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总 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范文合集

通过学习事故案例,可以了解各种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后果,增强对事故的警觉性,提高事故预防意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以下是2023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总和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范文合集,可供参考。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1

1. 矿井透水事故:20xx年某省一座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导致多名矿工被困井下,其中几人不幸遇难。事故原因是矿井管理不善,未及时进行井下排水处理,导致地下水涌入井下,使矿工无法及时逃生。

2. 建筑坍塌事故:20xx年某城市一座正在施工的高楼项目发生了坍塌事故,多名工人被埋压,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定,最终导致楼体坍塌。

3. 化工厂爆炸事故:20xx年某化工厂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造成大量有毒气体泄漏和火灾,并对周边居民造成严重影响。事故起因是化工厂管理不善,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导致事故的发生。

4. 交通事故:20xx年某高速公路发生连环交通事故,多辆车相撞,造成多人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超速行驶,并且存在疲劳驾驶、违规变道等交通违法行为。

5. 工业火灾事故:20xx年某工业区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大面积厂房被烧毁,多名工人被困。事故的起因是企业未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火灾防控措施,导致火灾无法及时扑灭。

6. 建筑起重机倾倒事故:20xx年某城市一处建筑工地发生起重机倾倒事故,导致周围建筑物受损,多人受伤。事故原因是起重机操作不当,超负荷作业,导致起重机失稳倾倒。

7. 化学品泄漏事故:20xx年某化学品仓库发生泄漏事故,大量有毒化学品外泄,造成周边居民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起因是仓库储存管理不善,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情况。

8. 网络安全事故:20xx年某大型互联网企业遭受黑客攻击,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引发广泛关注和用户恐慌。事故原因是企业网络安全措施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黑客入侵。

9. 船只沉没事故:20xx年某海域一艘客轮发生沉没事故,导致多名乘客和船员失踪或遇难。事故原因是船只维护不当,航行时遭遇恶劣天气,无法应对突发状况。

10. 高空坠落事故:20xx年某施工现场发生高空坠落事故,一名工人从高处坠落身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未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导致意外发生。

以上是20xx年全国发生的一些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这些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不善、违规操作、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2

    一、企业概况 

    某化工厂于1999年6月创办,企业注册资金为58万元,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职工25人,产品有无色促进剂、洗衣粉、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企业建有一个南北向4开间单层砖混结构的生产厂房和其他帮助用房。生产厂房内设3个车间:东面一间是过氧化甲乙酮车间,西面一间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车间,中间两间是洗衣粉车间。过氧化甲乙酮车间为一统开间,只有南面一扇双开门,西面靠南墙有一过道与其他车间相通,合成、过滤、配制、包装等均在这一开间内,没有任何隔离。过氧化甲乙酮(MEKP)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车间的厂房及工艺设备系自行改造、安装,均未经具有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安装。 

    二、事故经过 

    20xx 年1月3日07:30,过氧化甲乙酮车间1号釜起先生产第一批号产品。08:30,2号釜起先生产其次批号产品。当天上午回收来的lO桶(250kg)不合格过氧化甲乙酮(退货产品)临时堆放在邻间的洗衣粉车间内。约12:00,2号釜起先生产第五批号产品。此时,在配制作业点上有2l桶(525kg)半成品,在合成釜西侧地面手推车上有275kg成品。12:25左右,运料工袁某看到2号釜加料口冒出大量橘黄色烟雾并冲出料液,瞬间燃烧爆炸,大约15min后,洗衣粉车间发生更猛烈的爆炸,除西面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车间外,整个厂房坍塌,造成过氧化甲乙酮车间当班的4名作业人员死亡。 

    三、事故缘由 

    1.干脆缘由 

    (1)操作不当使合成釜内物料猛烈反应导致冲料,在釜外发生可燃性气液夹带物产生静电火花引起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爆炸。 

    (2)车间结构不合理,从而使可燃性混合气体燃烧爆炸导致车间内存有的约800kg过氧化甲乙酮成品和半成品发生持续燃烧。 

 (3)临时堆放在邻间的10桶不合格过氧化甲乙酮遇爆炸和持续燃烧,产生分解,发生更猛烈的爆炸。 

    2.间接缘由 

    (1)某化工厂车间厂房及工艺设备均未经具有化工专业资质的单位设计和施工安装,不具备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基本条件。 

    (2)企业没有相应的平安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大部分作业人员没有经过危险化学品平安培训教化,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实力差。 

    (3)政府有关基层组织和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严峻事故隐患没有赐予有力的监督和刚好查处。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3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事故发生单位是一家位于XX市的大型化工企业,具有多年的生产经验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该企业主要生产XXX产品,广泛应用于XXXX等领域。企业规模较大,员工数量众多,设备先进,安全管理水平较高。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20xx年X月X日,该企业一处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大量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员工进行疏散和自救。同时,当地政府和消防部门也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救援工作。事故现场的火势得到及时控制,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共造成3名员工死亡,5名员工受伤,其中2名伤势较重。此外,事故还造成了约XXX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压力容器内部元件老化,导致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该企业虽然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设备维护和检修方面存在疏忽。这是一起因设备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该企业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建议对该企业进行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同时,建议该企业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监督检查,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此外,还应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秩序。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4

 20xx年6月13日10时30分许,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四川邑丰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发生一起有限空间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2万元。发生原因是,作业人员准备抽排污泥暂存池内的污水和污泥浆时,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池内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逸出并积聚,作业人员吸入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中毒和窒息,施救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主要教训:一是涉事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到位,新改扩项目未批先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未落实。二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缺失,邑丰食品公司未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未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票审批制度以及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前风险辨识和安全条件确认,未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教育培训和安全风险提示,安全管理缺位、应急处置失当、员工盲目施救。三是地方政府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属地监管责任和“三个必须”要求不到位,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和力量弱化,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未及时发现邑丰食品公司存在的违法违规建设问题。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5

6月30日,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政法和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常州某家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粉尘清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未及时清理生产现场木粉尘,致使生产车间积尘严重。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经开区政法和应急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责令该公司限期消除事故隐患,并处人民币2万元罚款。调查中还发现,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普某某未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未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第五项的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人民币2.225万元罚款。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6

4月27日,省应急管理厅对山西离柳鑫瑞煤业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矿存在1条重大事故隐患:1504综采工作面尾超前处照明线缆有破口漏相线,皮带保护控制箱有2处进线胶套电缆伸入器壁长度不足5mm,且控制箱保护拨片缺失,可见内腔,均属失爆。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对该企业实施“一案双罚”,企业罚款50万元,企业主要负责人罚款3万元。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7

3月22日,镇应急管理局到中山市板芙镇某建材厂进行进行日常检查,现场发现该公司的生产过程中均涉及产生大量石质粉尘的工序,且该工序所在的生产区域正处于生产运行的状态,现场产生大量石质粉尘。对此,检查人员对该生产区域进行检查,发现生产现场并未张贴粉尘清扫制度,未发现登记粉尘清扫记录,且现场积尘严重。

4月18日,镇应急管理局到中山市板芙镇某工业园,对A展示制品生产经营公司及B家具生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B公司)进行日常检查,现场发现上述两家公司的生产过程中均涉及产生大量木质粉尘的工序,且该工序所在的生产区域正处于生产运行的状态,现场产生大量木质粉尘。对此,检查人员对该生产区域进行检查,发现生产现场并未张贴粉尘清扫制度,未发现登记粉尘清扫记录,且现场积尘严重。

  镇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取证,对上述公司法人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普法教育,并对该企业立案调查,后由镇行政执法局对上述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警示教育:

  按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第十一条: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十)未落实粉尘清理制度,造成作业现场积尘严重的。

  上述三家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

法律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二条:“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执法人员提醒:

  粉尘爆炸具有极强的破坏性,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请涉及相关工序工艺的工贸企业一定要引以为戒、对照反思,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和落实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消除粉尘涉爆重大事故隐患,做好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工作。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粉尘爆炸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

  (二)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三)粉尘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四)粉尘防爆专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五)粉尘清理和处置;

  (六)除尘系统和相关安全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维修管理;

  (七)粉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8

8月13日,湖南省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64人死亡、4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974.7万元。堤溪沱江大桥全长328.45 m,桥面宽13 m,桥墩高33 m,设39/6纵坡,桥型为4孔65 m跨径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无铰拱桥,且为连拱石桥。

8月13日,堤溪沱江大桥施工现场7支施工队、15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1~3号孔主拱圈支架拆除和桥面砌石、填平等作业。施工过程中,随着拱上荷载的不断增加,1号孔拱圈受力较大的多个断面逐渐接近和达到极限强度,出现开裂、掉渣,接着掉下石块。最先达到完全破坏状态的O号桥台侧2号腹拱下方的主拱断面裂缝不断张大下沉,下沉量最大的断面右侧拱段(1号墩侧)带着2号横墙向O号台侧倾倒,通过2号腹拱挤压1号腹拱,因1号腹拱为三铰拱,承受挤压能力最低而迅速破坏下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整个大桥迅速向O号台方向坍塌,坍塌过程持续了大约30s。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建设单位工程部长、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标段承包人等24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施工单位董事长、建设单位负责人、监理单位总工程师等33名责任人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受到罚款、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工程监理证书等行政处罚;责成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堤溪沱江大桥主拱圈砌筑材料不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拱桥上部构造施工工序不合理,主拱圈砌筑质量差,降低了拱圈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随着拱上施工荷载的不断增加,造成1号孔主拱圈靠近O号桥台一侧拱脚区段砌体强度达到破坏极限而崩塌,受连拱效应影响最终导致整座桥坍塌。

    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严重违反建设工程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管理混乱。一是对发现的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未认真督促整改。二是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擅自与施工单位变更原主拱圈设计施工方案,且盲目倒排工期赶进度、越权指挥施工。三是未能加强对工程施工、监理、安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施工人员未经培训、监理人员资格不合要求等问题未督促整改。四是企业主管部门和主要领导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疏于监督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工程存在的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

    (2)施工单位严重违反有关桥梁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控制不力,现场管理混乱。一是项目经理部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擅自与业主单位商议变更原主拱圈施工方案,并且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主拱圈砌筑方式进行施工。二是项目经理部未配备专职质量监督员和安全员,未认真落实整改监理单位多次指出的严重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隐患;主拱圈施工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质量问题突出;主拱圈施工各环在不同温度无序合龙,造成拱圈内产生附加的永存的温度应力,削弱了拱圈强度。三是项目经理部为抢工期,连续施工主拱圈、横墙、腹拱、侧墙,在主拱圈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情况下就开始落架施工作业,降低了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四是项目经理部技术力量薄弱,现场管理混乱。五是项目经理部的直属上级单位未按规定履行质量和安全管理职责。六是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作监管不力。

    (3)监理单位违反有关规定,未能依法履行工程监理职责。一是现场监理对施工单位擅自变更原主拱圈施工方案,未予以坚决制止。在主拱圈施工关键阶段,监理人员投入不足,有关监理人员对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督促整改不力。不仅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还在主拱圈砌筑完成但拱圈强度资料尚未测出的情况下,即在验收砌体质检表、检验申请批复单、施工过程质检记录表上签字验收合格。二是对现场监理管理不力。派驻现场的技术人员不足,半数监理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对驻场监理人员频繁更换,不能保证大桥监理工作的连续性。

  (4)承担设计和勘察任务的设计院,工作不到位。一是违规将地质勘察项目分包给个人。二是前期地质勘察工作不细,设计深度不够。三是施工现场设计服务不到位,设计交底不够。

    (5)有关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对该工程的质量监管严重失职、指导不力。一是当质量监督部门工作严重失职,未制订质量监督计划,未落实重点工程质量监督责任人。对施工方、监理方从业人员培训和上岗资格情况监督不力,对发现的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未依法责令停工整改,也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二是省质量监督部门对当地质量监督部门业务工作监督指导不力,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管理混乱、施工质量差、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失察。 

    (6)州、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省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立项审批、招投标、质量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监管不力,对下属单位要求不严,管理不到位。一是当地交通主管部门违规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在申报、立项期间的手续和相关文件。二是该县政府在解决工程征迁问题、保障施工措施不力,致使工期拖延,开工后为赶进度,压缩工期。三是当地政府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和招投标法的规定。对工程建设项目多次严重阻工、拖延工期及施工保护措施督促解决不力,盲目赶工期,又对后期实施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四是湖南省交通厅履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力。违规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勘察设计文件;违规批准项目开工报告;对省质监站、公路局管理不力,督促检查不到位;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大质量和安全隐患失察。  

    三、事故教训

    1.有法不依、监管不力。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都没有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建设施工。主要表现在施工单位管理混乱、建设单位抢工期、监理单位未履行监理职责、勘察设计单位技术服务不到位、政府主管部门安全和质量监管不力等。

    2.忽视安全、质量工作,玩忽职守。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安全和质量法制意识淡薄,在安全和质量工作中严重失职,安全和质量责任不落实。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起由于擅自变更施工方案而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了该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等相关责任主体不认真履行相关的安全责任和义务,没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标准、规范、规程等进行建设施工。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我们应吸取事故教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工程建设参建各方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质量规程、规范和标准,认真落实建设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和质量教育培训等基础工作,加强隐患排查和日常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建立事故防范长效机制,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明确甲方主体责任。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主体之一,也应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方面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安全和质量法制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质量规程标准。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安全质量监管机制,通过全面协调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切实加强质量和安全工作。

    3.强化施工技术管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任意变更;要加强技术管理,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质量控制措施、安全防范措施;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对原材料选择、砌筑工艺、现场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管理。

    4.重点强化监理职责。监理单位要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质量和安全法规、技术规范、标准,重点加强对原材料质量、工程项目施工关键环节、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对发现的现场质量和安全问题要坚决纠正并督促整改。

    5.加强技术服务与支持。设计单位要认真执行勘察设计规程和有关标准规范,加强设计后续服务和现场技术指导,要扎实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对关键工序的施工要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6.严格依法行政。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要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工期,坚决纠正凭主观臆断,倒排工期抢进度的行为,依法履行职责,杜绝违章指挥;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的管理,严格市场准人,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强化对重大基础设施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强化日常安全监管。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9

4月21日13时43分,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黑龙江凯伦达科技有限公司在三车间制气釜停工检修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9人中毒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73万元。发生原因是,在4个月的停产期间,制气釜内气态物料未进行退料、隔离和置换,釜底部聚集了高浓度的氧硫化碳与硫化氢混合气体,维修作业人员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制气釜底部作业,吸入有毒气体造成中毒窒息。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多次向釜内探身、呼喊、拖拽施救,致使现场9人不同程度中毒受伤。

  主要教训:一是涉事企业法律意识缺失、安全意识淡薄。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违规组织受限空间作业,作业前作业人员未申请受限空间作业票。二是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凯伦达公司未按规定要求开展自检自查,未辨识出三车间制气釜检修存在氧硫化碳和硫化氢混合气体中毒窒息风险,未制定可靠防范措施。三是安全管理混乱。凯伦达公司未按规定设置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四是涉事企业对作业人员岗位培训不到位,应急处置能力严重不足。未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作业现场未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五是地方党委政府未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安全发展理念不牢,红线意识不强,化工项目准入门槛低且把关不严,在安全基础薄弱、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承接异地转移的高风险化工项目。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10

5月16日,省应急管理厅对长治通洲集团神峪煤业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矿存在2条重大事故隐患:一是该矿涉嫌有占中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等;二是2309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巷二部钻机处声光信号装置有1处破口露铜线,10103胶带顺槽回风绕道口1台移变空闲喇叭嘴未安设金属垫圈,10103轨道顺槽回风绕道内第一部皮带机磁力启动开关分合手把闭锁器按钮缺失,可见内腔,综合操控器出线电缆未接设备,巷道中部2个127V联络信号电缆接线盒内部电缆未接接线柱,均属失爆。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八条第十项的规定,对该企业实施“一案双罚”,企业罚款100万元,企业主要负责人罚款6万元。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对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这期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26139.html

(0)
qingfanqingf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