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古诗《草》是一首优美的诗歌,通过描述草的形态和特点,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开展《草》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让幼儿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奇妙。同时,该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让幼儿在表演和朗诵中提高自信心和个性魅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 幼儿园古诗《草》优秀教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6/2023061602540355.png)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ì。(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我想》这手小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我想》。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说话的草》和这首诗有些相象,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理解文中词语。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会说话的草》与《我想》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体会小作者置身于自然,置心于自然的真实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讨论。
4、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我们把自己投身于自然之中,在柳阴下、小河边、星夜里、草地旁……静静地坐一坐,躺一躺,去领悟大自然为你带来的独特感受。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并会写“枯、荣”
3、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4、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插图
一、课前准备
齐读白居易的一首古诗《江南好》,跟学生介绍白居易是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尤其是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极为有名,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到他的这些优秀诗文。
二、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昨天的课文中学到的小草是什么样子吗?
在你的眼里草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听听在诗人白居易眼里的草是什么样的?,齐读《草》
三、诗歌加插图,学习诗歌
1.出示诗歌;
看来这首诗对同学们而言是耳熟能详呢?那么你能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吗?能产生问题的人才是会思考的人!
(预测学生会提出不能理解的诗歌中的词语或者是句子)
看来大家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感觉到有点困难的!没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慢慢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大家别着急!
2.请看第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预测生: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始人、校原(可能与“园”的组词相混,相机解释:“原”是指广阔的没有遮挡的;“园”则是人工围建的)
嗬!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请大家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刚才那么多词语中的哪个?
――草原!
师:大家同意吗?是的。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插图回答。
预测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
生:“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师:说得完全正确!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离离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谁能看着图,说得再具体一点?(强调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3.师:很好!再看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预测生:我今年8岁了。
大家今年8岁了,也就是说,你们从生下来到现在几年了?
生:(齐声)8年了!
师:8岁是8年,1岁呢?
生:(齐声)1岁就是一年!
师:1岁就是一年 ,那么,一年有几个季节呀?
生: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师:一年四季草有哪些变化呢?(贴春季图。)
师:这是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小草怎么样?谁能看图说一说?
生: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生: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
师:说得太漂亮了!夏天呢?(贴夏季图。)
生:夏天到了,小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怎么样了呢?(贴秋季图。)
生: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慢慢变黄了。
师:冬天呢(贴冬季图。)
生:冬天,小草都冻死了,叶子变黄了。
师:(指着黑板上的四季的草)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谁看出来了?
生: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
师:多聪明!那大家一定知道枯和荣是什么意思了。(学生纷纷举手)不过,我不想让你们说。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来,看看“枯”该贴在哪一幅图的下面,“荣”该贴在哪幅图的下面,贴对了,说说明他懂了。)
(把“荣”写在夏天草的下面, 把“枯”写在冬天草的下面。)
师:请你说说“枯、荣”的意思,你能给他们组几个词吗。
生:“荣”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就是黄了,干了的意思。
师:“一岁一枯荣”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4.师:再看“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
生:(齐声)就是烧不完!
师:“尽”就是完的意思。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大火一烧(贴红红的火苗图),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相机引导:大火有烧不到的地方。是什么没烧完?联系下一句想一想。
师: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
师:学到这儿,我想,小朋友一定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谁能到前边来,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师画的画上画出来?(指导画出草根和风吹小草芽斜的图来)
5.师:同学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生:小草不怕烧,很勇敢。
生:小草很坚强。
师:(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
6.面对小草的遭遇,你觉得大火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觉来读第三句话。
而小草的顽强又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也来读读第四句。
7.正是因为小草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它。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写字“枯荣”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六、板书设计:
草 ―――――――― 顽强
白居易 草的图
离离原上草, 春 夏 秋 冬
一岁一枯荣。 荣 枯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反思:
这首古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
本诗读时琅琅上口,思时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学生基本会背这首诗,在此基础上,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采取教师范读,画出节奏,指名领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虽说新课改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通过反复朗读去思考、领会、感受、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表达出来,做到作者、文本、读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但是,就“离离原上草”这句中的“离离”我想任哪个学生也不会想到是“茂盛”的意思,而“一岁一枯荣”中的“枯荣”似乎稍易理解一些,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想到它的意思。
所以,我此时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草的茂盛,点拨即“离离”的意思,通过茂盛的小草和枯黄的小草两幅图片的对比,理解“枯荣”的意思,学生明白了大致的意思, 更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再
通过后两句浅显易懂的诗句,体会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诗句,做到心中有诗,脑中有画。也许这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我觉得适当地加深、加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未必不可行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4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以下是小班古诗草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导练过程:
一、初读阶段。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图)
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21、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1)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a、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出示课文内容)
b、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c、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a、师:那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题,完成第一题。(软件出示后,教师明确要求)
b、评讲(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c、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a、齐读“离离原上草”(软件出示)
b、问:(1)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两字读重一点。
c、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不知道也没关系,相信你们学习了下一句诗后一定会知道的。)
(1)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是的,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先看春天的草。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
(2)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多几位同学说说)
(3)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5)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d、(1)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
(软件:出示燃烧图,观察。)
(2)让学生说说
(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3)教师画简笔画
(4)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思。)
(5)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6)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高扬的语气去读。)
e、师: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板书:非常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拼搏。)
f、朗读最后的两句诗
(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三、复读阶段
1、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
(读后很好,那全诗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吗?请试试看)
2、问: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
(对啊!我也最喜欢这一句。因为这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意志。)
3、背诵全诗
(拉火车背、小组背(站起来)、指名背)
4、做练习题2.评讲
(诗我们都会背了,那诗中的词意我们理解了没有呢?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一起做练习2.)
5、两、三位同学背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播录音)
《草》我们学过了,现在我要和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听着诗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导练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导练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枯”和“荣”两个生字,会写“荣”、“枯”、“烧”这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表达古诗的大概意思;能背诵课文。 3、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初步懂得要像小草一样的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二、 教学重点:
1、生字的认识和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2、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三、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
四、 教具准备:课文挂图和朗读带
五、 教学过程:
(一)导课阶段,谈话引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老师先给同学们讲讲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的故事。(教师边板书诗作者“白居易”边娓娓道来 )白居易是我国唐朝人,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学习,特别喜欢写诗。16岁那年,白居易离开家乡到京都长安后,仍不断写诗。为了提高写诗的水平,他到处求名师指点。有一次,他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顾况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当他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叫白居易时,又想开玩笑了。他说:“唉呀!你这个名字可起得不妙啊。”顾况摸着胡须说道:“你的名字叫居易。现在长安城里米价昂贵,租屋困难,要想在这里住下来,可不太容易啊。”白居易听了这句话,想想自己到长安后经常愁衣少食,四处借债的情景,不禁深有感触地说:“你说得好,在京都居住可真不容易啊!”顾况见眼前的年轻人谦虚好学,就说:“好吧,把你写的诗念给我听听。”白居易开始读诗了。(放录音《草》朗诵)白居易刚读完,顾况便连声赞道:“好诗好诗,你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前程无量。居易这名字取得真好哇!”白居易不解地问:“老先生,刚才您还说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现在又说我的名字取得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顾况笑着说;“刚才不知道你会写诗,所以才说你居住长安不容易,名字取得不妙。现在看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所以说你居住长安很容易,名字起得真好。”说完就热情地指点起来。从那以后,白居易更加勤奋起来,终于成为我国唐朝三大诗人之一(其他两位是李白和杜甫)。
2、故事讲完后,教师接着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看看自居易写的诗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开始讲解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初读课文,注意字词发音
1、师:“ 刚才我们听了配乐诗朗读,现在我想听听小朋友们读得怎么样?老师有个要求:在朗读时,借助课文的注音,自学生字,争取把诗读得既正确又通顺。等一会老师会考查考查你们,看谁读得最好。好,开始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师:“看着同学们认真朗读的样子,老师很欣慰。你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成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请三到四位学生朗读,学生在读音上可能犯的错误有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混淆。教师相机评价并请学生来纠正其发音上的错误。)
3、师:“确切地说“荣”在发音的时候,我们的舌头是向上卷起来的。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遍,要注意听老师是怎么发音的。”――岁(领读),――岁(学生跟读),――“荣”(领读),“荣”(学生跟读)。
4、师:“看来同学们都很聪明,“烧”这个字怎么读的呢?(请同学回答,如果学生没有答对,那再请学生答,不超过四位学生。) 这个字读shāo,是翘舌音,念成了sāo,这种读法是错的, “吹”(黑板板书),这个字也是翘舌音,读chuī(黑板板书),下面请大家再跟着老师读两遍。”――“烧”(领读),――“烧”(学生跟读),――“吹”(领读),――“吹”(学生跟度)
5、师:“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下“野火烧不尽”的“尽”是前鼻音,而“春分吹又生”的“生”是后鼻音。现在我们一起读这首古诗,要格外注意这些字的发音。”(学生齐读古诗)
6、师:“ 很好!很好!大家果然很厉害!但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第二句中有两个“一”,它们是怎么发音的呀?谁愿意告诉我呢?”(明确两个“一”的读音) (请同学回答,大概请四到五位同学,对了,这位同学答得非常好,两个“一”的发音是不同的,前一个读yí,是阳平,也就是第二声,而后一个读yì,是去声,也就是第四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朗诵,感受一下发音的注意点。)
7、师:“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诗中的生字,我请同学们一位一位地来朗读,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准确、比较有感情,比较有特色。(请五到六位学生朗读课文)
(2)、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读古诗,老师也和大家一起读。” (师生齐读)
师:“读了这首诗,你的眼中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小组内可以试着说一说。”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相机评价。)
师:“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首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诗的大意,虽然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但我更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理解这首诗的,大家可以讲讲这首诗,小草或是你刚才读诗时想到的。 ” (请学生回答、交流思想)
教师小结:”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草年年都是秋冬枯萎了,春夏又茂密地生长,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它的根还在,来年春天,草儿又重新发芽生长。“)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大家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师:“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是的,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就是要赞美草的这种精神。那同学们说我们要不要学习小草的这种精神呢?”(学生回答“要”) 师:“很好,我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那我们最后再来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一下这首诗。 ” (学生朗读)
(3)、练习背诵,完成练习
师:“很好!老师听出大家不同的想法了!有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小草的坚强的生命力,有的同学赞美了小草,也有同学说要学习草的这种顽强的精神!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朗读训练:分男、女同学读――个人读――全班齐读――跟着音乐读) (好!)
(4)、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师:“ 游戏做完了,我们又要开动脑筋了,大家来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够站起来告诉我空格上应该填什么,而且发音要准确喔! ”(请部分学生背诵古诗)
师:“ 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了,那诗中的生字我们也都认识了,会写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看:“(出示生字: )
师:“这些字该怎么写呢?大家认为这些字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呢?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好方法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们在请 (学生讨论,增强对书写汉字的认识。然后请学生介绍自己讨论的结果,集思广益。) 师:“大家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呢,有些老师都还没有想到呢。大家都已经想出了那么多的好方法,那现在大家在自己的田字本写写看,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换看一下,比比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更好。”
(三)总结新课
师:“ 我们今天学习了《草》这首诗,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
(四)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
师:“我们已经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今天大家回家之后呢,我们的小朋友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描写春天的成语,明天上课的时候我们大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语,比比看谁找得又多又好。”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6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
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四总结;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五:作业
填空;
离离—()一岁—()野火—()春风—()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7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以下是小班古诗草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导练过程:
一、初读阶段。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图)
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
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21、草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1)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2)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3)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a、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出示课文内容)
b、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c、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a、师:那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题,完成第一题。(软件出示后,教师明确要求)
b、评讲(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c、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a、齐读“离离原上草”(软件出示)
b、问:(1)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3)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对,“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4)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5)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两字读重一点。
c、师:谁来告诉老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
(对极了,那你们看看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不知道也没关系,相信你们学习了下一句诗后一定会知道的。)
(1)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问:“一岁”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是的,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是不一样的,先看春天的草。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
(2)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多几位同学说说)
(3)看了图片,我们知道,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在哪一个季节野草会枯萎呢?
(4)师:现在,谁愿意帮老师一个忙,把“枯”、“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请他说说“枯”、“荣”的意思。
(5)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d、(1)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
(软件:出示燃烧图,观察。)
(2)让学生说说
(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3)教师画简笔画
(4)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强调“尽”的意思。)
(5)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6)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意思。
(7)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高扬的语气去读。)
e、师:小朋友,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板书:非常顽强)
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难,一定会像小草一样勇敢、顽强拼搏。)
f、朗读最后的两句诗
(现在,我们一齐来用高扬的、令人振奋的语气朗读最后两句。)
三、复读阶段
1、朗读全诗(分男、女同学)
(读后很好,那全诗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吗?请试试看)
2、问:学习这首诗,你最欢那一句呢?
(对啊!我也最喜欢这一句。因为这句诗写出了小草顽强的意志。)
3、背诵全诗
(拉火车背、小组背(站起来)、指名背)
4、做练习题2.评讲
(诗我们都会背了,那诗中的词意我们理解了没有呢?现在我要来考一考大家,请大家一起做练习2.)
5、两、三位同学背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播录音)
《草》我们学过了,现在我要和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听着诗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草》,了解了诗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可它那顽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也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导练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导练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8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3.认读生字。用“原、岁、吹、火”口头组词。
二、指导写字
原:半包围结构,“厂”里面是“白”、“小”,不能写成“泉”。
岁:上下结构。“山”要写扁些。上短下长。
枯:左边是木字旁,右边可分成“十”“古”来记忆。
火:笔顺是
吹:右边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写得太宽,下面“人”左右伸长。
又: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内要居中。
三、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四、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4)
1.指导:这首诗不完整,有的句子没写完整,有的整行没写,你能把没写出来的字填上吗?
2.各自在书上填写,尽是不看课文与生字。
3.指名(多人)读一读,了解默写的情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补充阅读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1.师简单介绍并范读。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一个小孩独自撑着小船去采莲蓬的情景,回来时小船把浮萍分开,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迹。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背背。教师也可作简笔画,帮助学生了解诗意。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9
课标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学会独立识字。
2、能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拼音,会正确认读“枯、荣”2个生字,正确书写“枯、荣、烧”3个生字。
2、通过自读、同桌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一边看图,一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3、通过自由读主题阅读《细雨》, 能说说春天的绒毛是什么。任务评价:
1、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认读生字词;学生观察、老师范写、生生评价来学习生字。(检测目标一)
2、学生自由读文,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小组读来学习课文。(检测目标二)
3、学生自由读主题阅读《细雨》, 能说说春天的绒毛是什么。(检测目标三)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春草》
春 草(唐)唐彦谦 天北地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
2、齐读、背诵。
二、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1、师:请你们来描述一下你们眼里的小草?
2、今天我们要去看看听听在诗人白居易眼里的草是什么样的?,齐读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拼音,会正确认读“枯、荣”2个生字,正确书写“枯、荣、烧”3个生字。
(2)、通过自读、同桌读等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一边看图,一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4)、通过自由读主题阅读《细雨》, 能说说春天的绒毛是什么。
三、批注学习,质疑解疑,明诗意
1、学生自由读,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小组学习,把不懂的地方共同解决,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标记出来(可以查字典、借助注释、相互讨论)
3、反馈自学效果,理解“离离、枯、岁、荣、生”等字词的意思。
4、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枯、荣、烧”(2)观察字形,说一说写时应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在理解词的基础上逐句解诗意。
5、连句成篇,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三、以读代讲,悟诗情
1、出示自学提示
2、原文与诗意对比读。师: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生:离离原上草。
师:秋天枯萎,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生:一岁一枯荣。
师: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小草烧尽。生:野火烧不尽。
师:只要春风一吹,他又会蓬勃生长。生:春风吹又生。
3、集体读
4、自由背诵
5、启发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四、归纳学诗的方法
1、师:这首诗我们是怎么学会的?
2、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3:学生回顾学习方法:读中感悟,查字典,借助注释,相互讨论。
五、主题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自由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依据课下注释学习古诗
3、检查学习效果:(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意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开展诵读比赛。
六、作业设计
1、补白古诗
草
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
板书设计
草
枯――――荣
烧――――生
顽强的生命力
幼儿园古诗《草》教案精选10
教学设计示例
《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
(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
(2)注意纠正错音。
(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园古诗《草》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本内容由zhen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