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实施细则最新 (3篇)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是指组织或机构制定的关于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的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操作规程。它规定了风险评估的流程、方法、标准、周期、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等,以确保风险评估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通过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组织或机构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降低潜在损失,保障安全和稳定。以下是有关于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实施细则最新 (3篇)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1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强化对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进而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消除、减少和控制,从而实现人、机、环、管最佳匹配,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四化五型大神东”、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心成立安全风险评估领导机构,并针对不同工作任务下设专门风险评估小组,小组成员应由熟悉风险评估基本方法的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

第三条危险源辨识原则上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或事故树分析法,并针对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

第四条风险评估原则上应采用矩阵法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按照特大、重大、中等、一般、低五个级别进行分类。

第五条在组织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估前,应对参与辨识、评估的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第六条辨识和评估时,应组织基层一线员工、班组长、区队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认真细致地辨识和评估,根据不同等级风险应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第七条当系统、工艺、设备、作业环境发生改变时,应及时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第八条当出现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危险源再辨识和风险再评估。

第九条每班工作前,跟班安检员、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要组织当班人员对本班工作任务进行认真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关键环节必须明确具体的管控措施。

第十条每年对全员至少要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培训。

第十一条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结果,中心应按公司要求统一制作岗位主要危险源辨识卡。

第十二条员工应随身携带岗位主要危险源辨识卡,并对其内容做到应知应会,且操作规范。

第十三条通过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检查、统计和分析,持续改进岗位规范、管控标准和管控措施。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办公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员工持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本办法的修订权、解释权归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生产服务中心。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2

1、目的

为切实抓好项目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工作,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开展定向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增强施工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严防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建设安全。

2、编制依据

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xx年4月),结合项目工程实际,特制度本制度.

3、术语定义

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组合。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风险进行风险源辨识、风险源分析、风险估测的系列工作。

4、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目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5、职责

5.1各施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结论,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对项目施工过程实施预警控制。专项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施工区段)的风险控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重大风险源的监控与防治措施、应急预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和复评估。

5.1.2施工单位应建立重大风险源的监测和验收、日常巡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5.1.3施工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施工现场应设立相应的危险告知牌。

5.1.4适时组织对典型重大风险源的应急救援演练。

5.1.5当专项风险等级为ⅳ级(极高风险)且无法降低时,必须提高现场防护标准,落实应急处置措施,视情况开展第三方施工监测;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不得施工。

5.2监理单位在审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时,应同时审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无风险评估报告,不得签发开工令。

5.2.1工程开工后,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以记录。对施工中存在的重大隐患应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及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3风险评估报告经监理单位审核后应向建设单位报备。建设单位应对极高风险(ⅳ级)的施工作业,组织专家或安全评估机构进行论证和复评估,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建议;当风险无法降低时,应及时调正设计、施工方案,并向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5.4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当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队伍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5.5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当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6、评估范围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范围,由各施工单位根据自身工程建设条件、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管理模式,以及工程建设经验,并参考以下标准确定。

6.1桥梁工程

6.1.1多跨或跨径大于40m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6.1.2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钢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斜拉桥,跨径大于1000m的悬索桥;

6.1.3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

6.1.4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6.1.5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6.1.6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6.2隧道工程

6.2.1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

6.2.2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6.2.3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ⅵ、ⅴ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或合计长度占隧道长度全长度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6.2.4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6.2.5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6.2.6隧道改扩建工程;

6.2.7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7、评估方法

7.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

7.1.1总体风险评估。桥梁或隧道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或隧道工作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其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

7.1.2专项风险评估。当桥梁或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7.2评估方法应根据被评估项目的工程特点,选择相应的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具体评估方法的选择,可参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8、评估步骤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制定评估计划、选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进行风险估测、确定风险等级、提出措施建议、编制评估报告等方面。评估步骤一般为:

8.1开展总体风险评估。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若有),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施工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

8.2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高度风险)及以上桥梁或隧道工程,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8.3开展专项风险评估。通过对施工作业活动(施工区段)中的风险源普查,在分析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基础上,确定重大风险源和一般风险源。宜采用指标体系法等定量评估方法,对重大风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及损失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对照相关风险等级标准,确定专项风险等级。

8.4确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专项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施工区段),应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控制、预警措施以及应急预案。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隧道工程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确定相应的风险源控制措施。

9、评估组织与评估报告

9.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原则上由项目施工单位具体负责。当被评估项目含多个合同段时,总体风险评估应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专项风险评估工作仍由合同施工单位具体实施。

9.1.1当施工单位的经验或能力不足时,可委托行业内安全评估机构承担相关风险评估工作。

9.2评估工作负责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管理经验,并有参与类似工程施工的经历。

9.3风险评估工作应形成书面报告。评估报告应反应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要工作。报告内容应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评估方法、评估步骤、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建议等。评估结论应当明确风险等级、可能发生事故的关键部位、区域或节点、事故可能性等级、规避或者降低风险的建议措施等内容。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3

一、总则

1.为了规范我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降低经营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风险评估管理工作。

二、风险评估的定义和原则

1.风险评估是对可能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的性质、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为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2.风险评估应遵循全面性、客观性、及时性和谨慎性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风险评估的范围和内容

1.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公司各部门、各业务单元以及各项经营活动,涵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个方面。

2.风险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具体包括风险因素、风险性质、影响程度、发生概率等。

四、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程序

1.风险评估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概率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

2.风险评估的程序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收集信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等步骤。

五、风险评估的组织与实施

1.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风险评估工作,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2.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可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估方法和程序。

六、风险评估报告与披露

1.风险评估结束后,应编制风险评估报告,详细记录评估过程和结果,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2.风险评估报告应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并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进行披露。

七、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制度与公司其他制度有冲突的,以本制度为准。

本内容由xiaoxiao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72812.html

(0)
xiaoxiaoxiaoxiao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