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 非遗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小编整理了有关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的内容。通过该篇内容,希望能够让广大师生们了解非遗知识,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方案的具体内容吧!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 非遗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1

 20xx年6月13日是我国第xx个“文化遗产日”。为切实做好各项宣传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主题

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艺术,延续中华文脉”。

三、时间安排

20xx年6月9日至6月20日

四、活动内容

(一)召开市文博考古学会年会和全市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30年老同志座谈会。

时间:6月9日-10日

地点:市会议中心会议室、市阳光大厦五楼会议室

内容:开展学术研讨和学会换届会员会议,颁发荣誉证书,回顾总结座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举办焦作市庆祝第xx个全国“文化遗产日”暨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仪式。

时间:6月13日上午8:30

地点:东方红广场中心舞台

内容:拟请市领导颁发第二批国家级、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匾牌和第二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奖牌及证书。仪式前组织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各县市区主管领导,文化局局长、分管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副局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等参加仪式。在东方红广场西侧举行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现场发放宣传单、咨询)。

(三)举办第十个全国“文化遗产日”文物陈列及***片展览。

时间:6月13日至13日(9:00—17:00)

地点:市博物馆及各县市开放博物馆、纪念馆。

内容:组织观众参观“配合基本建设出土文物精品展”;发放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品;开展文物鉴定项目服务活动,由市博物馆负责组织文物专家免费对文物进行鉴定,增强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四)召开庆祝全国第xx个“文化遗产日”暨表彰xx年度焦作市区优秀业余文物保护小组、优秀业余文物保护员大会。

时间:6月13日上午9:30—12:00

地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庙戏楼。

(五)召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现场会。

时间:6月13日上午10:00

地点:武陟县大封镇驾部村

内容:总结前段时间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武陟县和驾部村做典型发言。与会人员观看驾部村文艺演出。各县(市)区文化局主管副局长、文化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参加。

(六)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有条件开放的文化遗产景区优惠或免费开放。

时间:6月13日至13日

内容:焦作市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及石刻艺术展、沁阳市博物馆、朱载堉纪念馆免费开放;武陟县嘉应观、孟州市韩园、博爱县月山寺、市区药王庙等将对社会优惠或免费开放。

(七)启动高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

(八)启动省保单位许衡墓、北朱村民居维修保护工作。

(九)会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省文物局、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重走焦作大运河段,考察勘察编制规划。

(十)在《焦作日报》开辟文化遗产、“文物普查成果”或“大运河申遗考古新发现”专栏,采取发表署名文章、答记者问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宣传。

(十一)出动宣传车进行巡回宣传。

五、宣传材料

印制彩色宣传册和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版面和宣传标语。

六、工作要求

(一)各县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宣传活动的领导,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认真制定本地区、本单位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并有效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宣传活动落到实处。

(二)各县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单位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开展特色突出、形式新颖的宣传活动。要加强宣传形式和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文化遗产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一步调动地方***府和社会各方面参与文化遗产日活动的积极性。各级文化、文物系统干部职工要尽职尽责,以高涨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扎实开展好各项活动。

(三)各县市文化(文物)局、市直文博单位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期间文物安全保卫工作,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活动期间群众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

(四)各县市文化(文物)局要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在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将活动情况分别上报市文物局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2

为传承和保护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区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同时也在全社会中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传承非遗,人人热爱非遗的浓厚氛围。结合六月份第二个星期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拟开展马尾区“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非遗小小讲解员视频比赛。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非遗小小讲解员比赛

  二、活动宗旨

  通过开展“非遗小小讲解员”比赛活动,进一步发扬光大少年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展示当代少年儿童们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弘扬和传承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能量。

  三、组织单位   

  1.主办单位:马尾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马尾区教育局

  2.协办单位:马尾区文化馆、马尾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

  3.承办单位:马尾区非物质文化展示馆

  四、活动对象  

  马尾区各幼儿园大班以及各小学学生

  五、活动要求

  1.讲解稿内容须是马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比赛分为低年级组(幼儿园大班、小学1、2、3年级)、高年级组 (小学4、5、6年级)

  六、活动时间及其他  

  1.投稿时间:5月1日–5月30日

  2.视频拍摄地点:马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七、活动内容   

  (一)参赛内容

  展示马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和非遗传承活动,反映马尾区非遗保护传承取得的成就,体现马尾非遗项目特色、展示马尾非遗魅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参赛作品文稿见附件1(自行选择一项区非遗项目进行讲解拍摄)。

  (二)参赛要求

  1.内容健康,主题鲜明。

  2.参赛视频时长3分钟(允许5秒钟误差),格式为 MP4,分辨率: 1080P(横屏)

  3.参赛作品不允许剪辑,需本人原创,如发现抄袭、盗用等情况,取消参赛资格并承担一切相关法律责任。

  4.同一个作者,反映同一主题的参赛作品,限制提交一件。提交多件的,以第一件为准。

  5.自作品提交之日起,大赛组委会即拥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包括且不限于在官网及合作平台播放、印制相关宣传品、进行内容的二次改编等,但作者始终享有署名权。

  (三)参赛方式

  于20xx年5月30日前发送至马尾区文化馆邮箱:(邮件备注活动名称、作品名称、作者、联系方式)

  (四)奖项设置

  1.评审过程采取公平公正的方式,由组委会专家组打分决定。

  2.本次活动将评出低年级组与高年级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指导奖、优秀组织奖。

  3.其中各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名。

  九、其他注意事项

  1.选手参赛必须使用普通话,脱稿讲解,并富有感情色彩及适当的肢体语言。

  2.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3分钟,如果超时或不足2分50秒,评委将适当扣分。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3

 今年6月XX日是我国第xx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主题口号为“非遗传承,人人参与”。为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我省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示近年来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促进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社区和民众中更好地传承发展,现就组织好xx年“文化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方案如下:

一、积极参加省里组织的“文化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

“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将举办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xx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十大模范传承人颁证授牌;系列展演展示活动;专家讲座等。各地文化行***部门要根据省里的通知要求,积极做好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各项调演活动的准备工作。相关活动方案另行通知。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活动

“文化遗产日”期间,各地文化行***部门要以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重点,围绕“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的主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创新方式,积极发动文化馆、***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团体,举办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咨询等活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并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粘贴宣传海报等方式,集中、全面、深入地宣传非遗保护与城镇化的密切关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人民群众了解、认知我省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三、有关要求

各地组织“文化遗产日”相关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好相关工作方案;要突出主题,注重效果,充分发挥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增强群众的广泛参与性;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安全开展。

为做好今年“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工作,请各市文广新局于5月15日前将本市“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总体方案及活动情况(见附件)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省里将对各市活动进行梳理,对重点活动将通过《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发布、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非遗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5

一、活动背景

为文化遗产日,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展开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中央各部门和市***协等最近一直在关注和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宣传活动以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为重点。

二、宣传口号

保护遗产 留住乡愁

三、活动地点

主会场设在房山区水峪村(新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协文史学习委、市文物局、市文化局、市旅游委、市农委、市规划委、市住建委、市财***局、市档案局、房山区***府等

协办单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

各区县文化委员会

各世界文化遗产地

协办媒体:中国文物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

五、活动规模

主会场约100人

六、主会场活动思路

拟邀请国家文物局、市***府、市***协文史委、市委宣传部等领导出席,邀请市属相关委办局及区县文化委员会、传统村落负责人(届时请市农委代为通知)、房山区有关领导和部门(届时请房山区文化委员会代为通知)、新闻媒体。活动主要内容为:

1、水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子中幡”展示

2、展示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果

3、启动北京市传统村落公益摄影大赛

4、展示传统村落书画家作品和水峪村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感人故事

5、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启动(宣布领导小组专家组成立,宣布水峪村修缮工程开工)

(活动后,交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经验,组织与会人员和各郊区县实地考察交流水峪村保护利用情况)

七、其他宣传

1、联合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活动主要内容为专题讲座、文物鉴定等。

2、组织全市各区县文委和有关文博单位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张贴、悬挂相关宣传旗帜、标语、海报等,免费发放宣传材料,举办专题展览、讲座等宣传咨询活动,鼓励社会各界了解文化遗产、关心文化遗产。

3、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联合中国文物报等开设遗产日宣传专栏,联合xx日报、xx晚报设立宣传专版。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4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拟通过在全市部分幼儿园、中小学及高校进行“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全学龄段的学生们在接触非遗文化的同时,感受其魅力,宣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特色、推广民族文脉。

  二、活动目的和宗旨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根植于筑城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各具特色的艺术**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让当代的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贵州本地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在非遗文化的滋养中,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主办及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四、活动主题和**

  (一)主题:

  非遗进校园,文脉永传承

  (二)**:

  1.“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

  2.特色的文化,飞舞于校园

  3.非遗保护传承,展现生活智慧

  五、活动内容、时间、地点

  1.刺绣,进云岩区枫丹白露小学,20xx年10月—20xx年4月;

  2.苗族长竹舞,进乌当区下坝中学,20xx年10月—20xx年4月;

  3.布依族蜡染,进观山湖区**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20xx年10月—20xx年4月;

  4.青苗刺绣,进息烽县青山中学,20xx年10月—20xx年4月。

  六、非遗进校园形式

  1.**传承人或具备相关非遗知识的’教师,每月到学生至少上两次课,教授学生相关非遗项目知识。

  2.在学校内制作非遗宣传栏,制作悬挂非遗宣传横幅,制作并发放非遗宣传资料,以介绍和展示我市各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保护成就。

  七、活动安排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各校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着力打造学校非遗文化走廊,通过文化走廊的建设,让各校师生对非遗有更深地了解和认识,同时非遗文化走廊也是各校展示非遗校园传承成果的窗口。

  (二)**实施阶段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在贵阳市的各个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试点采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社团环境布置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认真做好总结,为下一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做好准备。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总结实施方法路径。

  八、实施效果

  1.让学生感受到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他们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2.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全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稳步开展,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在各校试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4.采取非遗进校园这样一个创新的形式,让我们能够看到非遗传承希望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及自豪感,使我们更加珍惜这种文化,自觉传承。

  5.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学生阶段来说,不但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且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

  6.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九、经费预算

  1.课时费:200元/课次×12课次×4项=9600元;

  2.宣传资料费:600元/所×4项=2400元。

  其中,校园非遗宣传栏制作:300元/个×4项=1200元;宣传横幅制作:50元/条×2条/项×4项=400元;宣传资料打印装订:200元/项×4项目=800元。

  3.材料费:2000元/项×4项=8000元。主要是“非遗进校园”所需材料的购买。

  合计:2万元整。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5

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学者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进行技艺传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展演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宣传册;**开展非遗课外学习实践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图片巡回展

  具体内容:现场展板展示80个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展板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使学生直观、全面了解温州非遗概况。

  非遗学堂

  具体内容:开设学生喜爱并易学的非遗手工技艺课程,如瓯窑、米塑、剪纸、彩扎、泥塑、脸谱彩绘等,由传承人现场教授,学生在亲自动手中,体验项目制作过程,初步掌握技艺。

  手工技艺现场展示

  具体内容:邀请我市**性传承人进校园,现场展示非遗技艺,使学生在观看中了解非遗技艺的精湛,在与传承人的交流中体会制作的不易。

  木偶戏演出

  具体内容:生动有趣的木偶戏广受学生的喜爱,在木偶戏表演中,学生可增加对传统戏剧的认识与了解,感受温州传统戏剧魅力。

  非遗讲座

  具体内容:邀请我市非遗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丰富生动的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原本深奥的非遗知识简单明了,带领学生共同探寻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观非遗馆(含贝螺馆)并体验

  具体内容:非遗馆以丰富的展陈方式,展出我市150多项上千件非遗的**。参观时,由非遗馆讲解员全面介绍非遗项目,包括贝螺等,并参加“非遗学堂”体验课,体验瓯窑、米塑等非遗项目制作。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6

20xx年6月10日上午,作为今年洛阳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一部分,非遗驻校园——栾川伊禾研学基地体验活动如期举行。活动现场邀请了全市四级非遗项目的10余位传承人,赴栾川和伊禾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现场共有民间剪纸、传统拓印、泥塑、舞龙、舞狮、斛包制作、豆腐制作、插花、香道、豫西小木作等十多项具有浓郁河洛地区民俗特点的项目参加。来自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平乐正骨学术思想研究室的叶艳蓉主任还从洛阳带来了幼儿科普手册赠送给小朋友们,通过小手拉大手,把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种在心里,给孩子的心灵刷上明亮的底色。

洛阳市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于20xx年,但是走进幼儿园对娃娃们进行非遗文化传播这还是第一次。其实传承人自发进行非遗在校园行为要更早,河洛大鼓传承人们率先走进偃师市实验小学、伊河中学、汝阳凤凰园小学、巨龙小学、未来启迪小学、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等20余所中小学,开展持续性河洛大鼓教学。为此,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20xx年河洛大鼓曲艺节上还专门组织了进校园成果汇演,以检验教学成果,也对全市中小学非遗进驻树立榜样。之后陆陆续续开展专项性进校园活动8次,包括省级项目南庄木偶戏在汝阳县中小学的传承、豫剧名家走进洛阳幼儿师范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面对面交流等。

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驻校园”,非遗走出名录,走出展柜,融入校园生活,真真正正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该活动不仅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增强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推进非遗进一步发扬光大。让非遗有机融入青少年日常的学习生活,实现了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更实现了非遗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

非遗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几行陌生名录,而应是鲜活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用度和体验当中,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这也许才是“非遗驻校园”的深意所在。我们希望,通过近年来的“进校园”和“驻校园”活动,通过孩子们与非遗的近距离接触,广大青少年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尽享快乐,健康成长,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们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遗在“驻校园”的过程中能真正深化为“进教材”和“进课堂”,进而深入到祖国未来青少年的大脑与心灵里,切切实实起到以文化人,以文润心的作用。孩子们能在长见识阔视野,认识文化之美,感受非遗之厚的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成为对国家、社会更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7

一、活动主题及意义

  以“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为主题,围绕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突出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展示我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传承非遗项目,增进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宣传定边非遗项目**性传承人,让非遗项目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提高我县非遗知名度,弘扬我县文化特色品牌。

  二、主办单位

  三、活动时间、地点

  四、具体安排

  1、设置拱门、横幅等宣传标语,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册》等宣传资料。

  2、现场剪纸、刺绣艺人创作展演,发放剪纸、刺绣作品。

  3、搭建舞台,现场展示定边说书。

  4、霸王鞭现场展示。

  5、道情皮影戏现场展示。

  6、电视台、**做相关宣传报道。

  “文化遗产日”活动经费预算

  一、非遗项目展示演出:20000元

  二、搭建*台:展示定边剪纸、刺绣等非遗项目4000元

  三、演出主持:2人2000元

  四、场地布置(舞台背景制作、拱门、横幅):2000元

  五、宣传费(电视台、**等):2000元

  六、宣传册、单印刷制作:1000册x10元=10000元

  七、其他杂支:2000元

  合计:肆万贰仟元整(42000.00元)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8

一、活动宗旨

  纪念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重在传承。

  二、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xx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重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宣传活动。

  1、在文化馆大楼、主要街道(乡镇)的显要位置悬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宣传标语。

  2、举办学习座谈会。**工作人员、项目传承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入学习讨论、座谈,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学习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主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面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3、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并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粘贴宣传海报、宣传车等方式,集中、全面、深入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珍爱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参与**保护工作。

  (二)开展各类形式活动纪念文化遗产日。

  1.6月11日在文化广场举办纪念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宣传、文广系统,教师、学生、老**、群众**参加。邀请县级**讲话,邀请****采访。

  2.6月11日**以“**保护,重在传承”为主题的群众签名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我们日常生活。

  3.6月11日—6月15日全天对外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让广大v视台、《新会昌周刊》、宣传栏、宣传车宣传有关文化遗产知识,公布省、市、县三级的保护名录,提高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人人了解非遗,人人参与非遗保护”的氛围。

  5.6月11日—6月15日在文化广场、举行文化遗产图文展。

  6.6月9日—10日举行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授课活动。

  三、活动**

  为了顺利、有序开展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成立活动**小组:

  组长:许永春

  副组长:许伶青、梁玲娜

  成员:张丽萍、池海瑛、罗广洲、黄振荣、谢海燕。活动**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做好活动的具体工作:

  1.综合协调组:梁玲娜。

  负责协调有关文化遗产日活动工作。

  2.宣传资料组:张丽萍、黄振荣。负责收集、整理宣传资料,**宣传计划。

  3.展览组:黄振荣、罗广洲、谢海燕。负责展出图文并茂的宣传版画。

  4.广场宣传组:张丽萍、池海瑛、罗广洲、黄振荣、谢海燕。

  负责**好文化广场系列宣传活动,**好教师、学生**、群众**参加。准备好音响,撰写县级**讲话,接待****采访。

  5.后勤组:池海瑛、黄振荣。负责后勤工作。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9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又是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及精神。其形式多样,在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技艺、医药、礼仪、民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通过本次活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活动时间

周末 9:00——16:30(活动时间待议)

三、活动地点

校内操场、运动场

四、活动内容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更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宣传力度,在活动开始前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1.认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读物、校内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文化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了解和认识。在活动前激发学生们学习优秀文化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条件。

2.做好校内宣传活动,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与本次校园活动内容相应的非遗基本知识,为活动的正式开启做好充分的宣传准备。

(二)活动展示阶段

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参与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感受非遗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展示活动

(3)具体内容:

2.体验非遗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体验活动

(3)具体内容:

3.非遗创作

(1)活动地点:校内操场

(2)活动形式:非遗创作活动

(3)具体内容:

五、活动人员的安排

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携带孩子选择上午或下午参加活动,并提前告知学校参与活动的时段,教师及工作人员按照工作表按时出勤。

六、活动工作安排

(一)活动计划制定

与学校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场地、时间;负责选定非遗进校园项目,组织非遗对外交流小组,负责与校外传承人沟通交流工作;负责落实校内活动进程把控;与校外媒体单位做好对外宣传、推广工作。

(二)校内宣传推广

负责编印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宣传册、宣传画以及相关非遗材料;负责宣传栏非遗主题活动的策划;负责非遗活动动员讲话的安排;负责校内宣传物品的制作。

(三)传承人

负责从事非遗项目的生产、创作,提供高质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及成果;负责制定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计划,制定活动开展内容;配合做好宣传推广活动,积极参与展览、演示、教育、交流等活动。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10

禹会区20xx年“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

20xx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校园发扬光大。现结合禹会区学校实际,制定“庆祝建党100周年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打造禹会区校园艺术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以“戏曲进校园”展演展示系列活动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浓厚氛围。

二、目标任务

通过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在辖区学校范围内形成比较浓厚的泗州戏等传统戏曲艺术教育氛围,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1、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 伟大的祖国。

2、通过逐步推进的方式,在辖区学校开设戏曲学习课程,聘请戏曲传承人和民间戏曲艺人为学生讲授戏曲知识和传授戏曲技艺,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把戏曲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2、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

3、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与我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推进我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三、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儿童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是探索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为此,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区文化和旅游局、教体局、财政局、文明办等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加强合作,成立“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和实施。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展演展示、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戏曲艺术,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以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学习戏曲艺术及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戏曲文化知识和表演鉴赏能力。

3、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根据我区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利用好本地的戏曲资源,以学校班级为单位进行展演展示。利用音乐课、课外活动等时间为学生进行戏曲表演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构建具有我区特色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模式。

4、加强指导,促进特色创建。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组织专门人员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聘请戏曲传承人和民间戏曲艺人为学校师生展演、展示戏曲技艺和讲解戏曲知识。在年度“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结束后,对我区的“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进行总结。通过“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切实为促进我区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地方戏曲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时间及具体实施

1、“戏曲进校园”活动预计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活动开展时间为20天。

2、为实现我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全覆盖,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组织两组人员分别在辖区的44所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聘请戏曲传承人和戏曲艺人为学校师生展演、展示戏曲技艺和讲解戏曲知识。

3、区教体局负责协调辖区44所中小学的“戏曲进校园”演出场地,安排每所学校的具体演出时间,并指派专人负责学校与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此项活动的对接工作。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11

一、活动目的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商丘本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不同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主题和口号

1、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口号: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

四、主办单位

******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团学活动发展中心

五、活动内容、时间及场地安排

1、非遗成果展

以***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 间:6月12日-14日

地 点:xx广场

责任单位:******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六、活动要求

1、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文化遗产日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感知、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宣传平台,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文化遗产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12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的发展氛围,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决定在天塘镇中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活动要以****核心价值观和*的*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一、活动目标与宗旨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活动主题和**

  1、主题:多彩非遗,美好生活

  2、**:见人见物见生活

  活态传承、活力再现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

  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三、**成员

  文化馆成立“非遗进校园”活动**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成丽霞(宜章县文体广新局**)

  副组长:彭幼菊(宜章县文体广新局***)

  **燕(宜章县文化馆馆长)

  成员:谭小聪、向左雄、颜丽霞、吴磊、肖文浩、喻亚琪、天塘镇人民*、天塘镇谢家小学

  四、活动内容、时间及地点

  1、客家山歌传承教学

  请天塘镇客家山歌传承人给学生们教学,教唱客家山歌。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授课人:客家山歌传承人李齐芳

  2、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县国家、省、市、县级非遗**性项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时间:5月29日

  地点:天塘镇谢家小学

  五、活动要求

  1、周密部署,精心**。各单位部门要****本次活动,确保本次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单位部门要充分利用宣传*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13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为什么要制定本《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大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决定联合开展“家乡文化我传承”——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二、《方案》工作目标是什么?

在全市校园中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热爱非遗、人人传播非遗”的浓厚氛围,激发青少年从小树立“遗产保护人人有责,传承文化从我做起”的理念。评选一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创新实践案例,启动非遗传承人计划,组织实施“非遗百场讲座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在学习、传承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道德教育、艺术审美教育。到2025年,力争使全市30%以上的中、小学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基地(学校),将“家乡文化我传承”——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打造成为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点品牌。

三、活动内容有哪些?

(一)打造一批高质量的非遗传承基地(学校)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专家评审,从工作扎实有力、成绩显著的学校中,评选一批非遗传承基地(学校),5月10日前由学校自愿申报(申报表见附件),各县(市、区)评选、公布本级非遗传承基地(学校),并向市里推荐传承特色明显、成效特别突出的学校,经审核验收后,由主办单位颁发“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学校)”牌匾。支持列入非遗传承基地(学校)名单的中、小学校,与非遗传承人结对,围绕非遗项目编写特色读本、开设特色课程。

(二)培育一支高水平的非遗传承队伍

启动“非遗传承人培育计划”,培育一批传统工艺大师,提高传承人群的文化素养、审美及创新能力。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队伍。鼓励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打造专兼职结合的非遗传承师资队伍,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通过开设传承班、与非遗保护管理机构联合办学等途径,培养专门人才,探索实践传统师带徒、家族传承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非遗讲堂和传习所,倡导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学、设立工作室、培养小小传承人。大力实施我市231项市级、61项省级、2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通过开展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课堂、非遗传承人上讲台、非遗项目进社团等方式,实现非遗传承“一校(园)一特色”,形成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传承队伍接续更替的生动局面。

(三)开展一系列非遗传承保护主题活动

1.举办百场非遗讲座。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要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交流,定期合作举办非遗培训、展览展演、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开展“百场非遗讲座进校园”活动(方案另行下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组织教学经验丰富、技艺老道娴熟的传承人每年在全市举办100场非遗讲座(体验课),以古琴艺术(广陵琴派)、雕版印刷制作技艺、扬州剪纸、扬州通草花、杖头木偶戏、扬州清曲、扬州弹词、扬州评话、扬剧等为重点内容,采取学校点单的方式将非遗讲座送进校园。

2.开展主题文化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重点开展好“挖掘民间瑰宝延续扬州文脉——扬州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非遗悦心”琴筝表演、“非遗走亲”“江南曲美”“戏曲进校园”文化交流巡演等活动,鼓励各大中小学校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

3.组织成果展演。在各学校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20xx年底拟组织扬州市“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演活动(具体方案另行部署)。同时举办“扬州非遗大集”,让非遗产品“活态”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赏非遗技艺、品非遗美食、验非遗好物,感受非遗生命力,推动具有扬州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让根植于扬城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走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14

20xx年6月11日是我国第xx个文化遗产日。为在全社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宣传,倡导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高全民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xx年文化遗产日前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x非遗函〔xx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办***函〔xx年文化遗产日活动有关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二、活动内容

(一)适时组织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文化遗产日有关宣传展演活动。

(二)举办主场活动。xx年6月11日上午,自治区文化厅、固原市人民***府主办,固原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承办,在固原市区博物馆广场举办全区xx年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活动主要内容有: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督查情况进行通报;表彰非遗保护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资助优秀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固原市级非遗传承人授牌及发放以奖代补经费;文化遗产特色艺术演出;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xx〕17号)的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片展;代表性传承人技艺表演展示;文物基础知识讲解、品鉴等。

(三)举办分场活动。各市、县(区)文化局,xx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xx博物馆、固原博物馆等单位,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在文化遗产日期间设立活动分场,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展演、讲座、咨询、走访调研等系列活动。

三、活动要求

(一)固原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和其他市、县(区)文化局要紧扣本次文化遗产日主题,结合实际,创新方式,分别制定并实施好主场和分场活动方案。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组织和文化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严格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请固原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于6月3日前分别将主场活动方案报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和自治区文物局。

(二)请五市文广局分别推荐4名非遗保护先进工作者,2个先进保护单位(文化馆、非遗中心),2个优秀传承基地(自治区级),于6月3日前将推荐表报自治区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

(三)各市、县(区)要把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宣传作为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开设专栏、制播专题片、采访报道、印发资料、传送信息等方式做好宣传工作。

(四)请各市、县(区)文化局,xx文化馆、xx博物馆、固原博物馆、xx考古研究所、xx岩画中心于5月27日前将确定的活动统计表分别报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自治区文物局。

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15

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核心价值观和*的*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二、活动目标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职责分工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五、活动安排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认真做好总结,在20xx年6月12日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展示活动。

  六、活动要求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本篇非遗进校园活动方案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更多的师生们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本内容由学无止ji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36415.html

(0)
学无止jin的头像学无止ji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