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理知识普及常识 心理障碍的表现

心理学 是对思想和行为的科学研究。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人格和个体差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常见的心理知识普及常识,拉至文末查看完整资源的领取方式可下载!

资源展示如下

常见的心理知识普及常识 心理障碍的表现

文章目录

常见的心理知识普及常识

心理障碍的表现

心理冲突的四种基本类型

十大常见心理困扰

变态心理三大特征

常见的心理知识普及常识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3)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4)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5)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痛苦。

引起抑郁症的两大原因:有关专家指出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可以分为非心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种情况。

1、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非心理原因:

1)药物的副作用。药物可以治病,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起忧郁症。服用治高血压、心律不齐和其它类固醇药物,如果发现有忧郁症状,应立即请医生诊断。

2)甲状腺问题。甲状腺不正常是引起忧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3)经前综合症。许多妇女都有经前综合症,但其中只有5%患严重忧郁症影响日常生活。主要症状有:强烈饥饿感、哭泣、行为异常。

4)缺乏运动。研究表明,缺乏运动会导致忧郁症。

2、 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心理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中,其寿命、健康和疾病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人们观察、烦恼、幸福、悲痛、舒畅、焦虑等,这一切维持或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绪都与社会紧密相连。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都会引起抑郁症的心理因素。

常见心理疾病——焦虑症

焦虑症是精神上的疾病,焦虑症的表现具有持久性的焦虑,紧张不安和内神经紊乱脑功能失调等诸多症状,焦虑症的表现还常常会引起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上的不适感。焦虑症常发病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压力也随之而来,导致的是焦虑症患者数量的上升,为了降低焦虑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了解焦虑症的表现是很重要的。

焦虑症的表现持续在6个月以上,症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一、身体紧张

这个指的是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有的时候会坐立不安,来回徘回,总觉得是要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能安心,但是自己又说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

三、对未来无名的担心

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始终是不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以至于导致很疲劳。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担心焦虑。至于是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四、过分机警

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不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习惯,这导致的是引起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家庭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没有和谐的家庭氛围,任何教育都无从谈起。根据调查,品学兼优的孩子,家庭氛围都比较好。相反,也有一些孩子,突然违规违纪、脾气暴躁、成绩下降,或者长期如此,很有可能,在家庭方面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

调节焦虑症的精神良方:

1、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

2、保持乐观: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3、幻想: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深呼吸: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5、转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想治愈,还需从根本上解开患者的心病,还需长期的维持式自我调节。

信息焦虑症常见症状:

1、一个小时要检查五遍以上手机,哪怕去深山老林度假也一样。当发现没有人来电或来短信是,有很深的失落感。

2、当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上网时,整个人极度焦虑难受,恨不得变成超人,飞到外太空去接受网络的超强吸引。

3、下意识地登录无聊网站搜索无聊图片,并也乐此不疲,喜欢享受这类肤浅的快感。

4、总是怕自己跟不上潮流,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一些新近流行的事情。当别人问到某个信息自己不知道时,情绪一下子就跌到谷底。

5、喜欢信息胜过真实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常有一种“万物皆醒我独醉”的飘然世外的感觉。

6、喜欢被信息淹没的感觉,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不断延长游戏时间。但现实生活中有时会觉得自己一团糟。

7、经常容易一会儿自我贬低,一会儿自我吹嘘。处世比较极端,不容易妥协。

心理障碍的表现

一般来说,心理障碍有以下症状:

一、焦虑。指以不明原因的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障碍为主的状态,经常出现紧张、焦虑,伴有头痛、心惊肉跳、四肢乏力、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二、抑郁。这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反应,突出的特点是心境悲观、表情愁苦,自感全身不适,多有自责现象,对周围一切事物缺乏兴趣,总觉得诸事不如意、不顺心,甚至有悲观厌世的念头,常伴有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

三、疑病。过分的关注自身健康,怀疑身体某部位或某一器官异常病变,有的人认为自己患了难治甚至是不治之症,反复检查,常伴有忧虑和恐惧感。

心理冲突的四种基本类型

一、选择性冲突

选择性冲突是指个体在面临两个或更多的选择时,由于选择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冲突。例如,一个学生可能需要在假期里既要学习,又要参加社交活动;一个职业女性可能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这些选择都是有好处和坏处的,个体需要在它们之间做出权衡和抉择。选择性冲突通常会引起个体的内心纠结和不安,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

二、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扮演两个或更多的角色时,由于这些角色之间的不兼容性而产生的冲突。例如,一个父亲可能需要在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之间平衡;一个学生可能需要在学生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平衡。这些角色都是重要的,但它们的需求和要求可能会相互竞争,导致个体的矛盾和不适。

三、价值冲突

价值冲突是指个体在面临两种或更多的价值观时,由于这些价值观之间的不兼容性而产生的冲突。例如,一个人可能需要平衡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或者平衡自由和责任。这些价值观都是有意义和重要的,但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个体的烦恼和不适。

四、自我冲突

自我冲突是指个体在面临内部自我需求和外部现实需求时,由于这些需求之间的不兼容性而产生的冲突。例如,一个人可能需要平衡个人需求和他人需求,或者平衡自我表达和社会期望。这些需求都是个体内部的一部分,但它们可能会相互竞争和产生冲突,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心理冲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选择性冲突、角色冲突、价值冲突和自我冲突。个体需要认识到这些冲突,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十大常见心理困扰

1、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和恐惧。如果你经常感到不安、害怕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你可能患有焦虑症。应对焦虑症的方法包括深呼吸、冥想、运动和寻求专业帮助。

2、 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如果你经常感到悲伤、无助或绝望,那么你可能患有抑郁症。应对抑郁症的方法包括与亲友交流、寻求专业帮助、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参加支持小组。

3、 压力过大

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等。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应对压力过大的方法包括学会放松技巧、规划时间、寻求支持和调整自己的态度。

4、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问题。睡眠障碍可能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应对睡眠障碍的方法包括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物质和寻求专业帮助。

5、 饮食失调

饮食失调是指对食物和体重的不正常关注和行为。饮食失调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身体健康问题和心理问题。应对饮食失调的方法包括接受自己的身体形象、寻求营养师的建议、参加支持小组和学习健康的饮食习惯。

6、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强烈恐惧和回避。如果你经常感到害怕在公共场合出丑或被评价,那么你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应对社交恐惧症的方法包括逐渐暴露自己于社交场合、寻求专业帮助和参加社交技能训练。

7、 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强烈的强迫思维和行为。如果你经常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强迫行为或思维,那么你可能患有强迫症。应对强迫症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寻求专业帮助。

8、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PTSD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对创伤事件的持续回忆和强烈的情感反应。如果你经历了创伤事件,如战争、暴力袭击或自然灾害,并且无法摆脱这些回忆和情感,那么你可能患有PTSD。应对PTSD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支持小组。

9、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人格异常,表现为与他人交往困难、情绪不稳定和自我中心等特征。如果你经常感到与他人难以相处或无法适应社会环境,那么你可能患有人格障碍。应对人格障碍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支持小组。

10、 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是指对性行为的兴趣或能力的问题。如果你经常感到对性行为缺乏兴趣或无法达到性高潮,那么你可能患有性功能障碍。应对性功能障碍的方法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与伴侣的交流。

总之,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学会应对它们是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重要步骤。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患有某种心理问题,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只有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自我管理,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和身体。

变态心理三大特征

通常情况下,心理变态的表现症状一般包括心理扭曲、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扭曲:心理变态患者心理扭曲一般会表现为自恋倾向,常会出现幻觉、脱离现实的情境,通常无法正常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冲突,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秩序的行为,甚至会出现一定的自杀倾向。

2、情感障碍:心理变态患者还存在一定的情感障碍,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经常猜忌他人,对他人的看法漠不关心,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被害妄想症。

3、行为异常:心理变态患者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愤怒、偏激等行为,并且可能会做出违反社会秩序以及公序良俗的事情,存在一定的暴力倾向。

常见的心理知识普及常识 心理障碍的表现

常见的心理知识普及常识¥9.90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内容由yiyu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31339.html

(0)
yiyuanyiyu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