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化验室操作的原理及基本要求

化验室是一种提供受控条件的设施,可在其中进行科学或技术研究、实验和测量。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室通常位于大学、医院和研究机构。私营公司也使用它们进行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验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化验室操作的原理及基本要求的相关内容,拉至文末查看完整资源的领取方式可下载!

资源展示如下

化验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化验室操作的原理及基本要求

文章目录

化验室操作规程

化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

化验室操作的原理有哪些

化验室操作的基本要求

化验室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化验室操作规程

一.化学分析规程

1.化学分析试样应有良好的代表性,采样人员应严格遵守化验取样制度,定时、定点、定项目进行取样、化验,报出数据,并对取样具有代表、真实性负责。

2.各项分析应严格按照分析规程进行操作,如遇有特殊情况应与化验室负责技术的有关人员共同确定。

3.除正常规定项目外,一切加测项目必须说明原因,由有关部门填写加测单,经科室领导批准后进行。

4.化验测验人员必须自觉执行操作规程,细心、果断、及时报出结果,化验数据应具有真实、可靠性,不得任意更改,如发现在取样操作、计算等方面有错误,并对工艺、设备有直接影响者,则应由化验人员本人负责。

5.为确保报出的数据准确性,所有规定应平行测定的一律不准作单样,并要求平等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否则予以复测。

6.如出现下列情况时,应予以复测:

a.平行误差超过规定的范围的;

b.在发现所用化验设备、仪器、试剂及蒸馏水或测试条件有问题时;

c.测试结果明显反常时,一方面对化验操作过程进行核查,一方面及时向有关车间或部门通报,查找原因,便于复测;

d.其它特殊、异常情况时。

二.化验室仪器使用规则

(一) 总则

1.各种仪器应按化验操作程序合理排列,固定位置,并按类别由专人维护、操作,定期检查保养。

2.对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掌握其操作规程,熟悉其性能,合理使用各项功能。

3.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不得有裸露线头,以免触电,操作人员不得用潮湿的手去开关电器,以及插拔电源插头。

4.化验室内的一切电气设备的线路的检修和拆装,必须由专职电工或仪表修理人员负责完成,其它人员不得擅自动手。

5.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详细检查各类仪器、设备是否工作,关闭一切非使用的电气设备的电源。

(二)各种仪器设备使用规则

1、烘箱

a.根据试验要求应在使用前调好所需温度,正常工作不得任意变动温度调节器。

b.对于含酸性、碱性等腐蚀性物品及易燃、易爆品不得放入箱内烘干。

c.使用时应先插插头,再开烘箱开关;用完后先关烘箱开关,后拔电源插头。

d.不得使液体和杂物流、漏入加热层内。

e.严禁用烘箱烘烤食品和衣物。

2、天平

a.天平应放置水平,无振动,保持清洁,不得随意移动。

b.称重时应在天平关闭状态下轻轻地取放被称物或砝码。

c.被称物重量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允许称量。

d.被称物外部应干燥清洁,温度接近室温。

e.取放砝码应使用夹子,不得用手直接接触,用过后应及时放回盒内盖好。

f.定期更换天平中的干燥剂。

3、电炉

a.使用前,应检查电热丝是否完好,槽内有无杂物。

b.加热水及溶液,烧杯内存放量不得超过容积的3/5体积。

c.对于具有腐蚀性液体(如酸、碱类)加热时,工作人员不得离开,并进行必要的防护,防止溶液飞溅。

4、真空泵

a.吸滤时应接有安全瓶,并注意液面不得接近干吸滤器。

b.真空泵内油量充足新鲜,无乳化现象,并定期更换,油量不足时不得使用。

5、恒温水浴、油浴

a.使用时保持内部有足够的水或油。

b.使用时经常观察温度变化。

三.化验室安全规程

1.化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分析操作时应穿工作服。

2.易燃、易爆药品必须单独放于阴暗处,不得靠近热源,并有专人保管。

3.领用剧毒品须经科(室)领导批准,使用时须同时有二人。

4.各类试剂和药品与容器应贴有标签,对无标签的药品、试剂不得使用。

5.各类化学药品应首先了解其性质,有毒药品应单独存放。

6.吸取药品溶液一律使用吸球,不得用嘴吸。

7.配制浓酸、浓碱等腐蚀性溶液时,必须带防护镜。

8.稀释浓酸时,应将酸液徐徐倒入存有水的烧杯中,不得相反。

9.严禁在电炉上直接加热易挥发、易燃、易爆的药品,若需加热时必须用封闭明火的水浴或油浴,加热过程中如需走开,必须要托人看管,并作详细交代。

10.所有药品必须保管好,化验室外人员使用药品须经相关部门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11.化验室内严禁吸烟,禁止用化学仪器做食用器皿和做其它私事。

12.发生火警时,首先要立即切断化验室内所有电源,清除或转移易燃品,用灭火器或沙土缩小火场,注意油类、酒精、有机溶剂燃烧时不得用水泼救,应迅速以沙土盖之。

化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

化验室是进行实验研究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以下是化验室一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穿着防护服和个人防护装备:进入化验室前必须穿着实验服和安全鞋,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不得穿着拖鞋、裸露脚踝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服装。

2.坚持手部卫生:进入实验室前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实验结束后要仔细清洗双手,以免细菌、化学品残留导致交叉污染。

3.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自更改实验计划或实验操作方法,也不得私自借用他人实验室设备,做到有序、规范操作。

4.注意化学品的使用和存储:化学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性,使用前应仔细查看说明书,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应避免混合使用和接触不相容的化学品,确保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合理处置。

5.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化验室通风设备通常较好,但在处理有毒气体的实验中,要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不得长时间暴露在有毒气体环境中。

6.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处理放射性物质的实验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遵循核安全操作原则,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

7.防火防爆安全:实验室中常见的火灾和爆炸隐患包括有机溶剂、气体泄漏等,要密切关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风险,做好防火、防爆准备。

8.注意实验操作技巧:操作实验设备时要注意技巧和安全,避免使用不熟悉的设备,不擅自拆卸、调整实验设备,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9.合理利用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常常昂贵且易损坏,要爱护设备,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避免损坏设备导致实验无法进行。

10.随时保持清洁:实验室工作环境要保持整洁,不得在实验桌面上乱放实验物品和垃圾,及时清理实验产生的废物和垃圾。

11.防止交叉污染: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要注意实验物品和实验设备的分开存放,不得混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熟悉实验内容和应急措施:在进行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熟悉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并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

总之,化验室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和细心操作的地方,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自身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做好安全防护,才能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化验室操作的原理有哪些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其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化学实验的进行离不开科学的工作原理和正确的实验步骤。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

一、化学实验的概念

化学实验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利用实验装置和试剂,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进行实验分析的过程。化学实验常用于验证化学理论,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探索新的化学现象和应用。

化学实验中包含以下要素: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试剂选择、实验步骤、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等。

二、化学实验的工作原理

1.实验目的确定:化学实验前需要明确实验目的,明确研究对象和需要验证的化学理论,以确定实验设计的方向和方法。

2.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实验步骤、试剂和实验装置,制定实验操作要求。

3.实验装置选择: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如试管、烧杯、胶管、容量瓶等,确保实验操作的便捷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4.试剂选择: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试剂,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结果的真实性。

5.实验步骤:根据实验设计和实验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步骤的执行,包括试剂的加入、反应的进行、温度、时间等的控制。

6.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变化,包括颜色、形状、气味、温度等,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7.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找出实验中的误差和不确定因素。

8.实验结果验证: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验证实验目的和化学理论的正确性,并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

三、化学实验的应用场景

化学实验的应用场景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业生产等方面。

1.学校教学:化学实验广泛用于学校教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实践操作,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化验室操作的基本要求

1目的

确保化验室环境符合检测要求,检验工作顺利进行,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化验室检验工作。

3化验室工作职责

3.1执行技术研发处的规定,对原料、出厂产品样品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数据,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3.2检验过程中,认真据实填写各项记录,严格按照检验规程检验,不得有漏检、错检等现象。

3.3定期维护保养试验设备仪器,保持设备仪器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4化验室环境要求

4.1化验室内外要保持清洁卫生,仪器、设备摆放整齐、保持清洁。

4.2化验室工作人员上班前要打扫室内卫生,做到无积灰、无垃圾。

4.3化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化验室要换工作服,不得在化验室摆放私人杂物。4.4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确保环境条件符合试验设备、仪器的环境要求。

5试验设备、仪器的管理

5.1试验设备、仪器必须是经培训合格并取得操作证的人员方可使用。

5.2试验设备、仪器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完毕要对设备仪器进行清洁、整理。

5.3试验设备、仪器应定期送检或校准,执行公司《检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严禁使用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试验设备、仪器。

5.4试验设备、仪器应定期维护保养,保持设备仪器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6检验工作程序

6.1需要进行检验的产品,化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对样品进行编号登记。

6.2化验室工作人员根据要求检验项目及相关检验规程,对所送样品进行检验。

6.3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操作,确保检验过程符合要求,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6.4化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据实填写检验原始记录。

6.5检验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应及时整理检测数据,编制检验报告。

6.6检验报告由化验室工作人员出具。

6.7检验样品由化验室负责标识保存,流程样品一般保存30天,仲裁样品保存期限半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8检验形成的各种记录由化验室工作人员负责保存,定期归档。

化验室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1、 危险因素:煤粉碎机

产生危害后果:划伤、绞伤、机械伤害事故

防范措施:

(1) 检修时断电挂牌专人监护再操作;

(2) 设备运转时不得擦洗转动部位;

(3) 带防护手套,小心清理。

2、 危险因素:液碱

产生危害后果:腐蚀、灼伤

防范措施:

(1 )操作时正确佩戴有效劳保防护用品如防酸服、防酸手套、面罩等;

(2)如若溅到身体某部位,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3、 危险因素:(玉米现场抽样)粉尘

产生危害后果:职业病 尘肺

防范措施:

(1) 进入作业现场前戴好口罩;

(2) 在上风口取样作业;

4、 危险因素:饮水机

产生危害后果:烫伤、触电、火灾

防范措施:

⑴ 安装漏电保护器。

⑵接放热水应注意安全,以免被开水烫伤。

⑶ 严禁无水开启电源,以免无水空烧造成火灾。

5、 危险因素:微型计算机 产生危害后果:视力下降

防范措施:

⑴ 使用防辐射装置。

⑵正确坐姿。

⑶ 长时间电脑作业应不间断的对远方眺望,避免长时间作业伤害眼睛。

6、 危险因素:铁踏步

产生危害后果:摔伤、碰伤

防范措施:

⑴ 检查好踏步的脱焊情况,避免踩空摔伤、扭脚。

⑵上下踏步严禁跳跃奔跑。

⑶按规定着装,严禁穿高跟鞋。

7、 危险因素:玻璃器皿

产生危害后果:划伤

防范措施:

⑴ 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用力过大而使玻璃器皿破损造成划伤。

⑵ 玻璃器皿加热时,应缓慢加热。冷却时,应自然冷却,严禁用冷水泼撒,以免玻璃器皿 爆裂造成人员伤害。

⑶玻璃管装塞、乳胶管连结,佩戴防护手套、用布包裹、小心操作。

8、危险因素:安全帽损坏

产生危害后果:摔伤、砸伤

防范措施:

⑴ 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是否完好、有瑕疵,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产品。

⑵ 按照说明书正确佩戴,严随意拆卸各零部件。

⑶登高作业应有专人监护。

9、 危险因素:楼梯、爬梯

产生危害后果:摔伤、扭伤、坠落

防范措施:

⑴登梯前注意检查;

⑵ 上下楼梯,抓紧扶手,不得奔跑。

⑶ 安全护栏,严禁依靠。

⑷ 爬梯登高时,正确佩戴有效安全帽、安全带等劳动防护用品。

⑸作业人员应无恐高症等不适应登高作业的身体状况。

⑹取样工具、材料等应放在工具袋(箱)内,防止散落砸伤。

⑺ 登高取样作业要有专人监护,不得离开作业现场。

10、 危险因素:钢平台

产生危害后果:摔伤、扭伤

防范措施:

⑴登台前注意检查,破损平台严禁登踩,,以免摔倒、扭伤造成人身伤害。

⑵平台行走严禁奔跑。

11、 危险因素:防护栏杆

产生危害后果:坠落、摔伤

防范措施:

⑴检查防护栏干,要有一定高度、密度,无锈蚀、破损。

⑵严禁依靠防护栏干。

12、 危险因素:硫酸

产生危害后果:腐蚀、灼伤

防范措施:

⑴操作时正确佩戴有效劳保防护用品(防酸服、防酸鞋、面罩、防酸手套等)。

⑵移取、转移、稀释时小心操作。

⑶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冷水中,并不断搅拌,若溶液温度过高,可冷却后再 继续稀释。

⑷若溅到身体某部位,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13、 危险因素:(取样、检尺)高处作业

产生危害后果:摔伤、砸伤

防范措施:

⑴ 作业前班长必须询问检查作业人的身体条件是否合格;

⑵ 登高器具应安全可靠,劳保防护用品按规定正确使用;

⑶ 专人监护,监护人也要做好安全防护;

⑷ 工具、材料应放入工具包内,不得投掷。

14、 危险因素:干粉灭火器损坏或操作不当

产生危害后果:贻误初起火灾扑救时机,导致火灾事故扩大 防范措施:

(1)每班巡视检查灭火器的铅封、安全销、压力表是否正常,完好;

(2 )严禁无故动用或损坏灭火器;

(3)遇有火情时,选择上风向,拔销、握管、压把、喷射(对准火焰根部),灭火。

15、 危险因素:二氧化碳灭火器损坏或操作不当

产生危害后果:贻误初起火灾扑救时机,导致火灾事故扩大

防范措施:

(1)每班巡视检查灭火器的铅封、安全销是否正常,完好;

(2 )严禁无故动用或损坏灭火器;

(3)遇有火情时,选择上风向,拔销、握管、压把、喷射(对准火焰斜上部),灭火。

16、 危险因素:携带火种、手机及其它易燃物进入防静电区域

产生危害后果:火灾、爆炸

防范措施:

(1) 禁止携带火种及其它易燃物进入防静电区域;

(2) 进入防静电区域前必须关闭手机。

17、 危险因素:进入防静电区域着装不规范

产生危害后果:火灾、爆炸

防范措施:

(1 )进入混配站区域必须规范着防静电服及防静电鞋。

18、 危险因素:燃料乙醇取样、检尺人员着装不规范

产生危害后果:火灾爆炸

防范措施:

(1 )操作人员必须规范着防静电服及防静电鞋。

(2)燃料乙醇取样、检尺操作时袖口纽扣必须扣好。

19、 危险因素:燃料乙醇取样、检尺操作前未充分释放身体静电

产生危害后果:火灾爆炸

防范措施:

(1 )操作前要触摸防静电球充分释放身体静电。

20、 危险因素:防爆作业使用非铜制工具

产生危害后果:火灾爆炸

防范措施:

(1)必须使用铜制工具。

化验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化验室操作的原理及基本要求

化验室操作规程¥9.90

月会有¥1.98
季会员免费
已付费?登录刷新

本内容由jiewei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51856.html

(0)
jieweijiewei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