划进行清洁。
行政部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工作,包括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绿化带保洁、卫生间清洁等。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清洁活动。
8. 4 卫生检查:
日常检查:各部门负责人每天对本部门区域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定期检查:行政部每月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各部门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不定期检查:公司领导或行政部根据需要进行抽查。
9. 5 卫生问题处理:
对于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任部门应立即进行整改。
对于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行政部将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任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反馈给行政部。
对于重大环境卫生问题,由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
10. 6 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分别存放。
废弃物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回收利用。
有害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其他废弃物: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处理。
建立废弃物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11. 7 环境卫生教育:
行政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环境卫生教育,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各部门应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环境卫生教育。
12. 8 卫生考核:
行政部每月对各部门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考核内容包括:卫生清洁情况、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废弃物管理情况等。
5. 相关文件
《国家卫生标准》
《公司环境管理制度》
6. 记录
卫生检查记录
卫生问题整改记录
废弃物管理台账
环境卫生考核记录
7. 附则
7. 1 本程序由行政部负责解释。
8. 2 本程序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五:《厂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及实施细则》
一、总则
1. 1 目的:为了规范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升企业形象,特制定本标准及实施细则。
2. 2 适用范围:本标准及实施细则适用于厂区内的所有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食堂、宿舍、道路、绿化带、停车场等。
3. 3 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全员参与,人人有责;
定点定位,责任到人;
定期检查,及时整改;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4. 1 环境卫生管理委员会:
组成:由厂长或其授权代表担任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委员,行政部门设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
职责:
制定和修订本标准及实施细则。
组织、监督和检查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定期召开卫生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卫生问题。
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
5. 2 卫生管理员:
职责:
负责厂区日常卫生巡查和监督。
组织和实施卫生清洁工作。
处理卫生投诉和建议。
向上级报告卫生问题。
负责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6. 3 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
负责本部门区域内的卫生管理工作。
组织本部门员工参与卫生清洁工作。
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卫生教育。
配合卫生管理员的工作。
7. 4 全体员工:
职责:
自觉维护厂区卫生。
按规定进行个人卫生清洁。
积极参与卫生清洁活动。
及时报告卫生问题。
三、环境卫生管理标准
8. 1 生产车间:
地面:无垃圾、无积水、无油污、无灰尘,每日清扫。
设备:表面清洁,无油污、无灰尘,定期擦拭维护。
工作台:整洁有序,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工作完毕及时清理。
墙壁:无污渍、无乱涂乱画,定期清洁。
门窗:清洁明亮,无破损,定期擦拭。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定期检查通风设备。
照明:光线充足,无眩光,定期检查更换灯具。
废弃物:分类存放,及时清理,按规定处理。
9. 2 办公区域:
地面:无垃圾、无灰尘,每日清扫。
桌面:整洁有序,文件摆放整齐,无杂物,离开前整理。
墙壁:无污渍、无乱涂乱画,定期清洁。
门窗:清洁明亮,无破损,定期擦拭。
卫生间:清洁干燥,无异味,配备洗手液、擦手纸,每日清洁。
垃圾桶:及时清理,分类投放,每日清理。
盆栽:摆放整齐,定期浇水、施肥,保持良好状态。
10. 3 仓库:
地面:无垃圾、无灰尘、无积水,定期清扫。
货物:堆放整齐,标识清晰,无破损,定期检查。
通道:畅通无阻,无堆积物,定期清理。
防虫防鼠:定期进行防虫防鼠工作,并记录。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防止货物霉变,定期检查通风设备。
11. 4 食堂:
地面:无垃圾、无油污、无积水,餐后及时清扫。
餐具:清洗消毒彻底,符合卫生标准,每日检查。
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操作间: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每日清洁消毒。
就餐区:整洁有序,桌椅摆放整齐,餐后及时清理。
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定期体检,符合卫生要求。
防蝇防鼠:定期进行防蝇防鼠工作,并记录。
12. 5 宿舍:
地面:无垃圾、无杂物,每日清扫。
床铺:整洁干净,被褥定期清洗晾晒,每周整理。
个人物品:摆放有序,不占用公共空间,定期整理。
卫生间:清洁干燥,无异味,每日清洁。
公共区域:整洁有序,无乱涂乱画,定期清洁。
通风: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
13. 6 公共区域:
道路:无垃圾、无杂物,路面平整,每日清扫。
绿化带:整洁美观,无杂草、枯枝,定期修剪清理。
停车场:车辆停放有序,地面清洁,定期清理。
卫生间:清洁干燥,无异味,配备洗手液、擦手纸,每日清洁。
四、实施细则
14. 1 卫生责任区制度:
将厂区划分为若干个卫生责任区,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公示。
各责任部门负责本区域的日常保洁和定期清洁工作。
卫生管理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各责任区的卫生情况。
15. 2 清洁卫生安排:
各部门根据本标准,制定详细的清洁卫生计划,并组织员工按计划进行清洁。
行政部门负责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工作,包括道路清扫、垃圾清运、绿化带保洁、卫生间清洁等。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清洁活动。
16. 3 卫生检查与考核:
日常检查:各部门负责人每天对本部门区域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定期检查:卫生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各部门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不定期检查:环境卫生管理委员会根据需要进行抽查。
卫生考核:将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17. 4 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分类:根据废弃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分别存放,设置明显的标识。
废弃物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交由回收公司回收利用。
有害废弃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其他废弃物: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建立废弃物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等信息。
18. 5 卫生宣传教育: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利用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和管理制度。
鼓励员工提出卫生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五、奖惩制度
19. 1 奖励:
对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积极参与卫生清洁活动,维护厂区卫生的员工,给予鼓励。
20. 2 惩罚:
对违反本标准及实施细则,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卫生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
对屡次违反本标准及实施细则,拒不整改的,给予降职或解聘处理。
六、附则
21. 1 本标准及实施细则由环境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2. 2 本标准及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由dash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