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含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能够帮助教师全面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估。教案还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么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仅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7/image-1424.png)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1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单双脚跳的快乐,学习单双脚连续跳格子房子,锻炼腿部力量,有良好的动作协调*、灵敏*。
2、喜欢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跳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已掌握双脚、单脚跳的方法。
2、画有四种不同形状格子房子的场地一块。
3、录音机、磁带、小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练习各种走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脚尖走、脚跟走、脚内外侧走等)
二、合作探索,尝试练习
1、师:小朋友,请看场地上画有格子房子,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玩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
(幼:单脚跳、双脚跳、跨跳、分并腿跳、单双脚交替跳等。)
2、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教育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要互相碰撞,学会保护自己和同伴,学会商量合作、交往,规则是不踩到格子房子的边缘线。)
3、教师小结:请幼儿轮流演示自己的玩法及分享合作的创意玩法。
(1)师: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样跳格子房子的?鼓励幼儿介绍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
(2)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跳法来?你还能想出什么形状的格子房子呢?
4、教师为幼儿示范连续*跳的技巧,然后组织幼儿集中练习1–2次。
(1)讲解连续跳的方法、技巧、规则和安全事项:从第一个房子起点开始,逐格单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二个房子起点,逐格双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三个房子起点,逐格跨跳到终点。走到第四个房子起点,逐格单双脚交替跳。跳跃时,要求跳到格子中间,不能踩到边缘线。
(2)幼儿玩”跳格子”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在连续跳的过程中不踩边缘线。
三、游戏:”争夺红旗”
1、玩法:幼儿分*数相等的四组跳房子,完成四种方法,在同一时间内速度快的一组夺得红旗获胜。
2、规则:”跳房子”的时候不能踩边缘线,踩到线的幼儿须退回起点重跳。一种跳法完后,依次从旁边绕开,接着队伍继续第二种跳法。
3、幼儿开始比赛。
4、教师小结比赛情况。
四、结束
幼儿擦汗,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继续练习跳房子游戏的多种玩法。
活动反思:
幼儿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对游戏充满了好奇感,十分感兴趣。幼儿由于自身能力发展所限,少部分幼儿身体平衡掌握较差,在单腿跳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身体,经常出现双脚着地或是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对于平衡差的幼儿,除了用言语鼓励外,在他们行进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一旁进行保护行进。在反复多次的游戏后,孩子对平衡能力掌握自如时,再加大难度,以达到游戏的要求。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发展身体协调性。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沙包一个、用粉笔在地上画图形。
活动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2、跳的过程中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3、分两组进行比赛,每组3人,最先把沙包扔进“9”的一组为胜。
活动规则:
1、不能跨字跳,必须按顺序1—2—3?—4—5—6—7—8—9。
2、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活动反思:
幼儿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对游戏充满了好奇感,十分感兴趣。幼儿由于自身能力发展所限,少部分幼儿身体平衡掌握较差,在单腿跳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身体,经常出现双脚着地或是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指导。对于平衡差的幼儿,除了用言语鼓励外,在他们行进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一旁进行保护行进。在反复多次的游戏后,孩子对平衡能力掌握自如时,再加大难度,以达到游戏的要求.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保持平衡沿着直线向前跳,并尝试两人合作学袋鼠跳的技能和方法。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袋鼠合作跳的乐趣,锻炼幼儿的体质。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屈膝,前脚掌蹲地跳起,双脚并拢又轻又稳落地。
难点:尝试两人合作学袋鼠跳的技能和方法。
教学准备:
每人一个袋鼠胸牌 音乐背景 游戏场地路线布置
教学过程:
一、 热身运动
小朋友,你们是谁呀?(袋鼠)你们看看我是谁呢?袋鼠宝宝跟着妈妈一起 做做运动吧!幼儿跟着教师听口令做动作。(边做动作,边往前走)
二、探索尝试 跳跳跳
哎呀,前面有一条小河,我们怎样才能跳过去呢?你们去试一试!
1.宝宝们刚才你是怎么跳过河的呢?
2.请2名幼儿示范,你们觉得谁跳的更像袋鼠?
3.我们学学他的样子,再来跳一跳。(前腿曲胸前,两脚并并拢,膝盖弯一弯,后跟抬起来,双脚用力跳,落地轻又稳)
4.刚才有的小袋鼠差点掉河里,我们再来试一试。
跳了这么久,我们一定都很累了。我们到草地上休息休息吧!
三、两人合作 向前跳
1.袋鼠妈妈很喜欢带着宝宝一起跳,请你也找个好朋友试一试,一个扮演妈妈,另一个扮演宝宝,想想还可以怎样跳呢?请袋鼠们到运动场地去练习。
2.幼儿去运动场地探索两人合作跳的方法。
3.师幼总结交流方法。(谁扮演妈妈?谁扮演宝宝?你们是怎样跳的? 请幼儿讲方法,2组选手比较。你们觉得哪组跳得又稳又快呢?为什么?师小结。
4.选择跳的最稳、最快的一种方法让幼儿尝试。
四、游戏活动 合作跳
1.你们的本领学得怎样?袋鼠运动会就要开始了,今天我们参加的运动项目是“两人合作跳”,并交代规则方法。
2.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教师讲一下规则。
3.带着青草跳回来。
4.袋鼠们参加这次运动会你们有什么感受啊?
五、放松运动
师幼跟着音乐一起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但在动作讲解过程中有点乱,有点急于求成。整个活动的运动量较少,应该多给孩子运动,增加锻炼身体的热情。还可以准备些歌曲旋律,配合着进行教学。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4
活动目标:
1.能单脚、双脚交替进行跳跃;学习夹包跳。
2.锻炼腿部力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沙包宽阔的活动场地
游戏过程:
1.听音乐做热身游戏,重点活动膝盖和脚腕。
2.自由游戏《跳格子》。
介绍游戏玩法:幼儿可以自己在地面上画格子,然后尝试用单脚跳、双脚跳等方式玩“跳格子”的游戏。
4.游戏《跳房子》,幼儿分成四组玩“跳房子”的集体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将沙包投入第一格,幼儿单脚跳至沙包处,双脚夹住沙包抛入第二格,再单脚踢入第三格,然后重复上面的玩法,依次完成。到最后一格,双脚夹起沙包踢起,用手接祝第二名幼儿再将沙包投入第一格,依次进行游戏,通过的人数多的一组为胜方。
(2)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指导,每组完成游戏的幼儿分别站在一方,违反规则的站在一方,进行比赛。
(3)提醒幼儿进行单脚跳时注意安全。
5.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跳房子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之一,趣味性、娱乐性极强,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在有些儿童游乐尝公园和小学操场等都会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时就算在一块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笔或树枝,小朋友亦会在地上画起“跳房子”的九个格,然后一起玩。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单脚、双脚交替进行跳跃;学习夹包跳,锻炼了腿部力量,发展了他们动作的灵活性。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5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取得胜利后带来的快乐。
2.认识不同图形,知道不同形状的图形在“跳房子” 游戏中代表着不同的跳法。
3.能够在比赛中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形状的图形在“跳房子”游戏中代表着不同的跳法,并能根据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难点:
根据规则进行游戏,体验取得胜利的喜悦。
活动准备:
扇子、音乐、不同形状的格子图片、画好的格子房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跟随音乐(兔子舞)做单脚跳、双脚跳、开合跳。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不同形状拼成的格子房子,并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玩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
2.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单脚 跳、双脚分开跳、双脚合拢、跨跳等并不踩到格子房子的边缘线)。
3.师小结并引导幼儿理解原来不同形状的格子代表着不同的跳法。正方形代表双脚分开跳、半圆形代表双脚合拢跳、圆形代表单脚跳、三角形代表不跳或者跨跳。
4.进行“扇子争夺赛”游戏,师讲述规则并示范。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方法与玩法都学会了,就开始一场真正的扇子争夺赛吧!在比赛中,你们可以自由分组进行,按照图形的变化,变换不同的跳法。如果在比赛过程中踩到房子的边缘线或未按要求跳的,需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比赛以接力赛的形式完成,哪一组最先抢到扇子即为获胜。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并进行放松运动。
师:恭喜第x组的小朋友获得胜利,拿到了扇子,这源于他们共同的努力与配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第x组的小朋友。我们做了这么多次的跳跃运动,现在跟着老师来放松一下吧!(竹兜欢乐跳)
四、延伸部分
延伸至美工区 、 建构区,请幼儿根据今天的游戏自己发挥想象画或者搭建更多形状不同的房子。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6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已掌握双脚、单脚跳的方法。
2、画有四种不同形状格子房子的场地一块。3、录音机、磁带、小红旗一面。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单双脚跳的快乐,学习单双脚连续跳格子房子,锻炼腿部力量,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灵敏性。
2、喜欢参与体育活动,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感受跳格子房子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练习各种走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脚尖走、脚跟走、脚内外侧走等)
二、合作探索,尝试练习
1、师:小朋友,请看场地上画有格子房子,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玩这些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
(幼:单脚跳、双脚跳、跨跳、分并腿跳、单双脚交替跳等。)
2、请几个幼儿示范创意玩法。(教育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要互相碰撞,学会保护自己和同伴,学会商量合作、交往,规则是不踩到格子房子的边缘线。)
3、教师小结:请幼儿轮流演示自己的玩法及分享合作的创意玩法。
(1)师: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样跳格子房子的?鼓励幼儿介绍不同形状的格子房子的玩法或一种方式多种玩法。
(2)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跳法来?你还能想出什么形状的格子房子呢?
4、教师为幼儿示范连续弹跳的技巧,然后组织幼儿集中练习1–2次。
(1)讲解连续跳的方法、技巧、规则和安全事项:从第一个房子起点开始,逐格单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二个房子起点,逐格双脚跳跃到终点。走到第三个房子起点,逐格跨跳到终点。走到第四个房子起点,逐格单双脚交替跳。跳跃时,要求跳到格子中间,不能踩到边缘线。
(2)幼儿玩”跳格子”游戏,重点指导幼儿在连续跳的过程中不踩边缘线。
三、游戏:”争夺红旗”
1、玩法:幼儿分数相等的四组跳房子,完成四种方法,在同一时间内速度快的一组夺得红旗获胜。
2、规则:”跳房子”的时候不能踩边缘线,踩到线的幼儿须退回起点重跳。一种跳法完后,依次从旁边绕开,接着队伍继续第二种跳法。
3、幼儿开始比赛。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7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包一个、用粉笔在地上画图形。
【活动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标有数字“1”的长方形里面,然后双脚夹起沙包把它扔到标有数字“2”的长方形框里面。依次进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时,幼儿弯腰把沙包捡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儿再重新开始。
2、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3、跳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活动规则】
1、不能跨字跳,必须按顺序1—2—3?—4—5—6—7—8—9。
2、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8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练习单脚跳。
2、锻炼幼儿腿部力量,培养幼儿其观察力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沙包数个,红旗一面,布置活动场地图:
活动过程: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一幼儿进行完毕,换第二组幼儿跳,交叉进行。
2、玩法
将沙包用手投入第一格,幼儿单脚跳至沙包处,双脚夹住沙包抛上第二格,再单脚踢入,重复上面的玩法,依次完成。到门口后双脚夹沙包踢,用手接住。第二名幼儿再将沙包投入第二格,依次进行。如果哪通过的人数多为胜方。
3、组织幼儿进行活动,老师指导,让每组完成游戏的幼儿分别站在一方,违犯规则的幼儿站在另一方。进行比赛。
4、老师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评论,将红旗奖给优胜队,激发幼儿玩沙包的兴趣。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活跃,创作热情高涨,他们不断地与活动材料,同伴及老师进行着积极的有效的良好互动,活动结束时还留连忘返。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9
、设计思路: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经常在地上画一座大大的房子,最上面是房顶,第二层是两个并排的格子,最下面是3个相连的单格(或者更复杂一些)。从下面往房顶单脚起跳,到并排的格子时,双脚同时落在两个格内,最后双脚跳入房顶返回,交由下一个伙伴开始。民间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多种形态的格子,在格子里放入数字或动物等。孩子在跳数字十可以分单、双数字跳。在玩跳动物房子时,要避开野兽格,否则会被野兽吃掉。游戏发展了幼儿跳跃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跳跃能力和平衡能力、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二、活动目标:
1、轻松自然地进行单脚跳与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增强幼儿弹跳能力。
2、学习掌握跳房子的方法,提醒幼儿跳房子时不踩线。
3、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三、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事先在场地上画好房子。
材料准备:活动房子2——3座(房子由废旧布料缝制而成)。
四、玩法与规则:
玩法:每组从第一人开始轮流玩,先将沙包扔至第一格,然后单脚跳入第一格,再将沙包扔至第二格,单脚跳至第二格,以此类推,到第九格时,双脚踩在第九格内,捡起沙包,单腿逐个跳回,完成游戏。
规则:跳房中,脚和沙包压到线或没有将沙包扔准至相应的数格内,算失误,换另一人继续游戏,以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游戏形式:
教师示范游戏;幼儿分组游戏;
幼儿可自己提出游戏的’玩法:
1、按照格子的安排进行单双脚跳。
2、躲避野兽(野兽卡片)。
3、单(双)脚跨越沙包。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10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投准,单脚跳跃动作,增强幼儿腿部力量,提高幼儿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在塑胶场地上找到房子。
2、准备一个小沙包。
活动过程 :
1、热身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向幼儿讲解和示范各种玩法。
游戏规则:
1、幼儿在玩游戏时,如果没有按照规定顺序踢跳,判为失败。
2、在跳房子过程中,脚或小沙包压线或出格均为失败。
玩法 :
幼儿站在第一格线外,将小沙包透进第一格,跨进第二格单脚跳进第三格,双脚跨进第四第五格,然后单脚跳进第六格,再双脚 跨进七八格,单脚跳进第九格,跳转身后再依次返回至第二格时,单脚站住并用手捡起小沙包,跨出第一格,然后再将小沙包投进第二格,如此依次进行,以不许犯规少犯规,并先跳完者为胜。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好的幼儿,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表现不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加油,下次会表现得更好等,使其他们能在活动中活跃起来,以培养他们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11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探索单脚跳、双脚跳以外的跳法,发展幼儿创造思维能力。
3.体验合作游戏的愉快情绪,感受跳房子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难点:
探索单脚跳、双脚跳以外的跳法
活动准备:
1.玩过传统《跳房子》游戏
2.画好的《跳房子》格子;长度相同的树枝、竹竿若干和塑料圈若干
3.分化好三块场地:画好的房子格;塑料圈场地;树枝、竹竿场地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听音乐按教师的指令做热身运动,上肢运动—腹背运动—下蹲运动—跳跃运动
二、游戏跳房子
1.运用已有经验玩跳房子游戏
幼儿在画好格子的场地,自由玩跳房子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跳法)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跳房子的 ?
(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其他幼儿集体模仿练习)
2.利用塑料圈摆格子玩跳房子游戏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塑料圈,我们摆格子玩跳房子游戏吧。
幼儿分组摆格子玩跳房子游戏。(教师观察幼儿,发现新跳法及时组织幼儿模仿练习)
3.用竹竿、树枝拼图形探索新的跳法
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竹竿、树枝,我们一起摆格子玩跳房子游戏,除了我们刚刚练习的跳法,还有什么新的跳法
幼儿自由结合摆格子探索新的跳法,教师观察,及时鼓励,适时给予启发。
师:我们一起学一学某某小朋友发现的新的跳法。
(组织幼儿集体练习幼儿探索的新的跳法:左右开合跳、前后交叉跳、并腿跳、分腿跳)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师:小青蛙的本领练好了,我们一起去捉害虫吧!
介绍游戏玩法:小青蛙从起点出发,单脚跳、双脚跳过画好的格子——左右开合跳、前后交叉跳过塑料圈摆格子的跳房子—–并腿跳、分腿跳跳过竹竿、树枝摆放的房子。自由跳到地里捉害虫。
三、放松活动
幼儿把材料整理好,随音乐和教师一起做放松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基本实现预设教学目标。在第二部分的第一环节: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在已画好的格子上自由玩跳房子的游戏,初步锻炼幼儿腿部力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第二环节:稍微增加一点难度,幼儿用准备的塑料圈分组摆格子玩跳房子游戏,在摆格子的过程中,给幼儿提供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在合作过程中遇到有不同意见时,基本能通过协商统一意见,在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同时体验合作游戏的带来的愉快情绪;第三环节:继续增加难度,给幼儿提供自然材料竹竿、树枝,探索摆放图形,探索新的跳法。这一环节首先强调操作过程中注意材料使用的安全,然后关注幼儿探索过程中的交流合作,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继续给幼儿提供与同伴合作的机会,炼腿部肌肉力量,同时发展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第四环节:把前三个环节幼儿探索的结果进行整合,感受跳房子带来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12
活动目标
1、熟悉音阶并能跟着琴声唱出来。
2、练习单跳双落协调地行进跳。
3、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重点难点
1、 熟悉音阶并能协调地行进跳。
2、 跟着音乐协调地行进跳。
活动准备
《跳房子》歌曲录音带,录音机一台,粉笔若干,在场地上画4个大房子图。
活动过程
一、练声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地面上有什么?
2、师:这幢房子可有趣了,你每跳一层它就会发出一个好听的声音, 不信你们来试试吧!
3、练习音阶
请个别幼儿尝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跳跃方式,可以单脚跳也可以双脚跳还可以单脚双脚轮换着跳,教师则根据幼儿跳的情况弹奏出相应的音并引导其他幼儿把音阶唱出来。
过渡语:这么好玩的音乐房子谁还愿意来跳呢?我来问一问。
二、游戏
1、个别幼儿尝试玩游戏
(1)教师唱1~2小节并请幼儿也唱着回答我来跳,我来跳
(2)教师唱5~6小节并请幼儿唱着回答我能跳得好
(3)教师请一名幼儿跳房子,大家齐声喊预备跳
(4)跳房子的幼儿根据大家唱的节奏跳
2、分组玩游戏
(1)每组找一幢房子玩跳房子游戏若干遍
(2)变换节奏进行游戏
加快音阶的节奏要求幼儿跳的速度要跟上节奏的变化,如果跟不上就停止游戏一次
三、延伸活动
在户外活动中开展此游戏
教学反思
根据我的设想是先教会幼儿歌曲,然后再带领幼儿游戏。在活动过程中,我却发现幼儿一听我说这节课是音乐游戏后,他们只想到了做游戏,让他们学唱歌曲,他们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只学唱了两遍后,他们就迫不及待了。有几个小朋友还不停地问:吕老师,游戏怎么做?看到这个状况,我感到再让小朋友学唱下去的话,也是徒劳无功。既然,小朋友要急着做游戏,何不顺着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边学唱边做游戏呢。接着,我就讲解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然后让幼儿边学唱边玩游戏。幼儿游戏做得很投入,唱也唱得很认真。整个活动,就这样一直边做游戏边唱歌,后来,小朋友已经把歌曲也学会了。活动要结束了,小朋友还想玩,由于下个活动的时间安排也很紧,所以只能结束这个活动。在让小朋友喝水,上厕所的时候,我看到有几个小朋友自己组织幼儿还在玩,直到下个活动要开始了才停下。在这个活动中,首先我看到了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兴趣,还让我体会到了,《保教指南》中提到的善于发现和捕捉突发性的教学问题,在观察基础上合理分析,灵活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本来我以为这个游戏还挺简单的,活动中跳了以后好像没有几个孩子能跟上节奏跳的,也许之前学跳和跟节奏跳要分开练习,然后再合并游戏,这样更会顺点,如果有困难,先这样试试。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13
活动目标:
1、在形式多样的民间体育游戏中,发展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2、同伴之间互相合作,分享合作的快乐。
3、乐意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幼儿园器材呼啦圈、摆设场景
活动流程:
1、介绍场地情景,老师带着幼儿跳,让幼儿初步体验
2、讲解跳房子的基本方法。
4、老师巡视指导。
5、小姐幼儿自由练习,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摆设是否需要改进?
6、游戏:
游戏:比比–跳房子
1、解活动的玩法,规则。
2、四组,比一比,那组最棒!
3、结束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全身。
活动反思:
1. 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幼儿没有玩过类似的游戏,因此我在设计时先从简单的开始,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
2. 本次活动我由易入难的推进活动进程在幼儿掌握一种玩法规则后再扩充其他玩法。
3. 从活动情况看孩子都能清楚游戏的规则。
4. 不足的是,由于较少开展类似活动,所以孩子们在单脚跳格踢串珠时容易失去平衡。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14
一、设计思路: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经常在地上画一座大大的房子,最上面是房顶,第二层是两个并排的格子,最下面是3个相连的单格(或者更复杂一些)。从下面往房顶单脚起跳,到并排的格子时,双脚同时落在两个格内,最后双脚跳入房顶返回,交由下一个伙伴开始。民间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对教师来说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教育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多种形态的格子,在格子里放入数字或动物等。孩子在跳数字十可以分单、双数字跳。在玩跳动物房子时,要避开野兽格,否则会被野兽吃掉。游戏发展了幼儿跳跃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跳跃能力和平衡能力、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幼儿喜爱玩民间游戏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积极的愿望,教师及时提供这次机会,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共同体验得到的欢乐。
二、活动目标:
1、轻松自然地进行单脚跳与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增强幼儿弹跳能力。
2、学习掌握跳房子的方法,提醒幼儿跳房子时不踩线。
3、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三、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事先在场地上画好房子。
材料准备:活动房子2——3座(房子由废旧布料缝制而成)。
四、玩法与规则:
玩法:每组从第一人开始轮流玩,先将沙包扔至第一格,然后单脚跳入第一格,再将沙包扔至第二格,单脚跳至第二格,以此类推,到第九格时,双脚踩在第九格内,捡起沙包,单腿逐个跳回,完成游戏。
规则:跳房中,脚和沙包压到线或没有将沙包扔准至相应的数格内,算失误,换另一人继续游戏,以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游戏形式:
教师示范游戏;幼儿分组游戏;
幼儿可自己提出游戏的玩法:
1、按照格子的安排进行单双脚跳。
2、躲避野兽(野兽卡片)。
3、单(双)脚跨越沙包。
以上是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跳房子》教案设计及反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4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