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保护水资源,构建节水型社会。通过规范用水行为,优化用水结构,推广节水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保障可持续发展。《社区服务计划》作为推动节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的支持和指导。本文将呈现几篇不同侧重点的《节约用水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能为各单位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篇一:《节约用水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及所有用水区域。
第三条 节约用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奖惩分明”的原则。
第四条 本单位成立节约用水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节约用水办公室(以下简称节水办),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节水目标与指标
第五条 本单位节约用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六条 节水办根据本单位的用水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年度节水目标和指标,包括:
(一)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年度用水总量不得超过上年度实际用水量,力争逐年降低。
(二)用水效率提升指标:各部门、各环节的用水效率要达到或超过行业先进水平。
(三)节水技术推广指标: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
第七条 节水目标和指标应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 节水管理措施
第八条 加强用水计划管理。各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详细的用水计划,报节水办审核批准后执行。严格控制计划外用水,确需增加用水量的,必须提前报批。
第九条 实行用水计量管理。所有用水点均应安装计量水表,定期抄表,掌握用水动态。对用水量异常的区域和环节,及时进行检查和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
第十条 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
(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优先选用国家认可的节水产品。
(二)淘汰高耗水设备和器具,更换为节水型产品。
(三)积极推广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节水技术。
第十一条 加强用水设施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水管网、用水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损问题。建立健全用水设施档案,做好维护记录。
第十二条 优化用水结构。
(一)优先利用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替代自来水。
(二)合理调整用水结构,降低高耗水环节的用水比例。
(三)鼓励循环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十三条 强化节水宣传教育。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
(二)组织员工参加节水知识培训,普及节水技术和方法。
(三)将节水纳入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营造浓厚的节水氛围。
第四章 监督与考核
第十四条 节水办负责对各部门的节水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用水情况和节水成果。
第十五条 建立节水考核评价体系,对各部门的节水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对节水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水资源浪费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等处理。
第十八条 严格执行用水统计报告制度,按时上报用水数据和节水情况。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制度由节水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侧重过程控制)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节水政策,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用水场所。
第三条 公司实行“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考核”的节水管理模式。
第四条 公司成立节水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担任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制定节水政策、组织节水活动、监督节水措施的执行。节水管理委员会下设节水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用水计划管理
第五条 各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编制年度用水计划,并于规定时间内报节水办公室审批。用水计划应包括用水量、用水用途、节水措施等内容。
第六条 节水办公室对各部门的用水计划进行审核,综合考虑公司整体用水情况,制定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第七条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执行,不得超计划用水。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用水量的,必须提前向节水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八条 节水办公室每月对各部门的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超计划用水行为。
第三章 节水措施管理
第九条 公司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
(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优先选用国家认证的节水产品。
(二)淘汰高耗水设备和器具,更换为节水型产品。
(三)积极推广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节水技术。
第十条 加强用水设施的维护管理。
(一)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水管网、用水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损问题。
(二)建立健全用水设施档案,做好维护记录。
(三)加强对用水设施的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用水行为。
第十一条 实施用水过程控制。
(一)各部门应制定具体的节水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用水行为。
(二)加强对用水设备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三)优化用水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四)推广节水型绿化灌溉方式,减少绿化用水量。
第十二条 加强用水计量管理。
(一)所有用水点均应安装计量水表,定期抄表,掌握用水动态。
(二)对用水量异常的区域和环节,及时进行检查和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
(三)建立用水计量台账,准确记录各部门的用水数据。
第四章 节水监督考核
第十三条 节水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部门的节水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用水计划执行情况、节水措施落实情况、用水设备维护情况等。
第十四条 公司建立节水考核制度,将节水指标纳入各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十五条 对节水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水资源浪费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等处理。
第十七条 公司接受相关部门的节水监督检查,并积极配合其工作。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制度由节水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三:《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侧重细节与责任)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社会责任感,依据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场所及全体员工。
第三条 节约用水是每个员工的义务,公司提倡“人人节水、时时节水、处处节水”的良好风尚。
第四条 公司成立节水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节水政策、组织节水活动、监督节水措施的执行。领导小组下设节水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责任分工
第五条 节水管理领导小组:
(一)负责制定公司节水政策和管理制度。
(二)组织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
(三)审批各部门的用水计划。
(四)监督检查各部门的节水工作。
(五)对节水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第六条 节水管理员:
(一)负责收集整理用水数据。
(二)编制用水计划和节水方案。
(三)检查用水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损问题。
(四)组织开展节水培训。
(五)协助节水管理领导小组开展节水工作。
第七条 各部门负责人:
(一)负责本部门的节水工作。
(二)制定本部门的用水计划和节水措施。
(三)组织本部门员工学习节水知识。
(四)监督本部门员工的用水行为。
(五)及时上报用水情况和节水成果。
第八条 全体员工:
(一)自觉遵守公司的节水规定。
(二)节约用水,杜绝浪费。
(三)发现漏水问题及时报告。
(四)积极参与节水活动。
第三章 细节管理
第九条 用水设施管理:
(一)定期检查供水管网、阀门、水龙头等用水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损问题。
(二)用水设施出现故障,应及时报修,不得拖延。
(三)更换水龙头、软管等配件时,应选用节水型产品。
(四)加强对用水设施的巡查,防止人为破坏。
第十条 日常用水管理:
(一)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长时间开启水龙头。
(二)使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应根据衣物量选择合适的用水量。
(三)冲洗厕所时,尽量使用节水型马桶或控制冲水量。
(四)拖地、擦桌子等清洁工作,尽量使用拖把或湿抹布,减少用水量。
(五)绿化灌溉应选择滴灌、喷灌等节水方式,避免大水漫灌。
第十一条 设备用水管理:
(一)冷却水、循环水应尽可能循环利用,减少排放量。
(二)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冷却水系统,防止漏水。
(三)设备清洗应采用节水型清洗剂和清洗方法。
第十二条 特殊用水管理:
(一)食堂洗菜、洗碗应尽量使用清洗槽,减少用水量。
(二)实验室用水应严格控制,避免浪费。
(三)消防用水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第四章 奖惩制度
第十三条 对节水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形式包括:
(一)颁发荣誉证书。
(二)发放奖金或实物。
(三)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表扬。
第十四条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水资源浪费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等处理。
第十五条 对故意损坏用水设施,或私自接水用水的,将严肃处理,并追究其经济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制度由节水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四:《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侧重技术应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用水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用水部门及区域。
第三条 公司坚持“科技节水、管理节水、全员节水”的原则。
第四条 成立节水技术委员会,由技术负责人担任主任,相关技术人员及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制定节水技术方案、推广节水技术、监督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
第二章 技术节水措施
第五条 新建项目节水设计:
(一)新建项目必须进行节水设计,并纳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节水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情况。
(三)优先采用节水型建筑材料、设备和器具。
(四)鼓励采用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节水技术。
第六条 现有设施节水改造:
(一)对现有高耗水设备和器具进行节水改造,更换为节水型产品。
(二)优化用水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如:
1.中水回用技术:将生活污水或生产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冲洗厕所、冷却循环等非饮用用途。
2.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洗车等用途。
3.变频供水技术:根据用水量变化,自动调节水泵的转速,降低能耗。
4.漏损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损问题。
5.智能用水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用水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控制,提高用水管理效率。
第七条 节水器具推广:
(一)推广使用节水型水龙头、淋浴器、马桶等节水器具。
(二)鼓励员工使用节水器具,并提供相应的补贴或奖励。
(三)定期检查节水器具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第八条 绿化节水灌溉:
(一)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
(二)选用耐旱植物,减少灌溉用水量。
(三)利用雨水、中水等非传统水源进行绿化灌溉。
第九条 设备冷却节水:
(一)尽可能采用空气冷却或自然冷却方式,减少用水量。
(二)循环冷却水应定期进行水质处理,防止结垢和腐蚀。
(三)冷却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防止漏水。
第三章 技术管理与监督
第十条 节水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年度节水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公司定期对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第十二条 加强对用水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损问题。
第十三条 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准确记录各部门的用水数据。
第十四条 公司接受相关部门的节水技术监督检查,并积极配合其工作。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制度由节水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五:《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侧重社区联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增强社区居民的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所有居民及单位。
第三条 社区节约用水工作实行“政府引导、社区组织、居民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 社区成立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担任组长,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及驻社区单位代表为成员,负责领导和组织本社区的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节约用水办公室(以下简称节水办),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社区节水宣传教育
第五条 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
(一)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渠道,发布节水知识、节水技巧、节水案例等信息。
(二)定期举办节水知识讲座、节水展览、节水竞赛等活动,吸引居民参与。
(三)组织志愿者开展节水宣传入户活动,向居民发放节水宣传资料。
(四)在社区内张贴节水标语,营造浓厚的节水氛围。
第六条 社区联合学校、幼儿园开展节水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节水意识。
第七条 社区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节水宣传活动,对积极宣传节水的居民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三章 居民用水管理
第八条 社区提倡居民使用节水型器具。
(一)鼓励居民更换节水型水龙头、淋浴器、马桶等节水器具。
(二)社区组织团购节水器具,为居民提供优惠价格。
(三)对更换节水器具的居民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
第九条 社区倡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一)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长时间开启水龙头。
(二)使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应根据衣物量选择合适的用水量。
(三)冲洗厕所时,尽量使用节水型马桶或控制冲水量。
(四)浇花、洗车等用水活动,应尽量使用收集的雨水或洗菜水。
第十条 社区加强对公共用水设施的管理。
(一)定期检查公共用水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漏损问题。
(二)鼓励居民参与公共用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发现漏水问题及时报告。
(三)对破坏公共用水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
第四章 单位用水管理
第十一条 社区加强对驻社区单位的用水管理。
(一)要求驻社区单位制定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并报社区节水办备案。
(二)定期检查驻社区单位的用水情况,监督其节水措施的执行。
(三)对节水成绩突出的驻社区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
(四)对违反节水规定的驻社区单位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整改。
第十二条 社区鼓励驻社区单位采用节水技术。
(一)鼓励驻社区单位采用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技术。
(二)社区为驻社区单位提供节水技术咨询和指导。
(三)对采用节水技术的驻社区单位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
第五章 社区监督与考核
第十三条 社区设立节水监督员,由居民代表担任,负责监督社区的节水工作。
第十四条 社区定期对各居民及单位的节水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第十五条 对节水成绩突出的居民和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水资源浪费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等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社区节水办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由xiaoli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30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