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控制室是建筑消防设施的心脏,是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所在。《消控室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有效控制初期火灾,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制定社区服务计划旨在提升居民安全感。本文将提供多篇《消控室管理制度》范文,以供参考和借鉴。
篇一:《消控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消防控制室的管理,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置火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消防控制室是建筑内消防设施的监控中心,负责接收火灾报警信号、显示消防设施运行状态、控制相关消防设备动作、组织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消防控制室的管理。
第二章 人员管理
第四条 消防控制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值班人员不得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持有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熟悉消防控制室设备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程序。
第五条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值班纪律,不得擅离职守,不得在值班期间从事与值班无关的活动,如睡觉、玩手机、看书报等。
第六条 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控制室各类设备的操作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火灾报警信号的真伪,及时处理火警信息。
第七条 值班人员应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 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内容包括:
1. 消防设施运行状态;
2. 火灾报警信号处理情况;
3. 设备故障及维修情况;
4. 其他需要交接的事项。
第九条 消防控制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值班人员进行考核,对不合格人员应及时调整岗位。
第三章 设备管理
第十条 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一条 消防控制室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照明设备、灭火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二条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消防控制室,严禁在消防控制室内堆放杂物、吸烟和使用明火。
第十三条 消防控制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室内温度和湿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消防控制室的设备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及时报告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故障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第十五条 消防控制室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安装日期、维护保养记录等信息。
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十六条 值班人员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应立即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置:
1. 确认火灾报警位置和性质;
2. 通过对讲机、电话等通讯设备通知相关人员到现场核实火情;
3. 如确认为火灾,立即启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启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防火卷帘等消防设施;
4. 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5. 组织人员疏散和初期火灾扑救;
6. 引导消防队员进入火场;
7. 保护火灾现场,配合火灾调查。
第十七条 值班人员应熟悉本单位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八条 发生火灾时,值班人员应保持冷静,沉着应对,按照预案和程序进行处置,不得擅离职守。
第五章 记录管理
第十九条 消防控制室应建立完善的值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火灾报警记录等,并妥善保管。
第二十条 值班记录应详细记录值班期间的各项情况,包括交接班时间、值班人员姓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火灾报警信号处理情况、设备故障及维修情况等。
第二十一条 设备运行记录应记录消防控制室主要设备的运行时间、状态、参数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 故障维修记录应记录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原因、维修情况、维修人员、维修结果等信息。
第二十三条 火灾报警记录应记录火灾报警的时间、地点、性质、处理结果等信息。
第六章 其他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由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解释。
篇二:《消控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规范消防控制室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有效地处理火警信息,保障建筑及人员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本制度明确了消防控制室的职责、人员配备、值班制度、设备维护、信息处理流程以及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要求。
二、消防控制室职责
1.监控与报警:负责监控建筑内所有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接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并进行初步处理。
2.设备控制:在确认火警后,按照操作规程启动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联动设备。
3.信息处理: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处理火警信息,包括火警时间、地点、报警类型、处理结果等,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应急响应:在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协助消防队进行灭火救援。
5.日常维护:负责消防控制室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6.档案管理:负责建立和管理消防控制室的各项记录和档案,包括值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火警处理记录等。
三、人员配备与值班制度
1.人员配备:消防控制室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值班人员,每班不少于两人,且值班人员必须持有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2.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确保任何时间都有专人值守。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值班纪律,不得擅离职守,不得进行与值班无关的活动。
3.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在交接班时,必须进行详细的交接,包括设备运行情况、火警处理情况、遗留问题等,并做好交接班记录。
4.培训与考核:定期对值班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值班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设备维护与管理
1.日常检查:值班人员每天应对消防控制室内的所有设备进行检查,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消防电话、应急广播等,确保设备外观完好、指示灯正常、运行无异常。
2.定期检测: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对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进行检测,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3.维护保养: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润滑、紧固、调试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故障处理:设备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在故障排除前,应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5.设备档案: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安装日期、维护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等信息。
五、信息处理流程
1.火警信息接收: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查看报警控制器的显示,确认报警地点和类型。
2.火警信息确认:通过电话、对讲机等方式联系现场人员,或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查看现场情况,确认火警的真实性。
3.火警信息处理:
误报:如确认为误报,应查明误报原因,并做好记录。
真实火警:如确认为真实火警,应立即按照操作规程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并拨打119报警电话。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单位内部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4.火警信息记录:详细记录火警信息,包括火警时间、地点、报警类型、确认情况、处理结果等,并存档备查。
六、应急响应
1.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处置程序、人员分工、疏散路线等。
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值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3.应急物资:消防控制室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消防水带、防毒面具、应急照明灯等。
4.信息报告:在火灾处置过程中,值班人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火灾情况和处置进展。
七、其他
1. 消防控制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堆放杂物。
2. 非值班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消防控制室。
3. 严禁在消防控制室内吸烟、使用明火。
4. 定期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实际需要。
篇三:《消控室管理制度》
(本制度采用更简洁的条款式,突出重点和可操作性)
1. 值班要求
1. 1双人值守: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需持有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1. 2持证上岗:值班人员必须熟悉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规程,并能熟练处理各类火警和故障。
1. 3严禁脱岗:值班期间,严禁擅离职守,严禁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睡觉、玩手机、长时间阅读等)。
1. 4规范交接:交接班时,必须详细交接设备运行情况、报警处理情况、遗留问题等,并做好书面记录。
2. 设备管理
2. 1日常巡检:每日对消防控制室内的所有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设备清洁、指示灯正常、运行无异响。
3. 2定期维护: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并做好详细记录。
4. 3故障报修:设备发生故障时,立即报告并联系专业人员维修,不得擅自拆卸或修理。
5. 4环境控制:保持消防控制室的清洁、干燥、通风,室温和湿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
6. 5禁放杂物: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堆放与消防设备无关的物品。
3. 火警处理
7. 1迅速响应: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确认报警位置和类型。
8. 2现场核实:通过对讲机、电话、视频监控等方式迅速核实火警的真实性。
9. 3联动控制:如确认火警,立即按照操作规程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如消防水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
10. 4报警上报: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向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11. 5组织疏散: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并协助消防队进行灭火救援。
12. 6详细记录:详细记录火警处理的全过程,包括报警时间、地点、类型、确认情况、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4. 记录与档案
13. 1值班记录:详细记录每班的值班情况,包括值班人员、交接班时间、设备运行情况、报警处理情况、故障报修情况等。
14. 2设备档案:建立并完善消防控制室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规格、安装日期、维护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等。
15. 3火警档案:建立并完善火警档案,包括每次火警的详细记录。
16. 4资料保存:所有记录和档案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5. 培训与演练
17. 1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值班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
18. 2实战演练: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值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6. 其他
19. 1禁止吸烟: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吸烟。
20. 2限制进入:非值班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消防控制室。
21. 3定期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篇四:《消控室管理制度》
(本制度侧重于SOP标准作业程序,以流程化的方式指导操作)
第一部分:值班人员标准作业程序(SOP)
SOP-1:交接班
1.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到达:做好接班准备。
2.交班人员介绍情况:
消防设施运行状态(正常、故障、维修等)。
未处理完的火警或故障。
上一班次的重要事项。
上级指示或通知。
3.共同检查设备: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否正常运行。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是否处于自动状态。
消防电话、应急广播等通讯设备是否畅通。
消防控制室内的环境是否整洁。
4.填写交接班记录:
交接班时间、值班人员姓名。
设备运行情况、报警处理情况、故障报修情况等。
未处理完的火警或故障。
上一班次的重要事项。
5.交班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SOP-2:日常巡检
1.班前检查(每次交接班后):
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消防电话、应急广播等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
各设备的指示灯是否正常。
各设备是否有异响或异味。
2.运行检查(每2小时一次):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备电源是否正常切换。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是否处于自动状态。
查看各设备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
3.记录检查结果: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消防控制室设备巡检记录表》中。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处理。
SOP-3:火警处理
4.接收报警信号:
立即查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显示,确认报警地点和类型。
记录报警时间。
5.火警确认:
通过对讲机、电话等方式联系现场人员核实火情。
如现场有视频监控系统,立即查看现场情况。
6.火警处理:
误报:
查明误报原因,并做好记录。
将火灾报警控制器复位。
真实火警:
立即将火灾报警控制器切换到“手动”状态。
按照操作规程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消防水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
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向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启动单位内部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引导消防队员进入火场。
保护火灾现场,配合火灾调查。
7.填写火警处理记录:
详细记录火警处理的全过程,包括报警时间、地点、类型、确认情况、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SOP-4:故障报修
8.发现故障:
值班人员在日常巡检或火警处理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
其他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并向消防控制室报告。
9.记录故障:
详细记录故障设备、故障现象、发生时间等信息。
填写《消防控制室设备故障报修记录表》。
10.报告故障:
立即向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或设备维护部门报告。
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11.跟踪维修:
跟踪维修进度,确保故障及时排除。
记录维修结果,包括维修时间、维修人员、更换部件等。
12.故障期间的应急措施:
在故障排除前,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如故障影响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安排专人加强巡逻。
第二部分:消防控制室设备维护保养标准作业程序(SOP)
(以下仅列出部分设备的维护保养SOP,具体应根据设备类型和厂家要求制定详细的SOP)
SOP-5:火灾报警控制器维护保养
13.清洁:
每周用干燥的软布擦拭控制器表面灰尘。
每月用吸尘器清洁控制器内部灰尘(需专业人员操作)。
14.检查:
每月检查控制器的主备电源是否正常切换。
每月检查控制器的各功能模块是否正常工作。
每年对控制器的电池进行检测,必要时更换。
15.测试:
每月进行一次模拟火警测试,检查控制器的报警功能和联动功能是否正常。
16.记录:
将维护保养情况记录在《消防控制室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中。
SOP-6: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维护保养
17.检查:
每月检查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电源、指示灯、开关等是否正常。
每月检查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与各消防设施(消防水泵、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的连接是否牢固。
18.测试:
每月进行一次手动启动测试,检查各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正常启动。
19.记录:
将维护保养情况记录在《消防控制室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中。
第三部分:其他
20.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值班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
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值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21.记录与档案管理:
建立并完善消防控制室的各项记录和档案,包括值班记录、设备巡检记录、故障报修记录、火警处理记录、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等。
所有记录和档案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22.安全规定: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非值班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堆放与消防设备无关的物品。
保持消防控制室的清洁、干燥、通风,室温和湿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
篇五:《消控室管理制度》
(本制度采用问答形式,以值班员视角,解答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
值班员常见问题及解答(Q&A)
Q1: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A1:
必须持有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必须熟悉消防控制室的设备功能和操作规程。
必须能够熟练处理各类火警和故障。
必须实行24小时双人值班制度。
必须严格遵守值班纪律,不得擅离职守。
Q2:交接班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A2:
接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达,做好接班准备。
交班人员应详细介绍:
消防设施运行状态(正常、故障、维修等)。
未处理完的火警或故障。
上一班次的重要事项。
上级指示或通知。
双方共同检查设备: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否正常运行。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是否处于自动状态。
消防电话、应急广播等通讯设备是否畅通。
消防控制室内的环境是否整洁。
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班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Q3:日常巡检应该检查哪些内容?
A3:
班前检查(每次交接班后):
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消防电话、应急广播等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
各设备的指示灯是否正常。
各设备是否有异响或异味。
运行检查(每2小时一次):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备电源是否正常切换。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是否处于自动状态。
查看各设备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
记录检查结果: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消防控制室设备巡检记录表》中。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处理。
Q4: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应该如何处理?
A4:
1.立即查看报警信息:确认报警地点和类型。
2.火警确认:
通过对讲机、电话等方式联系现场人员核实火情。
如有视频监控,立即查看现场情况。
3.火警处理:
误报:
查明误报原因,做好记录,并将控制器复位。
真实火警:
将火灾报警控制器切换到“手动”状态。
按照操作规程启动相应的消防联动设备。
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向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启动单位内部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引导消防队员进入火场,并配合火灾调查。
4.详细记录:火警处理的全过程。
Q5:发现设备故障应该如何处理?
A5:
1.立即记录故障:详细记录故障设备、故障现象、发生时间等信息。
2.报告故障:
立即向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或设备维护部门报告。
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跟踪维修:确保故障及时排除,并记录维修结果。
4.应急措施:在故障排除前,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Q6:消防控制室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环境?
A6:
保持清洁、干燥、通风。
室温和湿度符合设备运行要求。
严禁堆放与消防设备无关的物品。
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Q7:消防控制室需要保存哪些记录和档案?
A7:
值班记录
设备巡检记录
故障报修记录
火警处理记录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型号、规格、安装日期、维护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等)
火警档案(包括每次火警的详细记录)
Q8:为什么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A8:
培训:提高值班人员的消防知识、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提高值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Q9:非值班人员可以随意进入消防控制室吗?
A9:
不可以。非值班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消防控制室。
Q10:本制度应该如何进行更新?
A10: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性。
本内容由dash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