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教案的编写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实现教程以及课程课标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 接下请和小编一起看看《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吧。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设计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同学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同学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身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同学依照自身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和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2

教学目标:

  1、用听唱的方法来学习歌曲,逐步体验并理解诗歌的意境;

  2、在演唱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和识谱视唱能力,并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吟唱古诗词。

  3、能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养成自主学习歌曲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歌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背古诗吗?你都会背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吧。

  (生尽情展示)对学生给予肯定和评价。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讲述着一种心情、一个古诗、甚至是一段历史。同学们那你知道哪些古诗是描绘思念家乡及亲人的吗?(引入《静夜思》)

  二、歌曲教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静夜思》。(出示歌片)

  1. 解决歌片中出现的音乐知识。

  2. 播放歌曲,聆听可以随音乐动起来。初步了解歌曲。

  3. 看曲谱听歌曲,从心里跟唱。

  4. 再听歌曲,小声的跟唱。

  5. 听歌曲,大声的跟唱。

  6. 教师弹琴共同演唱,及时纠正唱的不准的地方;并强调演唱姿势。

  7. 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延伸:

  《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那课前我们也背了很多的五言绝句,那你能换一下歌词唱其他的古诗吗?

  学生视唱其他古诗,教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四、总结:

  我国古代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浓缩着文人的智慧,闪耀着历史的光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让我们用歌唱的方法去学会更多的古诗。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扌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2、引入课题:静夜思(板书)

  二、朗读或试背古诗

  1、指名读古诗。

  2、齐读古诗

  3、指名背古诗

  三、认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⑴开火车认读

  ⑵游戏:运西瓜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搬瓜者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分四人组诗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请同学来扮演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指导学生说一说,再书写。

  3、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中书写后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1、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古诗:

  2、学生去收集有关李白的诗。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4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亠、攵”。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课前准备

  描绘宁静月夜的图画,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中说美妙的夜空。

  a.小组交流。

  b.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

  c.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出示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感知课文)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a.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 。

  b.指名读、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a.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

  b.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注意“床、光、望、乡”及“静”的读音。)

  c.游戏:“运西瓜”。(课件演示或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每个西瓜背面都有一个生字)

  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运到城里去吧!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a.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配乐朗读。

  c.师生共同背诵。

  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背诵时也要注意节奏)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扮演李白做可以做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戴上头饰)其他学生评点 。

  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a.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

  b.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

  c.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古诗。

  教学小结:

  《静夜思》这是一首大家都会背的古诗。教学中我就注意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我做了李白的头饰让生扮演李白并配上动作读。此时学生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在书写“目”有个别学生要把“目”写成“日”,对于个别学生课后还要再强调。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10个生字, 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三、预习学案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认读本课的词语。

  安静 夜晚 床前 目光 举手 低头 耳朵 大米 故乡 望见

  3.把古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让家长给予评价。

  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学案。

  2.朗读感悟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2)小组讨论交流, 圈出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教师相机理解词

  语。如“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 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 那就是霜。) 并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配乐朗读

  同学们, 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 在这寂静的夜晚, 独自一人, 对着月亮,, 带着你的心情, 你的表情, 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4)背诵古诗。

  3.拓展训练

  一轮明月, 一段思乡情, 一首《静夜思》, 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另外一首古诗。

  课件出示古诗《古朗月行》,学生配乐朗诵。

  5.学习生字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2)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五、课堂检测

  1.我会读下面的字。

  阳 像 金 野 面 长 更 长 早 晨 拉 进 也 山 出 谁

  2.看拼音写词语

  ěr mù mù tou dà mǐ

  ( ) ( ) ( )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诙谐“目、耳、头、米”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识记本课生字。

  用具准备

  1、布置作业:晚上观察夜空。

  2、一幅描绘宁静月夜的课件图画。

  教学设想

  在古诗的诵读之前,可通过课件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图中入境并伴有相应的音乐,还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读。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古诗。在理解词意方面可联系生活实际和动作来理解。如:在理解低头和举头时可用动作来示意。学完古诗时,可把说说看到的夜空景象来发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静夜思》。“思”是思念的意思,诗人在什么时候,思念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⑴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 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

  ②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② 齐读生字、正音。

  ③ 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 小老师领读。

  ⑤ 开火车检查。

  ⑶ 随生字认识偏旁。

  三、朗读古诗

  1、领读古诗。

  2、通过课件出示古诗,并出示相应的需停顿、读重音的地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生生解疑,师辅助引导。

  4、出示课件在课件和音乐声中指导朗读:

  ⑴ 同桌互读。

  ⑵ 男女生分读。

  5、指导背诵:

  ⑴ 自己试背。

  ⑵ 指名背诵。

  ⑶ 齐背。

  ⑷ 同桌互背。

  四、细背古诗

  这首古诗中有一组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

  举头──低头

  五、检查背诵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李白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后记

  对于古诗部分,学生背得很快,但总是把个别字音背错,以后应注意纠正,加强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古诗。

  2、认读生字。

  二、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需认读的生字:

  目 耳 头 米

  2、学习书写:

  ⑴ 通过课件观摩这四个字在田字格中占位。

  自己说说,和同桌说说,书空练习。

  ⑵ 集体学习“目、耳、头、米”的写法。

  ⑶ 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扩词练习:

  用“目、耳、头、米”组词,看谁说得多。

  三、我会说

  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景色,说给大家听。

  教师及时纠正生说的不当之处。

  板书设计

  静夜思

  目 耳 头 米

  教学后记

  学生观察字的占格位置比较仔细,我在黑板上范写时,有笔画没占准都给指出。在说夜色时,多数能说出夜晚的美。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会读本课10个生字。

  ⑵ 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3、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教具】

  录音机,《思乡曲》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书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感受情境美

  1、生听音乐《思乡曲》,体会乐曲中描述的意境:

  ⑴ 那个人在干什么?或者想什么?(乐曲中描述的人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⑵ 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乐曲停,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简介《思乡曲》,引入课题:

  ⑴ 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思乡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也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⑵ 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⑶ 简介李白。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1、初读课文:

  ⑴ 读通、读顺全诗。

  ⑵ 检查勾生字情况。

  ⑶ 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⑷ 解题:

  ① “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② 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③ 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⑸ 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① 读。

  ② 说(词义——句意)

  2、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⑴ 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⑵ 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⑶ 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⑶ 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⑷ 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⑶ 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⑷ 朗读、引导:

  师激情: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哪!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⑴ 读整行诗。

  ⑵ 说说诗句的意思。

  ⑶ 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⑷ 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4、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1、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2、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8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字。

2、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 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 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2、 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

对话平台

范读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自读

1、 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2、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 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4、 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识字

1、 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2、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 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 开火车认读生字。

5、 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6、 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熟读

1、 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2、 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3、 与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

写字

1、 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组展开讨论:这两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2、 汇报。

3、 教师范写。提示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4、 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让自己满意。

5、 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

第二课时

导入

1、 游戏:大转盘。(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2、 齐读古诗。

评读

1、 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2、 组内互评。

感悟

1、 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2、 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3、 你或者你的亲人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

质疑

仔细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背诵

1、参照插图,边想诗的意境边自由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可以同座背,组内背,自由找伙伴背。)

3、教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3、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配乐)

写字

1、大屏幕出示“头、米”,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描红、临写。

4、 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实践

1、课后练习“我会说”,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说给同学们听。

2、古诗朗诵会。(此项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比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评出“小诗人”。)

3、 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9

教学目标

1.会认“静”“夜”等10个生字,会写“目”“耳”等4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板书)(课件)

床前明月光,

夜 疑是地上霜。

思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设计思路

从背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从初读──理解──诵读──唱读,使古诗教学充满韵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还会背哪些唐诗?

2.指三四名背。(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

过渡:

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二、认识二类字

过渡:这首诗里有10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10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静、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幻灯效果:学生记住了哪个字,那个字即在屏幕中消失,同时配有鼓掌声,以此激励孩子。)

3.幻灯:再出现10个不带拼音的生字,多种方式认读。

4.只留“静”字在屏幕。师:把“静”字放在课题里看你们能不能读准,请读课题。

三、释题-理解

1.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4.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 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7.我们在诗句中找到了“夜”,找到了“思”,但我们不能明白的是,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在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同座讨论一下。老师引导:天上只有一轮什么?(明月)地上只有一个谁?(李白)是啊,天地这样广阔,却只有“明月与李白”相对望,难怪李白强调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学生感情朗读全诗。

过渡:

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四、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

这样读诗才有味道。古人读诗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是唱读的。我们一起来唱—

五、唱读

1.师(放《静夜思》音乐):来,我们一起唱。

2.师:喜欢唱吗?先诵后唱,我们再唱一遍。

六、总结

看着你们唱诗的样子,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小诗人,而是小诗仙了!小诗仙们,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2.认识10个二类字。

3.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3.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烁烁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静夜思》的优秀教案通用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

  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 CAI课件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欢的古诗。

  设计意图:音乐、背景、文字,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背背喜欢的古诗,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

  二、介绍诗人

  叠纪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1、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2、课件演示,介绍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不但会背诵古诗,而且知晓古诗的作者,了解诗人,喜欢诗人,近而也更加喜欢我们的古诗文化。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学生看图说一说

  3、揭示诗题

  师:这是秋天,一个静悄悄夜晚,李白正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写下了一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4、齐读课题

  5、知道这首诗吗?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四、认读生字

  1、读字正音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 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出示课件)

  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⑷ 指名领读,并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⑸ 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夜思》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本内容由zhen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6187.html

(0)
zhenzhenzhenzhe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