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是确保档案安全、完整、有效利用的关键制度,它直接关系到历史信息的保存、组织记忆的延续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档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完善的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不仅能规范档案管理流程,还能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为各项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社区服务计划》旨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保障居民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多篇不同侧重点的《档案库房管理制度》范文,为各单位提供参考,助力其建立健全自身档案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社区发展。
篇1:《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档案库房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档案库房及其档案的管理。
第三条 档案库房管理应遵循“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安全完整、方便利用”的原则。
第二章 库房设施与环境
第四条 档案库房选址应避开潮湿、易涝、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污染的区域,确保档案存放安全。
第五条 库房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具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功能。
第六条 库房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烟感报警器、消防栓等,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第七条 库房应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并与安保部门联网,实现24小时监控。
第八条 库房内应设置温湿度调控设备,如空调、除湿机等,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适宜档案长期保存。
第九条 库房内应安装防紫外线灯具,避免档案受光照损害。
第十条 库房内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库房环境卫生,防止霉变和虫害。
第十一条 库房内应配备档案密集架、文件柜等专用存放设备,保证档案存放有序、整齐。
第三章 档案入库管理
第十二条 档案接收人员应认真核对移交清单,检查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移交部门沟通。
第十三条 档案入库前应进行必要的整理,包括去除档案表面的灰尘、污渍,修复破损的档案等。
第十四条 档案应按照分类方案进行科学排列,并在档案盒、卷皮上清晰标明案卷题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等信息。
第十五条 档案入库后,应及时进行著录,将档案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详细的档案目录。
第十六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档案的存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第四章 档案保管与保护
第十七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严格执行库房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工作。
第十八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库房的温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湿度调控设备,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
第十九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霉变、虫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翻动,防止档案长期压在一起造成损坏。
第二十一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核对档案数量,确保档案账物相符。
第二十二条 严格控制库房人员进出,非库房管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库房。
第二十三条 严禁在库房内吸烟、饮食、乱扔杂物,保持库房清洁卫生。
第二十四条 严禁在库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
第二十五条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库房。
第五章 档案利用管理
第二十六条 档案利用人员应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查阅档案。
第二十七条 档案利用人员应爱护档案,不得在档案上涂改、圈点、批注,不得撕毁、抽取档案。
第二十八条 档案利用人员查阅完毕后,应及时将档案归还原位。
第二十九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对档案利用情况进行登记,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十条 对利用频率较高的档案,可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电子查阅服务,减少纸质档案的损耗。
第六章 档案鉴定与销毁
第三十一条 档案鉴定工作应由档案管理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进行。
第三十二条 档案鉴定应依据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
第三十三条 经鉴定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可进行销毁处理。
第三十四条 档案销毁应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并由专人负责监督销毁过程。
第三十五条 档案销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确保销毁过程不泄露档案内容。
第三十六条 档案销毁后,应及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进行注销登记。
第七章 档案库房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条 建立健全档案库房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
第三十八条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十九条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十条 加强防盗安全管理,定期检查防盗报警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十一条 加强保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防止档案信息泄露。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制度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本单位档案库房的管理,确保各类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档案库房及其所存储的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 档案库房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集中统一管理、方便利用”的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第二章 档案库房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本单位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档案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档案管理部门(或专人)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 制定并完善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二) 负责档案的接收、整理、分类、编目、著录、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工作;
(三) 负责档案库房的日常维护、安全保卫、温湿度控制、防虫防蛀等工作;
(四) 定期对档案库房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五) 负责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六)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 档案库房的设施与设备
第六条 档案库房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开易燃、易爆、潮湿、有腐蚀性气体及有害物质污染的区域。
第七条 档案库房的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具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功能。
第八条 档案库房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感报警器等,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第九条 档案库房应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并与安保部门联网,实现24小时监控。
第十条 档案库房应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如空调、除湿机等,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适宜档案长期保存。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第十一条 档案库房应安装防紫外线灯具,避免档案受光照损害。
第十二条 档案库房应配备档案密集架、文件柜、温湿度计、通风设备、去湿设备、照明设备、消防设备等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第十三条 档案库房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库房环境卫生,防止霉变和虫害。
第四章 档案的入库管理
第十四条 档案接收人员应认真核对移交清单,检查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移交部门沟通。
第十五条 档案入库前应进行必要的整理,包括去除档案表面的灰尘、污渍,修复破损的档案等。
第十六条 档案应按照分类方案进行科学排列,并在档案盒、卷皮上清晰标明案卷题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等信息。
第十七条 档案入库后,应及时进行著录,将档案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详细的档案目录。
第十八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档案的存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第五章 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第十九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严格执行库房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工作。
第二十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库房的温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湿度调控设备,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
第二十一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霉变、虫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翻动,防止档案长期压在一起造成损坏。
第二十三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核对档案数量,确保档案账物相符。
第二十四条 严格控制库房人员进出,非库房管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库房。
第二十五条 严禁在库房内吸烟、饮食、乱扔杂物,保持库房清洁卫生。
第二十六条 严禁在库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
第二十七条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库房。
第六章 档案的利用管理
第二十八条 档案利用人员应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查阅档案。
第二十九条 档案利用人员应爱护档案,不得在档案上涂改、圈点、批注,不得撕毁、抽取档案。
第三十条 档案利用人员查阅完毕后,应及时将档案归还原位。
第三十一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做好档案利用登记工作,详细记录档案的借阅情况。
第三十二条 对利用频率较高的档案,可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电子查阅服务,减少纸质档案的损耗。
第七章 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第三十三条 档案鉴定工作应由档案管理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进行。
第三十四条 档案鉴定应依据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
第三十五条 经鉴定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可进行销毁处理。
第三十六条 档案销毁应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并由专人负责监督销毁过程。
第三十七条 档案销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确保销毁过程不泄露档案内容。
第三十八条 档案销毁后,应及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进行注销登记。
第八章 档案库房安全管理
第三十九条 建立健全档案库房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
第四十条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十一条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十二条 加强防盗安全管理,定期检查防盗报警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十三条 加强保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防止档案信息泄露。
第九章 奖惩制度
第四十四条 对在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档案损失或泄密等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制度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3:《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1 目的:为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有效利用,规范档案库房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档案库房及所存放的档案。
1.3 管理原则:档案库房管理遵循集中统一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利用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档案管理部门:由单位指定部门或人员负责档案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
2.2 主要职责:
制定并完善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负责档案的接收、整理、分类、编目、著录、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工作。
负责档案库房的日常维护、安全保卫、温湿度控制、防虫防蛀等工作。
定期对档案库房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负责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 库房设施与设备
3.1 库房选址: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区域。
3.2 建筑要求:库房建筑应坚固耐用,具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功能。
3.3 消防设施:库房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烟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3.4 防盗设施:库房应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并与安保部门联网,实现24小时监控。
3.5 温湿度控制:库房应配备空调、除湿机等温湿度调控设备,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适宜档案长期保存。建议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3.6 照明设备:库房应安装防紫外线灯具,避免档案受光照损害。
3.7 存放设备:库房应配备档案密集架、文件柜等专用存放设备,保证档案存放有序、整齐。
3.8 其他设备:库房还应配备温湿度计、通风设备、去湿设备、照明设备、消防设备等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第四章 档案入库管理
4.1 接收:接收档案时,应认真核对移交清单,检查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移交部门沟通。
4.2 整理:档案入库前应进行必要的整理,包括去除档案表面的灰尘、污渍,修复破损的档案等。
4.3 分类排列:档案应按照分类方案进行科学排列,并在档案盒、卷皮上清晰标明案卷题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等信息。
4.4 著录:档案入库后,应及时进行著录,将档案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详细的档案目录。
4.5 检查: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档案的存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第五章 档案保管与保护
5.1 日常管理:档案库房管理员应严格执行库房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工作。
5.2 温湿度控制: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库房的温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湿度调控设备,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
5.3 定期检查: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霉变、虫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4 翻动: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翻动,防止档案长期压在一起造成损坏。
5.5 清点: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核对档案数量,确保档案账物相符。
5.6 人员管理:严格控制库房人员进出,非库房管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库房。
5.7 行为规范:严禁在库房内吸烟、饮食、乱扔杂物,保持库房清洁卫生。
5.8 安全规定:严禁在库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库房。
第六章 档案利用管理
6.1 查阅申请:档案利用人员应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查阅档案。
6.2 利用规范:档案利用人员应爱护档案,不得在档案上涂改、圈点、批注,不得撕毁、抽取档案。
6.3 归还:档案利用人员查阅完毕后,应及时将档案归还原位。
6.4 登记: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做好档案利用登记工作,详细记录档案的借阅情况。
6.5 数字化:对利用频率较高的档案,可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电子查阅服务,减少纸质档案的损耗。
第七章 档案鉴定与销毁
7.1 鉴定:档案鉴定工作应由档案管理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进行。
7.2 依据:档案鉴定应依据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
7.3 销毁:经鉴定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可进行销毁处理。
7.4 审批:档案销毁应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并由专人负责监督销毁过程。
7.5 销毁方式:档案销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确保销毁过程不泄露档案内容。
7.6 注销:档案销毁后,应及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进行注销登记。
第八章 档案库房安全管理
8.1 责任制:建立健全档案库房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
8.2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8.3 消防安全: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8.4 防盗安全:加强防盗安全管理,定期检查防盗报警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8.5 保密安全:加强保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防止档案信息泄露。
第九章 奖惩制度
9.1 奖励:对在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9.2 惩罚: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档案损失或泄密等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则
10.1 解释权:本制度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10.2 施行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4:《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本单位档案库房管理,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档案库房及其所存放的各类档案的管理。
第3条 档案库房管理工作坚持“安全、完整、规范、利用”的原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4条 本单位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5条 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 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 制定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 负责档案的接收、整理、分类、编目、著录、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工作;
(四) 负责档案库房的日常维护、安全保卫、温湿度控制、防虫防蛀等工作;
(五) 定期对档案库房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六) 负责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七)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 库房设施与设备
第6条 档案库房的选址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避开易燃、易爆、潮湿、有腐蚀性气体及有害物质污染的区域。
第7条 档案库房的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具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功能。墙体应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屋顶应采取防水措施。
第8条 档案库房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感报警器等,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有效性。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第9条 档案库房应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并与安保部门或公安机关联网,实现24小时监控。门窗应安装防盗锁,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10条 档案库房应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如空调、除湿机等,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适宜档案长期保存。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并配备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定期记录温湿度数据。
第11条 档案库房应安装防紫外线灯具,避免档案受光照损害。照明灯具应安装防护罩,防止灯泡爆裂伤人。
第12条 档案库房应配备档案密集架、文件柜、温湿度计、通风设备、去湿设备、照明设备、消防设备等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档案密集架应具有防倾倒功能。
第13条 档案库房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库房环境卫生,防止霉变和虫害。清洁消毒应使用环保无害的清洁剂。
第四章 档案入库管理
第14条 档案接收人员应认真核对移交清单,检查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移交部门沟通。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应拒绝接收。
第15条 档案入库前应进行必要的整理,包括去除档案表面的灰尘、污渍,修复破损的档案,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装订等。整理后的档案应符合档案管理规范。
第16条 档案应按照分类方案进行科学排列,并在档案盒、卷皮上清晰标明案卷题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密级等信息。排列应整齐有序,便于查找。
第17条 档案入库后,应及时进行著录,将档案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详细的档案目录。档案目录应包括案卷题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密级、责任者、主题词等信息。
第18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档案的存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如档案受潮、霉变、虫蛀等。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五章 档案保管与保护
第19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严格执行库房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工作。
第20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库房的温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湿度调控设备,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每天记录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分析。
第21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霉变、虫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受潮的档案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对虫蛀的档案应进行杀虫处理。
第22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翻动,防止档案长期压在一起造成损坏。翻动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档案。
第23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核对档案数量,确保档案账物相符。清点时应认真仔细,避免遗漏。
第24条 严格控制库房人员进出,非库房管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库房。进入库房的人员应遵守库房管理规定,不得随意翻动档案。
第25条 严禁在库房内吸烟、饮食、乱扔杂物,保持库房清洁卫生。库房内应设置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第26条 严禁在库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如确需进行明火作业,应事先报请单位领导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27条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库房。库房内应张贴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
第六章 档案利用管理
第28条 档案利用人员应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经批准后方可查阅档案。查阅申请表应包括查阅目的、查阅范围、查阅时间等信息。
第29条 档案利用人员应爱护档案,不得在档案上涂改、圈点、批注,不得撕毁、抽取档案。查阅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档案。
第30条 档案利用人员查阅完毕后,应及时将档案归还原位,并由档案库房管理员进行核对。
第31条 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做好档案利用登记工作,详细记录档案的借阅情况。登记内容应包括借阅人、借阅时间、借阅档案名称、归还时间等信息。
第32条 对利用频率较高的档案,可进行数字化处理,提供电子查阅服务,减少纸质档案的损耗。数字化后的档案应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第七章 档案鉴定与销毁
第33条 档案鉴定工作应由档案管理部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进行。鉴定人员应具有档案专业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
第34条 档案鉴定应依据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档案保管期限表应定期进行修订。
第35条 经鉴定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可进行销毁处理。档案销毁前应进行详细的登记。
第36条 档案销毁应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并由专人负责监督销毁过程。审批手续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37条 档案销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确保销毁过程不泄露档案内容。常用的销毁方式包括焚烧、粉碎、化浆等。
第38条 档案销毁后,应及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进行注销登记。注销登记应包括销毁时间、销毁方式、销毁档案名称等信息。
第八章 档案库房安全管理
第39条 建立健全档案库房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各岗位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档案安全。
第40条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检查应包括消防安全、防盗安全、温湿度安全、档案安全等方面。
第41条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消防演练应模拟真实火灾场景。
第42条 加强防盗安全管理,定期检查防盗报警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定期更换门窗锁,防止被盗。
第43条 加强保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保密制度,防止档案信息泄露。对涉密档案应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第九章 奖惩制度
第44条 对在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形式包括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第45条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档案损失或泄密等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包括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法律制裁等。
第十章 附则
第46条 本制度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47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5:《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1. 1 目的:为规范档案库房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2.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档案库房及其存放的档案。
3. 3 管理原则:档案库房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集中统一管理,方便利用”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4. 1 组织机构:本单位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由单位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
5. 2 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
6. 3 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制定档案库房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负责档案的接收、整理、分类、编目、著录、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工作。
负责档案库房的日常维护、安全保卫、温湿度控制、防虫防蛀等工作。
定期对档案库房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负责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 库房设施与设备
7. 1 库房选址:档案库房的选址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避开易燃、易爆、潮湿、有腐蚀性气体及有害物质污染的区域,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
8. 2 建筑要求:档案库房的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具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功能。墙体应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屋顶应采取防水措施。
9. 3 消防设施:档案库房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烟感报警器等,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有效性。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10. 4 防盗设施:档案库房应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并与安保部门或公安机关联网,实现24小时监控。门窗应安装防盗锁,并定期检查维护。
11. 5 温湿度控制:档案库房应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如空调、除湿机等,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适宜档案长期保存。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14-24℃,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并配备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定期记录温湿度数据。
12. 6 照明设备:档案库房应安装防紫外线灯具,避免档案受光照损害。照明灯具应安装防护罩,防止灯泡爆裂伤人。
13. 7 存放设备:档案库房应配备档案密集架、文件柜等专用存放设备,保证档案存放有序、整齐。档案密集架应具有防倾倒功能。
14. 8 其他设备:档案库房还应配备温湿度计、通风设备、去湿设备、照明设备、消防设备等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15. 9 清洁消毒:档案库房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库房环境卫生,防止霉变和虫害。清洁消毒应使用环保无害的清洁剂。
第四章 档案入库管理
16. 1 接收:档案接收人员应认真核对移交清单,检查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如有问题应及时与移交部门沟通。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应拒绝接收。
17. 2 整理:档案入库前应进行必要的整理,包括去除档案表面的灰尘、污渍,修复破损的档案,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装订等。整理后的档案应符合档案管理规范。
18. 3 排列:档案应按照分类方案进行科学排列,并在档案盒、卷皮上清晰标明案卷题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密级等信息。排列应整齐有序,便于查找。
19. 4 著录:档案入库后,应及时进行著录,将档案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详细的档案目录。档案目录应包括案卷题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密级、责任者、主题词等信息。
20. 5 检查: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档案的存放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如档案受潮、霉变、虫蛀等。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五章 档案保管与保护
21. 1 日常管理:档案库房管理员应严格执行库房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光、防虫、防鼠等工作。
22. 2 温湿度控制: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库房的温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温湿度调控设备,保持库房内温湿度稳定。每天记录温湿度数据,并进行分析。
23. 3 定期检查: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霉变、虫蛀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受潮的档案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对虫蛀的档案应进行杀虫处理。
24. 4 翻动: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翻动,防止档案长期压在一起造成损坏。翻动时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档案。
25. 5 清点:档案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核对档案数量,确保档案账物相符。清点时应认真仔细,避免遗漏。
26. 6 人员管理:严格控制库房人员进出,非库房管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库房。进入库房的人员应遵守库房管理规定,不得随意翻动档案。
27. 7 行为规范:严禁在库房内吸烟、饮食、乱扔杂物,保持库房清洁卫生。库房内应设置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28. 8 安全规定:严禁在库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如确需进行明火作业,应事先报请单位领导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9. 9 物品限制: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库房。库房内应张贴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
第六章 档案利用管理
本内容由dash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30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