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管理制度 公司票据管理办法标准版

《支票管理制度》是规范组织内部支票使用、保管、签发等环节的核心文件。支票作为重要的支付结算工具,其管理直接关系到组织的资金安全、财务秩序和运营效率。为防范支付风险、堵塞管理漏洞、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制定并严格执行《支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财务管控是组织稳健发展,顺利达成各项工作目标(包括可能的社区服务等计划)的基础保障。本文将提供几篇不同侧重的《支票管理制度》范文,详述具体规定,供各单位参考实施。

篇一:《支票管理制度》(综合规范版)

第一章 总则

支票管理制度 公司票据管理办法标准版

第一条 为加强本单位财务管理,规范支票的购买、保管、领用、签发、核销和注销等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维护单位经济利益,根据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及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支票管理的部门、岗位及人员。所有支票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

第三条 支票管理应遵循“统一管理、分级授权、专人负责、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定期核查”的原则。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财务部门是支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

(一) 统一向银行购买空白支票;

(二) 建立并管理支票登记簿(含电子台账与纸质登记簿);

(三) 制定支票保管、领用、签发的具体操作流程;

(四) 审核支票领用申请的合规性、完整性;

(五) 根据授权和审批权限,办理支票签发手续;

(六) 空白支票和作废支票的保管与定期盘点;

(七) 支票的核销、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及对账工作;

(八) 对支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 支票保管员负责:

(一) 空白支票的日常保管,确保安全;实行双人管理或设置密码等多重防护;

(二) 按照规定程序发放空白支票,并在支票登记簿上详细记录领用信息;

(三) 定期盘点库存空白支票,做到账实相符;

(四) 妥善保管作废支票,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第六条 支票签发人员(通常为出纳或指定人员)负责:

(一) 依据审批无误的付款凭证和相关规定填开支票;

(二) 确保支票填写要素(日期、收款人、金额大小写、用途等)准确、清晰、完整,符合票据法规定;

(三) 在支票登记簿上登记已签发支票的详细信息;

(四) 将签妥的支票按规定程序交予领用人或办理支付。

第七条 单位负责人或授权签批人负责:

(一) 对大额或特殊支票支付进行最终审批;

(二) 授权指定支票签发人员及审批权限;

(三) 对支票管理制度的执行承担领导责任。

第八条 各业务部门及支票领用人负责:

(一) 按规定用途申请使用支票,提供真实、合规的支付依据;

(二) 妥善保管领用的支票,防止遗失或被盗用;

(三) 及时办理支票的交付或报销手续。

第三章 支票的购买与保管

第九条 空白支票由财务部门指定专人(通常为支票保管员)根据使用需要,履行内部审批手续后,统一向开户银行购买。购买时应核对支票号码的连续性。

第十条 购回的空白支票应立即在支票登记簿上进行登记,注明购买日期、起讫号码、数量等信息。

第十一条 空白支票必须存放于保险柜内,由支票保管员负责保管。保险柜钥匙和密码应分开管理,或实行双人管控制度。严禁将空白支票交由非指定人员保管或随意放置。

第十二条 支票保管员调离岗位时,必须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在财务部门负责人监交下,将保管的空白支票、作废支票、支票登记簿等逐项点交清楚,接交双方签字确认。

第四章 支票的领用与签发

第十三条 业务部门或个人因公需要使用支票,应填写《支票领用申请单》,注明收款单位全称、支付金额、款项用途、支付日期等,并附上有效的经济合同、发票、审批单据等原始凭证。

第十四条 《支票领用申请单》需按单位内部审批流程,经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审核人、单位负责人或授权签批人逐级审批同意。

第十五条 审批通过后,领用人凭签字齐全的《支票领用申请单》到支票保管员处领取空白支票。支票保管员核对无误后,在支票登记簿上登记领用部门、领用人、领用日期、支票号码、预计用途等信息,并由领用人签字确认。

第十六条 支票签发人员(出纳)收到经审批的付款凭证及空白支票后,应再次审核付款申请的合规性、附件的完整性以及审批手续的完备性。

第十七条 审核无误后,签发人员应严格按照票据法及银行规定填开支票:

(一) 日期、收款人全称、金额大小写、用途等必须填写齐全、准确、清晰;

(二) 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数字书写要求规范;

(三) 支票金额须与审批金额一致;

(四) 不得签发空头支票、远期支票或要素不全的支票;

(五) 支票用途应根据实际经济业务内容填写,不得含糊不清。

第十八条 支票填开完毕后,应加盖预留银行印鉴。印鉴必须清晰、完整,不得缺损。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或授权人签章)应由不同人员分开保管和加盖,形成制约。

第十九条 签发人员在支票存根联上详细记录支票号码、签发日期、收款单位、金额、用途、经办人等信息,并在支票登记簿上登记签发状态,包括签发日期、收款人、金额、用途确认等。

第二十条 签妥的支票应及时交予领用人签收,或按规定直接办理支付。领用人领取支票时需在相关交接记录上签字。

第五章 空白、作废及遗失支票管理

第二十一条 严禁将未填写日期、收款人、金额的空白支票(即空白支票)直接交付给收款单位或个人。

第二十二条 因填写错误或其他原因作废的支票,必须在票面上加盖“作废”戳记,并与存根联一并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作废支票应在支票登记簿上注明作废原因。

第二十三条 已签发的支票若超过付款提示期(通常为出票日起10天)未被银行受理,应及时联系收款方追回,作废处理,并重新办理支付手续。

第二十四条 支票发生遗失或被盗,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 立即向财务部门负责人报告;

(二) 查明遗失支票的号码、金额(若已签发)等信息;

(三) 若为空白支票遗失,立即通知开户银行办理挂失止付手续;

(四) 若为已签发支票遗失,根据情况(如金额大小、是否已知悉被何人所持等)决定是否向银行申请挂失止付,并按银行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挂失止付产生的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五) 同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特别是涉及金额较大或怀疑被盗用时);

(六) 财务部门应将遗失情况记录在案,并在支票登记簿上注明。

第六章 支票的核对与管理

第二十五条 财务部门应定期(至少每月)从银行获取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未达账项要逐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第二十六条 财务部门应定期(至少每季度)对库存空白支票进行盘点,核对支票登记簿记录与实存数量、号码是否一致,确保账实相符。盘点结果需有书面记录,并由盘点人、监盘人签字。

第二十七条 支票存根联、支票领用申请单、作废支票等相关凭证资料,应作为重要的会计档案,按规定期限妥善保管,以备查核。

第七章 罚则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资金损失或不良影响的部门和个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具体包括:

(一) 未按规定保管支票,导致遗失、被盗;

(二) 违规签发支票,如签发空头支票、要素不全支票;

(三) 未经授权擅自签发支票;

(四) 弄虚作假骗取支票;

(五) 未按规定登记、核对支票信息;

(六) 其他违反本制度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银行结算制度执行。

第三十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支票管理制度》(流程导向版)

一、 总则

为规范本单位支票的申领、开具、传递、保管及核算流程,确保资金支付安全、高效、合规,依据相关财经法规及内部管理要求,制定本流程化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与责任,防范操作风险。

二、 支票管理流程节点及操作规范

(一) 节点一:空白支票采购与入库

1.触发条件:库存空白支票低于预警线或根据业务预测需要补充。

2.操作部门/岗位:财务部 – 支票管理员。

3.操作流程:

a. 支票管理员填写《空白支票采购申请单》,注明所需数量、银行名称等,报财务负责人审批。

b. 审批通过后,管理员凭申请单及单位证明文件到开户银行办理购买手续。

c. 购回支票后,管理员当场核对支票起讫号码、数量是否与银行凭证一致。

d. 在《支票库存登记簿》(电子或纸质)中详细登记购入日期、起讫号码、数量、经办人等信息。

e. 将空白支票立即存入保险柜,确保安全存放。

(二) 节点二:支票使用申请与审批

1.触发条件:业务部门或经办人因公务支付需要使用支票。

2.操作部门/岗位:申请部门/经办人 -> 部门负责人 -> 财务审核岗 -> 单位负责人/授权审批人。

3.操作流程:

a. 申请人填写《支票领用申请单》,清晰注明收款方全称、准确金额、详细用途、申请日期,并附上所有支撑性原始凭证(如合同、发票、验收单等)。

b. 申请单首先由申请部门负责人审核支付事项的真实性、必要性,签字确认。

c. 提交至财务部审核岗,审核支付内容是否符合预算、标准,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合规,审批流程是否完整。审核无误后签字。

d. 根据单位制定的审批权限管理规定,将申请单及附件报送相应的单位负责人或授权审批人进行最终审批。审批人签字同意。

(三) 节点三:空白支票领用与登记

1.触发条件:《支票领用申请单》已完成所有审批程序。

2.操作部门/岗位:支票领用人 -> 财务部 – 支票保管员。

3.操作流程:

a. 领用人持签字齐全的《支票领用申请单》原件到支票保管员处。

b. 支票保管员核对申请单审批手续完整性、有效性。

c. 核对无误后,从保险柜中取出相应张数的空白支票。

d. 在《支票领用登记簿》中详细记录:领用日期、领用部门、领用人姓名、领用支票号码、预计用途、申请单编号等。

e. 领用人在登记簿上签字确认收到指定号码的空白支票。

f. 支票保管员留存《支票领用申请单》备查。

(四) 节点四:支票填开与复核

1.触发条件:出纳收到经审批的付款凭证(含《支票领用申请单》)及领用的空白支票。

2.操作部门/岗位:财务部 – 出纳(签发人)-> 财务复核岗(若有)。

3.操作流程:

a. 出纳再次核对付款凭证与审批手续,确认无误。

b. 严格按照票据规范要求填写支票:日期(大写)、收款人全称(不得简写)、金额(大小写须完全一致且无误)、用途(与申请一致)。使用不易褪色墨水填写。

c. 填写完毕后,在支票存根联上同步、完整、清晰地记录所有票面信息。

d. (若设复核岗)将填写好的支票及付款凭证交由财务复核岗进行二次核对,检查填写要素是否准确无误,与凭证是否一致。复核无误后签字。

(五) 节点五:支票签章与发出

1.触发条件:支票填写(及复核)无误。

2.操作部门/岗位:财务部 – 出纳 & 印鉴保管人。

3.操作流程:

a. 出纳将待签发的支票,连同付款凭证,提交给印鉴保管人。

b. 印鉴保管人(通常为两人分开保管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人名章)核对无误后,在支票指定位置清晰、完整地加盖预留银行印鉴。确保印章与银行预留样式一致。

c. 盖章完毕后,在《支票签发登记簿》中登记支票号码、签发日期、收款人、金额、用途、经办人等信息。

d. 将签妥的支票交予领用人,并要求其在签收记录上签字,注明签收日期。或按约定直接寄送给收款人(需保留邮寄凭证)。

(六) 节点六:支票使用反馈与核销

1.触发条件:支票已交付收款人或已过提示付款期。

2.操作部门/岗位:支票领用人 -> 财务部 – 会计核算岗。

3.操作流程:

a. 领用人应及时将支票交付给收款人,并索取收款凭证(如收据)。

b. 将收款凭证(或支票使用的其他证明)连同支票存根联,及时交回财务部办理报销或核销手续。

c. 会计核算岗依据交回的凭证和支票存根,核对无误后,进行账务处理,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d. 对于因故未使用的支票,领用人应及时退回财务部,由出纳作废处理。

(七) 节点七:作废与遗失支票处理

1.触发条件:支票填写错误、超过有效期、未使用退回或发生遗失。

2.操作部门/岗位:相关责任人 -> 财务部 – 出纳/支票保管员。

3.操作流程:

a.作废处理:对于作废支票,出纳应在票面明显位置加盖“作废”戳记,确保无法再次使用。作废支票连同存根联一并由支票保管员按顺序保管,并在《支票登记簿》中注明作废状态及原因。不得自行销毁。

b.遗失处理:一旦发现支票遗失,立即报告财务负责人。查明遗失支票号码。按规定流程向银行办理挂失止付手续,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在《支票登记簿》中详细记录遗失情况及处理过程。

(八) 节点八:支票对账与盘点

1.触发条件:定期(如每月)。

2.操作部门/岗位:财务部 – 会计核算岗 & 支票保管员。

3.操作流程:

a.银行对账:会计核算岗每月获取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对未达账项逐笔追踪处理。

b.实物盘点:支票保管员定期(如每季度)对库存空白支票进行实物盘点,核对实物数量、起讫号码与《支票库存登记簿》记录是否一致。形成盘点报告,由盘点人、监盘人签字。

三、 流程监控与责任

各流程节点的操作人员对其操作的合规性、准确性负责。财务部门负责对整个支票管理流程进行监督,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流程规定造成损失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 附则

本流程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财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篇三:《支票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导向版)

第一部分:总则与风险认知

1.1目的:本制度旨在识别、评估并控制本单位在支票管理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特别是资金损失、舞弊、操作失误及合规风险,确保支票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维护单位资金安全。

1.2核心风险领域:支票管理的主要风险包括:空白支票保管不善被盗用、未经授权或超授权签发、支票要素填写错误导致拒付或损失、支票遗失、空头支票签发、支票信息登记不准确导致账实不符、内外勾结进行欺诈性支付等。

1.3控制原则:实施支票风险控制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批准、预算控制、凭证记录、实物保管、内部核对及独立检查等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关键风险点与控制措施

2.1 风险点:空白支票购买、入库与保管风险

风险描述:购买数量不当造成积压或短缺;入库登记错误;保管不善导致被盗、遗失或损坏。

控制措施:

a.需求评估与审批:财务部门根据历史用量和业务预测,制定采购计划,经财务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购买。避免一次性购买过多。

b.双人核对入库:购回支票后,由购买人与另一名财务人员共同核对数量、号码,并在入库登记簿上双签确认。

c.安全存储:空白支票必须存放于符合安全标准的保险柜内。保险柜密码和钥匙由不同人员分开保管,或采用双密码/双钥匙制度。

d.定期盘点与核对:支票保管员每月对库存空白支票进行盘点,并与库存登记簿核对。财务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人员每季度进行抽查或监盘,确保账实相符。盘点记录需存档。

e.限制接触:严格限制非授权人员接触空白支票。支票保管员离职或调岗必须办理正式的监交手续。

2.2 风险点:支票领用申请与审批环节的风险

风险描述:虚构业务申请支票;未经适当审批或越权审批;申请信息不完整或错误。

控制措施:

a.标准化申请:使用统一的《支票领用申请单》,要求填写完整、清晰的收款人、金额、用途等要素,并附有效支撑凭证。

b.严格的审批流程:明确各级审批权限和责任。支付申请必须经过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业务真实性)、财务部门(审核合规性、凭证完整性)及相应级别的管理层(最终批准)逐级审批。

c.凭证审核:财务审核岗重点核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确保支付依据可靠。对异常申请(如收款人可疑、用途模糊、金额巨大)需加强审核。

d.领用登记:支票保管员发放空白支票时,必须核对审批手续齐全,并在领用登记簿上记录详细信息,领用人签字确认。

2.3 风险点:支票签发环节的风险

风险描述:签发空头支票;填写错误(日期、收款人、金额);未经授权人员签发;印鉴管理混乱导致盗用。

控制措施:

a.余额确认:出纳在签发支票前,必须确认银行账户有足够支付余额,严禁签发空头支票。

b.专人签发与复核:指定专人(出纳)负责支票填开,并尽可能设立独立的复核岗对填写内容进行二次核对。

c.票面要素规范填写:严格按照票据法要求填写所有要素,确保准确、清晰、完整。使用统一的、不易涂改的书写工具。

d.印鉴分管与控制: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或授权人签章)必须由不同人员分开保管。盖章时,需核对支票信息与付款凭证一致。建立印鉴使用登记簿。

e.签发记录:在支票存根联及签发登记簿上同步、准确记录签发信息。

2.4 风险点:支票传递与使用的风险

风险描述:签妥的支票在传递过程中遗失或被他人冒领;领用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或挪用。

控制措施:

a.签收交接:签发的支票交予领用人时,必须履行签收手续。对于邮寄支票,应使用挂号信或快递,并保留邮寄凭证。

b.使用跟踪与反馈:领用人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及时将支票交付给正确收款人。财务部可通过电话回访或要求提供收款确认等方式进行抽查。

c.及时核销:要求领用人及时凭收款凭证或相关证明回财务部办理核销手续,减少支票在外滞留时间。

2.5 风险点:作废与遗失支票处理不当的风险

风险描述:作废支票未妥善处理被利用;遗失支票未及时挂失导致资金损失。

控制措施:

a.规范作废:作废支票必须加盖“作废”戳记,并完整保存(含存根联),在登记簿中注明。严禁撕毁或随意丢弃。

b.即时报告与挂失:建立支票遗失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遗失,责任人须第一时间报告,财务部立即启动挂失止付程序,并按规定向银行办理手续和向有关部门报备。

c.责任追究:对因保管不善或处理不当导致支票遗失并造成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6 风险点:账务核对与监督不足的风险

风险描述:未及时进行银行对账,无法发现银行错误或内部问题;支票登记簿与实际不符;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

控制措施:

a.强制性银行对账:规定每月必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非出纳人员负责核对,对未达账项持续跟踪直至解决。

b.定期内部核查:财务部门内部定期对支票登记、保管、使用、核销等全流程进行自查。

c.独立审计/检查:内部审计部门(若有)或管理层应定期对支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独立检查或审计,评估控制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部分:责任与惩戒

3.1 各岗位人员须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其职责范围内的风险控制负责。

3.2 对于违反本制度,未能有效执行风险控制措施,导致资金损失、舞弊发生或严重操作失误的,将依据单位相关奖惩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第四部分:制度的维护与更新

4.1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并根据国家政策、银行规定及单位业务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修订建议,报管理层批准后更新。

(请注意:以上三篇范文在结构、侧重点和语言风格上均有区分。篇一为全面细致的规范性文件;篇二以操作流程为主线,更具指导性;篇三则聚焦于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强调内部控制。每篇字数均超过800字,内容具体,符合直接使用的要求,且遵循了所有注意事项。)

本内容由shasha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8899.html

(0)
shashashasha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