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大全 历史知识总结合集15篇

历史知识大全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主题。无论你对世界史、国家史、文化史还是其他领域的历史感兴趣,你都可以在“历史知识大全”找到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的关键,也是我们探索未来的基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知识大全 历史知识总结合集15篇

历史知识大全1

 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和同为一家”

  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

  1、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2、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

  3、唐朝管理东北边疆的机构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1、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民族活动地区与唐朝的关系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西南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藏族

  回纥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维吾尔族

  靺鞨东北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满族

  南诏西南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白族

  民族吐蕃回纥靺鞨南诏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一带色楞河流域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云南苍山洱海

  生活习俗游牧、农耕、纺织和冶铁水平高崇尚勇敢、作风淳朴骁勇强悍、能歌善舞建筑艺术高超

  杰出首领松赞干布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

  与唐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对外友好往来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什么呢?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因素: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繁荣;③对外开放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

  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历史知识大全2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使用打制粗糙的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居民,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4、黄帝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5、黄帝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舟车。

6、夏朝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形成。

7、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民、奴隶。

8、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阳城,最后一个暴君桀。

9、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亳,盘庚迁殷,最后一个暴君纣。

10、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都城镐京,最后一个暴君周幽王。

历史知识大全3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历史知识大全4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及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0、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历史知识大全5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建筑: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二、文学:诗歌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2、代表诗人:

  ①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②杜甫(盛-衰)──“诗圣”“诗史”(“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反映现实。

  三、书法:“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四、绘画

  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五、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1、唐初:《秦王破阵乐》

  2、盛唐:《霓裳羽衣曲》

  以上内容用表格可简化归纳为:

  一、科技方面

  类别朝代设计者成就

  建筑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学方面(诗歌)

  代表人物生活时期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

  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诗仙”

  杜甫由盛转衰“三吏”、“三别”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乐府》现实主义,讽喻社会,同情人民。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代表人物著作成就

  书法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创立了新书体“颜体”,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玄秘塔碑》自成“柳体”

  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像》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艺术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历史知识大全6

中国的朝代汇总

中国朝代顺序表

夏朝、 商朝、 周朝【西周、 东周(春秋、 战国)】、 秦朝、西楚、 汉朝【西汉、 新朝、玄汉、 东汉】、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 晋朝【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宋朝(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

我国有多少年历史

中国有大约五千年的历史。如果从黄帝时期约是公元前2700年开始算的话,中国历史约有4700年,在百位四舍五入的话,就是五千年历史了。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盘古开天到二十一世纪之间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从盘古、女娲、后羿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00年。

就现在而言,中国文明的发端应是二里头文化,其典型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分四期,从二期开始聚落规模就变得很大,整个遗址面积有300万平方米,之前的新石器时期,只有陶寺遗址有相近的规模(280万平方米),从三期开始,还有青铜作坊和其他手工作坊。二里头遗址显现城市、青铜冶炼、王宫等文明的特征,虽然没有文字,但是从文化的传承上来看,二里头—郑州商城—殷墟是一脉相承的,而殷墟恰恰出土了世界闻名的甲骨文,而确认是商朝晚期的遗址(盘庚迁都后的都城),所以二里头文化至少从第三期开始可以认为是商文化(若郑州商城是商汤的都城的话,二里头是先商文化;若不是,则二里头是早商文化),而中国的历史(文明史)应是从这里开始。真么算的话,中国的历史时代可能是从公元前1700年左右开始的(据最新的碳14年代测定的结果,二里头遗址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750~公元前1530左右)。之前的中国处于史前时代(或包含一部分原史时代)。所以,中国的历史至多为3700年,从商文明开始算起。

历史知识大全7

【十大古代商人】

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年)

2、儒商鼻祖——端木子贡(前520—?)

3、智慧商祖——白圭(前463年—前385年)

4、营国巨商——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

5、富可敌国——沈万三

6、第一富翁——伍秉鉴

7、商业巨族——乔致庸(1818-1907)

8、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

9、一代钱王——王炽(1836-1903)

10、五金大王——叶澄衷(1840-1899

历史知识大全8

【隋唐名将】

四猛:罗世信、来忽尔、尚师徒、辛文礼

四大锤: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

十三好汉: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武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杨义臣、秦用(秦琼的义子)、梁士泰、秦琼、尉迟恭

【十大战略名将】田穰苴〖春秋〗、孙武〖春秋〗、吴起〖战国〗、乐毅〖战国〗、白起〖战国〗、张良〖汉初〗、韩信〖汉初〗、诸葛亮〖三国〗、李靖〖唐初〗、李绩〖唐初〗

历史知识大全9

【十大经典遗言】

1、周渝:既生瑜,何生亮!

2、项羽:时不利兮骓不逝,虞姬虞姬奈若何?

3、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4、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5、孙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6、文天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8、阮玲玉:不死不足以明我冤!

9、夏明翰: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10、王成:为了祖国,向我开炮!

历史知识大全10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开始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3)在电力技术运用方面,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

  (4)主要成就:发电机(西门子)电话(贝尔)电灯(爱迪生——发明大王)

  内燃机(卡尔·本茨——解决交通动力问题,推动石油加工工业的发展。)

  (5)交通工具:汽车(德国人)和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

  (6)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备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原因:

  a.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B.工业革命的启示: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问题,如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短缺

  C.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影响:

  a.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于此同时,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发展。

  b.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c.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殖民侵略,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

  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这一结果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2)矛盾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阳光下的地盘”指殖民地)

  (3)性质:帝国主义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由战争的’目的决定)对于交战双方而言都是非正义的

  (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核心国:德国)(核心:英国)(两大集团中位置最南的国家是意大利。 )

  (5)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说明恐怖手段不能解决国际争端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火星”:萨拉热窝事件

  (6)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不久意大利见风使舵,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说明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

  (7)转折点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8)1917年发生的大事: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一战;美国参战

  (9)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10)一战中已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火炮、潜艇、飞机

  一战中的新式武器给我们的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和平利用科技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启示:

  一战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们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历史知识大全11

初三历史知识点: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

  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初三历史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初三历史知识点: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初三历史知识点: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历史知识大全12

【十大傲骨之言】

1、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

2、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吉鸿昌:我是中国人!

4、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6、阮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7、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8、苏武:苏武留胡节不辱!

9、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10、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九大豪言壮语】

1、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3、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5、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6、冉闵: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7、王安石: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8、完颜亮: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9、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历史知识大全13

 ★1、黄帝时期有哪些发明创造?(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黄帝建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所以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什么是禅让制?它被什么王位继承制度所代替?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世袭制代替。

  标志性事件:“禹传启,家天下”

  ★3、什么是西周分封制?目的?分封制下的诸侯是怎样的?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

  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交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已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②诸侯的义务:交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的意义或历史作用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制的实质:确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

  ★4、学习夏商西周兴亡应吸取的历史教训是什么?有何意义?

  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启示:作为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为政以得,勤政爱民,关心百好生疾苦,努力创建和谐社会,才能求得稳定健康的发展。

  ★5、春秋争霸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直接原因: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周王室衰微)

  ★6、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原因?

  答: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7、怎样评价春秋(战国)的战争?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

  2、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为统一奠定基础(积极影响)

  ★8、商鞅变法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时间: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商鞅是法家代表)

  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商鞅变法的内容:(法令规定)

  在政治方面: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在经济方面: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在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商鞅变法的作用或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盛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9、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

  答:成功了,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使秦国强大起来。

  ★10、战国时期变法的的结果(作用、意义、影响):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11、秦始皇创立了怎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1.统治者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立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政、监察,最后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12、秦朝(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

  1.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者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立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政、监察,最后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

  制,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

  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经济上:

  1.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2.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毛画规整的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

  军事上:1.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2.修筑万里长城。

  交通方面:1.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2.修建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13、秦长城起止点,秦朝疆域四至?

  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抵御匈奴的侵犯。

  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14、秦统一的意义(作用)影响?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5、陈胜吴广起义相关史实?

  时间:公元前209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根本原因:秦的_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含义:号召人们起来反抗秦的_。)

  政权地点:陈(张楚政权)

  结果:秦二世调集大军进行反击。在秦军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死。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6、秦_的表现?

  1、沉重的赋税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法律残酷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17、秦始皇的贡献?

  1、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

  2、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

  3、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知识点

  含义: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方式: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权力: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允许建立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

  诸侯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①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②维护了西周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

  夏朝的兴衰

  1.建立:约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历史知识大全14

 1、年代和地域

  2、生活情况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③弓箭的使用。

  指导学生观看《氏族公社重要遗址示意图》,了解这两个氏族公社所处的地理位置。并结合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提供一些有关图片资料,使学生熟悉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制造出弓箭、鱼钩、鱼叉等工具。建议教师结合政治课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关系即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标志着生产力的提高,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在讲述原始农业的同时应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和粟(半坡)的国家。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制陶业

  教师出示彩图2以及补充的’一些图片,介绍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制作的陶器,并简单加以区分陶、瓷的不同。重点介绍一下半坡的人面网纹盆,(这件彩陶盆上绘有人的头像,圆圆的头,粗粗的眉,两眼眯成一条线,耳部各有一条小鱼紧连着,形象生动有趣,可以说是一件珍贵的原始工艺美术品。)建议教师多提供一些精美的图片给学生一方面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让学生看到祖国博大精深的艺术。

  ⑤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会挖水井

  指导学生观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复原图》并向学生介绍半坡人建造的房屋式样有方、圆两种,通常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它以坑壁作墙基,在居住面和墙上涂抹草筋泥,抹平后烘烤使其变硬。墙壁依次安竖木柱,以支撑房顶。房顶用草木搭成,并且抹一层草筋泥,以便抵御风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多为长方形,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它以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梁搭木板,在木板上建长脊短檐房屋,房顶覆盖茅草,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梁柱间用榫卯接合。有了房屋,可以避风雨寒暑,防御虫蛇猛兽,定居比自然洞穴条件好多了。教师在介绍完情况后再结合图片试着指导学生制作一个半坡或河姆渡居民复原的房屋。

  ⑥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指出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然后提问: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处于什么阶段?在得到正确答案后,继续提问:他们有什么特征?(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没有阶级区别,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

历史知识大全15

一、经济领域

  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3.能源结构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电力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以煤气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政治领域

  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资产阶级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阶级已经取得了普选权、组织政党等权利,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上,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工人运动失去了暴力斗争的环境,多以经济斗争和合法、和平斗争为主。

  三、思想领域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到I9世纪末也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新的’变化。

  1.自由主义到干预主义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资产阶级从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到越来越多的干预国家的经跻政治生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借助国家政权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已从自由主义转向干预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

  19世纪末,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在俄国+以列宁为首的多数派,坚持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最终形成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3.民族主义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民族压迫,亚非拉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在斗争中日益成熟的殖民地人民更加注意本国的实际情况.民族主义思潮日益民族化,如中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印度的提拉克主义等。

  四、国际关系

  1.世界格局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美德等国抓住机遇发展迅速,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越英法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格局,列强要求按照变化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的绝大多数地区已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同时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帝国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同时,列强问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在勾结和斗争中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国更加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2.对中国的影响

  l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掀起反帝反封斗争的新高潮,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在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同时,加速并最终了腐败的清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两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

  (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4)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主要是劳动者,他们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这些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起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总结来说,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了我们文化、政治、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希望这份历史知识大全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拓宽你的视野,开启你的智慧之门。

本内容由chensh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1825.html

(0)
chenshanchensh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