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立项报告是用于向相关部门提交的,用来申请项目资金或者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报告。这份报告主要介绍了农业项目的市场分析、项目实施方案、预期效益、资金使用计划以及结论等重要信息。此外,农业项目立项报告的目的是通过系统阐述项目的目标和方案,从而让审批部门对项目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以下是有关于农业项目立项报告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农业项目立项报告1
根据县纪委召开涉农部门项目资金启动会会议精神,现将我局三年来涉农项目资金使用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一)中央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小麦条锈病防治补助:项目总投资8万元,全部用于购买机动喷雾器、农药、喷雾器燃油。
2.20xx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全部用于26乡镇土壤取样及土样各指标化验、11个测土施肥试验课题研究。
(二)省级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粮增工程补助经费:项目总投资41万元,全部用于10个乡镇示范点肥料、玉米、水稻良种补贴。
2.20xx年乡镇农技站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95.9万元,全部用于太来、中建、素朴、谷里、金碧、林泉、城关这7个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13.7万元。(次项目与畜牧局共同完成)
3.20xx年万家灯火工程安装补助:项目总投资5万元,全部用于韦寨、双桥、解放万家灯火绿色灭虫示范工程灯具安装,每盏灯补助150元。
4.20xx年沼气建设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174万元,其中69万元用于国债项目2300口沼气建设,105万元用于省沼项目1000口沼气建设,在全县28乡镇实施完毕。
5.20xx年沼气池技术培训费:项目总投资3万元,用于沼气池现场培训两期共计300人,费用3万元。
6.大中型沼气池示范补助费:项目总投资20万元,全部用于黔港牧业畜禽养殖场1个200立方米沼气池建设。
7.20xx—20xx年百万亩油菜示范补助:项目总投资2万元,全部用于种子、肥料、农药、蹲点等补助。
8.20xx年油菜补助:项目总投资480万元,已全部补助到农户,每亩10元补助(一折通)。
9.20xx年种植杂交水稻补贴:项目总投资57.65万元,已全部补助到农户,每亩5元补助(一折通)。
10.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测站补助:项目总投资6万元,全部用于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农残检测设备购置。
11.20xx年科技入户工程经费:项目总投资20万元,全部用于种子、农药、化肥、资料费、蹲点等费用补助。
12.新农村建设经费:项目总投资35.5万元,其中韦寨村精品果园补助费20万元,芭蕉村马铃薯、蔬菜补助15.5万元。
13.20xx年乡村清洁工程示范补助:项目总投资28万元,全部用于韦寨村沼气池建设、道路维修、垃圾箱修建、蓄粪池修建等建设。
14.农业结构调整补助:项目总投资20万元,全部用于金坡乡、红林乡马铃薯良种繁殖基地建设。
15.20xx年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补助:项目总投资50.32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第一批补助费,驾驶、电脑等专业培训,培训1360人,每个人补助370元。
16.20xx年阳光工程补助:项目总投资12.58万元,用于阳光工程第二批补助费,驾驶、电脑等专业培训,培训340人,每个人补助370元。
17.20xx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补助:项目总投资6万元,全部用于6个合作社补助费,其中林泉大兴村1万元,永兴果树协会0.5万元,太来果农合作社1万元,箐口村合作社1万元,芭蕉村1万元,韦寨1.5万元。
18.20xx年—20xx年脱毒马铃薯良种扩繁、推广与高产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0.5万元,用于金坡乡化哪村、锦星村建脱毒马铃薯二级良种扩繁基地701亩,其中示范种薯补助9.1万元、地膜补助1万元、培训和技术服务补助0.2万元、项目监管补助0.2万元。该项目已全部完工。
(三)地级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乡镇农技站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34.5万元,用于7个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太来、中建、素朴、林泉、城关各4.5万元,谷里、金碧各6万元。(次项目与畜牧局共同完成)
2.20xx年沼气池建设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4万元,全部用于沼气池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及病废池维修。
3.20xx年沼气池项目配套经费:项目总投资21万元,全部用于全县3300口沼气池建设。
4.20xx年第二批沼气池建设资金:项目总投资2.6万元,全部用于太来乡芭蕉村、素朴镇古胜村、锦星乡新街村、新仁乡小寨村这4个沼气生态农业示范村和100个病废池维修。
(四)县级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农村沼气建设资金:项目总投资136.4万元,全部用于全县3300口沼气池建设。
2.秋种绿肥种子补助:项目总投资9.6万元,全部用于供应26乡镇绿肥种子。
3.20xx年春耕生产种子、农膜补助:项目总投资10万元,全部用于全县春耕生产样板点种子、农膜、肥料补助。
4.20xx年农产品展销会经费:项目总投资4.9万元,全部用于农产品加工项目推介会参展费用。
二、20xx年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一)中央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中央财政测土配方补贴:项目总投资40万元,全部用于(2000个土壤取样,每个土样分析化验指标7个)取样、化验经费。
2.20xx年国家水稻良种补贴资金:项目总投资111.4万元,已全部补助到农户,10元/亩,以“一折通”形式直拨农户。
3.20xx年沼气“国债”补助经费:项目总投资46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85万元、县配套级资金182万元,全部用于沼气建设补助。
4.20xx年国家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总投资265万元,已全部补助到农户,10元/亩,以“一折通”形式直拨农户。
5.灾损茶园恢复重建项目:项目总投资32.5万元,用于大关小街茶场建茶苗繁育100亩、茶园新建500亩、茶园改造350亩,共计资金21.254万元;谷里茶场改造400亩共4万元。该项目未实施完成资金余额7.246万元。
6.辣椒产业化示范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47万元;项目在城关、雨朵实施;资金共列支26.2592万元,其中补助雨朵雷家寨村复合肥、农药6.2592万元,划拨雨朵财政所11.4万元,改造烘房、新建烘房;绿化财政所18.125万元用于农贸市场建设;城关0.5万元。项目尚未完工资金余额10.7158万元,
7.灾后大头菜重建项目:项目总投资24万元,资金用于建立城关、大关两个乡镇4800亩优质大头菜种植基地建设,其中城关3000亩、大关1800亩,目前基地建设共完成2000亩,共列支10万元,余额14万元。
8.灾后蔬菜恢复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77万元,用于城关、林泉、金碧、锦星四个乡镇建1400亩生产基地种子、化肥共计补助7万,城关双桥村改扩建冷库2667㎡每平方米补助150元,已完成900㎡,补助资金13.5万元,尚未完成1767㎡,资金余额26.5万元;锦星新街村建2000㎡市场一个,补助资金30.5万元;新建钢架大棚10个,每个补助2000元共计2万元。在原计划基础上超资2.5万元。
9.灾后杂交玉米高产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12万元,用于永兴、新仁各建高产玉米样板2000亩,共4000亩,项目资金共列支9.014万元,其中划拨新仁乡4万元,永兴乡5.014万元,余额2.986万元。
10.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7.5万元,用于红林、新仁建5000亩样板、建科技示范户1000户,项目资金共列支7.5万元,其中红林3000亩样板1.5万元、科技示范户500户2.5万元,新仁2000亩样板1万元、科技示范户500户2.5万元。
11.灾后沼气池维修项目:项目总投资10万元,用于维修全县26乡镇沼气池1000口,维修每户补助100元,其中划拨谷里2万元、雨朵1.36万元、城关0.33万元,该项目现已全部完工尚未报账。
12.20xx年农村沼气工程:项目总投资211.84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沼气池建设补助。
13.20xx年中央扩大内需沼气项目资金:项目总投资211.84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沼气建设资金用于购买沼气物资55.28474万元,划拨太来20万、红林7万元、羊场8万元、协和7万元、林泉6万元、定新8万元、雨朵7.096万元,现已支出165.0608万元,余额46.7792万元,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14.20xx年低温凝冻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资金总额8万元,用于采购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柴油、化肥、种子、种苗、农药、防治病虫害设备及救灾所需物资。
15.20xx年低温凝冻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资金总额18万元,用于灾后增种蔬菜7万亩、改种扩种马铃薯8万亩所需要的种子、柴油、化肥、种苗的补助。
16.20xx年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资金总额5万元,用于购买救灾柴油、化肥、种子、种苗等的补助,其中投入茶叶蔬菜补助经费4万元、柑桔大实蝇疫情处置补助经费1万元。
17.20xx年农业科技入户项目补助:资金总额20万元,用于种子、农药、化肥、资料费、蹲点等费用补助。
(二)省级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农业生产救灾补助:资金总额9万元,用于购买种子、种苗、化肥、农膜和修复蔬菜大棚等生产资金及设施。
2.20xx年粮食增产工程计划任务及补助经费:项目总投资61.5万元,其中玉米增产工程17万亩、经费50万元,水稻增产工程4万亩、经费11.5万元。该补助经费用于办示范样板点建设补助、样板点的科技培训、资料编印、蹲点补助及项目实施必须的管理费用。
3.速生蔬菜生产计划及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6万元,用于全县0.3万亩的灾后恢复蔬菜生产,蔬菜主要种类是大白菜、小白菜、生菜、结球甘蓝等。
4.20xx年小麦条锈病防治补助费:资金总额6万元,用于农药、燃油、雇工的补助。
5.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经费:资金总额5万元,用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
6.农业污染源普查补助经费:资金总额2万元,用于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录入和入户调查工作补助。
7.新农村建设项目经费:项目总投资35.5万元,其中5万元用于太来乡芭蕉村500亩脱毒马铃薯的种薯补贴,15.5万元用于芭蕉村500亩特色蔬菜的种子、频振式杀虫灯、培训等的’补贴,20万元用于林泉镇韦寨村300亩精品果园建设的种子、培训等补贴。
8.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第二批补助经费:资金总额18.8万元,用于全县阳光工程的第二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培训人数400人,每人补助470元。
(三)地级资金使用情况
1.灾后恢复农业生产资金:资金总额10万元,用于种子、农药、农膜、化肥采购补助。
2.20xx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补助经费:资金总额5万元用于高山生态有机茶苗圃基地建设。
(四)县级资金使用情况
1.灾后玉米高产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9万元,用于红林乡六斗村、洪水乡源水村的玉米种子补贴,共列支9万元,其中红林财政所划拨5万元、洪水财政所划拨4万元。
2.农牧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用于乡镇农牧技术推广站基础设施建设。
3.20xx年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经费:资金总额50万元,用于发展脱毒马铃薯产业。
4.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经费:资金总额16万元,用于发展脱毒马铃薯产业。
5.病虫害防治经费:资金总额3万元,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6.20xx年绿肥种植样板点种子经费:资金总额10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绿肥种植样板点种子补助。
三、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一)中央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粮油高产创建项目资金:项目总投资50万元,用于良种、化肥、技术指导补助,资金已使用29.0865万元,其中购买种子10.44万元、化肥13万元、指导费(大关镇黄祥3.9万元、李丽0.7465万元、绿化乡赵昌友1万元),该项目未实施完成,尚有余额20.9135万元。
2.20xx年小麦条锈病防治补助经费:项目总投资7万元,该资金未到位。
3.20xx年新增1000亿元县级配套资金:项目总投资182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沼气建设,资金用于购买沼气物资26.70031,划拨甘棠8万元、雨朵10万元、城关11.362072万元、花溪10万元、谷里3.961238万元、重新10万元、新仁20万元、金碧10.405万元、五里10万元、素朴10万元、永兴16万元、钟山7万元、中坪7万元、大关11.4051万元、沙井7万元、绿化7万元、太来3.7662万元、代云新0.4万元,该项目正在实施中,其中地、县的配套资金未到位。
4.20xx年新增1300亿元县级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26.4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沼气建设,资金现已使用1.689万元(桔杆汽化炉标识牌制作、学习浮灶建设费用),余额24.711万元,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二)省级资金使用情况
1.结转20xx年油菜良种补贴:项目总投资486.1万元,用于油菜良种直补,10元/亩,以“一折通”形式直拨农户。
2.20xx年粮食增产工程项目资金:项目总投资77万元,用于购买种子18.213万元,化肥16.88万元,办理科技直通车费用1.4607万元,粮增工程物化补贴费6.77万元,划拨五里乡2万元,谷里镇2.002万元,资金已使用47.3257万元,余额29.6743万元,该项目已实施完成,未结账。
3.20xx年沼气建设省级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400.95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沼气建设,购买沼气物资92.796048万元,划拨林泉镇山海村生态家园沼气建设资金5万元,共计92.846048万元,尚有余额107.153952,该工程已实施完成,未结账。
4.20xx年秋冬种现场会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20万元,用于建全省秋冬种现场会参观示范样板点,项目正在实施中。
5.20xx年新增沼气服务项目省级资金:项目总投资7万元,该项目资金未到位。
6.20xx年省级沼气管理工作经费:项目总投资3.5万元,
该经费未到位。
7.20xx年农技推广项目补助费:项目总投资11万元,
该补助费未到位。
8.农村沼气维修经费:项目总投资10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沼气维修资金,该项目在实施中。
9.20xx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项目总投资93.7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退耕还林地区沼气建设,该项目在实施中。
(三)地级资金使用情况
1.20xx年第一批沼气建设配套资金:项目总投资68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沼气建设,项目已实施完成,未结账。
(四)县级资金使用情况
1.秋冬种专项补助费:补助总金额20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绿肥种植和化肥补助,。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2.春耕生产专项补助费:补助总金额15万元,用于全县26乡镇春耕生产补助,其中办公经费开支6.812571万元,余额8.187429万元。该项目已实施完成,未报账。
3.马铃薯良种繁育经费:项目总投资23万元,用于红林乡马铃薯良种繁育,该项目已实施完成,余额23万元,未结账。
4.秋冬种专项补助资金:补助总金额35万元,用于红林乡、洪水乡秋冬种种子、化肥、样板点补助,分别是油费开支3.002万元、谷里镇4万元、李华1万、双桥点秋冬种现场会办点费用3万、秋冬种现场参观办点经费0.08万元,共计11.082万元,余额23.918万元。
5.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经费:项目总投资8万元,用于病虫害防治,其中洪水0.6万元、雨朵0.5万元、农药购买0.606万元、招待费2.2204万元,共计3.9264万元,余额4.0736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以上自查的情况,我局20xx年—20xx年所有涉农项目资金分配程序齐备,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设立绩效考评制度,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进行资金全过程监督管理。虽然大部分资金均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完成了项目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表现突出的就是有些项目资金到位不及时,滞后了项目实施时间,尤其在惠农资金上,个中环节多,存在衔接协调不到位情况,导致发放时间延后,不能及时发放到老百姓的手中。根据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项目资金要严格招投标制,程序到位,节约资金、严把质量关。
二是资金要严格按照合同、工作量和工作成效来严格考核发放。
三是要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实行账务公开、透明。
四是资金拨付过程及时化,缩短各级资金衔接协调时间,尽早加快项目实施进度。
农业项目立项报告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我国粮食主产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着力建设高标准经济林示范基地,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木本油料等林产品有效供给;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兴林与富民的和谐统一。
二、建设范围和重点
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分为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和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两类。
(一)林业生态示范项目
建设范围包括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重点地区沙化(地)治理。
1、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
建设范围包括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省(市)。重点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防护林改造等多种治理措施,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在适宜地区和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竹林等经济效益较好的品种,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双赢,提高农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
2、太行山绿化工程
建设范围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省(市)。重点建设太行山区生态屏障,搞好海河源区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建设,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等恢复植被,建立乔灌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通过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生态经济林,提高林区林农收入。
3、重点地区沙化(地)治理
(1)黄河故道沙地综合治理
建设范围包括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省。重点以改良土壤和遏制土地沙化为目的,造林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和高效经济林,通过林粮、林果、林草等间作,改良沙化土地,提高平原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重点地区沙地治理
建设范围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保护现有林草植被,采用封沙与人工造林结合的方式,加强林灌草植被建设,建立以森林为主体、林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遏制沙化扩展。支持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巩固治沙成果。
(二)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
扶持项目以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为主,兼顾木本粮食、区域特色名优经济林、林下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花卉示范基地。
1、木本油料示范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油茶、核桃、油橄榄基地,在适宜地区适当发展长柄扁桃等其他木本油料产业。
(1)油茶基地建设
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区建设油茶林基地。要着力加强现有油茶低产林抚育和更新改造,在宜林荒山荒地建设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选择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审定机构认定审定的油茶高产新品种,并应用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加强新造油茶林的抚育管理。
(2)核桃基地建设
在适宜地区,重点加强核桃基地建设。要对现有的核桃低产林进行抚育和更新改造,在宜林荒山荒地建设高产高效核桃林示范基地,选择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审定机构认定审定的核桃新品种,并应用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加强新造核桃林的抚育管理。
(3)油橄榄基地建设
在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适宜地区,建设油橄榄生产基地。要对现有的油橄榄低产林进行抚育和更新改造,在宜林荒山荒地建设高产油橄榄示范基地,引用适生高产新品种,并应用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加强新造油橄榄林的抚育管理。
2、木本粮食示范基地建设
在适宜地区,扶持红枣、板栗、柿子、仁用杏等木本粮食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积极选育良种,推广应用新品种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建设高产、优质、高效木本粮食产业生产示范基地。
3、区域特色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
在适宜地区,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榛子、香榧、枸杞、蓝莓等干鲜果品以及竹笋等森林食品等,建设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切实加强区域特色经济林产品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不断提升产品产量和品质,打造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4、林下资源开发和利用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发展林参、林果、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业,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缩短林业生产周期,解决农民经营林业长期没有收益的问题,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5、花卉示范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现代化花卉基地,积极发挥地域优势,通过科学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全面提高花卉产业档次和产品质量,打造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三、立项条件和扶持对象
(一)林业生态示范项目
立项条件:项目建设区域范围明确,相对集中连片,具有较好地开发治理条件,对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单个项目治理面积不低于3000亩,中央财政资金年度投资规模不低于100万元。在项目县布局上避免与其它工程交叉,在资金使用上避免重复安排。扶持对象:项目区所在的县级林业局、国有林场等。
(二)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
立项条件:开发的产品必须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有利于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建设单位20xx年1月1日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20xx年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资金总额,并有较强的技术力量、承建能力。单个项目中央财政年度投资规模不低于120万元,自筹资金(不含银行贷款)不低于申请财政资金总额。
扶持对象:农村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国有森工企业、国有林场、基层林业专业技术推广组织、林业科研单位、经济林生产企业(重点支持经济林产业龙头企业)。
四、资金使用方向和范围
(一)林业生态示范项目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的整地、植苗、封育、幼林管护、低效林改造及所需的种子、苗木、苗圃建设和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及小型仪器设备等。其中用于苗圃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及小型仪器设备等投资不应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
(二)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经济林种植所需排灌、林道、平整土地,输变电等附属设施,种子、种苗购置的补助以及植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营造林管理,产品整理、分级、清洗、包装等产后处理以及初加工所必需的设备等;花卉种植所需的`温室大棚;前期工作和必要的科技推广、农民培训等。
五、申报程序
(一)项目实施单位编制项目上报材料。林业生态示范项目需上报项目建议书,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需上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要由具备乙级(含乙级)以上林业工程咨询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文本编制详细内容参照《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印发和的函》(规山函[20xx]80号),也可到国家林业局门户网站公告公示栏下载。
(二)项目由县级林业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逐级向上申报,各级林业部门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农发办设在财政部门的为农发办,下同)对上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进行汇总、评审、筛选,形成备选项目。省级林业、财政部门要对所申报的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负责,要对项目申报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政状况等进行详细了解,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逐级评估、审查、论证,要建立项目评审责任制,明确评审人员的责任。
(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于近期下达各部门项目中央财政投资指标。各地应在国家林业局下达20xx年项目申报通知后,于8月15日前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向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申报项目。报国家林业局的申报材料包括联合申报文件、省级财政配套资金承诺函、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申报材料包括联合申报文件、省级财政配套资金承诺函、项目简表。
农业项目立项报告3
一、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政策落实氛围
为扩大补贴政策的知晓率,为政策落实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我局于3月中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月活动”。一是召开了全县18个乡镇农机工作联席会议,对各乡镇农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明确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操作程序,搭建起了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平台。二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进行政策宣传,在有线电视台、手机短信平台发布宣传信息四次,全方位开展农机技术、机具和补贴政策的宣传。三是积极组织宣讲团队,深入农村,开展中省农机补贴政策的宣讲。四是积极组织配合供货商、生产企业进行机具的性能演示和技术培训。通过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群众对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了解,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确保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公开、公正、公平、阳光操作。在开展此活动中,我局共投入经费2万元。制作横幅36条,宣传展板35个,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出动宣传车5台次,组建了农机下乡宣传队,深入到川道及南北两山进行了为期8天的`巡回宣传,使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家喻户晓。
二、加强制度管理
1、购置补贴手续的办公地点有明显的指示和标记形式并配备了专人办理电子手续。
2、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的程序以编制流程图固定标牌并上墙,此牌张贴各乡镇集镇。
3、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文件下发各乡镇,以一、二、三类乡镇分解任务和指标。
4、新增补贴机具品目、补贴金额等,以展板形式张贴各乡镇并上墙。
5、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工作纪律在全县18个乡镇公开上墙。
三、档案及操作管理。
1、严格按照省局下发份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检查执行。
2、审批通过协议“农户联”做到了及时打印加盖公章、负责人签字并及时交供货商。
3、没有暂收购机差价将其打入个人账户的现象。
4、购机人实行定期张榜公示。
5、没有出现任何搭车收费现象。
我县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20xx年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操作指南开展工作,操作公开透明。符合政策要求。
农业项目立项报告4
第一部分农业三产融合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6
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
8.企业投资决议;
9.……;
10.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项目总投资主要来自项目发起公司自筹资金,按照计划在203月份前完成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在204月底。整个项目建设期内,主要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备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员招聘及培训、设备签约、设备生产、设备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项目发起公司拟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项目建设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不足部分则以银行贷款、设备融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
2.项目原料供应及使用问题
项目产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可以实现就近采购。项目本着生产优质产品、创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对原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优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项目技术先进性问题
项目生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准则,拟采购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对生产技术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生产高效、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达标。
第二部分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背景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市场迅速发展
农业三产融合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农业三产融合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19,20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农业三产融合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查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农业三产融合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地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多元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基本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带动力量;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改制企业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步伐加快。重点调产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多元化支柱产业结构正在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六)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农业三产融合、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农业三产融合项目节能方案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节能需要单独列一章。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
四、农业三产融合项目消防方案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农业三产融合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
本项目采用“标准化培训”实施人员培训,所谓“标准化培训”指的是定岗前招聘、基本技能培训等由公司安排各部门技术骨干统一按照规定执行,力求使得员工熟悉公司业务和需要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经过标准化培训后,公司根据各人表现确定岗位,然后由各岗位的技术负责人针对岗位特有业务进行学徒式指导和培训。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员工定岗的准确性,也缩短了员工定岗后成为合格员工的时间,这对于节约人员培训成本和缩短培训时间都具有极好的效果。
第八部分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二、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农业三产融合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本内容由xiao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0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