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学计算机入门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是指计算机领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石。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学计算机入门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

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2.了解操作系统的种类和功能组成,掌握Windows的使用。

3.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的操作技能,并能熟练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相关软件分别进行文档编制、数据计算及分析、演示文稿制作等。

4.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和服务以及Web技术的基本概念。

5.掌握多媒体技术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6.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能使用Access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7.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2

1.计算机产生: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计算机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

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

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第三代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年以来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

3.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通信与网络

1.科学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

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

3.过程控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控制,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4.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5.人工智能(主要是只能机器人方向)

6.通信与网络(上网听歌看电影玩游戏,qq聊天等)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自动控制能力、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力强、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

1.十进制转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以2取余,直至商为0;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直至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为止。

2.十进制转八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8,小数部分乘以8。

3.十进制转十六进制:方法同上。整数部分除以16,小数部分乘以16。

二进制的特点:逻辑性强、工作可靠、简化了运算字符普遍采用的编码是ASCII码,一个字节,8位;汉字使用的编码是GB2312-80,两个字节,16位2。

4.计算机信息处理:计算机中的一切信息均采用二进制。(十六进制H,八进制O,十进制D,二进制B)

5.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主机和外围设备,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3

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1、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1623-1662):在1642 年发明了第一台机械式加法机。该机由齿轮组成,靠发条驱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

2、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673 年发明了机械式乘除法器。基本原理继承于帕斯卡的加法机,也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但它能够连续重复地做加减法,从而实现了乘除运算。

3、英国数学家巴贝奇:1822 年,在历经10 年努力终于发明了“差分机”。它有3 个齿轮式寄存器,可以保存3 个5(www.baihuawen.cn) 位数字,计算精度可以达到6 位小数。巴贝奇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奠基人。

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理论计算机的奠基人)

图灵机:这个在当时看来是纸上谈兵的简单机器,隐含了现代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基本思想。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家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模型都被证明是和图灵机等价的。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计算机鼻祖)计算机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应采用二进制简化机器的电路设计;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 年2 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 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 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2、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的类型

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

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1.1.4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含义)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按照程序自动运行

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与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远程通讯与网络应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

1.1.5 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光计算机2、生物计算机3、量子计算机

1.2 计算机系统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是指能够收集、加工、处理数据以及输出数据所需的设备实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总和。

软件系统是指为了充分发挥硬件系统性能和方便人们使用硬件系统,以及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设计的程序、数据、文档总和,它们在计算机中体现为一些触摸不到的二进制状态,存储在内存、磁盘、闪存盘、光盘等硬件设备上。

1.3.1 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是一种知识,是接受者事先不知道不了解的知识。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数据。

4 次信息革命:文字、造纸和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与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1.3.1 信息技术产业与人才

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支柱,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制造业、计算机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国民经济中传统行业的信息化

信息产业属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产业。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

对信息科学的理解

对信息应用的实践能力

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4

五大硬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裸机)

CPU的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

(1)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2)存储器

①分类内存被CPU直接访问,存储容量小、速度快、价格贵外存用时才调入内存,存储容量大、速度慢、价格便宜

②内存ROM(只读存储器)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保留. RAM(随机存储器)能读能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③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④存储容量:字节(Byte)、KB、MB、GB  (1字节(Byte)=8位(bit))

换算:1KB=1024B  ,1MB=1024KB , 1GB=1024MB    (2^10=1024) 一个英文字母占用1个字节存储单元,一个汉字占用2个字节存储单元。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软件系统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可直接执行)、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种。

6.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冯·诺依曼

7.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字长、主频、存储容量

8.计算机病毒

(1)定义: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破坏(破坏的计算机软件和数据)

(2)特征: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灵活性和触发性。

(3)预防的方法:安装杀毒软件,不浏览恶意网站和不良网站,使用正规软件,防火墙

9.计算机基本操作:(1)开机:外部设备(输入/输出)、主机

(2)关机:主机、外设(3)热启动:Ctrl+ Alt + Del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5

1.新建文档:

①“文件”菜单→“新建“命令→对话框→“常用”选项卡→“空白文档”。

②单击常用工具栏新建按钮。

③按快捷键“Ctrl+N”新建命令。

2.打开文档:

①“文件”菜单→“打开“命令→对话框→“查找范围” →选择要打开的文件→“打开”按钮。

②“常用”工具栏→单击打开按钮。

③按快捷键“Ctrl+O”打开命令。

3.保存文档:

①“文件”菜单→“保存”命令(另存为)命令→对话框→输入文件名(保存类型)→“保存”按钮。

②单击“常用”工具栏按钮。

③按快捷键“Ctrl+S”命令,可保存文件。

④按F12→对话框→输入文件名→“保存”按钮。

4.关闭文档:

①单击“文件”菜单→“关闭“命令

②单击窗口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按钮。

③按快捷键“Alt+F4”关闭命令。

④双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5.如何设置文档显示的数目:

工具”菜单”→“选项”命令→“选项”对话框→“常规”选项卡→“列出最近使用文件选项”→输入文件数目→可显示最近所编辑的文档。

6.自动保存和恢复:

①“工具”菜单→“选项”命令→“选项”对话框→“保存”选项卡→“自动保存时间间隔”项→设置存储时间(可适当将时间设置减少)→“确定”按钮。

(*自动保存:可存储上次最后一次手动存储保存之间输入的信息。)

②改变默认路径

(一般默认的保存和打开的文件夹为“My Documents”即“我的文档”)来存储。

③“工具”菜单→“选项”命令→“选项”对话框→“文件位置”选项→“文件类型”列表→选择第一项“文档”→“更改”按钮→“更改位置”对话框→选择存储的文件夹→“确定”按钮→选项”对话框→“确定”按钮。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6

信息的基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同的载体,比如交通信息通过信号等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就像不能没有空气和水一样,人类也离不开信息。因此人们常说,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感觉剥夺实验”就是有力的佐证。

3.时效性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的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比如,交通信息,股事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等。

4.共享性

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者接受,而且不会消失

5真实性

信息有真假,学会判断虚假的信息

打印机分为3种

针式打印机(耗材为色带)

喷墨打印机(耗材为墨水)

激光打印机(耗材为碳粉)

常见的图片格式:BMP格式(文件大,不压缩,不受网络欢迎)、GIF格式(网络上广泛应用,文件小而且可以做为动图)、JPEG(jpg)格式(网络上广泛应用,文件大小最小,不能做为动图)

常见的音频格式:MP3格式、WAV格式

常见的视频格式:AVI格式、WMA格式、RMVB格式、RM格式、Flash格式、MP4格式、3GP格式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7

一、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

(2)双总线结构

(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 主存—辅存层次 和 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

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作业调度算法:

1、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 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 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以上三种都是非抢占的调度策略。

三、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

定义: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于特定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硬件上,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使用专用的嵌入式CPU。软件上,代码体积小、效率高,要求响应速度快,能够处理异步并发事件,实时处理能力。

应用:从航天飞机到家用微波炉。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滑动窗口协议规定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TCP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决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8

1.Windows 7的特点:系统软件的核心;多用户多任务;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Windows 7中软件最小化后在后台继续运行

2.桌面:就是启动后的屏幕画面称为“桌面”组成:桌面背景、图标、任务栏桌面图标可以按名称、大小、日期/时间组织排列。在Windows 7中,使用“开始”菜单可以启动程序并运行应用程序,这也是运行应用程序最常用的方法。

3.窗口:应用程序的工作界面,即应用程序与用户的交互界面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状态栏、滚动按钮、滚动条、滚动块、边框、边角等

窗口的操作:(1)最大化:使窗口充满整个屏幕(2)最小化:窗口缩小成一个图标置于任务栏中,应用成转入后台工作,仍在内存中(3)关闭:Alt+F4 (4)移动:拖动标题栏(5)改变窗口大小:拖动边框或边角(6)切换:Alt+Tab (活动窗口只有唯一的一个)

对话框:电脑上一个个窗口,可以最大化、最小化、关闭。

4.菜单的约定:(1)菜单名后有… 表示该菜单项会弹出一个对话框

(2)菜单名后有箭头表示该菜单下含有子菜单

(3)菜单名实灰色的,表示该菜单当前不能使用

5.菜单命令快捷键:

复制 Ctrl+C  粘贴 Ctrl+V 剪切 Ctrl+X 全选Ctrl+A   撤销Ctrl+Z 恢复Ctrl+Y   打开Ctrl+O 新建Ctrl+N  打印 Ctrl+P 保存Ctrl+S查找Ctrl+F  替换 Ctrl+H

6.文件名组成:主文件名.扩展名文件名最多由255个字符组成(注意:/ \ : * ? “ | < > 这个9个符号不能使用)

7.文件的系统结构是:树形结构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外存中的

8.文件的属性:只读属性、存档属性、隐藏属性、共享属性

9.文件的选定:(连续多个)单击第一个,按住Shift键,再单击最后一个(不连续多个)按住Ctrl键,逐个单击每一个,详见书本60页

10.文件的基本操作:(1)移动:剪贴+粘贴同盘间直接拖动异盘间Shift+拖动(2)复制:复制+粘贴同盘间Ctrl+拖动异盘间直接拖动(3)删除:Delete(shift del)键,   文件—删除右键,删除

11.全屏拷贝键:PrintScreen(将整个屏幕复制到剪贴板)PrintScreen+Alt(将桌面活动窗口复制到剪贴板)

12.剪贴板:一块内存空间,断电后内容丢失

13.回收站:一块硬盘空间,断电后内容被保存。进行删除操作可彻底清除回收站上的

14.Windows的附件默认的扩展名:写字板(.rtf)、记事本(.txt)、画图(.bmp)

15.在Windows中安装或删除一个应用程序时,应先打开控制面板窗口,然后使用其中的“添加/删除程序”的功能。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9

1.1算法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

(1)可行性;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一般来说,算法的工作量用其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来度量,而算法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是问题规模的函数。在同一个问题规模下,用平均性态和最坏情况复杂性来分析。一般情况下,用最坏情况复杂性来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

(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结构是反映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的表示。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

(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逻辑关系,与在计算机内的存储位置无关)

一个数据结构中的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与逻辑关系有可能不同。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

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复杂程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条件: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如:一个N维向量、矩阵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

(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1.4 栈和队列

1、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2.栈的顺序存储

用一维数组S(1:m)作为栈的顺序存储空间,M为栈的最大容量。S(bottom)表示栈底元素,s(top)为栈顶元素,top=0表示栈空,top=m表示栈满。

3.栈的基本运算:

(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top=top+1;将新元素插入到栈顶指针指向的位置) 上溢

(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将栈顶指针指向的元素赋给指定的变量,top=top-1) 下溢

(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1.5 队列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是“先进先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队列的顺序存储

与栈类似,用一维数组Q(1:m)作为队列的顺序存储空间

队列运算

(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

(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

循环队列:

在循环队列结构中,当存储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已被使用而要进行入队运算时,只要存储空间的第一个位置空闲,就可将元素加入到第一个位置,即将存储空间的第一个位置作为队尾。

从Front指针指向的后一个位置直到队尾指针rear指向的位置之间所有的元素均为队列中的元素。

循环队列的初始状态为空: rear=front=m

当循环队列满时,rear=Front

为区别队满还是队空,增加标志S。

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

1.5线性链表

对于元素变动频繁的大线性表不宜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而应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数据结构中的每一个结点对应于一个存储单元,这种存储单元称为存储结点,简称结点。

结点由两部分组成:(1)用于存储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2)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用于指向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链式存储方式既可用于表示线性结构,也可用于表示非线性结构。

线性链表,HEAD称为头指针,HEAD=NULL(或0)称为空表,如果是两指针:左指针(Llink)指向前件结点,右指针(Rlink)指向后件结点。

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

1.6树与二叉树

树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所有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特性。

在树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

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度为2的树称为二叉树。

二叉树的特点:

(1)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k≥1)个结点;

(2)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结点;

(3)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4)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其深度至少为[log2n]+1,其中[log2n]表示取log2n的整数部分;

满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有两个子结点,

满二叉树的性质:

第k层上有2k-1个结点,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m-1个结点。

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由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的特点可以看出,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一般不是满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的性质:

(1)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

(2)设完全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如果从根结点开始,按层序(每一层从左到右)用自然数1,2,…,n给结点进行编号(k=1,2…。n),有以下结论:

①若k=1,则该结点为根结点,它没有父结点;若k>1,则该结点的父结点编号为INT(k/2);

②若2k≤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左子结点编号为2k;否则该结点无左子结点(也无右子结点);

③若2k+1≤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右子结点编号为2k+1;否则该结点无右子结点。

二叉树存储结构

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对于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可以按层序进行顺序存储。

二叉树的遍历:

(1)前序遍历(DLR),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LDR),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3)后序遍历(LRD)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例: 设有如下的二叉树

其前序遍历(DLR)的结果为: A B D E H I C F G

其中序遍历(LDR)的结果为:D B H E I A F C G

其后序遍历(LRD)的结果为:D H I E B F G C A

1.7查找技术

顺序查找的’使用情况:

(1)线性表为无序表;(不管是顺序存储结构还是链式存储结构)

(2)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即使是有序线性表)

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

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二分查找最坏情况只需比较log2n次,顺序查找需要比较n次。

1.8排序技术

排序是指将一个无序序列整理成按值非递减顺序排列的有序序列。

交换类排序法:

假设线性表的长度为n

(1)冒泡排序法

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

(2)快速排序法

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

插入类排序法:

(1)简单插入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

(2)希尔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1.5)次比较。

选择类排序法:

(1)简单选择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

(2)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log2n)次比较。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0

1.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地理位置不同、并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

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组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3.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拓扑结构分: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网状

(2)按地理位置范围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969年美国   ARPANET  

6.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有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无线(微波、卫星、无线电、红外线、激光等)

7.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硬件:

(1)交换机:连接各类服务器及终端并负责它们之间数据接收和转发的设备

(2)路由器: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设备,从而构成更大的网络

8.计算机网络协议:通信双方传输信息时必须遵循的一组约定或规则三要素:语义、语法和规则

9.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通信的功能分为七层:(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1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1.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

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

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中央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这是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以前我们常说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按CPU的型号来叫的。

时钟频率是一台电脑按固定的节拍来工作的一种衡量方法吧,又称为主频,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就越短,它执行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便越短,运算速度就越快。

(2)、内存的容量

内存的单位是MB,平常人们总说我的内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这个,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电脑,它的内存容量越大,则电脑所能处理的任务可以越复杂,速度也会越快。

(3)、外部设备的配置情况

高档电脑一般都有软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4)、运行速度

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内存的速度所决定的。

(5)、总线类型

总线位数越多,机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运行所有电脑上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接受电脑各类扩展卡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2

因特网(Internet)基本概念

Internet主要功能包括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信息查询和全球信息浏览。

(1)最基本的协议是: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又称网络通讯协议)

(2)WWW含义:全球信息网,是Internet上的一个超文本信息查询工具

(3)HTTP含义:超文本传输协议

(4)HTML含义:超文本标记语言

(5)URL含义:统一资源定位

(6)Internet提供的主要服务: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文件传输、WWW服务

(7)Telnet含义:远程登录

(8)FTP含义:文件传输(用户向服务器传送文件称为上传,从服务器传送文件至计算机称为下载)

(9)IP地址:每一台主机拥有的唯一的编号。

(10)IP地址共4 字节,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主要由类型号、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书写格式:四个十进制数,用“.”分隔,如127.12.3.0  (十进制数在0——255之间)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3

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

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4

冯·诺依曼体系:

计算机的硬件基础架构都是依赖于冯诺依曼提出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现代计算机的核心架构可以抽象为五个基础组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PU功能:程序、操作、时间控制和数据处理。

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内部总线。

运算器:ALU-算术逻辑单元、AC-累加寄存器、DR-数据缓冲寄存器、PSW-状态条件寄存器。

控制器:IR-指令寄存器、PC-程序计数器、AR-地址寄存器、ID-指令译码器

进制转换

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有:

R进制转十进制:按权展开;

十进制转R进制:短除法;

二进制转八、十六进制:分组快速转换

数据编码

原码:负数把第一位改成1;

反吗: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其绝对值按位求反;

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补码等于在其反码的末尾+1;

移码:在数X上增加一个偏移量(实际上,将补码的符号位取反)。

校验码

1.奇偶校验码(在编码中增加一个校验位来使编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奇校验)或者偶数(偶校验),从而使码距变为2)=>只能检验一位的错误。

特点:只能检测出奇数位出错但不知道哪位出错,并且不可以纠正。

2.海明码:在数据位中之间插入k个校验位,通过扩大码距来实现检错和纠错,既可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一位数据错误的位置加以纠正。

特点:可以检错和纠错.

3.循环冗余校验码:利用生成多项式为k个数据位产生r个校验位来进行编码,长度为r+k,校验码越长,校验能力越强。

特点:可以检错但不能纠错。

4.结构、组织、实现、性能。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系统各种应用的互联,组织指的是各种不见的动态联系和管理,实现指的是各模块设计的组装完成,性能指计算机系统的行为表现。

Flynn分类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单控制器单处理器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单控制器多处理器

多指令单数据流(MISD):多控制器单处理器

多指令多数据流(MIMD):多控制器多处理器

CISC与RISC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指令数量多,指令频率差别大,多寻址、使用微程序控制技术)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指令数量少,操作寄存器,单周期,少寻址,多通用寄存器,硬布线逻辑控制,适用于流水线)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5

流水线

流水线:是指在程序执行时多条指令重叠进行操作的一种准并行处理实现技术。

流水线建立时间:一条指令执行时间。

流水线周期:执行时间最长的一段。

吞吐率:单位时间内流水线处理机流出的结果。对指令而言就是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指令数。

cache

cache替换算法:随机替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近期最少使用算法、优化替代算法。

输入输出技术

IO设备与主机之间交换数据主要有物种方式:

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当IO系统与主机之间交换数据时,当IO系统完成了数据传输后用中断信号通知CPU,CPU保护现场并转入IO终端服务程序完成与IO系统的数据交换。)、DMA方式、通道方式、IOP输入输出处理机、DMA传送方式优先级高于中断方式。

总线结构

1.数据总线(data bus):在CPU与RAM之间来回传送需要处理或是需要储存的数据。

2.地址总线(address bus):指定在RAM之中储存的数据的地址。

3.控制总线(control bus):将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的信号,传送到周边设备。

内存

静态数据区、代码区、栈区、堆区。

静态数据区: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存储时放在这块区域

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栈区: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堆区: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或OS管理。

信息安全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

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技术(发送和接受数据的双方必须使用相同的、对称的密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和解密)。

数据加密标准:DES,采用替换和移位的方法加密;

非对称加密技术: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和私有密钥;

算法:RSA算法(公开密钥,安全性在于基于大素数分解);PKI,公开密钥体系。

认证技术:hash函数与信息摘要、数字签名、SSL协议(安全套协议)、数字时间戳技术。

计算机性能

性能衡量评价:时钟频率、指令执行速度、等效指令速度法、数据处理速率。

局部性原理

1.概念;程序在执行时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一段时间内,整个程序的执行仅限于程序中的某一部分。相应的,执行所访问的存储空间也局限于某个内存区域,

2.时间局部性:如果程序中的某条指令一旦执行,则不久后该指令可能再次被执行。

3.空间局部性: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则不久之后,其附近的存储单元也将被访问。程序大部分情况下处于顺序和循环或者某个模块中执行。

编译原理

文法

概念:以又穷的集合描述无穷的计划的工具

字母表:元素的非空有穷集合,其中元素称为符号,所以也叫符号集;

符号串:由字母表中的元素组成的任何有穷序列,串中的元素个数叫做符号串的长度,空符号串ε,长度为0。

符号串的运算:

连接-符号串x = ab,y=cd, xy = abcd

方幂-z=xn,当n = 0, z = ε,当 n = 2, z = xx

集合的闭包-∑* = ∑0 ∪∑1 ∪∑2 ∪…∪∑n

∑+ 为正闭包 = ∑1 ∪∑2 ∪…∪∑n

规则|产生式|生成式,是形如α->β的有序对,读作α定义为β,相同左部的产生式可缩写A->a|b|c|d。

文法定义的形式-四元组(Vn,Vt,P,S): Vn为非终结符集,Vt 为终结符集,P为规则集,S为识别符|开始符,至少要在一个规则中作为左部出现,Vn ∩ Vt = ∅。

直接推导=>, 长度为n(n>=1)的推导+=>,长度为n(n>=0)的推导=>【+在=上面】,v=0S1,w=0011,直接推导:0S1 =>0011,使用规则:S->01,γ=0,δ=1;可以说w是v的直接推导,或者w直接归约于v,由识别符号S推导出来的符号串称为文法的句型,如果该符号串仅由终结符号组成,称为句子。

G[S]称为文法,L[G]为文法的集合表示形式

若L[G1] = L[G2],则称文法G1和G2是等价的。

G[S]:S->0S1,S->01

G[A]:A->0R,A->01,R->A1

L[S]=L[A]={0n1n|n>=1}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计算机科学学习的基础,也是计算机领域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体系。希望本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能够对读者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点的意义以及相关概念有所帮助。

本内容由学无止ji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5527.html

(1)
学无止jin的头像学无止ji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