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常识大全 地理知识的常识大全初中(3篇)

“地理知识常识大全”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包含了各种地理知识的基本常识的集合或汇编。这些地理知识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这样的知识汇编对于想要了解地理知识的人,或者想要从事与地理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参考资料。以下是有关于地理知识常识大全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地理知识常识大全 地理知识的常识大全初中(3篇)

地理知识常识大全1

1.地区名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朔气指北方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2.政区名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州】参见“郡”条。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

地理知识常识大全2

1.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3.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河南省

4.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5.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6.领土的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领土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8.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E)

9.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鸭绿江口

10.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北仑河口

11.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12.最长最宽的山脉:昆仑山脉

13.最长的河流:长江

14.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5.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6.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17.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

18.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9.最早的越岭运河:灵渠

20.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21.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22.最深的湖:长白山天池

23.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

24.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25.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落差310米)

26.最大的瀑布群: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

27.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28.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29.地势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30.地势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31.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32.最大的丘陵区:江南丘陵区

33.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

34.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5.最深的大峡谷:云南省丽江县的虎跳峡

36.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37.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岛屿1339个)

38.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

39.岛屿最多的省:浙江省

40.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

41.海岸线最曲折的省:福建省

42.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

43.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44.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

45.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46.陆地最低点:艾丁湖(-154米)

47.最大的冰川:因斯提冰川(长40千米)

48.最厚的山谷冰川:纳木那尼冰川(厚度超过200米)

49.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50.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51.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52.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

53.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54.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省东北部的火烧寮

55.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56.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马干沙漠

57.最大的城市:上海

58.温泉最多的城市:济南

59.最大的山城:重庆

60.私家园林最多的城市:苏州

61.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

62.阳光最充足的城市:拉萨

63.最东端的小镇:乌苏镇

64.最南端的城市:三亚

65.最北端的村庄:漠河

66.最热的城市:吐鲁番

67.最冷的村庄:漠河

68.最著名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

69.地震最频繁的省:台湾省

70.最大的港口:上海港

71.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

72.茶花品种最多的省:云南省

73.最大的响石带:重庆巴南区丰盛镇响石带(长3000多米)

74.最高的电视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75.最大的油田: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

76.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

77.热泉最集中的地方:云南省的腾冲热海

78.最大的椰子产地:海南岛

79.最著名的热带雨林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

80.下雨天数最多的地方:四川峨眉山顶

81.阳光最充足的地方:青海的冷湖

82.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3.地球上最北的热带雨林:西藏的墨脱

84.面积最大的县:新疆若羌县

85.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黑龙江省的嘉荫(49.2℃)

86.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南海西沙(6.1℃)

87.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北京的中关村

88.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

89.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90.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

91.最大的野生东北虎聚集区:吉林长白山

92.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

93.最大的原始森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

94.最早发现和开采的石油基地:玉门

95.最早最大的航天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96.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

97.年产量最大的煤田:山西大同煤田

98.雾日最多的地区:四川省峨眉山

99.规模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桂林漓江风景区

100.最大的帝王陵墓博物馆: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

地理知识常识大全3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1.中亚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2.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点击查看:高中地理必备答题地理知识点汇总

渔业资源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属于沉积型矿产,随入海河流携带到海岸带分选沉积形成富集矿床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油气资源丰富是由于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由于板块挤压褶皱形成穹窿构造,加上沉积环境,形成了油气资源。

②海盆深海锰结核,成因较复杂。可能来自陆地、大陆或岛屿的岩石风化后释放出铁、锰等元素,其中一部分被海流带到大洋沉淀;也可能来自海底火山,岩浆喷发产生的大量气体与海水相互作用时,从熔岩中搬走一定量的铁、锰,使海水中锰、铁越来越多最终沉积到深海中。

湖泊种类

1构造湖:由地壳内力作用,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产生的构造湖盆,经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构造湖。构造湖具有十分鲜明的形态特征,即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时,还经常出现一串依构造线排列的构造湖群。

2断层湖:指由内力的断裂下陷而成的湖泊。它是内力形成湖泊的一种,这类湖泊也可以称为构造湖。

3湖泊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如火山活动可以形成火口湖、堰塞湖;地壳运动可以形成构造湖,这一类湖统称为内力湖,意思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结果产生的湖泊。还有一种是外力湖,它是在流水、风、冰川等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如冰川湖、海成湖、河成湖、风成湖、岩溶湖等。

海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封闭或接近封闭状态的湖泊。其中最常见的是泻湖,系靠近陆地的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所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有的泻湖保留有高潮时与海相连的狭长通道,有的则完全不通。中国台湾省的高雄港即为典型的海成泻湖。还有一些形成年代较久的古泻湖,因长期与海隔离,陆上淡水注入,已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迹湖,如浙江杭州的西湖.艾丁湖:洼地积水湖北美五大湖泊及欧洲湖泊:冰川作用而成死海及非洲主要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等):断裂下陷而成五大连池:火山岩浆下泻堆积河道而成堰塞湖长白山天池:火山口积水而成里海,咸海:海迹湖贝加尔湖:断裂下陷而成

本内容由xiaojie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61008.html

(0)
xiaojiexiaojie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