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疆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清真寺拥有精美的壁画和雕塑,这些壁画和雕塑反映了维吾尔族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下是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导游词通用范文大全的具体内容,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来看看吧。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导游词通用范文大全(精选15篇)](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7/image-1688.png)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1
艾提尕尔清真寺又译为“艾提尕”“艾提卡尔”。意为“节日,欢乐的广场”的意思。始建于公元1442年,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坐西朝东。是中亚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艾提尕尔之美不在于他独树一帜的精巧伊斯兰建筑风格,更在于在建筑外表下包裹着的无数生动的魂灵、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来说,宗教牵着她们的灵魂,清真寺成了洁净灵魂的归宿,每日虔诚的五功五课填补了心灵的空虚。不论是虔诚而来衣衫褴褛的阿西克(苦修者)、还是风度翩翩、美髯长衫的老者,抑或是猎奇的游客形形色色的人物脸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艾提尕尔清真寺毫无保留的接纳了一切生命。即便是不能进入清真寺的妇士也能在这找到一席之地。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2
喀什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位于新疆西南部,北倚天山,西枕帕米尔高原,南抵喀喇昆仑山脉,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喀什市是新疆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的特色,在整个新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喀什的古老人文景观和独特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有闻名遐迩的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班超纪念公园、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叶尔羌汗国遗址、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高台民居、莫尔佛塔、唐王城、石头城等历史遗址,是追寻西域历史文化变迁的好去处。
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和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以及原始胡-等多种自然景观和原始风光,大漠、绿洲、冰河、雪岭、原始森林在这些都可以领略到。
新疆喀什导游词范文2:喀什位于新疆南部,总面积14.16万平方公里,人口295万多人,它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喀什地区有瑰丽的山川水色、神奇的名胜古迹,独特的民俗风情。
其主要的古迹游览点有:艾提尕尔清真寺、阿巴克霍加墓、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墓、大巴扎、公主堡、石头城、乔格里慕士塔格峰等。
艾提尕尔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伊斯兰教建筑物,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该寺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水池和其它一些建筑物组成,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总面积为16800平方米。
寺门是用黄砖砌成,石膏勾缝,线条清晰。
清真寺的正殿长160多米,廊檐十分宽敞,顶棚上面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图案,每当伊斯兰的盛大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到来时,清真寺广场便成为了维吾尔族群众尽情欢乐的地方。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3
有句话,不来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知道喀什的重要了吧?了解喀什,要从艾提尕尔清真寺开始。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喀什老城中心,是亚洲最有影响的三大清真寺之一。
该寺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和“大门”等七部分,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艾提尕尔,意为“节日活动场所”,是穆斯林群众进行日常礼拜和“大礼拜”的场所。经历了几番修建和扩建,形成了现有的规模。寺的正门朝东,门前为艾提尕尔广场。
提尕尔广场,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舞的场所。每天到这里做礼拜的人已达2~3千人,到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有来自各地的信教徒,聚集到清真寺、寺前广场作礼拜,之后门楼上鼓乐欢快地奏响,身着节日盛装的维吾尔族男众合着节拍,跳起了快乐、古老的“萨玛舞”狂欢,场面十分热闹。
几乎每一个初到喀什的游客都会来到艾提尕尔这座边陲小城的“中心”。几百年来,在这个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不知有多少驼队由此经过。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4
艾提尕尔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舞的场所.每逢礼拜日和节日.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徒集结在礼拜寺及大门内外的广场上,万人欢快的跳起‘萨玛舞蹈”更是一袭盛宴,历史悠久的喀什“萨玛舞”是与维吾尔族传统的“赛乃姆舞”、“刀郎舞”、“夏迪亚纳舞”和“纳祖尔库木”并列的五大民间舞蹈之一。是维吾尔族最有代表性的宗教祭祀礼仪乐舞。
萨玛舞是维吾尔族最有代表性的礼仪乐舞。“萨玛”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为“苍穹”、“天河”、“宇宙”。“萨玛舞”在全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均有流传,尤其在喀什、莎车等地最为流行。“萨玛”本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名称,古代维吾尔族曾信仰过此教。当时由于生产力的极端落后,人们在专职的司祭者——“萨玛”的组织下,用歌、鼓、舞的形式,向自然界的多种神灵祈求狩猎和农业的丰收。早前,萨玛舞的参加者都是男性,不受年龄的限制,也不受人数的限制,而女性一般不跳这种舞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维吾尔族男子的舞蹈。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5
艾提尕尔清真的寺门高约6米,用黄砖砌筑,白石膏勾缝,看上去线条清晰,非常醒目,作为大清真寺入口的寺门塔楼,在造型艺术上位列整个建筑之首,堪称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
全寺由大殿、教经堂、洗澡堂、院落、拱北、宣礼塔和大门组成。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巨大的绿树成荫的院落,中间是宽敞的人行道,院落里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墙边各有一排共36间教经堂。
进入寺门是一个八角形船厅,转向右,继之向左前行,内有一20亩大庭园。
通向大殿的主路两旁,有两个“召唤阁楼”,导游介绍是以前召唤大家进行朝拜的地方。
礼拜殿分为内、外殿和殿堂入口3部分,均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基之上。礼拜殿南北总长140米,东西进深19米,如此大型的礼拜殿,不但国内所无,即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
外殿有140根高达7米的绿色雕花木柱成网格状排列。廊道地面铺着绿色调为主的地毯。寺内平时有二三千人做礼拜,节假日会有六七千人。
清真寺吸引了很多的外国观光游客,穆斯林进殿不分地位高低贵贱,依次进入,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聆听古兰经。
礼拜殿白色密肋顶棚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寺内南北对列36间教经室,供主教阿訇讲经,远方来的学徒们住宿学习之用。
内殿正墙中央有一个拱形深龛,龛内放置着一个有台阶的桥式宝座。每到礼拜时辰,大毛拉就站在龛内领经,到星期五或节日时,还要站在宝座台阶上宣教讲经。
画面中蓝色类似座椅的装置,这是为老年穆斯林准备的。老年人因为腿脚不便,大殿里贴心地设置了一些这样的装置,老人可以跪在下面的垫子上,上面的垫子当作地面,这样就能顺利地进行朝拜了。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6
新疆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而最能体现其民族风情的地方,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喀什,在城市中心最显眼,最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便是喀什城象征——艾提尕尔清真寺。“艾提尕尔”是“节日,欢乐的广场”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叩拜之处”。到新疆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会发现在大街小巷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清真寺,它的主要功能是供穆斯林做礼拜,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它还具有其他一些职能。在穆斯林宗教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凡是有穆斯林聚集的地方,就有清真寺。现在在新疆地区,伊斯兰教清真寺和宗教活动场所有22000多所,信教群众平均400多个便有一个活动场所。
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来历也是历尽沧桑:这里原是系征服中亚的阿拉伯大将屈底波留下的伊斯兰教传教士的麻扎(墓地),直到公元1442年,才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的后裔所建。公元1537年,当时喀什的统治者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为纪念葬于此地的叔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的清真寺,成为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前身。16世纪上半业,叶尔羌汗国的喀什噶尔统治者将这里扩建为能够做主麻日礼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丽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人们用她遗留的旅费扩建了清真寺,并取名“艾提尕尔”。后由一位维吾尔族女富翁卓力皮亚汗捐资扩建,并购置600亩田产作为寺产。1809年,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伊斯坎达尔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增盖了拱北式寺门,并在院内开掘了人工湖和水渠。清道光年间喀什噶尔城扩建时,一向处于城外的艾寺被划入了城内,同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1872年,中亚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为笼络人心,下令对清真寺进行大规模的又一次修缮,重新规划了全寺布局,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7
艾提尕尔清真寺原是征服中亚的阿拉伯大将屈底波·伊本·穆斯利姆留下的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后葬于此,其后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即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前身。
1442年,喀什噶尔王沙克色孜·米尔扎首先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清真寺。正处于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年)。当时该寺所在地尚属城外一片苇滩,由赛亦德、阿里长子桑尼斯·米尔扎(即“喀什噶尔汗国”苏丹阿巴拜克日生父)首先在今礼拜殿内殿址上起建一小清真寺。
1538年,喀什统治者吾布力·阿迪拜克为了纪念他已故的叔父,又将寺院扩建,16世纪,叶尔羌汗国君主将其扩建为能够做主麻日礼拜的大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丽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人们用她遗留的旅费扩建了清真寺,并取名“艾提尕尔”。后由一位维吾尔族女富翁卓力皮亚汗捐资扩建,并购置600亩田产作为寺产。
16世纪上半叶,叶尔羌汗国的喀什噶尔统治当局,将该寺扩建为可礼主麻拜的大清真寺。
1787年今疏勒县罕南力克乡女地主祖鲁裴叶海尼姆再度扩建该寺,并在喀什城南郊的帕合太克里村购置上千亩土地捐给寺院作“瓦合甫”地产。
1798年,英吉莎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丽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人们以其所遗旅费扩建该寺,并取名艾提尕尔。后经一位名叫卓丽皮亚汗的维吾尔族女布维(依禅派女信徒的通称)捐资扩建,并购置了约600亩地作寺产。
1809年,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官吏名)伊斯坎达尔对该寺进行扩建,增盖了拱北式寺门,并在院内开掘了人工湖和水渠。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喀什噶尔城扩建时,一直处于城外的艾提尕尔清真寺被划入城内,同时得到全面修葺和扩建,种植了各种树木,美化了环境。
1872年,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下令对该寺进行大规模扩建。除增建了寺院用房、暖室、澡堂、宣礼塔、人工湖之外,还改建了寺门、礼拜殿,重新规划了全寺布局,方形成今之规模。
2001年06月25日,艾提尕尔清真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8
各位团友: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喀什市市中心,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它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位于中国四大清真寺之首,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民族创建的历史瑰宝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和绚丽的色彩等特点,闻名于中外,在中亚地区与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的著名大清真寺,同样地受到穆斯林的注目。坐落在艾提尔尕广场西面的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带有阿拉伯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艾提尕尔”一词,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做礼拜的大清真寺的通称。也有人把它按阿拉伯语的“尔德”(变音为“艾提”,意思是节日)和波斯语的“尕尔”(意思是广场),解释为“节日场所”,但此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在伊斯兰的各种节日里,清真寺是主要的活动场所,而在平时,穆斯林们也同样在这里进行日常的宗教活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清真寺,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艾提卡尔清真寺、加曼清真寺、小巷清真寺、麻扎清真寺、耶提木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尔是节日欢聚的场所的意思。也有等级最高的清真寺的意思。全新疆共有四座艾提尕尔清真寺,除了喀什的之外,于田有一座“艾提尕清真寺”,哈密有一座“艾提卡尔清真寺”,和田市也有一座“艾提尕尔清真寺”,它们都是当地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前后,以后逐渐修建,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形成了现在的规模。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建筑风格融汇了维吾尔、中西亚伊斯兰以及中原文化(莲花柱头、万字符、藻井)。艾提尕尔清真寺在国际上也有影响,伊朗的总统也向艾提尕尔清真寺赠送了丝毯。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的穆斯林标志性建筑,是新疆乃至中亚穆斯林的“麦加”,不仅是新疆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喀什的著名旅游观光景点。“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服”之意。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阿拉伯语是“顺从者”的意思。信奉唯一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后一位使者。坐落于新疆喀什市解放路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这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坐西朝东。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大约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大穹隆顶)”、“宣礼塔”、“大门”等七个主要部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正是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相当于明正统(1436~1449)年间,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也译为萨克斯.米尔扎)葬于此,其后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用以祭祷亲友亡灵,即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前身。17,英吉莎的一位名叫古丽热娜的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在前往巴基斯坦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根据她的遗愿,人们以其所遗旅费扩建该寺,并取名“艾提尕尔”。
(刚才已经提到,艾提尕尔大寺从建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据文献记载,早期的艾提尕尔大寺的规模,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里原来是一片埋葬死人的荒坡,数百年前的一些喀什噶尔著名人物(如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及其亲属,察合台后裔莎车王赛义德汗之弟米尔扎·艾则孜外里苏丹等),以及一些当时服务于宫廷的达官贵人,也埋葬在这块地方。而在当时,这里只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清真寺,它是公元1442年左右,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的后裔所建。到了公元1537年前后,当时喀什的统治者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为纪念葬于此地的叔父米尔扎·艾则孜外里,又将原有的小寺扩大为能做主麻聚礼(每周的主麻日礼拜)的大寺。
真正地为艾提尕尔大寺奠定基础的,据传统的说法是18世纪后期,一个名叫古丽热拉的有钱妇女,在她去巴基斯坦途经喀什时病故于此地,根据她的遗愿,人们将她遗留下来的大笔钱财,用来兴建了一座清真寺,这便是艾提尕尔大寺的前身。但那时的规模甚小,其四周仍是一片坟地。以后,艾提尕尔大寺进行了多次的修缮和扩充。1872年的一次大修建,使艾提尕尔大寺达到了今天这样的规模。这次修建,把大寺的范围分为两个部分:东面是清真寺,西面是教经堂。其中教经堂有近百间房间,还修建了蒸汽浴室,供人取暖的暖室,增辟了人工水池。对于整个建筑,还修建了高塔、拱北孜、殿堂、门楼等建筑物,从而形成了现在艾提尕尔大寺的基本规模。经过历次的修建和扩充,并在大寺院内广植花草树木,使它不仅成为当地宗教活动的中心,而且也成了喀什城内一个景色宜人的胜地。) 整个艾提尕尔大寺是由寺门塔楼、庭园、经堂、礼拜殿四大部分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的,总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寺的大门为浅蓝色,高约4.7米,门的上方刻有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文,周围衬托着具有维吾尔艺术风格的精美图案和花纹。大门楼高约17米,它的两边各竖有一个半镶嵌在门楼中的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端各有一召唤楼,楼顶立有一弯象征伊斯兰的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訇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门楼的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其顶端亦托着—小尖塔,塔顶也有一弯用黄铜做成的新月。大家从整个门楼、尖塔、大门及拱北孜这一组建筑来看,不仅会感到它建筑雄美,同时更感到庄严肃穆。
各位团友,现在请跟随我一起进入大寺两侧的圆形拱门。
穿过八角形的门厅后,我们来到寺内的庭院。我们可以看到,庭院的北部并排有两个水池,南北两侧各有一排讲经堂,一共36间,主要是供阿訇讲经之用。顺着用砖铺成的小道往前走,便来到礼拜寺的台阶前。
现在我们即将进入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核心部分——礼拜殿,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可以大声喧哗吵闹。请注意遵守的当地习俗,如不能从做礼拜的人面前走过,更不能踩礼拜地毯,别人做礼拜时不能喧闹,诵读祈祷经文时不能说话等等,谢谢大家的配合。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9
艾提尕尔清真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寺门用黄砖砌成,石膏勾缝,门高4.7米,宽4.3米,门楼高约17米。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坚一个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均立有一弯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门楼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顶端也托着一个尖塔。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庭院,院内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墙边各有一排共36间教经堂,供主教阿匐讲经之用;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分内殿和外殿;寺顶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呈方格状。顶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主殿内正中墙上有一壁龛,内置轿式宝座,每逢做礼拜时,大毛拉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节日,大毛拉则在此宣教。他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论身份贵贱,乞丐财主,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先来者跪里面前边,后来者跪后面外边,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剥离,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聆听阿訇讲解古兰经。 穆斯林进人廊檐必须脱鞋,不分贵贱,依次进人。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10
艾提尕尔清真寺,又译为“艾提尕”“艾提卡尔”,占地25.22亩。 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教古建筑群,坐西朝东。
门塔楼正对艾提尕广场,天蓝色寺门宽4.3米,高4.7米,门两侧各有短墙相接;外两侧各有一高12.5米的砖砌圆柱,底粗顶细,往顶又各有一塔楼(邦克楼,为寺内教职人员召唤穆斯林析祷礼拜之用)。
进入寺门是一个八角形穿厅,内有一20亩大庭园,南北两侧各有一排18间的经堂,为伊玛目讲经和宗教学生习经之所。园内设有两个水池,四周白杨参天,桑榆繁茂,虽居闹市中心,内中却格外清静幽雅。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11
礼拜殿设在寺院西端一个用栅墙隔开的大院落内。礼拜殿又分为内、外殿和殿堂入口3部分,均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基之上;南北总长140米,东西进深19米。如此面阔的大型礼拜殿,“不但国内所无,即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第164页)。外殿有140根高达7米的绿色雕花木柱成网格状排列,支撑着白色的密肋天棚;宏敞齐整、气势雄浑。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12
礼拜寺分成内寺、外寺和棚檐几部分,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寺顶是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成方格状。立柱四角为几何图形,上面刻有民族风格凸形花纹。在内殿的门口,我们抬头可以看到一幅画,画面上的地方就是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是所有穆斯林们朝拜和向往的地方。主殿内正中墙上有一壁龛,内置轿式宝座,每逢做礼拜时,大毛拉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节日,大毛拉则在此宣教。穆斯林进入廊檐必须脱鞋,他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论身份贵贱,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先来者跪里面前边,后来者跪后面外边,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聆听阿訇讲解古兰经。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13
欢迎大家来到新疆。新疆有着占全国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人们一踏上这里,就会被它的神奇博大、美丽富饶所吸引。相信在短短几天的游览中,新疆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瑰丽全姿的民族风情、神秘绝妙的自然景观、珍奇稀有的古迹遗踪、富饶丰盛的物产资源会让您惊叹不已。
在伊斯兰教建筑中尤其是清真寺里有一处必不可少的设施那就是供穆斯林们净身的沐浴室。在这座清真寺里有可同时供200人淋浴的蒸气净身室和一个水池。穆斯林在礼拜前,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大净”和“小净”。在净水池的旁边建有一个木楼梯,可攀登到塔楼顶上去,每日清晨,便有寺里的神职人员登上塔楼去呼唤沉睡中的穆斯林来做礼拜。
清真寺建筑有中国传统式和阿拉伯风格两种,阿拉伯式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有:礼拜大殿、经堂、浴室等。大型清真寺一般都有望月楼和尖塔式宣礼楼,大家在进门是所看到的高18米的塔楼就是这种建筑。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14
艾提尕尔清真寺大门用黄砖砌筑,白石膏勾缝,看上去线条清晰,非常醒目。正门高12.6米,两侧的塔高近18米,大门高4.7米,宽4.3米。
门前有一个扇形13级台阶,走上台阶便是门厅,铜包的两扇木门,高大雄伟。
寺门上方的墙顶是一条长8米、距地面10.5米的巨大平台。每逢盛大节日,平台上就会传来通宵达旦响彻云霄的羊皮鼓和锁呐乐声,为云集于艾提尕广场的数万穆斯林制造节日的欢乐气氛,大规模的“撒满”群舞盛况空前,为全疆各地所罕有。这里既是宗教圣地,又是节日喜庆的场所,“艾提尕”——“节日礼拜与集会之所”,因此得名。作为大清真寺入口的寺门塔楼,在造型艺术上位列整个建筑之首,堪称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早已成为喀什噶尔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
进了大门就是巨大的圆顶拱拜孜,拱拜孜下面是多边形过庭,两边有两条通道通向庭院,两条通道之间夹着一个雕花窗户。拱拜孜高16米,直径10米。从过庭北侧的通道走出,是一条宽4.38米,长近80米的小路,水磨石路面。路两侧种有树木,路的北侧有一大一小两个水池。大水池东西长42米,南北宽17米,呈不规则长方形,小水池在大水池西侧,中间隔有一条水磨石小路,东西长17米,南北宽16米,近正方形。水池四周也种有树木,大水池四周用水泥做岸,还有护栏。
院子南北两侧是教经堂,共有房屋24间,其中南部11间,北部13间。在教经堂房屋之间,还有南北两个侧门,也是平时供人们出入之用的。院落的后面有一排木栅栏,栅栏东侧,东西走向人行道的南北两侧,有两个宣礼塔。塔高6.5米,塔底为长3米,宽2.2米。栅栏全长115米,共有5个木门通向正殿,木栅栏高2.9米,立柱(砖砌)高3.1米,中门高4.1米,两侧立柱高5.2米。从栅栏的五个门进入礼拜殿,有五个台阶可以上到礼拜殿,礼拜殿分为正殿和外殿,长140米,宽16米,加上向西突出的前廊部分,礼拜殿共2600平米,从中间的八级台阶可直上正殿的前廊。正殿长36.5米,宽10.5米,高8.1米。寺内平时有二、三千人做礼拜,“居玛日”(星期五)有六七千人;逢节日时在寺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二三万人之多。
正殿东墙两侧各有一个双扇大门,供人们出入,正中有一个宽1.8米,高近4米的米合拉普(墙壁上圆拱形图案),其中两侧各有两扇窗户。正殿西墙也有一个米合拉普,高4.3米,宽3.1米。在这里放有大毛拉讲经的坐台.米合拉普北侧有五个壁龛,南侧有四个。
正殿的南墙和北墙各有两扇门和一扇窗户,正殿内共有18根支柱,正殿的南北两侧是外殿,北侧外殿西墙有壁龛14个,北墙四个。南侧外殿西墙有壁龛11个,南墙有四个,在7和8的中间,有一扇双开门是清真寺的后门,门内是小院,院内西墙还有一个门,通向外面,后门一般是用来运送尸体的,而且只在周五“居玛日”时才使用。北侧外殿有彩色藻井五个。长3.6米,宽3.2米,南侧有四个。正殿前廊藻井有一个,长6.6米,宽5.5米。外殿有立柱122根。柱底、柱身刻画。柱底尺寸基本上是35至40厘米。正殿前廊柱高5.4米左右,两侧柱高基本是5.1米左右。
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导游词15
游客们,新疆神奇在哪里?首先还是让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地理概貌。新疆的地形地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三山夹两盆”。天山山脉横贯新疆,南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合抱塔里木盆地,北与阿尔泰山脉合抱准噶尔盆地。俗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间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疆的准噶尔盆地,中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大沙漠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绿洲和山地草 原,成了新疆人民的世居之地。
《古兰经》上说,贫困会使人变得脆弱,于是他就容易被别人所影响
这一年里,居玛。塔依尔大毛拉阿吉,中国最大清真寺的主持,能够从一些汉族游客的眼神里感到异样。他担心,仇恨会在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的人们心中滋生。他说,这也是真主不愿看到的。
居玛。塔依尔大毛拉阿吉所在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维语意为“最高级的清真寺”。曾经,整个喀什都围绕它而生长。
也许大多数旅行者都会因艾提尕尔清真寺的简朴而略感失望:三座塔尖、三支镰月的拱门后面,没有想象中宏伟的殿堂,只有虔诚的老人在回廊里重复跪拜。即使走过几重进深的院落,让人印象深刻的也只是清真寺里那一片葱茏的绿色。
游客匆匆而来,然后匆匆而去,用几分钟时间获得对一种陌生文化的肤浅印象。陈运和的诗《你好!喀什》,写道“乐啦,艾提尕清真寺 醒啦,香妃墓 笑啦,集市贸易(巴扎) 唱啦,维吾尔族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艾提尕尔拥有无可匹敌的力量。就好像居玛。塔依尔大毛拉阿吉,这位略显瘦弱的老人会在清晨登上清真寺矮矮的召唤楼,用他已被奉为传奇的声音唤醒整座城市:“安塞拉甫——哈依鲁木比乃——那吾来——”。
这并非意在显示他的存在,而是按照教礼召唤睡眠中的人们,快点起来做礼拜。
面对人们对伊斯兰教的疑惑和猜测,居玛。塔依尔大毛拉阿吉说,那是宗教被别有用心的利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自从20世纪80年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在西亚兴起,它霍然已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一种代表。这也是居玛。塔依尔大毛拉阿吉所忧虑的—伊斯兰教原本像这清真寺里的绿色,平和而稳重。他说,像内地人熟悉的佛教、道教一样,伊斯兰教从不要求信徒用暴力与他人为敌。
《瞭望东方周刊》与居玛。塔依尔大毛拉阿吉的对话是在他的住所进行的。这是一个真正的世俗场所:两层砖房,只有电视和破旧的洗衣机两件电器,脸上有些污迹的小孙子和简陋的化纤地毯,让人觉得走进了普通的喀什人家。
房子在恰萨老城的边缘,周围已因改建而瓦砾一片。居玛。塔依尔大毛拉阿吉说,虽然难舍老房,但他还是会搬出去,因为先知讲过,穆斯林应该顺应时代。
以上是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导游词通用范文大全的全部内容,这些精选的优质范文可以在大家需要时提供一些帮助或是灵感上的启发,希望大家都能从上述模板中摘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如果对大家有用,也请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4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