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大班教案合集 《认识图形》幼儿园一等奖教学设计汇总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认识图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份《认识图形》大班教案合集 和《认识图形》幼儿园一等奖教学设计汇总,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图形的特点和运用。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有4条边,而且一样长)圆形有什么特点?(没有菱角)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

  1、变魔术现在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3

  来源: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中心幼儿园 翟文娟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 、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

  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

  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铺路

  1、一名大班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 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一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

  让幼儿扮小兔跳,沿着铺好的路去探望受伤的小白兔 。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初步认识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认识图形。

  4、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形状。

  活动准备:

  一张机器人画像(由若干个方形和圆形组成,大小不一);若干个方形和圆形卡片;教师教具2张大型卡片。(一张方形,一张圆形); 圆形和方形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幼儿观察并探索图形的特征。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来我们实验幼儿园做客,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下?(想)

  2、出示机器人画像,请小朋友自由观察。

  二、认识方形和圆形

  1、教师的提问中说出图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提问:现在老师要变魔术啦,小朋友们小眼睛看仔细(从机器人身上取下一个方形)小朋友想不想摸一摸?(请一位幼儿上台触摸,并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幼儿摸方形的边和角,(扎扎的,尖尖的)教师引导幼儿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数数有几个(4个)有几条边?(4条)。所以啊,这个图形就叫—-“方形”。

  3、提问1:咦,小朋友们再来看看,这个图形宝宝有没有角,他的边是怎么样的(光光的,圆圆的)让幼儿触摸图形卡片。(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这个图形是圆形。

  三、游戏:图形对对碰

  1、老师指到哪里幼儿说出名称,并回答机器人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

  2、分卡片幼儿根据教师指令拿出相应卡片,教师检验是否正确。

  四、积木分类

  五、幼儿根据观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圆的、方方的。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物体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实物纸盒若干、正方形纸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西关大屋,是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老师给大家一个任务,用长长方方的物体拼建西关大屋。在拼建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这些长长方方的物体。

  2.感知正方形与正方体的不同。

  (1)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请找出正方形,说说正方形是怎样的?

  (2)桌上还有什么?摸摸纸盒,有什么感觉?

  (3)用正方形纸量一量纸盒,并在量过的纸盒面上写上数字1-6.

  (4)师:你们发现正方形与正方体之间有什么秘密?

  小结:正方体是立体图形,正方形是平面图形。正方体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

  3.探索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不同。

  (1)请在长方体纸盒每个面上写上数字1-6,对应比较,说一说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

  (2)请分别把正方体和长方体积木的六个面拓印在记录单上,比较说说正方体和长方体印章的异同。

  小结: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都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正方体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4.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

  (1)寻找课室里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提问幼儿你挑找到是什么体?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活动延伸

  使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拼建西关大屋。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小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8

变魔术现在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发展目测力、判断力。教具、学具准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第一组:制作特征标记“这一组的活动和我们刚才的活动是一样的,先看卡片上都有什么样的图形,它们哪些地方相同,应该做几个标记来表示,做好了说说卡片上都是什么图形,你做了什么标记。 第二组:撕贴格子。 请一位幼儿介绍玩法。

《认识长方形》幼儿园教案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圆形,长方形图案,请幼儿说出所指图行的名称。 教师将幼儿园带入区角认识图形。 教师让幼儿给长方形图片进行找朋友活动,把相同的图片放到一起,并装入纸箱中。 将幼儿分组进行此活动。

2、指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运用折纸的办法认识长方形,请将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再将正方形的纸变成长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3、几何图形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剪刀若干。活动过程 出示几何图形让幼儿辨认。教师:“小朋友说一说黑板上有哪些图形?”(圆形、正方形)图形分类。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初步对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这一节课是基于学生对于在入学之前的学习中对于立体图形的一个认识的深入学习。

.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入学后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习辨认整点。

  2、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3、感受时钟的用途,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探索、发现生活中时钟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时钟的经验,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

  物质准备:亲子活动“自制一只可拨动时针、分针的时钟”、大钟模型一个、大灰狼头饰等

重点难点:

  学习辨认整点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认识时钟

  1、猜谜引题,激发兴趣

  师:有一对好兄弟,总爱围着桌子转。弟弟要比哥哥长,哥哥倒比弟弟短。要是一个不留心,它就会悄悄溜走了。请你猜猜它是谁?(时钟)

  2、交流经验,理解用途

  你见过时钟吗?在哪里见过?它有什么作用吗? 幼儿相互交流,并积极发言。

  3、师小结: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动的主角——时钟,帮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知下时钟的用途,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二、观察并认识钟面

  钟面上有什么?(刻度、时针、分针、秒针、数字)钟面上有什么数字?(1~1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仔细看一看,钟面上两根针一样长吗?(长短、粗细不一样。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时针比较粗,分针比较细)

  (重点介绍分针和时针,帮助幼儿加强记忆,更好开展下面的活动)

  三、“时针分针来赛跑”游戏,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今天时针哥哥和分针弟弟要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猜谁跑得快?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将时针拨到12点上,并为幼儿介绍这是比赛的起点和终点,教师操作钟面,让时钟走一小时,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

  提问:

  1、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

  2、它们朝哪个方向跑?跑了多远?(朝一个方向,从数字1走到数字12)

  3、你还发现了什么?(分钟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师小结: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分针跑完一圈,时针走完一格,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时针走一格也是一小时。(丰富词汇:顺时针方向)

  (该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通过指针来比赛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教师操作钟面,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时针和分针的运转关系,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格,一格便是一小时。如果孩子们不能很好理解,可以再玩一次比赛游戏,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帮助幼儿加深认识。)

  四、学习辨认整点。

  1、重复上面的游戏“时针分针来赛跑”,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谁,就表示几点整。

  师:现在时针指在数字1上,分针指在数字12上,现在就是一点整。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一点钟了。(帮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整点概念)

  2、通过“放炮仗”游戏,进一步学习辨认整点。

  (1)师来拨动时钟,请一名幼儿来回答钟面上的时间。如果回答正确,请其他幼儿通过放炮仗“嘭啪”以示鼓励,并大声说出来这是几点了;如果回答不正确,请其他幼儿通过“嘶~嘶~”的声音来提醒,并请别的幼儿尝试回答。

  (2)请若干幼儿上台来拨动时钟,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做炮仗玩游戏。

  (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整点的认识。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其中,体现出活动的趣味性和孩子的自主性)

  五、结合幼儿自制时钟进行练习,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1、师:小朋友们,快拿出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时钟,给大家欣赏一下吧!

  (幼儿相互交流,促进彼此友谊,并体验到亲子活动——“自制时钟”的成就感。)

  2、师帮助幼儿回忆一日生活,并请幼儿根据时间拨动时钟,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六点钟,我起床了!”、“九点钟,我在上课!”、“十一点钟,要吃饭了!”、“下午两点,我们在睡觉!”、“下午五点钟,放学了!”

  师小结: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按时起床、准时睡觉。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

  六、游戏体验,复习巩固

  1、“小羊小羊几点钟”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出示时钟时,“小羊小羊几点钟?”请小羊说出时间,“X点钟。”等到规定的几点钟时,老狼就开始抓小羊。

  2、“老狼老狼几点钟”

  老师当老狼,小朋友们当小羊。老狼说几点时,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请老狼看时间。如果拨错时间,可能会被老狼吃掉。

  (最后的游戏活动是本次活动的**部分,游戏有两种方式,在活动时间允许的基础上,可以自行选择自由游戏。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尽量避免跌倒事件。)

活动延伸:

  收集孩子们制作精美的时钟,放入区角中。待区角开放时,让孩子们继续玩“小羊小羊几点钟”或者“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

认识图形大班教案1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小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大班教案《认识图形》这篇文章共1514字。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认识图形》大班教案合集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内容由文库大巴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649.html

(0)
文库大巴文库大巴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