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怎么写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一览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机构为管理客户信用,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客户的信用信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或机构在商业活动中面临的信用风险,保障其资产安全,提高商业决策的准确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以下是有关于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怎么写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一览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1

1目的

为了更好加强公司供应商及客户信用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提供公司信用管理的水平。

2范围

股份公司及所属控投子公司。

3职责

信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信用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相关部门负责配合实施。

4程序

4.1建立完整的信用档案。档案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4.1.1基本资料,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各种资质证书复印件、各种许可证书复印件、各种荣誉证书复印件等;

4.1.2反映客户信用申请和相关调查的资料,包括信用申请表、现场调查表、客户相关方调查表、资信调查报告或信用分析结论等;

4.1.3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4.1.4批准资料,包括每次授予额度后的授信额度表及通知函;

4.1.5赊销后的管理资料,包括与客户的通话记录、催账电话记录、对账单、付款承诺等;

4.1.6客户其它相关资料,包括企业宣传材料、网页资料、名片等公开资料。

4.2公司所有客户档案都必须按部门编号。信用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和保存信用管理台帐和相关材料。

4.3根据本公司业务的具体情况,当年和去年的信用管理档案保存在各市场部门,前年的信用档案必须移交到信用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信用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对信用档案资料核实后一个月内移交档案室归档。

4.4建立完整的客户信用资料,包括客户基本资料(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各种资质证书、许可证书、荣誉证书复印件)、客户信用申请表、现场调查表、资信调查报告、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授信额度批准表、客户通话记录、对账单、付款承诺、其他客户资料。

4.5移交到档案室归档的’客户信用档案的查阅需填写《档案查询单》标明查阅人、查阅客户名称、查阅用途,由信用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签字后方可查询。信用档案的缺失以及涉及商业秘密内容的泄漏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4.6配备大专以上学历,具有数据库检索服务的能力和经验的人员专(兼)职档案管理员。

4.7档案管理员必须经过企业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发布、执行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2

第一条目的:

本制度立足于建立完善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客户档案管理系统和客户档案管理规程,以提高国内和国际营销效率,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本公司交易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

第二条适用范围:

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直接客户与间接客户都应纳入本制度的适用范围。

第三条内容:

1.客户基础资料

客户资料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营销人员对客户进行的访问搜集来的。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大多以建立客户数据库的形式出现。

客户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客户的基本情况、所有者、管理者、与本公司交易时间、企业规模、行业、资产等方面。

2.客户特征

服务区域、销售能力、发展潜力、公司文化、经营方针与政策、企业规模(销售额等)、经营管理特点等。

3.业务状况

主要包括目前及以往的销售实绩、经营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的素质、与其他竞争公司的关系、与本公司的业务联系及合作态度等。

4.交易活动现状

主要包括客户的销售活动状况、存在的问题、保持的优势、未来的对策、企业信誉与形象、信用状况、交易条件和以往出现的信用问题等。

第四条方法

1.建立客户档案系统

本制度规定客户基础资料的取得形式如下,并采用数据库的形式进行:

(1)由销售代表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访问时进行整理汇总。

(2)向客户派发客户资料表,请客户填写。

(3)委托专业调查机构进行专项调查。

2.客户分类

利用上述资料,将企业拥有的客户进行科学的分类,目的在于提高销售效率,增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客户分类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客户性质分类。分类的标识有多种,主要原则是便于销售业务的开展。可按客户所在行业、客户性质、客户地域、顾客类型划分。

(2)客户等级分类。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客户等级标准,将现有客户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对客户进行渠道管理、销售管理和货款回收管理。

3.客户构成分析

利用各种客户资料,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客户分类,分析其构成情况,以从客户角度全面把握本公司的营销状况,找出不足,确定营销重点,采取对策,提高营销效率。

客户构成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销售构成分析。根据销售额等级分类,分析在公司总销售额中,各类等级的客户所占比重,并据此确定未来的营销重点。

(2)商品构成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商品总销售量中各类商品所占比重,以确定对不同客户的商品销售重点和对策。

(3)地区构成分析。通过分析企业总销售额中不同地区所占的比重,借以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4.客户信用分析

在客户信用等级分类的基础上,确定对不同客户的交易条件、信用限度额和交易业务信用处理办法。

第五条客户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在客户档案管理过程中,需注意下列问题:

1.客户档案管理应保持动态性,不断地补充新资料。

2.客户档案管理应重点为企业选择新客户,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提供资料。

3.客户档案管理应“用重于管”,提高档案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4.客户档案系统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确定严格的查阅和利用的管理办法。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3

客户信用档案是本企业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收集、整理客户资料和活动记录,是建立、完善客户信用档案的前期工作。为使客户档案尽可能好地服务于对客户过去信用状况的了解,准确评价客户现实信用状态,特制订本制度。

一、公司所有合同必须编号,客户信用资料应在收集后交给部门信用管理员整理、保存。

二、客户档案中,应包括从接触客户起的全部资料和活动记录。主要是:

1、业务洽谈记录、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报审及批准文件;

2、对方当事人的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事业法人执照的副本复印件;

3、对方当事人履约能力证明资料复印件;

4、对方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合同承办人的职务资格证明、个人身份证明、介绍信、授权委托书的原件或复印件;

5、我方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6、对方当事人的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和主体资格证明资料的复印件;

7、双方签订或履行合同的往来电报、电传、信函、电话记录等书面材料和视听材料;

8、登记、见证、鉴证、公证等文书资料;

9、合同正本、副本及变更、解除合同的书面协议;

10、标的物的验收记录;

11、交接、收付标的、款项的原始凭证复印件。

三、合同承办人在办理完毕签订、变更或解除合同手续之日起的十天内,应将合同档案资料交由信用管理员核实,由该信用管理员将之送交信用管理办公室保管备查,年终由信用管理办公室移交公司档案室归档。

四、公司档案室负责做好客户信用档案验收、记录、保管和查阅服务等工作。

五、查(调)阅客户信用档案的人员,须按公司档案管理制度规定办理手续,并严守保密纪律。

六、档案管理员必须经过企业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本内容由xiao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07260.html

(0)
xiaozhenxiaozhe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