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格林爷爷的花园》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领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这本书以一个老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他如何通过建造花园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格林爷爷的花园读后感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格林爷爷的花园读后感总结1
学会用平常心去看待衰老。
比起童话故事,绘本《格林爷爷的花园》更像是一本充满生命力的视觉画册。
深深浅浅的绿色铺陈在格林爷爷的花园里,植被被修剪成胡萝卜、飞机、大炮、狮子、大象、蛋糕、女孩儿等各种形状,兔子在花园里蹦来跳去,小孙子在植被间穿梭游玩。
随着文字的缓缓叙述,我们在小孙子的视角里,透过花园的一切,认识了格林爷爷丰富多彩的一生。
舒适的绿色占据了整个画面,有趣好玩的植被、动物像是把读者带进了一场童趣梦境。在这里,我们跟着小孙子一起出发。
小孙子一边讲述格林爷爷的过去,一边在花园里收集各类物品:手套、水壶、铲子、 拖车、眼镜… …
直到故事最后,小孙子在一个植物大象的头顶取下草帽时,我们才惊讶发现,原来小孙子一直在收集的,是格林爷爷遗落的物品。
曾有人采访问过作者莱恩·史密斯,《格林爷爷的花园》读起来像一本自传,故事主角是作者的亲戚吗?
莱恩·史密斯则表示:“这个故事如果是一个百分之百的自传故事一定会更加精彩,不过它只是间接与我有关。当你年纪越来越大,就会从更多的角度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自己的生活,我回忆起不同的生命片段,就以它们构想了《格林爷爷的花园》这个故事。”
当我们身边的人年岁渐长,那我们要面对的就不只是自己的父母、长辈,甚至还有邻居朋友的离去,衰老就变成了我们不得不面临、接纳、消化的事情。
即使是天真懵懂的孩子,也在生活中见证疼爱自己的长辈慢慢老去的事实。认识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与其悲伤,不如学会用平常心去看待衰老,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生命其实很热烈,与其哀叹,不如坦然对待。
格林爷爷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名园丁。他曾是农场的一个男孩、一个长满水痘的学生、一个士兵、一个丈夫,而如今,他又在绿意盎然的花园化身艺术家。
战争突如其来,将年轻的生命送到了战场上;幸福不约而至,爷爷遇上了奶奶,从此相敬如宾。
林爷爷用回忆当做工具,修剪出了一个美丽的花园世界。小孙子像探险又像游戏一般穿过花园,也走进了爷爷热烈而跌宕的一生。
他从孩提时期嚎啕着成长,读书时悄悄地亲吻女孩儿,毕业后被迫参与战争,在咖啡厅遇上爱人,兜兜转转终于能做自己心爱的园林工作… …
所有的欢笑和泪水虽然被遗忘在过去,连爷爷最心爱的草帽都会被落下,可最美好的事情,爷爷的花园都替他记着。
花园的每一处角落,都代表着爷爷的每一点过往,让人一时分不清,到底是爷爷变回年轻的模样,还是小孙子在体验爷爷的人生。
我们在绘本中看到的,不是因为生命曲折而带来的悲剧色彩,而是爷爷因为回归热爱与平淡的慈祥笑容。
格林爷爷用他热爱的花园告诉读者:只要无悔,生命的色调就是热烈的。
热爱如今的生活,我们就能放下哀叹,坦然从容地对待自己的人生,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格林爷爷的花园》被誉为作者莱恩·史密斯迄今为止最为神秘美丽的作品。本书构思奇特,创意新颖,带领读者探寻老年、记忆、家族历史以及爱的主题。
画面质地看起来充满点状纹理,是莱恩·史密斯作画的独家特色。这种看起来像是用喷笔、染料、蛋胶画等技巧组合而成的点状纹理。
实际上并非如此,他的作品几乎都是由油画颜料创作而成的,只是在层层颜料之上,经过多次喷涂而来。这不仅能够使油画颜料快速干燥,还会使颜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出现不同的质感。
莱恩表示,这种处理最初源于一次错误的尝试,经过不断实验,最后成为了他独特的作画方式。
除了独特的的油画和喷涂,拼贴也是莱恩擅长的作画方式。实物拼贴不仅能让画面更显真实,还能丰富视觉的层次,将真实生活巧妙地融进童话世界。
本书通过被修剪成各式形态的园林造型,将格林爷爷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
翻开绘本,是一个娃娃形状的植被正在哇哇哭泣,翻开下一页,原本的眼泪竟然来自小孙子手里水管!形象的造型加上简单的文字,既将爷爷的出生说明白,又带来视觉错位的乐趣。
作者莱恩擅长将残酷的现实化作孩子喜欢的童话形象,不同画面之间还藏有铺垫和相互对应的细节。
如讲到爷爷很早之前就出生了,画面出现了一只“草兔子”和真兔子,与下一页讲述爷爷的农场生活相呼应。
小孙子挥着双手赶走兔子,是因为兔子将爷爷修剪的“草胡萝卜”啃掉了一个角。
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在噢噢地打鸣,身后的三簇小树被巧妙地修剪成了破开的蛋壳和刚出生的小鸡,小鸡头上多出来的鸡冠,正是爷爷落下的手套。
水痘被爷爷用满树的红果子代替;关于秘密花园、魔法师、小火车的故事里,则出现了戴着帽子的“人”,别着蝴蝶结直立行走的大狮子… …
关于爷爷初中时第一次偷吻女生的过去,小孙子在爷爷的花园里也“亲身体验”了一次。
只见小孙子双手捂在身前,小心翼翼地回头观察,接着站在小草球上,垫着脚亲吻了女孩模样的园林造型。那份小心翼翼的“偷吻”,简直被小孙子演绎地淋漓尽致。
作者借助小孙子吹起蒲公英的美好画面,为下一幕战争做了铺垫和对比。画面上,小孙子正弯腰拾起爷爷落下的眼镜,身后却是一个大炮形状的园林造型,伸出的枝丫仿佛发炮时的烟火。
一支长长的枝丫顶着一个小草球,正好横在小孙子的背脊上,另一侧是悬在半空的“草飞机”和“草伞兵”。
画面四散着红色的叶片、果实,角落溅起像是彼岸花一般的红色颜料。
小孙子被象征着战争的园林造型包裹其中,却恍若隔世,只专心去拿地上的眼镜。
作者借助象征的手法,将战争的残酷柔化成孩子能接受的园林设计,隐晦地描述了爷爷关于战争的血泪过往。
也许就像被包裹其中,又安然无恙的小孙子一样,爷爷从战争中走过,
借由花园重新唤醒。
《格林爷爷的花园》获2012年度凯迪克银奖,从格林爷爷曾孙的视角,通过被修剪成形态各异的园林造型,再现了格林爷爷平淡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绘本画面内容丰富,文字简单易懂,适合4岁及以上孩子阅读。
莱恩·史密斯的作品是有趣的,适合大小读者放松地进行游戏和阅读。对他而言,那些埋在故事里的道理,或是教导小朋友们从故事中领会成人世界规则的意图,太过严肃。
童年,应是一场快乐且带着自我觉醒的探索,它不该功利或注重实用。
绘本中出现的所有物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或和下一页内容呼应,或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家长可以和孩子在绘本中玩一场“寻宝游戏”,找出花园中奇特的存在,并在亲子探讨中发现不一样的意义。
格林爷爷的花园读后感总结2
天我又看了一本绘本,名字叫《格林爷爷的花园(grandpa green)》。
当看完《格林爷爷的花园》这本书是,我深深地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深深地被这个神奇的花园迷住了。格林爷爷通过修剪得蔚为壮观的园艺雕塑,将自己的一生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多么平凡、又多么伟大的爷爷啊!
让我们先从封面·开始看吧!封面上是格林爷爷正在修剪一头大象,一个小男孩(也就是“我”,格林爷爷的曾孙)在另一侧的树枝上打悠悠,这是一个关于格林爷爷和小男孩的故事。打开书本,在小男孩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满园的绿林被修剪成卧床的男孩、跳跃的兔子、大大的胡萝卜、高高的公鸡、可爱的女生、还有飞机和伞兵等各式各样美丽而神奇的形态。
我们仿佛置身于格林爷爷的记忆之中,看到格林爷爷怎样从一个呱呱坠地、哇哇大哭的婴儿到一个成熟、幸福的丈夫,怎么经历战争,怎样与自己爱的人生活,怎样过着平凡而又真实的生活。
再仔细地重看一遍,每样东西好像都忘在了特殊的位子上:
“婴儿”旁忘了关的水龙头,也许是爷爷当时打开水龙头、感受着自己哇哇大哭诞生的喜悦;
“胡萝卜”旁的小铲子,也许是他正拿着小铲子,回忆着自己从前拿着小铲子在农场里挖胡萝卜;
“火车头”后面的小车,也许是他正想象着小时候自己玩玩具火车的情景;
“大炮”旁的眼镜,也许是他想起了战争的悲伤、不禁摘下了眼镜,流下了眼泪;
“埃菲尔铁塔”旁的水壶与杯子,也许是他坐了下来,沉浸在和妻子初遇的情景中;
….请走进这个花园,让我们放慢脚步,去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格林爷爷的花园读后感荟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本站信息推送。
本内容由zhenzhe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