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 《爱吃糖的小老鼠》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制定的一份详细计划。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等因素,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互动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仅供大家参考。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只读书名,了解故事中的小老鼠贪吃糖的牙病的故事情节。

2.在教师的带领下,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3.知道要少吃糖,保护牙齿。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知道要少吃糖保护牙齿。

教学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

教师: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爱吃糖的小老鼠》。仔细听一听,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自己的幼儿用书,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教师:故事的名字在哪里?我们一起用小手指着读一读。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从前往后阅读图书,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1)小兔拿到糖后怎么吃的?

(2)小老鼠拿到糖后怎么吃得?

(3)小兔吃完糖后做了什么?

(4)小老鼠的牙为什么会疼呢?

(5小兔的牙齿为什么不疼呢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吃糖多的害处,总结保护牙齿的方法。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老鼠的生活习性和食物偏好。

2.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故事:《爱吃糖的小老鼠》

2. 讨论:小老鼠的生活习性和食物偏好。

3. 制作手工:小老鼠的巢穴。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喜欢吃糖果。

2. 引入故事《爱吃糖的小老鼠》,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故事阅读:

1. 以适当的语速和语调朗读故事《爱吃糖的小老鼠》。

2. 边读边指导学生观察故事中小老鼠的行为和特点。

讨论活动:

1.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小老鼠的生活习性和食物偏好。

2. 提问学生,询问他们认为小老鼠为什么喜欢吃糖果。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老鼠是否应该只吃糖果。

手工制作:

1. 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制作小老鼠的巢穴。

2. 引导学生合作完成手工制作,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巢穴的样子。

反思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表达对故事和手工制作的喜爱程度。

2. 提问学生,他们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到了什么。

3. 鼓励学生分享对小动物保护的想法和意识。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食物偏好。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增加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检查学生制作的小老鼠巢穴是否符合要求。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以评估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

1. 故事书《爱吃糖的小老鼠》

2. 手工制作材料: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案反思:

在这个教案中,通过故事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小老鼠的生活习性和食物偏好。学生通过讨论和参与手工制作,培养了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较高,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积极参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手工制作环节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教学延伸中,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保护意识。整体而言,这个教案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3

重点难点

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参与故事表演,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知道要少吃糖,保护牙齿

活动准备

《爱吃糖的小老鼠》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

活动内容

——(导入)老师装着牙疼,非常难受的样子,另一位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捂着嘴巴看起来非常难受的样子,猜老师怎么啦?(幼儿讨论)

——教师:哦!老师想起来了,老师昨晚吃的糖太多了,并且没有刷牙,才导致这样,等下老师要去看牙了。

观察大书,了解画面内容

——你们瞧!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副图片,你们仔细看图片上都有什么?

——幼儿观察大书,请小朋友之间一起讨论图1画面内容,老师小结小段内容

——幼儿与老师一起观察每一幅图片及了解画面的内容

针对挂图,提问题,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1) 教师:小兔拿到糖后事怎么吃的?

(2) 教师:小老鼠拿到糖后事怎么吃的?

(3) 教师:小兔子吃完糖后做了什么?

(4) 小老鼠的牙为什么会疼呢?

幼儿翻书阅读

——播放CD,幼儿指着画面,欣赏故事

——挂图里面讲述的是个故事!小朋友一起听听吧!教育我们要怎么样?

——教师再小结故事《爱吃糖的小老鼠》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4

活动背景

现代社会中,孩子们喜欢吃甜食和零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这也导致了儿童肥胖和龋齿等问题的增加。因此,通过健康饮食教育,引导孩子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了每个家长和教师的责任。

活动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旨在让小班的孩子们认识到糖对身体的危害,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控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活动准备

材料

•白色画纸

•彩色画笔

•裁纸刀

•粘贴胶

•橙子、苹果、萝卜、胡萝卜、菜花、黄瓜等食材

预备工作

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食材和材料,并将食材清洗干净,切成小块。

活动流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先让孩子们观察一幅画展示一只爱吃糖的小老鼠,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也为接下来的主题活动做好铺垫。

第二步:讨论

在导入之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围绕小老鼠爱吃糖的主题展开讨论。让孩子们说出各种喜欢吃的糖果和零食,以及自己是否有吃过这些食品。同时,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与糖有关的知识,如糖对牙齿的危害,引导孩子们对糖的认识。

第三步:绘画

在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白色画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老鼠,再画出可口的糖果和蛋糕等食品,让孩子们通过绘画了解到食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切菜

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食材清洗干净后,将它们切成小块。然后,让孩子们掌握好刀的姿势和使用方法,一起来切菜。

第五步:制作拼图

接下来,教师将让孩子们制作营养拼图。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个大的画纸,然后让孩子们将自己切好的食材粘贴在上面,形成一个有趣的营养拼图。通过制作这个拼图,孩子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不同食材和健康之间的关系。

第六步:品尝食物

最后,教师将让孩子们品尝切好的食材。这不但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不同的食材,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

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讨论和制作营养拼图,了解到了不同食材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品尝健康的食物,培养出了健康饮食的意识和习惯。整个活动中兼顾了游戏性和教育性,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健康成长。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5

课程主题: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

年级:幼儿园/小学低年级

学科:语言艺术

目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老鼠爱吃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时间: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听懂并理解关于小老鼠爱吃糖的故事。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他们的观点,并对故事情节进行回顾和总结。

3. 学生能够发挥创造力,参与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故事书《爱吃糖的小老鼠》。

2. 小糖果制作材料,如纸、颜料、毛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引入:

1. 与学生互动,谈论他们喜欢的食物,并引导他们谈论为什么喜欢这些食物。

2. 向学生展示故事书《爱吃糖的小老鼠》,激发学生阅读和探索的兴趣。

主体:

1. 阅读故事:

   a. 教师朗读故事,并利用插图以及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b. 在朗读过程中,询问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推理。

   c. 多次重复一些关键词和句子,以强化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记忆。

2. 讨论与回答问题:

   a.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让他们给出自己的回答。

   b. 引导学生谈论小老鼠的行为是否正确,并鼓励他们给出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3. 角色扮演:

   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剧中的一个角色。

   b.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编写对话并进行表演。

   c. 鼓励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表达。

4. 创造性绘画活动:

   a. 提供纸和颜料等材料给学生。

   b. 学生们用颜料和毛笔绘制自己想象中的小老鼠吃糖的场景。

   c.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的绘画作品,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总结:

1. 回顾故事情节以及学生的发言和绘画作品。

2. 鼓励学生讲述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的道德和价值观。

拓展活动:

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和家人分享这个故事,并谈论他们对小老鼠行为的看法。

2.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动物,并编写类似的故事。

评估方式:

1.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口头反馈。

2. 教师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学生是否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以绘画方式表达。

教学反思:

1. 这个教案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创造力方面比较有效。

2. 需要注意学生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3. 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对教案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6

教案目标:

1. 帮助学生增强对于口腔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特别是减少对糖分的依赖。

3. 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糖分对牙齿的损害。

2. 培养学生减少糖分摄入的意识。

3. 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资源:

1. 图书:”The Tooth Book” by Dr. Seuss

2. 图片或展示板

3. 白板和马克笔

4. 小假鼠或卡通老鼠图片

5. 糖果模型或实物

教学活动和步骤:

引入活动:

1. 准备一本《The Tooth Book》的图书,在课前挑选一些内容进行阅读。

2. 开始课堂,向学生展示书的封面,并与学生分享故事的大致内容,强调牙齿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健康。

主体活动:

3. 在白板上画一张大鼠标的图片,并给他起个名字,例如叫”小老鼠糖糖”。

4. 与学生分享小老鼠糖糖喜欢吃糖的故事,强调吃太多糖会对牙齿造成危害。

5. 制作一个口腔健康海报,提醒学生保持牙齿的干净和健康。

6.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健康食品和含糖食品。

7. 利用糖果模型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对比各种含糖食品对牙齿的影响。

8. 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减少糖分摄入的方法和技巧。

9. 设置一个小游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选择健康的食物或含糖食品,加深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结束活动:

10. 帮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

11. 分发简单的练习或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记录他们一天中摄入的食物,特别关注糖分的摄入情况。

扩展活动:

– 学生可以根据故事中小老鼠糖糖的经历,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绘本,鼓励他们分享和宣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 邀请一位牙医或营养师来班级,给学生讲解关于口腔健康和健康饮食的知识。

评估方式:

– 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 检查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游戏中的表现。

– 评估学生完成的练习或家庭作业,检查他们对于糖分摄入的认识程度。

教案总结:

通过教案中的活动和步骤,学生将了解到糖对牙齿的危害,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选择健康的食物。通过互动和游戏的方式,学生可以全面参与,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口腔健康和健康饮食的认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扩展活动和邀请专业人士的经验分享。最后,通过评估和反馈,可以检查学生对于教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只读书名,了解故事中的小老鼠贪吃糖的牙病的故事情节。

2.在教师的带领下,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3.知道要少吃糖,保护牙齿。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难点知道要少吃糖保护牙齿。

教学准备幼儿用书、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教师: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爱吃糖的小老鼠》。仔细听一听,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自己的幼儿用书,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教师:故事的名字在哪里?我们一起用小手指着读一读。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从前往后阅读图书,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1)小兔拿到糖后怎么吃的?(2)小老鼠拿到糖后怎么吃得?(3)小兔吃完糖后做了什么?(4)小老鼠的牙为什么会疼呢?(5小兔的牙齿为什么不疼呢

3.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吃糖多的害处,总结保护牙齿的方法。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8

###年龄阶段:托儿所年龄段儿童(大约2-3岁)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注意力。

2.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关于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通过互动游戏和歌曲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模仿能力。

4.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和细致动作能力。

###教学准备:

1.糖果和水果的实物或图片。

2.讲述故事用的图片或PPT。

3.儿歌或手指谣的音频。

4.制作手工的材料,如彩纸、胶水、剪刀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引入

1.问候与互动:与幼儿进行简单的问候,询问他们今天的心情如何,是否喜欢吃糖果。

2.导入主题:告诉幼儿今天要讲一个关于爱吃糖的小老鼠的故事,并问他们觉得小老鼠吃多了糖会有什么后果。

####二、讲述故事《爱吃糖的小老鼠》

1.使用图片或PPT展示故事,并声情并茂地讲述。

2.故事内容:小老鼠非常喜欢吃糖,每天都吃很多糖果。有一天,它发现自己的牙齿疼得厉害,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它吃太多糖对牙齿不好。小老鼠决定以后少吃糖,多吃水果。

3.提问与讨论:故事讲完后,询问幼儿小老鼠为什么牙齿疼?医生是怎么说的?小老鼠后来做了什么决定?

####三、健康饮食教育

1.结合故事内容,向幼儿解释吃太多糖对身体的危害,如蛀牙、肥胖等。

2.展示水果图片,告诉幼儿水果是健康的食物,应该多吃。

3.互动游戏:将糖果和水果的图片混在一起,让幼儿分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

####四、儿歌律动

1.学习一首与饮食健康相关的儿歌,如“水果蔬菜好,小老鼠爱跑跑”。

2.播放儿歌音频,与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

####五、手工制作

1.准备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健康小老鼠”。

2.让幼儿用彩纸剪出小老鼠的形状,并粘贴上眼睛、鼻子等。

3.鼓励幼儿在小老鼠手上粘上水果图片,表示它喜欢吃健康的食物。

####六、总结与分享

1.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健康小老鼠”,并说说自己以后打算如何保持健康饮食。

2.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再次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家里也能做到合理饮食。

###评价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观察幼儿是否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健康饮食信息,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互动和游戏。同时,教师也需要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托班课程《爱吃糖的小老鼠》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过量吃糖对身体的危害。

2. 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1. 《爱吃糖的小老鼠》故事书。

2. 相关图片或道具,如糖果、老鼠玩偶、水果等。

3. 画纸和绘画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出示糖果,询问幼儿是否喜欢吃糖果,引导幼儿谈论糖果的味道。

– 教师讲述一个简单的情景:如果有很多糖果,你会怎么做?

2. 讲述故事(10分钟)

–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爱吃糖的小老鼠》故事,适时展示相关图片或道具,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 在故事中穿插提问,比如“小老鼠为什么会生病?”、“小老鼠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参与讨论。

3. 讨论分享(10分钟)

–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讨论小老鼠为什么不应该吃太多糖。

–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我们应该多吃什么?”、“少吃什么?”。

4. 绘画活动(15分钟)

– 教师分发画纸和绘画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小老鼠和健康的食物。

–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发挥创意。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 幼儿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同伴看,并简单描述自己画的内容。

–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6. 总结(5分钟)

–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适量吃糖的好处和过量吃糖的坏处。

– 教师鼓励幼儿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并鼓励家长一起参与孩子的健康饮食计划。

四、教学反思:

–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适当增减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 课后,整理幼儿的作品,可以制作成班级墙报,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89218.html

(0)
xiaoyanxiaoy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