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是指一种管理方法,用于控制和规范产品技术状态的管理工作,包括对产品相关技术文件、资料、物资和人员的控制,以及对产品技术状态更改和变化的审批、实施和记录等。该制度旨在确保产品技术状态的准确、一致和可追溯,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以下是有关于技术状态管理制度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怎么写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有哪些](http://wimg.puchedu.cn/uploads/2024/03/20240318020644525.jpg)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1
一总则
第一条制订设备技术状态管理是为了对生产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以保持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工作条件,并在实绩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必要的设备改善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满足纵横钢铁的经营目标和生产要求。
第二条为加强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必须坚持:
1、厂长对管辖区域的设备全面负责的的原则,执行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四级责任制,即厂长对公司经理负责,设备副厂长对厂长负责,设备作业长或车间主任(工段长)对设备副厂长负责,班组长对设备作业长或车间主任(工段长)负责,把各项指标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严格进行考核。
2、设备的专业管理与全员设备管理相结合,严格执行全员预防维修、点检定修制及设备技术标准。
3、在点检的基础上,大力运用和发展现代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逐步以定量数据代替定性判断开展设备状态分析,实行状态维修。
第三条技术状态管理的责任范围
1、各分厂、单位是负责辖区内机械、电气、自动化仪表、工业炉窑、工业建构筑物等设备技术状态的直接管理者和责任者,并负责技术状态管理。
2、各点检作业区或车间(工段)负责本地区的机械、电气、自动化仪表、工业炉窑、工建构筑物等设备技术状态及管理,专职点检人员是其所分管点检区域设备技术状态的直接管理者和责任者。
3、设备部是公司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主管部门,主要责任是:
1)汇总并向有关部门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2)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公司设备技术状态的考核评比;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定设备编号规则,组织编制设备清单。
二设备分级
1、各分厂设备管理部门应按设备编号规则组织编制设备清单及号码。参照设备评价标准表(表1)对每台单项设备进行评价计分,以综合评定每台设备的重要程度,第一次评定后根据设备变动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调整。
2、公司的设备实行按专业分级管理,公司所有参与生产的机械、电气、自动化仪表、运输、工业炉窑等设备,根据评定分数的不同,按设备分级表(表2)分为四级,即:A级、B级、C级、D级。
三技术状态管理的实施
1、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分为有效状态和失效状态两种,其评定标准如技术状态管理表(表3)所列。凡具有表中任一失效项目者即视该设备为不正常不完善设备。对存在失效状态的.设备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有效;对关键设备失效而造成的设备不正常、不完善,要进行抢修;对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的失效,也要至少在3个月内消除失效因素。
2、专职点检人员要通过点检及倾向管理,准确分析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监视其劣化倾向。当发现有失效倾向(隐患)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或向上级部门提出改善建议或申请;当设备存在上表中任一失效项目时,要填写失效设备情况报告表报设备部;当设备处在严重失效状态时,有责任提出停止使用的建议。
3、各分厂、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对处在失效状态下不正常、不完善的设备要及时组织检修,对存在隐患和有失效倾向的设备,要作为本部门的重点工作,积极制订改善措施方案和改善计划,争取设备按预期要求转为有效状态,避免长期失效。
4、专职点检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必须把设备失效情况及恢复、改善措施详细记入失效设备情况报告表及设备档案,并报送设备部。
四检查与考核
1、设备技术状态的检查、考核指标
设备总台数―失效设备台数
设备有效率计算方法:
设备总台数
(1)设备综合有效率=×100%
关键设备有效台数
关键设备总台数
(2)关键设备有效率=―――――――――×100%
重要设备有效台数
重要设备总台数
(3)重要设备有效率=―――――――――×100%
(4)月(季)关键设备不正常不完善时间。
注:设备总台数是指生产运行、备用和就地封存设备台数之和,不包括外借、拆除和基建措施工程已完而尚未投产的设备。
2、各分厂、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每月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
(1)、根据点检人员的报告,对设备进行抽查。
(2)、检查失效台数及失效比(失效比=失效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并分析其原因、责任。
(3)、检查设备的改善措施、方案、计划的落实情况。
(4)、检查完后写出设备检查评定报告报公司设备部。
3、公司每季组织一次公司性设备技术状态大检查并予以考核,检查的主要对象为A、B级设备的技术状态。
检查内容:
(1)、抽查AB级设备。
(2)、检查设备失效原因和责任。
(3)、检查设备的改善措施方案、计划的落实情况。
(4)、检查各单位全员设备管理(TPM)的执行情况。
(5)、检查各单位对设备状态的管理情况(包括台帐及实绩记录)。
每次设备技术状态大检查还可以结合其他管理目标增加检查内容,具体项目由主管部门根据情况决定。
五附则
5.1有关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奖惩办法,详见公司有关经济责任制等规定。
5.2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解释权归设备部。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2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规程标准,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检查工作,了解和掌握设备故障征兆与劣化情况,并采取消除和控制措施,积累设备检查修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为制定合理的修理方案或更新策略提供依据。其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原始依据。包括设备的能力指标、精度指标和运行特征等原始性能指标,有关技术特性指标,设备技术状态信息特征参数指标等。
2、制定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工作标准。包括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检修规程及状态检查与监测规程等。
3、建立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检查、计划维修、故障管理、重点设备管理等规章制度及考核考查办法,有关基础工作的内容、形式与流程等。
4、贯彻设备操作规程与维护制度。合理使用设备、正确合理润滑设备、精心维护设备。
5、实行设备检查制度。包括全部生产设备及起重设备、动力设备的日常检查、生产重点设备的定期性能检查和精密设备的定期精度检查,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信息。
6、定期进行设备完好状态检查,精度检测及特种容器检测等。
7、采用诊断技术进行状态检测,及时掌握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为设备的状态维修提供准确信息依据。
8、按照设备的检查点和检查路线进行巡回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异常征兆和隐患,要及时排除或进行有计划地维修,以控制和减少故障发生。
9、对突发故障(包括事故)按照规定进行分析处理和抢修,并做好记录。
10、严格贯彻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规程、环境保护法则以及定期预防试验规定。
11、搜集各种检查记录资料,日常维修、故障修理及其他修理记录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探索故障原因与规律,拟定维修对策。
12、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改进设备的技术状态。对标准与制度进行完善,不断提高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水平。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3
1)在室主任领导下,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大型养路机械(以下简称“大机”)使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制定本段大机管理办法。
2)负责捣固车、稳定车、配碴车、探伤车等大机及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掌握上述设备的数量、技术状态和运用安全情况,建立并填写设备履历,收集车队、车间的有关报表,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按时上报有关报表。
3)负责编制大机的定检计划、大修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合理使用“1112”养路机械运用维修科目;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科学的维修方式,使大机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4)每月按大机评比标准对设备全面检查一遍,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在设备巡回检查记录本上记录,并对每台设备评分,选出月红旗设备,颁发流动红旗,并作为年底评选段级红旗设备和报分局红旗设备的依据。负责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
5)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制定大机标准化操作规程,编制冬检计划,检修工艺,并组织实施、验收、费用统计、技术资料存档、总结等工作。
6)掌握段料库,车队材料车的备件储备情况,分析配件消耗规律,用尽可能少的配件储备保证大机正常运转,按月审核车队的材料计划,补充材料计划,到料验收。平衡两个车队的配件储备,制定段、车队及随机的`配件储备定额并逐步完善。备件储备资金不少于设备原值的5%。
7)掌握大机机械事故和故障情况,呈报有关报告。参加大机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到现场调查、分析,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拿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经段领导批准后,通报全段。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经常发生的故障,进行技术攻关,降低故障停机率。
8)负责编制检修车间的生产计划,绘制图纸、核定材料计划,给定工时和产品验收。次月5日前对车间产品验收合格的工时进行统计、分析。从任务、质量方面对车间进行考核。
9)每月根据设备的运用、保养、使用记录及报表的填写工作等情况对车队提出考核扣分依据,报室主任统一考核。
10)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技术状态管理制度4
1.设备技术状态的考核单位,按考核的设备目录划分。主要生产设备属B类设备,其它设备为C类设备。建立设备台帐和卡片。企业拥有的机电设备,由机械动力部负责统一分类编号,按设备的类型,以厂(部、室)为单位逐台建立台帐和卡片。
2.帐卡一式三份,设机械动力部、资产财务部、各基层单位各执一份,每半年核对一次帐卡物,每季末基层单位向机械动力部报送设备内部变动、增减表、均列为管理的考核内
3.制成的代号和编号,逐台制成金属号牌,固定在工作机构本体的醒目处。
4.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
4.1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其内容应有机电设备主、辅机性能参数,检修技术规范,设备维护状况,主要备件目录,消耗及储备定额,运行记录,检修记录,技术改造记录,润滑状况,设备事故记录,装用轴承,调拨记录,封存报废记录,图纸目录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4.2设备技术档案要有专人负责记录、管理、保存,机械动力部平时不定期抽查,每半年定期检查,管理的成效列入评选考核内容。厂内设备调拨时将设备技术档案一并办理移
5.设备的移装、外借和调拨
5.1设备的移装。基层单位因生产需要对某些设备作内部移装,必需提出申请和移装方案,经生产技术部门鉴定认可后报主管经理审批,然后由机械动力部组织实施。
5.2设备外借,必需经领导批准。借方必需承担借用期内的固资折旧费和维修费,并要保质保量按期归还。外借设备原则上是企业闲置的设备。
5.3本企业内部调拨,统一由机械动力部按规定办理。调入、调出单位统一凭机械动力部办理本单位设备固定资产台帐的增减,资产财务部凭调拨单办理使用单位及折旧费用的转移。
5.4设备外调须经领导批准,按上级规定的财务手续办理,该机的备品配件随机按价调拨。
5.5设备的让售、出卖、拆套转移和拆除等项工作,统一由公司机械动力部按规定办
6.备用封存和闲置设备的管理
6.1备用、封存和闲置设备的所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妥善维护保管,建立档案并做好防潮、防锈防变质、防腐蚀的维护保养工作,严禁擅自拆套拆配件使用。
6.2审定封存闲置设备,首先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生产部门签署意见,报公司机械动力部办理封存闲置设备的有关手续,通知财务部门停止折旧提成、然后原则上就地封存。
6.3封存闲置设备启用,首先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生产部门签署意见,报公司机械动力部办理启用手续,并通知财务部门恢复折旧提成,启用投入生产。
本内容由xiao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0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