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精选内容10篇)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通过建立一个以工作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让工作者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以下是有关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的内容。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精选内容10篇)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1

戴尔的“经验之塔”

美国教育技术专家埃德加·戴尔(Edger Dale)在他的《视听教学法》一书中,研究了录音、广播等视听教学手段怎样在教学中使用,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等一系列问题,总结出一系列视听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理论,这就是视听教学理论。

由于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来系统描述,因此,人们又将这一理论称为“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认为人类学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一是由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他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把人类学习的经验依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三类十个层次。

认知途径·合理的学习方式

戴尔之所以提出“经验之塔”理论,是让人们认识人类认知途径,根据人类的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认知规律”,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使自身的认知过程符合这一认知规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化的比拟,用来说明学习经验以直接参与到用图像代替,再用抽象符号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依照心理学的概念来划分:

1.塔的底部(做的经验)可称为实物直观;

2.塔的中部(观察的经验)可称为模象直观;

3.塔尖(抽象的经验)可称为语言直观。

由于实物直观不容易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容易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向事物的非本质方面,并常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语言直观所依靠的表象是神经暂时联系的恢复,其反映事物的鲜明性和可靠性都不如知觉,因此弃二者之短的模象直观(视听的经验)就有了重要意义。

戴尔认为,在将现实的感觉事物一般化的过程中,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的就是半具体化、半抽象化的视听教材,由于视听方法所开展的学习经验,既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他还指出,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越是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丰富越牢固。

如今网络、各种视听辅助教具的充分运用,使塔的中部模象的直观性得以特别增强,并更容易转向塔的两端——抽象概念化和具体实际化。

在培训活动中,白板、大白纸、投影仪、录像机、LCD、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剪辑材料、音乐等多种媒介的使用,正是遵循了戴尔所提出的“媒体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牢固”的原理和指导思想。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2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在于以下:

(1)”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2)”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3) 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4)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 “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 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3

一”塔”基的学习经验最具体,越向上越抽象。它根据不同教材和方法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将它们分类,是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能力,根据教学任务性质选择合适媒体的理论指南。

  二”塔”的分类基础→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与学习的难易无关。各类学习经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途径,使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有机联系。

  三 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抽象,防止”言语主义”–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 学习间接经验应尽可能以直接经验作为充实的基础。同时,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 每个人的经历都受时空限制。位于”塔”腰阶层的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戴尔所谓的”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的限制,解决教学中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矛盾,弥补各种直接经验的不足。

  二.”经验之塔”理论在教育传播过程研究中的指导意义

  ”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当然,从发展教育技术的角度看,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米艾亨利指出:”从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之塔’有一个特殊的弱点,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略了整个教学的计划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新思想、接受关于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看成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发挥了远远超出了”教具”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碍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通常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新媒体或资料仅是辅助教具或作为丰富教学的手段,而且要根据教学时间的允许程度来使用。因此,它们对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条件下,视听教材是一般教材的昂贵补充物。

  我们看到,如今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摆脱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所带来的一些误区了。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设计评价已经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使人们认识到了教学媒体的巨大威力, 在有些领域,新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教师和课本的职能。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4

1、概述

戴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不同分为三大类10个层次:

(1)做的层次,包括: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包括:

观摩示范

野外旅行

参观展览

电视和电影

静态图像、广播和录音

(3)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

言语符号

2、基本观点(1)最底层的经验即做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越抽象。这并非意味所有的经验需要一个由底层到顶层的阶段,而是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程度。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经验。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试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经验。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6)如果把具体的经验看的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则是很危险的

经验之塔”的理论不但延续了霍本的视觉教学的理念,而且进一步论述了具体的学习经验的重要性,强调抽象的学习经验必须以具体的学习经验为基础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5

  (1)做的层次,包括: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

  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工设计、仿造的事物,都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包括:

  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

  野外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参观展览(展览是供人们看的,使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经验)电视和电影(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静态画面、广播和录音(它们可以分别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与电影、电视提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更高一些)

  (3)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主要指图表、地图等。它们已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

  解释: 在“经验之塔”中,我们看到,学习者开始是在实际经验中作为一名参与者,然后是作为一名真实事件的观察者,接着是作为一名间接事物的观察者(提供一些媒体来呈现这些事件),观察到的是真实事物的替代者,最后,学习者观察到的是一个事件的抽象符号。戴尔认为,学生积累了一些具体经验,并能够理解真实事物的抽象表现形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参加更加抽象的教学活动。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6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于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听教学法》中提出了“经验之塔”这一关于经验学习的重要理论。他对经验的由来,即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这个问题,认为经验有的是由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由间接方式得来的。各种经验,大致可以依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十个阶层。

(1)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戴尔认为,塔的底层是直接的经验,是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的经验。是最丰满的具体经验。也就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看、听、尝、嗅、做取得的经验。

(2)设计的经验。是“真实的改编”,这种改编,可以使人们对真实更易理解。如制作模型,模型比原物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通过制作模型,可以比用实物教学效果更好些。

(3)参与演戏。有许多事我们是不能直接经验到的,如已经过去的事,我们便无法直接经历。有些观念形态的东西.也不能把它改编成设计经验状态。参与演戏,可以使我们尽量做到近似真实,参与演戏与看演戏大有区别。它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它比看演戏更接近于直接经验。以上三个阶层的经验,都包含有亲自的动作。这三种方式中,各个人都不能是旁观者,而是参与活动者。

(4)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样做的,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

(5)野外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和各种景象。

(6)参观展览。也就是看,而不参与动作。

(7)电影与电视。电影与电视是把实在的事情,用抽象方法转移到屏幕上来。屏幕上的事物是实在事物的代表,不是它本身。通过看电影、电视,我们得不到直接经验,得到的是代替的经验。电影、电视虽使我们失去了直接性,但从另一方面.让我们获得补偿。因为,电影、电视选择的是典型的材料,使我们能够集中观察重要的地方。电影、电视不受时空限制,能把过去的、遥远的事物呈现在眼前;把变化太快或太慢的现象,、用适当的速度去呈现。电影、电视与参观的区别是它可浓缩时空。

(8)广播、录音、照片、幻灯。这一阶层的经验.有人称它为“一种感觉”的经验。因为它着重去加强视觉或听觉一方面的经验。

(9)视觉符号。主要指的图表、地图等。到宝塔的这一层,再看不到事物的实在的形态;只是一个抽象的代表。图表、地图不是用文字来说明事物,而是用有人称之为新语文的视觉符号来表达。

(10)言语符号。言语,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活动。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文字),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这一层是宝塔的顶层。在这里,已把任何事物的原形都变成抽象,除了意思未变,文字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之间毫无类似之处。言语符号可以是实词或观念、概念、原理、公式等,最重要的是这种符号是纯粹的抽象。

在经验锥形中,学习者开始被看作一个实际经验的参与者,然后是一个实际事件的观察者和中介事物的观察者,直到最后,是一个符号的观察者。所以,经验的接受者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律等,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根基,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为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7

 戴尔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

  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但不是说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化分阶层是为了说明各个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

  3.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概念可供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维工具,他把人们探求真理的智力简单化、经济化。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8

经验之塔将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称为学习的途径,其理论要点可以归结为:

1、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按照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2、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3、在学校教育中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各种教学活动更为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

4、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更具体,更形象,能有效突破教学信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具体经验后,才能有效地参与更复杂的、更抽象的教学活动。 在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将人一生中所获取的各种经验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首先,戴尔将人的经验分成了三大类:直接的经验(做的经验)、间接的经验(替代的经验)、抽象的经验(符号的经验)。其中直接的经验位于经验之塔的底层,表示直接的经验是上面两大类经验的基础,人的学习过程总是从最底层的做的经验开始,然后不断上升到最顶层的抽象的经验。而抽象的经验获得比较困难,人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具备足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但是上升到抽象的经验是学习的必然目的。完整的戴尔经验之塔一共包含了三大类十个层次。最底层为做的经验,而最顶层为语言符号的经验,中间包含了参观、访问、幻灯、电影等层次。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9

戴尔经验之塔的其它用途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10

1、做的经验

(1)直接有目的的经验:直接与事物本身接触而获得的经验,是对事物的直观感知(即看、听、尝、嗅、触、做)取得的最丰富的具体经验。

(2)设计的经验:通过标本、模型等间接材料的学习而获得的经验。

(3)演戏的经验:通过让学生在戏剧中扮演某一角色,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经验。

2、观察的经验

(1)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有时候时间材料有限,就会采取观摩的方式,看别人的示范,以后再操作。

(2)学习旅行:通过野外的学习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获得经验。

(3)参观展览:通过参观展览,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4)电视和电影: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

(5)幻灯、照片、广播和录音:它们可以分别提供视觉的与听觉的经验,与电影、电视提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更高一些。

3、抽象的经验

(1)视觉符号:主要指表达一定含义的图表、地图等。它们已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2)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

“经验之塔”的要点:

(1)塔的经验分布

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学习时越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越往上升则越抽象。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学习。

(2)学习方法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这是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应先有具体经验,然后在掌握普通法则和概念,用具体经验来作它们的支柱。

(3)教育升华

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不能过于具体化,而必须上升到抽象,掌握理论,发展思维,行程概念。

(4)替代经验

位于塔中部的是替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形成科学的抽象

应用各种教育媒体,能够使教学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以上是有关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课堂教学应用方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在各项领域教育中,应该积极探索基本理论戴尔经验之塔的教学应用,为大家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内容由学无止ji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47674.html

(0)
学无止jin的头像学无止ji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