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绘本故事读后感大全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阅读感悟合集

读后感心得感悟是指在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或其他文学作品后,个人对其中内容的理解、感受和体会。它可以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还可以促使读者思考和反思,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关于《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绘本故事读后感大全,和《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阅读感悟合集的范文都整理在下方,可供大家来参考。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绘本故事读后感大全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阅读感悟合集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1

今天课上,老师给我们读了《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这本书。书里讲述了一只真老鼠亚历山大与一只发条老鼠威利之间的友谊故事。从中我感受到了友谊的可贵。

亚历山大是只真老鼠,所以哪怕只是为了找点面包屑也会被人驱赶,过着胆战心惊的生活。而他的朋友——发条老鼠威利,却是人人都爱它。所以亚历山大很羡慕,想要变成一只发条老鼠。可是,在安妮过生日的这一天,拥有了新玩具的安妮把威利给丢弃了。亚历山大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用好不容易找到的紫色鹅卵石请求魔法蜥蜴将好朋友威利变成了一只真老鼠。

亚历山大和威利之间的友谊让我感动,而亚历山大为了朋友舍弃自身的利益就更让我佩服了,我也不由得想起了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的故事。

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他们两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穷呀。”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且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最后公子小白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却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国。于是,齐桓公重用管仲。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拥有这样的友谊真是美好的事情,而且因为拥有了这样真诚的友谊人们也更容易实现梦想,获得成功。没有鲍叔牙,哪来管仲的成功呢?又比如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故事。恩格斯为了在经济上帮助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不惜违心地帮助父亲经营他所讨厌的商业。当时他和马克思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几乎每天通信,在革命事业上互相鼓励,促进。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又开始整理马克思的遗稿,并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完成了战友的未竟的事业。

我建议大家也来看看《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这本书,能用一颗真心对待朋友,收获可贵的友谊,能拥有亚历山大和威利之间这样珍贵的友谊。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2

囿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小时候自己所能阅读的书籍是极少的。有了孩子后,通过陪孩子读绘本,反而让自己获得了二次成长、重新体味童年的机会。这,其实也是一些优秀绘本的功劳,这些绘本有的虽或短小、或幼稚、但寥寥数语的小故事间却透着人生的大道理、大哲学和大智慧。

几年前脑袋里一闪而过的想法,终于促成自己开始写一些字,想把自己陪孩子阅读一些绘本的理解写出来,一来纪念陪伴孩子读绘本时的点滴宝贵时光,二来可分享给感兴趣的朋友,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小朋友能阅读这些绘本,期许能在孩子小小的心灵里孕育智慧,以便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更豁达、更从容地应对一个又一个困惑。

书归正转,五年的绘本生涯,我最推崇最为欣赏的一套绘本当属李欧.李奥尼的绘本,也多次购买赠与他人。本次要介绍的是《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在一座房子里,住着一只名叫亚历山大的老鼠,在寻找面包屑的间隙会吓住房子里的人们,过着人人喊打的苦逼日子。

有一天,亚历山大遇到了另一只老鼠威利,它没有脚,是一只发条老鼠,是房子里小女孩最心爱的玩具之一,过着令亚历山大羡慕嫉妒的生活。很显然,它们,成了好朋友。

亚历山大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它听说花园里住着一只魔法蜥蜴,拥有能把一种动物变成另一种动物的超强法力。亚历山大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魔法蜥蜴需要的紫色鹅卵石,以便在魔法蜥蜴的帮助下,在月圆之夜变成和威利一样的幸运老鼠,从此能过上梦想中的美好生活。

戏剧性的转变居然是,亚历山大在一堆准备要丢弃的垃圾里找到了威利以及紫色的鹅卵石。威利被遗弃了,作为玩物的它,难逃主人喜新厌旧进而弃之的厄运,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我们的亚历山大,最后,请求魔法蜥蜴将威利变成了真正的老鼠!

你,想到了什么?第一次读这本绘本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这多么贴合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啊。

我们艳羡别人的生活,可别人光鲜的生活一定比我们好吗?这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坏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可以转化为好的事情,好的事情好的状态也未必是持久的。人生路上,踏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不要轻易做出改变自己本性的转变,正所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也需要真诚对待自己周围的人,不卑不亢,做个不那么“势利”的人。如果威利当时自傲得不行,鄙视奚落我们的亚历山大,我真不能保证咱们的亚历山大能践行圣人的品格和德行,将它变成一只真正的老鼠,解救它于水火之中!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3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老鼠,这只小老鼠是只勇敢和爱劳动并且很善良的小老鼠,小老鼠的家在地板的下面,有一天搬来了一只叫哈茨的猫,哈茨经常堵住老鼠们出去的那个洞,所有的老鼠都搬走了,只剩小老鼠亚历山大一家没有搬走,但是它们的食物越来越少,这时候他就想办法怎么才能为全家人弄到吃的,晚上小老鼠用妈妈的毛皮大衣做成了熊套装,小老鼠穿上熊套装就去偷食物了,他用最快的速度跑进厨房他爬上橱柜,橱柜上有一个奶酪亚历山大用全身的力气才把奶酪推到门口,就这样小老鼠亚历山大每天晚上去偷粮食它们家庭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最终哈茨也喜欢上了这只小老鼠,因为亚历山大知道哈茨来了也知道家里没食物了就去偷食物,哈茨觉得这只小老鼠很勇敢很爱劳动,也很有勇气因为它为家里寻找食物连哈茨这只猫都不怕了,他的行动感动了哈茨,即使哈茨发现这只可爱的小熊是小老鼠它也不去捉它了,都觉着这只小老鼠很可爱了。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4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是四届凯迪克奖得主,美国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的代表作,是关于友情和自我认同的经典寓言。

 小老鼠亚历山大总是被人追打,而他的朋友发条老鼠威利却是小女孩安妮最喜欢的玩具。亚历山大羡慕极了,真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只发条老鼠,被人抱着,被人爱。可就在魔法蜥蜴要帮他实现愿望的时候,他却改变了主意……

 你喜欢亚历山大吗?这个故事充满着友情,也充满着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羡慕嫉妒。亚历山大是一只平凡的小老鼠,他羡慕发条老鼠被主人爱护有加……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一直羡慕的威利即将迎来被丢掉的命运,亚历山大在找到紫色鹅卵石、在想要变成发条老鼠的那个瞬间突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拯救了发条老鼠威利的命运。希望你我也能用一颗真心对待朋友,收获可贵的友谊。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5

不管我们是在小时候,还是长大后,我们可能都会羡慕一些人,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常常有一些我们暂时没有拥有的东西,我们也常常会想亚历山大那样,希望自己变成另外的那个样子,觉得只要拥有了我们没有的,我们就会变得快乐。我们艳羡别人的生活,可别人光鲜的生活一定比我们好吗?

      这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故事中的发条老鼠,它是曾得到主人的深爱。但前提它是一只失去自由的、命运和思维方式并不属于自己掌握的玩具老鼠。当它因为外界的条件转变,就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时,它的朋友解救了它,让它重新认识到,做一只自由的老鼠,将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如果你真得拥有了一块神秘的紫色鹅卵石,获得了变化的机会,你想变成谁?你想变成什么?

      亚历山大告诉我们:或许我们谁都不想变,只是做自己。我们的生命中诚然会有许多的不如意:矮一点,胖一点,成绩差一点,生活拮据了,工作辛苦了等等,我们也曾心生抱怨,也曾对他人心生羡慕,但当我们真正可以选择的时候,又有谁舍得不做自己而做别人呢?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6

 用我们自己的心笑,用我们自己的心哭,用我们自己熟悉的身体自由的奔跑在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跳出心灵的舞蹈,何况还有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

      那么多的舍不得,所以,请不要丢掉自己,因为那是我们自己,请钟爱自己,只有钟爱自己,才能钟爱这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一切。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7

小老鼠亚历山大不受人喜欢,但是发条老鼠威利却人人都爱,亚历山大特别羡慕威利,希望自己也能变成发条老鼠。

听说蜥蜴可以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只是需要一颗紫色的鹅卵石,亚历山大想尽办法没有找到,心灰意冷回到他的房子里,路上发现了将要被丢弃的发条老鼠威利。原来小主人安妮过生日有了新玩具,像威利这样的旧玩具就要被丢弃,此时亚历山大意外之中发现了一颗紫色的鹅卵石,于是请求蜥蜴帮助把发条老鼠变成和自己一样的老鼠,最后愿望实现,两只小老鼠非常开心。

小老鼠亚历山大非常羡慕发条老鼠威利,想要变成和和威利一样的发条老鼠,然而最后发现,自己所羡慕的人生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人生就是自己此刻拥有的。这让我想起自己,有时候会抱怨、不满当下,但是静下心来回想,觉得并不是太糟糕,苦日子熬一熬也就过去了,别人的人生或许也有不尽人意的时候,光鲜也许只是外在的。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本就是平淡,好好过每一天。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8

故事中,亚历山大看到威利将被遗弃,热心帮助威利变成小老鼠,是威利人生路上的贵人,友情可贵。

小主人喜新厌旧,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忽视身边的人,如果有请回到初心,给他们多一些关心。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9

第一次读这本绘本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这多么贴合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啊。我们艳羡别人的生活,可别人光鲜的生活一定比我们好吗?这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坏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可以转化为好的事情,好的事情好的状态也未必是持久的。人生路上,踏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不要轻易做出改变自己本性的转变,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也需要真诚对待自己周围的人,不卑不亢,做个不那么“势利”的人。如果威利当时自傲得不行,鄙视奚落我们的亚历山大,我真不能保证咱们的亚历山大能践行圣人的品格和德行,将它变成一只真正的老鼠,解救它于水火之中!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10

亚历山大盲目羡慕威利的安逸,羡慕威利有人抱,有人爱,羡慕威利有柔软的枕头,可以依偎在洋娃娃和泰迪熊中间;它觉得自己很辛苦,找吃的很辛苦,住在黑暗的小窝里也很辛苦。

它并没有意识到它跟威利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自由的,它可以跑来跑去,威利不行;它可以跑出去见到魔法蜥蜴,威利不行。

亚历山大的改变是它在储藏室的角落里发现了被抛弃的威利,这才意识到好像那里不对劲,巧的是这个时候它找到了紫色鹅卵石,于是在选择的最紧要关头,亚历山大改变了主意,帮助了威利,也让自己有了真正的伙伴。

想到了当今这个社会,即使疫情当前,出国热情依然不减,甚至有些家庭选择卖房也要出国,出国只是成长的一种方式,未必是最好的方式,倘若因为出国让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受到实质性的冲击,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是幸运的,赶上这个最好的时代,只要肯动脑,就会发现线上线下机会多多,层出不穷;盲目羡慕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也许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11

独立自主和外部依赖,其实我还想到了一组词:自由与控制,亚历山大是自由的,它可以自主选择去厨房找些面包屑,也可以去找威利玩;威利是不自由的,只有主人给它上了发条,它才能不停的走啊走啊,有发条想停也停不下来,没发条了想走也走不了,它能去的地方很有限。

不管是被人拿扫帚驱赶的辛苦生活,还是居住在黑漆漆的小窝里,亚历山大的双脚都没有被捆住,它都可以自由选择;威利不行,威利只能依赖主人的喜好,主人喜欢,便能又爱又抱,主人不喜欢,只能被抛弃在储藏室的角落里。

独立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依赖其他事物或者不依赖他人而存在,不受他人支配,这样的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这样的人生才是健康的人生。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12

这是两只老鼠的故事,一只是躲在幽暗洞穴中的老鼠亚历山大,另一只是人人都爱的发条老鼠威利。

它们在人类的房子里遇见,并且成为了好朋友。亚历山大的生活中充满了冒险,为了面包屑它要躲避追打的扫帚、飞来的碟子和藏在隐蔽角落里的老鼠夹子。 而威利的生活中,有柔软的床、安妮的爱。可是威利不能自由的行动,只有当发条拧动时它的轮子才能转动,不过威利不在乎。

亚历山大羡慕嫉妒威利的生活,它去找藏身在黑莓丛中的魔法蜥蜴,希望能变成像威利一样的发条老鼠。

蜥蜴答应亚历山大,如果能在月圆之夜带着紫色的鹅卵石,那么亚历山大就会愿望成真。但是,当亚历山大遇见了被丢弃的威利时,它改变了自己的愿望。

这本绘本我和小Q读了很多次,每每读完我都会问他:你希望成为哪只老鼠?

最初,小Q往往听而不闻,催着我讲下一个故事。后来,有一次小Q告诉我,他想当发条老鼠威利,因为威利没有那么臭。(小Q曾经养过一只仓鼠,确实有点臭,所以他想到亚历山大可能会臭。)再后来,小Q告诉我,他还是想成为威利,人人都爱威利。

最近,小Q觉得他还是当亚历山大比较好,因为亚历山大有脚,可以自由地乱跑,而威利只能等着人类给它上发条后才能动。

一本绘本的反复阅读对于孩子来说不是简单的重复,他们会在一次次阅读中带入自己的生活经历,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这也是孩子成长带给我们的惊喜。

这个简单的小故事,我们成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想告诉我们的是友谊、自由、被爱,把这些直接告诉孩子是很简单。可是说教永远直达不了孩子的内心,而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才能让孩子体悟书中的真谛。

就像水融入水中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也是李欧.李奥尼的绘本,我给小Q集齐了他所有的作品。

李欧是一位充满慈悲和博爱的智者,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一位智者引领。

孩子对李欧绘本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带入那个世界,跟随着李欧的步伐,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缓慢地走着,去经历一趟温暖却有百感交集的旅程。

最后我们会发现,其实那些读过的绘本已经永远和孩子在一起了,就像水融入水中一样。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13

亚历山大是一只小老鼠。

有一天,亚历山大遇到了另外一只老鼠,那是一只发条老鼠,是小主人安妮心爱的玩具,名字叫威利。当听威利说大家都很喜欢它,夜里睡在一个软软的白色枕头上,挨在布娃娃和羊毛泰迪熊中间时,亚历山大想到自己的处境很伤心,可是它很高兴找到了一个朋友。渐渐地,亚历山大开始羡慕起威利,“为什么我不能做一只发条老鼠,像威利那样,被人抱着、被人爱?”为此,亚历山大还专门去找了魔法师蜥蜴,因为它能把一种动物变成另一种动物。

只要在月圆之夜,带一颗紫色的鹅卵石给蜥蜴,亚历山大就能实现梦想。于是一天接着一天,亚历山大开始在花园里找寻紫色的鹅卵石。就在我们都觉得亚历山大一心想要变成发条老鼠时,故事开始反转,亚历山大看到了被丢弃在大箱子里旧玩具中间的威利,亚历山大也同时不偏不移地正好找到了那颗小小的紫色鹅卵石。

读到这里,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在这样重要的具有魔法意义的时刻,亚历山大许的愿望是请魔法师蜥蜴把威利变成像它一样的老鼠。因为我们还记得亚历山大在花园里到处寻找紫色鹅卵石为的是请蜥蜴把自己变成一只像威利那样的发条老鼠,而在得知威利被丢弃掉,自己又正好在这时找到了那颗宝贵的紫色鹅卵石时,亚历山大紧紧地抱着这颗小小的却具有大大的魔法的鹅卵石,几乎是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黑莓丛边,“蜥蜴,蜥蜴,黑莓丛中的蜥蜴”——读到这里,我几乎要哭出声来——“我想变成……”

我很喜欢《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了一遍又一遍,给孩子们读,也读给自己听。虽然读的是一本薄薄的绘本,却好像是在读一篇长篇小说。在《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里,我强烈地感觉到亚历山大是动态的,不论是连声的尖叫,跟着一阵稀里哗啦,杯子、碟子和勺子四处乱飞,撒开小脚有多快就跑多快,向它的小洞跑去的亚历山大;还是亚历山大跑去找全身上下像鲜花和蝴蝶般五彩缤纷的蜥蜴,到处找紫色鹅卵石,紧紧地抱着这颗珍贵的鹅卵石兴冲冲地去见蜥蜴,又有多快就跑多快地跑回那所有威利的房子,爬上盛旧玩具的箱子边沿,最后,在墙角的洞口发现威利,一把抱住威利,一起跑到花园的小路上,在那里跳起舞来。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14

整个故事充满童趣而又意味深长。

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和阳光、水、空气一样,拥有的时候没有感觉,失去了却痛苦不已。如果亚历山大最终选择了变成发条老鼠,他真的会快乐吗?作为主人给予了威利没有自由的爱真的是爱吗?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们真正有给过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去做想做的事儿吗?

绒布小兔子和威利一样,也是一个玩具,但是最终他因为爱而变得真实,细想我们真的有好好对待过身边的物品让它有尊严的存在过吗?这两天我在家春节扫除,家里因为日常的维护,干净到还是干净,因为前两天学习了断舍离的课程,所以在这一次扫除中我舍掉了很多占用我空间能量的东西,有的赠送朋友了,有的就直接扔了,看着儿子一堆堆残缺的玩具我却不知道怎么下手,在生活中,我们有给物存在的尊严吗?让它光彩熠熠,煜煜生辉。很多时候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就很潦草,所以不懂得去爱惜,老师在课上讲了一个寺院主持的事情,让我很感动,说主持的屋子里就一套喝茶的茶具用了很多很多年,进去就能够被这个物的光泽感染到,能够看得见茶杯里一圈一圈腾起的雾。所以对待孩子,我们是不是从小给他一个简生活的理念,让他意识到每一个选择都是他的真实需要,用行动让他学会尊重珍惜他的每一个选择,这是我读完这个故事思考的。我们常常会去羡慕一些人的拥有,以为我们拥有了就会快乐,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拥有全部,珍惜当下的所有,尊重当下的所有,你羡慕别人,别人也在羡慕你。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读后感15

亚历山大在最后一刻放弃了自己的愿望,帮助威利拥有了真正的生命与自由。这是对朋友的最真的付出,想到今天读的一篇推文《这个时代最缺的友情,叫高晓松》也同样有感触,朋友不在多,在于简和真。也很欣赏高晓松老师的这点——交朋友没有身份感,善待每一个人的高度。他不仰视,也不俯视,他交友的态度是平视。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

放松安静的读读这个故事后,想一想自己的心真正的需要什么?亚历山大放弃了他理解的主人的爱,最终他拥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你的选择呢?

以上就是《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绘本故事读后感大全的相关范文了,这些范文可以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形成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思想交流,希望它们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32714.html

(0)
qingfanqingf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