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奥武夫》观后感 《贝奥武夫》心得体会

观后感,即影视作品观后的感想和体会。在观后感中,观众可以表达对作品内容、情节、人物形象、导演手法等方面的看法和感受。通过撰写观后感,观众可以深入思考作品所带来的信息和意义,进一步领悟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贝奥武夫》观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贝奥武夫》观后感1

《贝奥武夫》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史诗般作品,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电影的角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巧妙地融合了古老的神话、传奇和道德寓言,让我对人性、勇气、责任和命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我被贝奥武夫这个角色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所打动。他是一个斩妖除怪的大英雄,面对恶魔格伦德尔和它的母亲,他毫不退缩,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他的力量、智慧和勇气都让我感到震撼。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也看到了他的人性弱点:骄傲和自负。正是这些弱点,导致他最终陷入了困境,甚至与恶魔的儿子同归于尽。这让我明白,即使是英雄,也有其脆弱的一面。他们同样需要面对内心的挣扎和抉择,同样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后果。

其次,《贝奥武夫》也让我对命运和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故事中,贝奥武夫与恶魔的母亲定下了魔鬼的契约,这一选择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影响了他的家族和王国。他的选择虽然暂时带来了成功和荣耀,但最终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让我意识到,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未知和风险,我们需要谨慎思考,权衡利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此外,《贝奥武夫》还让我对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贝奥武夫作为一个英雄和领袖,肩负着保护家族和国家的重任。他的每一次战斗和每一次选择,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他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我深感敬佩。然而,我也看到了他在责任面前的无奈和挣扎。当他发现自己无法摆脱与恶魔的契约时,他选择了勇敢地去面对和抗争,直到最后一刻。这种对责任的坚守和担当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最后,《贝奥武夫》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这部作品让我意识到,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也需要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总的来说,《贝奥武夫》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它不仅让我看到了英雄的光辉和伟大,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和局限。这部作品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激生活中的每一刻。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部作品将继续陪伴着我成长和思考。

《贝奥武夫》观后感2

《贝奥武夫》是一部基于古代英国史诗《贝奥武夫》改编而成的电影。该片于2007年上映,由罗伯特·艾恩赛德导演,主演包括雷恩泗、约翰·马尔科维奇、罗宾·怀特、本·福斯特等。电影通过现代的视角和先进的特效技术,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电影的开头,我们来到了一个充满神秘的世界。在古代的英国,有一个叫贝奥武夫的勇士,他为了拯救自己的家乡,与恶魔格兰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不仅考验着贝奥武夫的勇气和力量,还考验着他的智慧和领导力。最终,贝奥武夫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击败了格兰达,为家乡的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在电影中,贝奥武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既是一个勇士,也是一个领袖。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为了家乡的和平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曾经为了自己的荣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不过,在与恶魔格兰达的战斗中,贝奥武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和理智的人。

电影中的战斗场面也是非常精彩的。导演运用了现代的特效技术,将战斗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贝奥武夫与格兰达的决斗,更是让人热血沸腾。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紧张和刺激,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除了战斗场面,电影中的其他细节也非常用心。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个性。贝奥武夫的朋友们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背景,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复杂性和真实性。这些细节不仅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角色们的内心世界,也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有趣。

电影虽然是根据古代史诗改编而成的,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价值观却是普遍适用的。电影向观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强大的力量和勇气,更要有智慧和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秉持着这种价值观,不断地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

总之,《贝奥武夫》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它通过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勇气和智慧的世界。电影中的战斗场面、人物塑造、细节刻画都非常用心和精彩。它不仅让观众了解了古代英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向观众传达了一个普遍适用的价值观: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力量和勇气,更要有智慧和责任感。

《贝奥武夫》观后感3

《贝奥武夫》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作为一部以中世纪为背景的史诗大片,它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充满冒险和奇幻的世界。本文将从剧情、角色以及电影的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电影的剧情扣人心弦,充满了紧张和悬疑。故事围绕着主人公贝奥武夫展开,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然而却被卷入了一系列惊险的冒险中。他在途中遭遇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始终没有放弃,坚持追求正义和自由。整个故事的节奏紧凑,情节扣人心弦,让观众仿佛亲临其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各种考验和磨难。

其次,电影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贝奥武夫作为主人公展现出了顽强和勇猛的品质,他的形象深入人心。除了主人公外,电影中还有许多其他角色也非常鲜明和有趣。例如,那些具有超能力的魔法师和可爱的小精灵,它们各具特色,给电影增添了一份奇幻和童话般的色彩。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情感纠葛也为电影增添了更多的张力和悬念。

此外,电影的艺术表现也非常出色。导演通过精美的场景布置和细腻的画面表现,创造出了一个华丽的中世纪世界。观众可以看到壮丽的城堡、广阔的原野和神秘的森林,这些景色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同时,电影的音乐也非常动听,配乐与剧情相得益彰,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整个电影的视听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给人带来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贝奥武夫》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它通过扣人心弦的剧情、鲜明可爱的角色以及出色的艺术表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对于喜欢冒险故事的观众,还是对于喜欢奇幻世界的观众,这部电影都是一次绝佳的观影体验。最后,欢迎大家一同进入《贝奥武夫》的世界,感受那份冒险与勇气的力量。

《贝奥武夫》观后感4

在所有的故事中,神话的生命力最为强大,永远让人永久迷恋,重述,再迷恋,再重述。

      因为,时间是检验艺术的唯一标准。

      逆推之,神话最高。流行最次。

      《贝奥武夫》的英雄故事令人着迷,他勇敢,勇敢到逞强(至于逞强这件事,逞赢了,就是勇敢。比如贝奥武夫一丝不挂迎战怪兽,赢了就英雄,输了就落为笑柄了。原来英雄也还是以结果论)。

      他骄傲,骄傲到虚荣。

      一切可以称为英雄气概的品质在贝奥武夫身上放大到极点,若以儒度之,甚至过犹不及,仿佛已然是缺点。

      然而那是一个英雄主义的时代,那时只有吟游诗人,而无党委宣传部。

      贝奥武夫的英雄,在于他是一个人,这不同于我们的英雄观。农业文明的英雄在于忍耐(比如勾践,大英雄),而海洋文明的英雄则在于冒险并甘愿承担由此而至一切后果。在于迎难而上,迎头一击的勇气。就在那一刹那,爆发出生命的所有能量,让自己光芒四射,即便粉身碎骨,被缚山崖也在所不惜。

      《贝奥武夫》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英雄传记。结尾时会发现,它是循环的。你可以提前透支很多东西,包括权力,荣誉,金钱,美女等等,但最后都要失去。那个砍下怪兽手臂的贝奥武夫,最后也不得不偿还自己的右臂。王后引诱了英雄贝奥武夫,可到最后,一个更年轻的萝莉迷住了他的丈夫。

      所以国王会纵身一跃,让潮水没去他的身体。因为,他已知道了结局。他只是在还债。不自杀,就等着绿帽子和篡位吧。

      而在海上,迷人的海妖又一次展开了她诱人的酮体。

      新继任的国王踌躇犹豫,影片到此为止。

      PS:最诱惑镜头,女妖仿安吉丽娜.茱莉而制(该片系电脑仿真三维动画),全裸出镜。她从水中升起,金黄色的溶液从一丝不挂的肌肤缓缓滑去,泛着光芒。纯洁无暇,无一点杂志。

      “你杀了我儿子,我要你还我一个儿子。”

      贝奥武夫拔出宝剑,而那裸体女妖的双手则在剑刃上轻轻摩梭,将剑熔化:“来吧,好久没有男人来过了。”

      (得从弗洛伊德学说的角度解读隐喻啊,贝奥武夫当即把持不住,受此引诱。)

《贝奥武夫》观后感5

贝奥武夫是一个中古世纪的英语传说!

它是一部经典的外国武侠故事,它反映的是原始社会的生活图景,在那种时代,人们的生产能力低下,不能深刻的认识自然界,所以对迷信很奉行。

尽管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在丹麦,但是从情节中可以找出英格兰的生活场景,英格兰人对自然界的惧怕和对英雄主义的敬仰。

主人公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是因为他不但拥有强健的`体魄并且还有一颗勇敢的心,他总是在人民出现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尤其是在故事的结尾,贝奥武夫已是风烛残年,听到国家有难,毫不忧郁的挺身而出,这点还真的有点像项羽“力拔山河兮”,为了人民他献出了他年老的生命。

看到这里,我想到我们身边的人,为了人民的“公仆”太少了,新闻上每天都在说,这里的或者那里的官员下马了,这表面是一种好现象,可是这样的东西放多了,人的心也就麻木了,我觉得还是要学学英雄主义的路线,让那些能为人民做实事的人来当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有人说现代人什么都不缺,我却说现代人缺“境界”返朴归真的境界。

《贝奥武夫》观后感6

《贝奥武夫》:一部让你目瞪口呆的奇幻冒险电影

这部电影真是让人惊叹!从水下缓缓浮出的金光女人开始,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她脚踩50厘米高跟鞋,步履轻盈充满诱惑,秀发像恶魔的尾巴般摇曳生姿。连斩龙勇者都目瞪口呆,可见她的魅力是多么的强大!当女人提出要和他生个孩子时,我敢说,换做任何男人都难以抵挡这样的诱惑!而且,电影中的奇幻场景和刺激的冒险让人惊叹连连,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冲击感。

《贝奥武夫》这部电影成功地展现了奇幻冒险的魅力,同时也展现了粉丝的力量。作为粉丝,我们应该支持这样的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种类型的电影。

我觉得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无论是勇者还是那个神秘的女人,他们的性格和形象都非常鲜明,让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名追星人,我们应该支持这样的角色塑造,让更多的创作者意识到角色塑造的重要性。

作为他的迷妹,我非常欣赏导演在电影中展现的创意和想象力。这部电影不仅有刺激的冒险和奇幻的场景,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样的电影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贝奥武夫》观后感7

电影《贝奥武夫》改编自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是世界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巅峰之作,它由《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Robert Zemeckis)执导,索尼电影公司使用真人表演动作捕捉技术,转化为三维动画渲染,是电影制作的一次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开创了电影语言新的表现形式。

木心说:中国无悲剧,皆是大团圆的结局。

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出悲剧,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达悲剧。在中国这种严谨的君君臣臣的社会体制下,贝奥武夫的故事是不会发生的。中国悲剧式的英雄史诗几乎没有,如果硬要找一种类似《圣经》的宗教文本,也只能牵强附会的把诗经之类的古典搬出来。中国是一个泛宗教的国度,儒家思想如水一般滋润着这片中华大地。在这个古老的农业文明古国,英雄们往往在功成名就之后住在天上,成为脱离人性的神。而在西方,神多半喜欢来到人间,化身为会犯错的人。贝奥武夫就是神在人间造就的一个英雄,他有人性的弱点,虚荣和欲望并存一身,他是一个人,之后才是英雄。

贪婪、妥协、赎罪、偿还之后,他必须死去才能在人类悲壮的挽歌中,书写铁与血的英雄史诗,被人们传颂为一首真正的男人之歌。

一个男人要成为英雄,不仅需要具备力量、智慧、勇气,更需要一种勇于改正错误的自省的精神。

忠于荣誉,打破宿命的束缚,舍弃眼前的虚荣和繁华,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男人才称之为男人,英雄才称之为英雄。正如片中老国王所言:神明能做到的,人类也能做到,我么需要的,是一位英雄。拍过《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不正是把一个弱智的阿甘变成了一个英雄吗?在本片中,他找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的原型,更直接的表述了一个男人的英雄之路。

这部来自中世纪的3182行压着首韵的史诗,它的生命力不仅在完美的形式上,更在内容的英雄原型故事上,千年以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崇。

原罪:西方人的终极之谜

黄金龙角杯,源于《旧约》: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沉醉,万国喝了他的酒就癫狂了。《启示录》17·4说: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可憎之物,就是他淫乱的污秽。

电影开篇精彩的镜头运用,正是对这一预言的诠释。我们看见:镜头急速推进至片名中的王冠,而王冠迅速转化为王后手中的金杯,王后手持金杯穿行在王宫大厅内极度狂欢的人群中,她扯断被桌角挂住的裙角,这一动作显示出她对于人们热衷于欲望的厌弃和不耻。王后美丽而善良,她正是这部史诗电影中的基督教义的象征。电影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值得玩味的,类似的镜头语言也使用在贝奥武夫转眼间变成老年国王的时空转变中。镜头推向王冠,再拉出镜头,已经是战场上没有了灵魂的老国王—-贝奥武夫。

这部史诗是由英国人写的关于瑞典人在丹麦王国发生的故事,在成书的时候,基督教已经由罗马帝国的入侵而传入当时的英国,后来更经由爱尔兰传教士的宣教而得以传播,这就造成了这部史诗的基督教文化因子和当时本土文化交融的局面。

电影忠于原著,又做了现代的演绎。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脱离基督教义的元素,片中无时无刻不展示出圣经的影子,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其中不经意间闪过的基督教标签,也包括角色类似独白的台词。当然也有很多彻底的基督教徒视本片为异教徒的艺术,这是由宗教本身的排他性决定的,艺术本身只是建构在哲学和宗教基础上的创作。对于纯粹的宗教信仰者,不必站在狭隘的立场上批判。本人不信教,但是保有对一切宗教的尊重,只是因为宗教给人类带来的道德规范而言。

深入到历史的深处,你会发现,英国,是一个奇葩的国度。长时期以来,它是一个处于文明圈子之外的国家,是一个几度被外来文明入侵的蛮荒民族,但是在历史的机遇中,英国把握住了机会,瞬间成为世界强国。当下人们更乐于看见英国是一个老牌的帝国,深入研究这部史诗和这部电影,也会给他大家带来很多有价值的启示,这也引来中外众多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兴趣。电影本身无法涵盖如此多的信息,只是作为一部由史诗改编的史诗级电影,这是认知这部电影所必须了解的一部分历史知识而已。

令人欣喜的是,这部由英国最古老的史诗和当下最先进的三维技术打造的电影,并没有沦为技术流的炫技之作,文章开篇所做的里程碑式的赞扬,几乎全部源于这个理由。因为导演本身对于电影本质的坚守,使得技术成为电影表现的一个突破手段。电影最终还是讲述人的电影,故事应该在写实与虚构之间更偏向于写实,因为没有真实,就丧失了一切表述的基础。正如英雄如果脱离了真实的人性,就不称其为英雄。

电影中的宗教象征意味是浓重的,女妖据说是奥丁的象征,从圣经的角度来看的话,她更像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她的无所不能,是需要借助人类自己的恶念来完成的。电影的副标题叫做北海的诅咒,这是非常贴切的。由这一原型故事衍生出来的文艺作品也有很多,语言学家兼奇幻文学作家J·R·R·托尔金坦言,撰写《魔戒》小说系列时,从《贝奥武夫》获得许多灵感,例如,与贝奥武夫交战的喷火巨龙,跟《霍比特人历险记》里出现的恶龙十分相似。

《贝奥武夫》中的怪物是人类各种破坏性愤怒的象征性表达:格伦德尔的愤怒,是被冷落、受委屈的人的愤怒。龙是被深深压抑的怒气,它能够在瞬间喷出火焰并将一切夷为平地。格林德尔的母亲,代表了失亲母亲的悲痛之情。

权力是人类与魔鬼的契约。

人类有善恶两面性,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欲望诱惑人类去和魔鬼签署权力的契约,权力是人类原罪的衍生品,我始终认为权力就是邪恶的化身。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禁果而犯下原罪,生出该隐,该隐因为嫉妒而杀死自己的弟弟亚伯,圣经说; “若杀该隐,遭报七倍,若杀拉麦,遭报七十七倍”,这是一个上帝的秘密,因为即便是上帝也是人,也无法面对丧子之痛,而这种私欲,引来人间罪与罚的恶性循环。

影片中的权力的契约正是通过两代国王与女妖的交媾而换取的,而为此诞生的两代恶之子。老国王的儿子是丑陋的格兰德尔,贝奥武夫的儿子是狂暴的火龙。女妖正是通过这两个与两代国王生下的恶之子,将灾祸降临到人间。这是一个国王的秘密:权力必然来自于恶。

父亲原罪:是对权力的欲望带来的灵魂沦丧。

格兰德尔面对老国王的怒而不杀,火龙没有直接攻击贝奥武夫而直接攻击城堡和王后,是父亲的原罪的具体体现。儿子面对父亲的原罪的无奈和愤怒,是造成一切仇恨的渊源。亲手杀死由于自己的错误而诞生的儿子,不正是上帝对于该隐的人性之痛的人间重演吗?影片中贝奥武夫第一次接受了女妖的诱惑,而失去了黄金龙角杯,却由军师的一个名叫“该隐”的奴仆寻到并送回,就是一出人类原罪的宿命轮回。

老国王醒悟到自己宿命已定,将王冠传递给了新的英雄贝奥武夫,他绝望地跳下城堡,摔死在海滩上。这是权力代言人的无奈结局,也是摆在新国王贝奥武夫面前的一次人生的抉择。男人如何成为男人,英雄如何成为英雄,故事的核心就在于这种敢于面对,敢于改变的勇气。黄金龙角杯盛满蜂蜜酒就是欲望之杯,举在英雄的手中,就是照亮回归之路的明灯。

人需要在不断的诱惑和选择中发生质变,电影本身是为了表现这一质变而展现的故事。

贝奥武夫生来就是一个力大无比,英勇善战的战士,他的名字的原意中包含着战狼的意思,直到今天,一款美国步枪,就是以贝奥武夫命名的。他在西方社会中的普遍象征意义,正是代表了战斗和战士的意思。

没有谁生来就是英雄。

贝奥武夫横跨海洋,从瑞典来到丹麦,最初的意图是什么呢?当时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史诗原著中,贝奥武夫是为了报仇而来的。仇杀和掠夺是蛮荒年代的生存准则,基本与正义无关。史诗中描述:当年贝奥武夫的父亲与威尔芬人结了冤仇,丹麦国王用金钱化解了其父的困境,贝奥武夫的跨海而来,他向老丹麦国王表述的报恩杀魔,只是虚荣心的表白。从这一点上来说,贝奥武夫也是其父亲的原罪的背负者,只是没有做更深入的描写罢了。影片为了展现英雄的转变,将跨海而来的贝奥武夫的旅途杀死海怪和在王宫炫耀自己英勇行为做了详细描述,一个轻浮的英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而老国王和王后知道,他将面临着什么。

该隐是基督教义中认为的人类第一个谋杀者,是人类原罪的起源之一。老国王对基督教信仰的不坚定,他在新建的王宫穷奢极欲的狂欢引来了灾祸。老国王的恶之子格兰德尔,事实上也是该隐之子格兰德尔。

贝奥武夫的到来,让老国王再次开启王宫,迎接自己的恶之子格兰德尔的到来。老国王作为一个已经将灵魂出卖给女妖的沉沦的英雄,他期待贝奥武夫能完成拯救人类的使命。老国王完成不了亲手杀死恶之子的使命,也是老年贝奥武夫的难题。正如老年的贝奥武夫在面对异族的战士时候说的:其实我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死了。成为国王的贝奥武夫面对老国王的宿命,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他在向王后道歉之后,得到了宽容的王后的原谅,这与其说是一种爱情,我更愿意将它看做一个忏悔的儿子对母亲的赎罪。

爱情在本片中有一处精彩的表现,那就是在欢宴的王宫里,王后在拒绝老国王的合欢要求之后,为贝奥武夫唱的一曲竖琴伴奏的歌曲。《A Hero Comes Home》,英雄回家。这是一种爱的表达,也是一种对英雄的期许和召唤。王后的精神力量始终伴随着贝奥武夫的一生,是上帝假借王后传递给英雄的启示。这首温婉的歌曲主旋律,后来演变成一首雄壮的英雄交响乐,气势恢宏的质变预示着英雄的彻底回归。

从这一点上看,影片隐含着贝奥武夫为上帝而战的意思,这点在电影里也有表现。比如贝奥武夫选择赤手空拳杀死格兰德尔,他的自信和力量从何而来?是的,来源于上帝。

这是上帝布的局,也是人类的最终宿命。

浩瀚的大海,载着英雄的气魄,也蕴含着无数欲望的魔鬼。老国王跳下城堡自杀于沙滩,英雄贝奥武夫永斗火龙战死在沙滩。当装满黄金和荣誉的战船,将贝奥武夫的遗体火葬在大海,辉煌的夕阳下,女妖再次现身,深情地亲吻了贝奥武夫,之后新国王,也就是贝奥武夫的战友,重新在沙滩上得到黄金龙角杯,面对女妖再次的诱惑,他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人类必须永远面对的终极命题。

英雄、悲剧、史诗。一个男人如何成为一个英雄,一条艰难的回归之路,必将是用他生命作为代价而谱写的人类挽歌。

为荣誉而战,为集体献身,这就是英雄的本初定义。

《贝奥武夫》观后感8

贝奥武夫,脚踏战船,乘风破浪,带领士兵斩杀了那条丑陋凶残的怪兽格伦德尔。年轻气盛的贝奥武夫力量无穷,毅然截断怪物的手臂,高喊着:“我是力量!欲望和权力!我是贝奥武夫!”满腔热血冲出胸膛,高傲的不可一世,那股令人震慑的斩钉截铁的气势,仿佛天地就是他主宰的。

那是个信仰英雄与众神崇拜的时代,豪放刚健的热血男儿,无所畏惧,王者的宝座光芒吸引着贝奥武夫不断向前,所向披靡,成为战无不胜的强者。他傲视群雄,自以为能掌握一切,但恰恰是他的自傲毁了他。他手持利剑,腰挎黄金角,一腔孤勇,独自深入恶魔洞穴。那是格伦德尔的母亲,一个拥有更强大力量的恶魔,身为凡人的贝奥武夫,被她抓住了致命弱点——贪慕虚荣。他的意志瞬间被击溃,利剑被溶蚀,象征王者的黄金角被轻易夺走,这一刻,贝奥武夫彻底堕落,把自己的身体与灵魂彻底出卖给了格伦德尔的母亲。

他把恶魔头颅带回领地,宣称着恶魔的诅咒结束了,他受到了所有人的拥戴,但他并未如以前一样神采飞扬,得意洋洋。面对老国王洛斯卡的质疑,他眼神迟疑,底气不足。殊不知老国王早已看穿他的把戏,因为没有哪个男人可以摆脱美色的诱惑,当年的洛斯卡也一样,也曾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出卖给了格伦德尔的母亲,格伦德尔就是他与妖魔生的儿子。在洛斯卡纵身跳下悬崖的那刻,我才瞬间明白过来,他是带着耻辱与恐惧一起堕入深渊,被内疚折磨一生,终于以死摆脱。贝奥武夫当上了新国王,坐拥一切荣华富贵,享受所有权力荣誉。然而,像洛斯卡一样,站在王座之巅,他却是最落寞的。

因为当年犯下的错误,他的虚荣与欺骗给国家带来了一场灾难。与妖魔的一夜狂欢,竟然留下了孽子,这孽子像格伦德尔一样,到人间来作恶。这一次,贝奥武夫做出了与洛斯卡完全不同的抉择,他选择面对自己的罪恶,救赎那个犯下无数错误的自己,重新站起来,挑战恶龙,做一回真正的勇者。这才是他最辉煌的时刻,他终是一个英雄,一个流芳百世的英雄。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英雄,也没有绝对的强者。无论是神还是英雄,他们最终要挑战的是自己的心魔,在美色面前会堕落,在权力面前变得贪婪,在财富面前露出自私,甚至是不敢直视心魔的懦弱退缩。只有奋力拼搏,誓死一战,才会幡然醒悟:对!这就是信仰!这就是力量!

这是一段关于贝奥武夫的英雄史诗,贝奥武夫的一生追求,象征着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男人梦想。他有作为凡人不完美的一面,他也始终是一个斩杀恶魔的大英雄,这才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与热血的生命。这就是北欧神话的魅力,不同于中国神话,神或王者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拥有着人性最普遍的弱点,但他们敢于剖开自己的阴暗面,勇于挑战黑暗力量,并且最终涅槃重生。而它与中国神话最大的共同点在于,这些被构造的强大的神话世界,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内心渴望的美好生活,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憧憬。

《贝奥武夫》观后感9

《贝奥武夫》(Beowulf),是一部由公元九世纪的英雄叙事长诗改编,制作费高达7000万美元的3D动画电影。

故事中的贝奥武夫是个斩妖除怪的大英雄,应丹麦国王的邀请来助其杀死了长期为患的恶魔格伦德尔,在民众与国王夫妇的赞扬声中,这位英雄飘飘然,全然没在意属下的警告,当晚遭到恶魔格伦德尔的母亲的报复,一夜之间贝奥武夫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武士,为了尊严与王后的青睐,贝奥武夫独闯龙潭,然而在恶魔格伦德尔的母亲面前却使不出一分力气,在这个女巫的威逼下,贝奥武夫与她定下了魔鬼的契约。回去后,贝奥武夫用谎言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王位与王后,到了晚年却不得为这个契约赎罪,最后与自己的恶魔儿子同归于尽,舍生取义。

聆听着《贝奥武夫》悠扬而又伤感主题曲(Gently as she goes),一边不由为英雄末路的青涩而慨叹。英雄再大终归也是人,只不过比普通人更有能力与才华,然而他们往往成就了显赫的功勋的同时,在巅峰上渐渐迷失了自己。殊不知,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一个“稍不留意”,便酿成了千古遗憾。

谁都不愿意与厄运同行,但厄运的魅影却无时不离世人的左右,稍有“不慎”,厄运便悄然与你定下了魔鬼的契约,于是命运的沙漏默默地为你开始计时。你执掌着《周易》的罗盘,方正度量着阴府阳宅,企望逢凶化吉;你把宗祖与自己置于菩萨左右,同消着香烛与经颂,欲得佛法护佑来消灾避难,怎奈阴阳逆转幻化无常,刹那间的迷失,便难得圆觉。只要定下了魔鬼的契约,便注定你要同自己抗争,你拿什么来阻止这涓涓的流沙呢?

江山多娇,英雄折腰,也许英雄就注定要面对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磨难,能从容而过者却总是寥寥。

《贝奥武夫》观后感10

《贝奥武夫》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史诗动画电影,它基于公元九世纪的同名英雄叙事长诗改编,通过高超的3D技术,将古代北欧的壮丽风景和英勇战斗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看这部电影,我被其中深刻的人性探索、激烈的战斗场面和令人动容的英雄情感所打动。

首先,电影中的贝奥武夫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勇气的英雄形象。他身材高大,肌肉线条分明,每一次挥剑、每一次怒吼都充满了震撼力。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战士,更是一个拥有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人。在面对恶魔格伦德尔和它的母亲时,贝奥武夫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过人的智慧,成为了丹麦王国的守护者和人民的希望。

然而,英雄的光环背后,也隐藏着深深的悲剧色彩。贝奥武夫在战胜恶魔后,被胜利和荣誉冲昏了头脑,忽视了属下的警告,最终陷入了恶魔母亲的陷阱。他与恶魔母亲定下了魔鬼的契约,用谎言得到了王位和王后的青睐,但这也为他晚年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当他年老体衰,无法再与恶魔抗争时,不得不面对自己过去的罪孽,最终与恶魔儿子同归于尽,舍生取义。

电影中的这一情节让我深感震撼和惋惜。它告诉我们,英雄也是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弱点和局限。在追求荣誉和权力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我,走上不归路。而真正的英雄,不仅仅要拥有过人的勇气和力量,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能够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此外,电影中的音乐也为故事增色不少。悠扬而又伤感的主题曲《Gently as she goes》在关键时刻响起,不仅加深了观众对英雄末路的感慨,也让人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一颗平和、坚定的心,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

总的来说,《贝奥武夫》是一部充满力量和情感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荣耀与悲壮,也让我们反思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这部电影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北欧的壮丽风景和英勇战斗,更让我对人生、对英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相信,这部电影会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89244.html

(0)
xiaoyanxiaoy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