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三等功事迹材料怎么写 士官三等功先进事迹材料

“士官三等功事迹材料”指的是士官获得三等功荣誉的相关材料和事迹描述。在军队中,三等功是相对较低级别的奖励,通常授予在服役期间表现优异的士官或士兵。这些材料可能包括表彰决定、事迹报告、照片、颁奖仪式视频等,用于展示该士官在军事行动、训练、日常表现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以激励其他官兵向其学习。以下是有关于士官三等功事迹材料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士官三等功事迹材料怎么写 士官三等功先进事迹材料

士官三等功事迹材料1

今年25岁的小何,20xx年9月入队,现工作于静海消防救援支队东方红路消防救援站,二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时间流转,如白驹过隙。自20xx年入队以来,小何始终不忘最初的信仰,刚刚入队时的小何身体单薄,身体素质不是很突出,在训练时会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但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自己“开小灶”,别人跑三公里,他就跑五公里,别人做一组俯卧撑,他就作三组……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的成绩名列前茅,经常在支队的考核中取得第一名。

在20xx年度的执勤岗位练兵比武中,他代表静海支队参加徒手上四楼的竞赛科目,在比赛即将到来的前一个月,在一次训练中,手臂不慎脱臼,但为了不辜负一年的努力,他从不言弃,毅然决定带伤上场,终于在比赛中强忍疼痛,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消防车驾驶员,小何每天坚持进行车辆装备性能测试检查,带领队员们对消防车辆、器材装备开展检查、维护、测试、保养,发现问题隐患一一制定措施整改落实,时刻以最佳状态做好“打大仗、救大灾”的准备,为消防安保执勤打下坚实基础。

消防安全集中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小何始终坚守一线,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落实队站执勤、宣传、迎检和训练等各项工作任务。火场灭火、事故救援、水上打捞……从事消防救援工作以来,小何先后参与各类火灾扑救数千余起,即使遇上再困难的救援,他都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用他的话说:“这就是我的价值。”用实际行动实践青春誓言,用无悔青春谱写感人事迹,这就是小何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闪光点,更是新时期消防员应有的精神体现。

士官三等功事迹材料2

“小林,负重十公里41分21秒。”训练场上,考官正在宣读成绩。在xx市森林消防支队训练场的大门上,“挥汗洒泪洗娇气,脱皮掉肉铸金刚”一句话格外引人注目。连日来,xx森林消防的训练尖子们正在全力以赴备战总队20xx年火焰蓝比武。为了能在总队比武中取得好成绩,训练尖子们需要克服天气多变、环境复杂等诸多影响因素,对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等进行全方位摔打磨练。

玉龙大队一中队战斗二班班长小林就是其中一员。小林,四川乐山人,20xx年9月入伍,因为身体素质过硬,从第三年晋级士官开始便当上了班长,军事训练全优,为人刚硬正直、乐观开朗,多次受到表彰。在20xx年至20xx年间,小林累计参加了七次支队及总队比武。七上比武场,只为了他入伍时的梦想。“我哥哥在西藏陆军边防服役,他是他们队伍里面的尖兵标杆,当我追随他的脚步当兵入伍时,我的梦想就是成为全能尖兵,踏上比武赛场巅峰。”小林这样说道。

在20xx年原武警云南森林总队单兵综合比武集训中,小林完成了蜕变。“主动报名参加比武集训选拔赛时,我的内心非常忐忑,我的身高、体能在同龄人中都不占优势。”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小林十分感慨,“但那是我证明自己、成为全能尖兵的绝佳机会。欲想成为全能尖兵,需要超强的体能耐力,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需要在陌生环境下的卓越应变能力……”在此次备战比武集训中,小林和他的战友们需围绕400米障碍、负重30公斤20公里急行军、120斤圆木搬运、GPS输点等课目进行集中训练,为期110天,每天凌晨五点半起床,晚上一点睡觉,可谓“魔鬼训练营”。

集训刚开始,集训队组织了一次摸底考核,在400米障碍中,小林跑了2分20秒,“跑完吐了,排名垫底,基础不够好,在训练场让我感觉十分丢脸,从那时起,我发誓一定要超越所有人。”随后小林利用集训队有限的自我调整时间,加班加点偷时间训练,到比武时成绩提升到了1分38秒,排名第二,完成了自我超越。

云岭深处,小林和他的战友们完成了一次次超强难度的极限挑战。他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从一开始的翻轮胎、抬圆木等短大幅消耗压榨体能的’训练课目中便冲在前面,全力以赴。“紧接着的30公斤20公里负重跑,我无数次感觉心理防线要崩溃、要倒下了,但是我坚持了下来,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默念‘我是全能尖兵,我要成为极限勇士,我还能坚持!’”短暂的休息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挑战。在荆棘丛生的丛林中找寻目标点,在400米障碍跑道上一次又一次冲刺着,在崎岖的山路上快速奔跑,在炎炎烈日下扛着沙袋前进……“那时我真是感觉遇到了有生以来不曾有过的考验,全身像是压着一座大山,汗水侵透了衣服每一寸地方,每一步都好艰难,筋疲力尽,再精疲力尽,但对前方的渴望激励着我前进,再前进。”时隔5年,小林回忆,“最让我难忘的.是每天的20公里负重跑,背上全部磨破了皮,太阳温度很高,感觉闷热得不行,从山上下来的时候腿软了抽筋,人不受控制的滚了下去,刚好头部撞了一个尖石头,头部缝了4针。军医进行缝合包扎后,第二天我又继续踏上征程了。头部随时可能撕裂的痛感提醒我时刻不能放松。”

如今,在刚过去的云南森林消防总队20xx年火焰蓝特种救援专业技能比武中,小林作为小组先锋手,带领中队比武人员突出重围,取得了比武团体综合第二名的好成绩,其本人也荣立三等功。“小林是我们团队的‘大心脏’,比武经验丰富,训练要求严格,有他在,总感觉心里很踏实。”小林的队友这样评价他。

士官三等功事迹材料3

这个家庭与大多数家庭一样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夫妻二人善良纯朴、脚踏实地、勤苦工作。风雨中,两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为自己的“小港湾”撑起一把爱的小伞。

阿初,南京市消防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队新港中队战士。服役十四年来,一直工作在灭火救援的第一线。曾获得过5次嘉奖,4次“优秀士兵”,2次“优秀党员”,1次三等功,因训练表现突出被评为“南京市执勤训练标兵”。十四年来,阿初任职过多个岗位,是中队的“多面手”。曾因中队工作需要,他毅然地从队长助理的岗位上转成炊事员。当初一头雾水的阿初在自己不断钻研下早已转变为如今中队的“黄大厨”。对待任何工作,阿初总是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去最好地完成。

灿烂的笑容一直伴随着那张纯朴的面孔,笑容里充满了一丝暖阳的感觉,让人心安。作为一名消防员,阿初对工作用自己十四年的光阴诠释了“责任”二字,但对自己家庭的责任,也亏欠了十四年。

刘华香,一位普通农村女子。却是那位默默在背后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承担起阿初对家庭未担当的责任的坚强女性。今年国庆期间,为保障国家的安全稳定,阿初无法回家照顾重病在身的父母以及年幼却不幸患上过敏性紫癜的儿子黄涵宇。而这一切重任却只能压在正处于孕期的妻子身上。当充满愧疚的阿初在拨通电话无法向妻子开口表达愧疚时,电话的另一端却传来“这次又回不来了,是吧!”一阵沉默后,又传出“没事,家里有我,你放心。在那里好好干,别因为家里的事不专心工作。记得别给领导们添麻烦。在那要注意好自己安全。”……阿初默默地放下早已被挂断的电话。

一个普通的消防员,一个平凡的笑容:一个普通的女子,一段平凡的言语,一幅平凡人生中最美的画面。

士官三等功事迹材料4

小赵,1997年入伍,上海市消防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抢险班副班长,三级士官,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黄浦支队优秀士官1次、优秀士兵3次、嘉奖5次。十一年的磨砺,使小赵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抢险尖兵,每次抢险任务他都冲在最前,用智慧、经验和勇气应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在车站中队,有位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尽心尽职的士官,他叫小赵。“我要在警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早在义务兵时他就立下了这样的铮铮誓言。十一年来,小赵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但却谱写着绚烂的消防人生。在小赵的心中,永远铭刻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消防事业的热爱,献身消防是他不变的理想和追求。

一、当党和人民召唤的时候

5月13日上午,小赵正在山东老家休假,当得知四川地震后,他马上意识到中队可能有任务,毅然决定结束休假归队,临出门前他特意向中队打了个电话,他对指导员说:“中队有赴川任务吗?如果有,一定要把我定在名单里。我是个老同志,抢险工作有经验。我东西都收拾好了,现在马上往回赶,飞机没有就坐火车,火车没有就坐汽车,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赶回中队。”5月14日凌晨1时许,小赵终于赶在队伍集结前回到了中队,踏上了赴川之路。坐在飞机上,小赵久久不能平静,透过飞机的舷窗,看着遭受重创的四川大地,一股莫名的力量涌遍全身。他感受着压在废墟下痛苦的灾区人民,一种生命的力量催促着他迅速投入到救援中,他等不及了,他满脑子都是抢救生命的影像。

在拯救蒋雨航的战斗过程中,小赵作为攻坚力量,主动请战,毫不退缩。在余震不断的现场,小赵带领车站中队救援官兵,英勇顽强,克服重重困难,顶着承重墙随时坍塌的危险,自始至终奋战在救援的最前沿。他三次主动请缨,要求进入通道,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经过战友的紧密配合和10多小时的紧张营救,终于打开了生命通道,使被埋长达124小时的青年蒋雨航被成功营救。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报道,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赞扬。

此外小赵还参与了拯救尚婷、马元江等救援行动。在救援过程中,他熟练运用手中的装备,充分发挥车站官兵在抢险救援中的经验和技术的优势。所有的这些都得益于他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仔细认真、刻苦钻研,把业务当本领,在实战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还在救援实战中积极向新战友传授经验,因为他知道这是最最难得的实践战场。

二、奔跑出生命的绚烂

1997年12月,怀着对军人的崇敬和对绿色生活的憧憬,小赵从山东临沂应征入伍来到了上海消防总队。高高瘦瘦的他虽没有过人的天分,但却有着惊人的毅力:每天早晨四点多钟他都会准时起床开始跑步训练,或脚绑沙袋,或身穿沙背心,一跑就是几十圈,风雨无阻。皮磨破、脚打泡、汗水浸透衣襟对小赵来说早已是不值一提的家常便饭。努力的耕耘会收获鲜花,勤奋的攀援能到达顶峰:连续四次参加总队春运会,他取得了一次第一名,一次第三名和两次第五名的好成绩;在支队举行的各类比赛中,更是囊括奖项无数。

春运会报名时,已经三十岁的小赵主动请战继续参加3000米长跑项目。“车站中队的每一名官兵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作为一名老兵,更应该为新同志做出表率,尽自己所能为中队贡献一份力量,为了中队的荣誉,关键时刻应该也必须冲到前面去!”虽然自己经验丰富,底子扎实,但在训练中小赵也一刻不敢松懈怠慢,“毕竟自己在年龄上不占优势,只能靠苦训来弥补了”,在近两个月的训练过程中,他每天到操场先热身10-20圈,然后进行五、六次一百五十米冲刺,稍加休息后,跑一、两个3000米,再冲刺一个1500米或三、四个800米……一天训练下来,年轻战士都累得筋疲力竭有点吃不消,更不用说对有着严重骨膜炎的小赵了,他经常在跑完后连走路都迈不出腿,但这并没有成为阻止他训练的绊脚石,振奋和热情总是在到达训练场的那一刻就开始迸发,坚持和拼搏始终显现在他坚毅的脸庞上。

在荣誉面前,小赵总是笑得很憨厚“我只是做了一个兵应该做的分内事,不只是我,在面对我们车站中队的荣誉时,中队的每一个人都会这样做的。我们希望车站中队在我们这代兵里展现出他最辉煌的一面,我们也以能为这辉煌添砖加瓦而感到荣耀和无憾”!

三、十年磨砺抢险尖兵

十多年的磨砺,使小赵成为中队经验最丰富的抢险尖兵,每次抢险任务他都冲在最前,用勇气、智慧和经验应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抢险班是中队最后的杀手锏,为了党和人民,为了中队的荣誉,我们必须拿下每一个的任务!”这是小赵的抢险哲理,每一次的抢险任务中,他都践行着这句话。虽已是三期士官的老同志,但他从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虽是出了名的长跑健将,但10000米训练他不会少跑一步;器材装备性能早已了然于胸,但在熟悉训练中他不会有丝毫懈怠;高温、血腥等场面早已见怪不怪,但每次的心理训练他总是冲在最前。

每次执行任务时他都不忘带上一个新同志,高温烈焰的火场上,他总是带着新同志一起往里冲;血肉模糊的抢险现场,他一定会拉着新同志手把手地教。“不是我心肠硬,作为抢险班的战士,必须直面这些,新同志必须适应。有经历才有收获,经验就是这样积累的,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要把我知道的全教给他们,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能接我的班。”

“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车站精神与经验、技术相结合,爆发出巨大的抗震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小赵在救援现场斗志昂扬、不知疲倦,战斗不止,以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地震灾害的考验,充分展现了车站中队官兵的血性和拼搏不息的精神,焕发出车站精神夺目的光彩。小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上海消防官兵对“赴汤蹈火、追求卓越”精神的认识,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本内容由xiao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44684.html

(0)
xiaozhenxiaozhe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