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历史知识大全 西方历史内容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外国历史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从古埃及的法老王到现代资讯,外国历史涵盖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传统,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 西方历史内容总结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1

1、 人类形成大约在何时,完全形成的人分了哪几类,说出各类人的代表。人种分了哪几类,人种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2、 埃及兴起于何时何地,何时统一?金字塔象征什么?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小国兴起于何时,又由谁在何时统一。汉莫拉比法典有何历史地位,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典?印度兴起于何时何地,是谁在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该制度分了那几个等级?对印度有什么影响?

  3、 在希腊半岛,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是谁?又是谁在位时使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怎样认识这个民主?罗马共和国建立于何时?为争夺霸权,罗马进行了什么战争?何时称霸地中海?公元前49年和27年,罗马发生了什么事件?

  4、 日本兴起于何时,统一于何时?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性质,意义分别是什么? 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是什么?默罕默德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何地,伊斯兰教的圣地指何处?阿拉伯半岛何时统一?

  5、 西欧城市的出现在何时,早期的资本家包括哪些人?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在何地,何时被何人灭亡?

  6、 希波战争的双方是谁?结果怎样?请举出你知道的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名字。

  7、 阿拉伯数字是怎样由来的?阿拉伯商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是什么?在中国元朝做官的外国人是谁?何时来到中国?生活了多少年?记录他见闻的一部书叫什么名字?

  8、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有哪两种?分别是什么人发明的?世界三大宗教的名字是什么?分别说出他们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和教义。

  9、 阿基米德有何成就?古希腊的文学有哪些?阿拉伯民间故事有哪些比较著名?世界著名的宗教建筑有哪些?

  10、 什么叫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开始于何时何地?他们的武器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他的作品是什么?达芬奇、莎士比亚分别有什么著名作品?哥伦布发现了什么?谁做早做了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2

汉谟拉比的主要成就之一:汉谟拉比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成就,就是通过武力统一了两个流域。汉谟拉比继位的时候巴比伦王国处于一个地缘政治情况比较复杂的时期,强大的埃什嫩纳王国占据着底格里斯河上游,拉尔萨占据着两河流域三角洲,在东方有埃兰王国,在北方亚述国王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对巴比伦王国虎视眈眈,幸运的是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在哈莫拉比继位不久就死掉了,这才使得闪族帝国土崩瓦解,亚述对巴比伦的威胁得以消除。汉谟拉比在位前二十年两河流域相对和平。于是汉谟拉比大兴土木,为了防御外敌入侵积极的筑高城墙,同时还扩建了庙宇。之后汉谟拉比开始了自己征服两河流域的武力讨伐,最终使得两河流域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汉谟拉比的主要成就之二:汉谟拉比颁布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这部法典中宣扬了王权神授,并且对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进行了诅咒,正文共282条法律,内容涉及诉讼,财产,债务,奴隶,婚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这部法典巩固了汉谟拉比的统治,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3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323年),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公元前336年夏,亚历山大之父、古代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突然遇刺身亡,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纷纷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此时,过去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乘机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轩然大波。亚历山大知道,底比斯是希腊诸城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这次暴乱平息下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当机立断,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出敌意外的出现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不惊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

  亚历山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底比斯的毁灭,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希腊诸城邦望风归顺,纷纷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宽恕。没过多久,各邦国又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最高统帅。于是,亚历山大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大展宏图,组织对东方的远征了。

  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过对腓力二世的谋杀。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的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的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随后,亚历山大怀着征服世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

  跨越大洲的征服,经历数很多场的战斗,亚历山大大帝被誉为欧洲四大军事天才当之无愧!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4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历史十分悠久,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十进制的计算方法,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等,都是其独有的发明。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表现在:楔形文字,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用肉眼观测月食等。古印度的文明表现在:《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部著名史诗,建筑和雕刻艺术发达。中国的文明集中表现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

  2.欧洲文艺复兴

  15世纪至16世纪,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绘画及雕塑艺术,被后世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及代表作品:

  意大利的但丁代表作诗集《神曲》;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英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西班牙的塞万提斯代表作《堂吉诃德》。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5

 自古以来,许多名人都与性病有扯不清的复杂关系,梅毒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画家梵高、哲学家尼采等,无一不是梅毒的受害者。

  500多年来,一直有人指责意大利人哥伦布及其船员,在他们的“发现新大陆”之旅后将梅毒从美洲带回欧洲。但英国伦敦博物馆考古人员最近宣布,东伦敦圣玛丽医院墓地遗址出土的数十具骷髅也许能提供第一手实证,证明梅毒并不是由哥伦布和他的船员带入欧洲的。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苍白(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梅毒往往是致命的,能够对大脑,心脏和眼睛造成严重损害。同样会造成头骨和其他骨头出现小缺口,可以传染给患者子女。

  七具骨架是在伦敦东部的圣玛丽斯皮特尔(St Mary Spital)被挖掘出来的,他们四肢上粗糙的补丁和头骨特征显示他们死于梅毒。其中一个骨架显示死者只有10岁,伦敦博物馆骨骼学家B.Connell说:“孩子的牙齿由于梅毒的影响,呈45度倾斜生长,头骨看起来就像月球表面一样坑洼不平,新发现引起了很大轰动,因为它显示了明显的梅毒特征。”

  Connell相信这些骨架的被埋时间早于哥伦布扬帆航海,因为骨骼样品中的放射性碳同位素的数据表明:其中两具骨架的死亡时间大约是在1200–1250年间,而另外五具则在1250–1400年间。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准确率可达95%,同时,骨架周围发现的硬币也印证了估算时间。

  Connell说:“长久以来,人们都在为1495年梅毒在欧洲的大流行寻找替罪羊,比如:英语里还称梅毒为法国花柳病(French pox),塔希提人(Tahitians)称其为英国病(British disease),而荷兰人把它称为西班牙花柳病(Spanish pox)。但这些最新发现的骨架,时间上远早于哥伦布时代,欧洲梅毒的出现不应该因此指责哥伦布,只是哥伦布返回时,梅毒恰好开始大流行了起来。”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6

 1.英国革命

  英王查理一世于1640年冬召开会议,企图通过征收新税,以讨伐苏格兰起义,遭到议会反对,议会反而要求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清教徒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打败王党,成立共和国。1688年,辉格党人联系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赶走詹姆斯二世,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威廉三世和玛丽共同继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美国独立

  1773年,以“波士顿倾茶事件”为导火索,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交火,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告独立。1777年,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

  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路易十六调集军队准备镇压,激起了巴黎人民武装起义。同年7月14日,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1792年推翻君主制,建立吉伦特派当权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5月至6月,实行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发生,大革命中断,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执政,担负起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巩固大革命的历史革命。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为此后的革命树立了榜样。

  4.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开始的,它使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是最早的机器,因此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是这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它使整个社会生产面貌有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把人们带入了“蒸汽时代”。

  5.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叶,一向奉行“锁国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外国侵略者勾结的幕府。农民和市民纷纷起义,开展倒幕运动,倒幕派取得胜利后,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明治天皇废藩置县,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障碍。自此以后,由明治天皇主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日本历史上称“明治维新”。

  6.巴黎公社

  1871年春,法国工人阶级推翻梯也尔反动政府,成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方面,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1871年5月底,巴黎公社失败。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7.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投降而告终。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8.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历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二月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攻下冬宫,起义胜利。

  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下半年,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特殊措施,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内容有:

  ①余粮征集制;

  ②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③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④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2)新经济政策

  ①必要性: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②实施:1921年3月第十次代表大会,党内通过了废止余粮征集制,实行粮食税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③内容:农业上,以粮食税制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上,改变国有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商品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

  10.“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②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③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停滞不前。

  (2)“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11.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①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动荡。

  ②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

  ③1933年罗斯福通过大选就任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进程

  新政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33年—1935年,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1935年着重改革。实施救济贯穿“新政”的全过程。

  (3)主要内容

  a.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法令《紧急银行法》;

  b.恢复工农生产,通过《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c.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d.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

  e.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颁布了《社会保险法》。

  特点:国家对经济实行直接干预。

  (4)评价

  对美国而言:使美国人民度过了危机,保证了美国的民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推动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美国后来的政策影响深远。

  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危机。

  12.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0年秋,德意日组成法西斯集团。德军进攻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3年春,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二战的局势。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7

 金日成曾经说过:“裤子是男人穿的。”所以在朝鲜,无论春夏秋冬,朝鲜妇女都会响应领袖号召,坚决只穿裙子,不穿裤子。当然,在隆冬季节,聪明的女同志会在长长的朝鲜大裙子里边穿上棉裤以抵御严寒。

  一些老有所为的退休阿妈妮,会在马路上以革命的眼神监督每一个过往行人,上面看他们是否佩带主席像章,下面看每一个女人是否穿裙子。

  有一则趣闻说,生活在朝鲜的中国女人和日本女人到了街上,八成会有一个朝鲜老太太箭步如飞地跑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拽住,大声训斥道:“同务(在朝鲜,人们称和自己平级或比自己级位低的人为同务,比自己级别高的人为同志),你作为一个女人能穿裤子吗?”

  知道这个风俗之后,她们入乡随俗出门只穿裙子,仍不免挨到训斥:“同务,你没看今天的《劳动新闻》吗?你怎么能随便穿一条膝盖以上的裙子?!”

  改变:建议女性穿着“端正的裤子”

  这一传统直到去年才有所改变。2009年,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在题为《穿着应方便且好看》的报道中,建议女性们穿“端正的裤子”,并一条一条列举了“可以穿的裤子”和“不该穿的裤子”。报道中说,“紧贴在女性下身的裤子和喇叭裤,不是我们提倡的款式。”。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8

 1.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揭露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对他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

  政治改革: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取消农产品的交售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在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主要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政治领域:1988年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而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1990年又推行了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后果:社会陷入失控状态,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凯恩斯主义

  20世纪30年代,由凯恩斯创立,主张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体系。

  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3)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4)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①北约: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同年夏,条约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

  ②华约:为了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苏联和保加利亚等八国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正式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尼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为加强亚非团结,倡导和平共处,提出“求同存异”、“一致对敌”的主张,得到与会各国的热烈反响。会议闭幕时,周恩来发表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一年前由中国和印度首先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不结盟运动

  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国家,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它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9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导火线、爆发标志、关键战役分别是什么?这次革命中颁布了一部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有何历史意义?

  2、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导火线、爆发标志、颁布的文件分别是什么?领导人是谁?独立宣言的内容是什么?关键战役是什么?谁对美国进行过援助?英国何时承认美国独立?1787美国宪法的内容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 法国大革命爆发于何时?爆发标志是什么?颁布了一部什么文件?主要内容是什么?法国大革命高潮出现在何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法兰西第一帝国何时何人建立?他的法典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典?

  4、 工业革命最先在何国何行业?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分别是谁发明的?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何时完成工业革命?

  5、 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是那两个国家?简述三角贸易的路线。三角贸易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英国何时、怎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的?对印度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政策?殖民头子是谁?这些殖民掠夺对英国有何影响?

  6、 19世纪中期,印度的民族英雄是谁?南美的解放者指谁?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势力是怎样划分的?

  7、 宪章运动发生于何时?这次运动中人民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那几个部分?共产党宣言是谁在何时为谁起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共产党宣言发表有何历史意义?五月流血周是怎么回事?巴黎公社又和历史意义? 国际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8、 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南北战争爆发于何时?林肯对美国贡献是什么?哪两部文件对扭转战局起了关键作用?南北战争有&历史意义?

  9、 1861年改革原因是什么?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10、 电气时代开始于何时?在电力方面发展领先的是谁?被誉为发明大王的是谁?他有哪些发明?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10

 (公元前247年~前183年或前182年),北非古国迦太基著名军事家,汉尼拔被誉为欧洲战略之父。生长的时代在正逢古罗马共和国势力的崛起。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要终身与罗马为敌,自小接受严格和艰苦的军事锻炼,在军事及外交活动上有卓越表现。现今仍为许多军事学家所研究之重要军事战略家之一。在很多场著名战役中体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力挫罗马。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牺牲了大量佣兵,进入意大利北部,在特拉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公元前217年)和坎尼战役(又叫“康奈大战”)(公元前216年)中巧妙运用计策 (地形、兵种及天气变化)引诱并击溃罗马人,于进入罗马国境的途中因眼疾而有一眼失明。坎尼战役之后,罗马人深感此人之军事威胁,特别是情报搜集、行军布阵及外交分化罗马联盟上,于是减少与汉尼拔的军团发生正面冲突,加强同罗马联盟之间的关系,施用焦土战略,阻断其军需物资的补给,发行国债,增加军团,从汉尼拔身上学会及改用游击战略,才逐渐夺回意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

  战后汉尼拔成为迦太基的行政官,以帮助迦太基从战争的疮痍中恢复。公元前195年,在罗马人的施压下,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直到公元前189年,罗马打败安条克三世,并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罗马人仍然不放心汉尼拔,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终于逼至汉尼拔在公元前183年服毒自尽。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11

  世界古代历史故事:为啥外国人喜欢假发

  在西方文明中,被称为“perukes”的假发曾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中风靡一时。但如果没有那位长有性病、并且头发卫生糟糕的国王,这种别致的假发绝不会这么流行。

  长假发的起源与很多其他东西一样是跟梅毒有关,话说1580年性病成为自黑死病以来欧洲最恐怖的疫情,当时多不胜数的梅毒患者每天都会堵满伦敦各大医院。由于当时没有抗生素,患者值得直面疾病带来的痛苦:开放性溃疡、皮疹、失明、老年痴呆、斑片状脱发(#大概是传说中的鬼剃头)等,于是秃头风暴席卷而来。但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长发是时髦的身份象征,所以可以想象秃头会给当事人造成何种尴尬。

  为了掩饰自己患病,患者开始使用马毛、羊毛甚至别人的头发戴在头上,还会配以薰衣草来掩盖气味。虽然假发当时已是常见之物,但并未完全成为一种时尚,直到1655年,因为法国国王开始脱发了。

  当时路易十四只有17岁,他担心秃头会损害其名声,于是雇佣48名假发技师。五年后,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路易十四的表弟)也开始做同样的事情,因为他的头发开始变成灰色(#两人都可能患上了梅毒)。于是满朝文武以及其他贵族立即开始复制两个国王的行为,一时间戴假发风潮变成自上而下的社会风尚。

  随着假发成本的增加,戴假发就成为炫富的一种手段。普通假发要价25先令,这是当时普通伦敦市民1个礼拜的薪水,而精制假发则需要800先令。

  即使到了两位国王离世,假发的风潮仍旧没有过去,同时由于假发的盛行也抑制了虱子带给人们的痛苦,毕竟比起头虱患者要剃光头,细细假发还是容易很多的。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12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表现:

  ①手工工场建立并得到发展;

  ②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

  (2)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

  ②圈地运动的推行;

  ③海外贸易和海外掠夺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和成长(有共同利益)

  ①资产阶级构成: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

  ②新贵族构成:牧场主和农场主、兼营工业和商业

  3、斯图亚特王朝(1603年——)的专制统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

  5、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二)过程

  1、革命爆发:1640年11月新议会的召开

  ①目的: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

  ②斗争:国王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议会:拒绝通过征税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得到群众支持。

  ③意义:揭开革命的序幕。

  2、内战爆发;

  议会军和王军

  著名人物:克伦威尔;

  战役;纳西比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

  3、处死国王:1649年1月

  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国(1649—1653年)

  ①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②建立护国主政治: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①背景:克伦威尔死后,政局动乱。

  ②目的:保护革命成果。

  ③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④政策:实行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

  6、革命完成:1688年“光荣革命,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入主英国,1689年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英国王位。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三)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目的:限制王权;

  2、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3、影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四)意义

  1、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13

 恺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恺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凯撒大帝之称。甚至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官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影响所及,有罗马君主以其名字“凯撒”作为皇帝称号﹔其后之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凯撒”作为皇帝称号。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14

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英国的工业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资产阶级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3、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5、市场:(直接原因):市场需求的扩大。(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二)进程

  1、时间: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今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

  ②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③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

  2、生产手段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②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三)重大发明

  1、纺织:珍妮纺纱机;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

  3、交通运输: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美国人富尔顿)

  (四)影响:(对英国)

  1、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2、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1836 — 1848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15

(一)一战前

  1、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组成英、法、俄协约国集团。

  (二)一战后

  1、成为战胜国,是巴黎和会的主宰国之一,虽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美国一战后代替欧洲,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围绕争夺世界霸权,英美之间的矛盾成为,一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结果,国联由英法控制,说明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掌握世界霸权。

  2、对外政策:大陆均衡

  (三)二战前:30年代执行绥靖政策

  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祸水东引。

  ②实质:自私自利,姑息养奸;

  ③表现:慕尼黑阴谋;奇怪战争;

  ④影响: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使30年代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失败。

  ⑤放弃: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对德采取强硬政策。

  (四)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

  ①英法敦克尔刻大撤退,不列颠之战,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② 1942年初,与美国,苏联等国家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③1944年6 月,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1945年初,美、英、法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

  ⑤参与二战中的四次国际会议。

  (五)二战后

  1、衰落,初期唯美国马首是瞻;接受美国经济援助。加入北约组织。

  2、随着经济恢复和发展及欧洲共同体的成立,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

外国历史知识大全包括许多有趣和重要的主题。这些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无论您是学生、教师、历史爱好者还是任何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掌握这些知识都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本内容由chensh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3629.html

(0)
chenshanchensh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