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棋教案是一份用于教授跳棋游戏的教学指导和计划。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资源、评估方法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跳棋的规则、技巧和策略。跳棋教案通常会结合具体的课堂活动和示范游戏,以提升学生对跳棋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仅供大家参考。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 跳棋教案设计意图大全](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7/image-1579.png)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1
制作方法
1、在有色卡纸上打格或划线,做成棋盘。
2、选同类废旧瓶盖做棋子。
3、根据各种棋的内容要求,在废旧图书上选取画面剪下来,贴在瓶盖或棋盘上。
一、五子棋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玩法:二人各执一色棋子,每人都要尽快把自己的棋子摆成五子相连的一排(横、竖、斜排均可),同时阻断对方的五子连接,最后五子相连排数多者为赢。
二、跳棋
活动目标:
1、熟悉规则,能按规则游戏。
2、培养协作活动的能力。
三、分类棋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玩法:
棋子画面分四类:动物类、花卉类、人物类、水果类,每类五个画面,幼儿协商分配所找类别,猜拳决定谁先开始,摸到棋后,不能让别人看到画面,是属于自己所找类别的,画面朝上摆放在自己一边,反之放回原处,记住下次不再摸该棋。大家按顺时针方向轮流摸棋,先集齐同类别五个画面者为赢。
层次变化:先玩四个一级概念:动物、人物、花卉、水果;再玩四个二级概念,如爬行动物、兽类动物、鸟类动物、鱼类动物,依次类推,难度逐渐加深。
实录:
升入大班后,我班开辟了“棋苑”活动区。今天我带领孩子们认识了几种棋:五子棋、跳棋、分类棋等。经过认识孩子们知道有的.棋只能两个人下,有的棋可以三四个人下,孩子们很感兴趣。只听周雨疏举手说:“老师,我会下跳棋呢。”“我也会下跳棋。”徐丹鹏迫不及待地说。“那你们两个人下给我们大家看看。”我提议。只见两人坐好后选好棋子就开始了,大家看得眼花花。可都不知道如何下跳棋,有几个孩子拉着我急着问:“老师,老师,这跳棋该怎么下,教教我们吧。”我随着他们下的步骤介绍了下跳棋的方法及规则……
状况评析:
孩子们刚开始接触棋苑的棋,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不过大多数孩子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向老师及会下的同伴请教下棋的步骤和方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逐一指点孩子掌握下棋的方法。使我班的棋苑活动区更加精彩。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2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跳棋的兴趣
2. 引导幼儿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交流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跳棋一副,教学视频。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跳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下跳棋,现在我们来看一段教学视频,看哪位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把跳棋的活动规则都记下来了。
二、 观看教学视频
(一)幼儿认真看教学视频,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二)小组长做好记录。
(三)全班交流、汇报。
(四)教师总结下跳棋的基本规则。
1.胜负判定:
首先将所有棋子按照游戏规则移至正对面的圈栏中,即为胜。
2.走子规则:
每次只能移动一枚棋子;移动的方式可为一格,或数格跳跃。移动一格”是指棋子可在相邻六个方向中,任选其中一个以移至隔邻的空格。“跳跃”是指在同一条线上,一个棋子跃过隔邻的棋子到另一边的空格中。在“跳跃”的过程中,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连续进行。
3.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2、3、4、6人;2人、4人或6人游戏时与互为对角线的一方对抗,3人游戏时,相互间隔排列进行对抗。
三、 摆棋
1、 在相应的位置摆上棋子。
四、 对弈过程演示
1、谁先占领对方阵地,谁就取得胜利。因此要尽力往对方的阵地上走。
2、学会给自己的棋子作铺垫,让棋子有地方可跳;在基本走法的基础上,要学会能多走几步就多走几步
五、幼儿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3
活动目标:
大班数学活动:棋子跳跳跳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发现并准确说出棋子在格子中的位置,能看棋谱听指令准确找到位置。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12格格子的大图谱。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活动过程:
1.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2.游戏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
(1)出示课件格子
师: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呢,竖线有几条呢?(总结:有八个相同的小格,3条横线,5条竖线)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四个位置)
3.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
(1)8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师:它要召集很多朋友和它一起玩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播放课件)
(2)9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方法同上,速度加快。(播放课件出示9格格子)
(3)捉迷藏游戏——找一个的棋子位置
教师说出棋子的位置,让幼儿用魔棒轻击,课件回应,对的会出现棋子,错的会“哭”。
同法,让幼儿说出棋子的位置,另一幼儿用魔棒轻击找出。
4.竞赛合作游戏——12格格子游戏
幼儿分三组,每组6人,幼儿作为棋子,看课件在地上的大格子上站好相应的位置。
师:我们小朋友分成两队红队,白队,棋子们出绝招了,它们在哪我们就追到那。(播放课件,6次)
活动延伸:
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4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能认识各个棋,并会摆棋。
2、培养下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
教学过程
一、**:
1、课堂常规教育。课前要准备好跳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跳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跳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跳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先让会下棋的小朋友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的课外活动我们要主要学习的是跳棋。
二、认识棋盘:
许多小朋友都见过跳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
三、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五、学生在棋盘上摆子,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5
教学目标
1、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
2、培养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跳棋,你还记得跳棋有几部分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下跳棋,现在我们来看一段教学视频,看哪位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把跳棋的活动规则都记下来了。
二、观看教学视频
1、学生认真看教学视频,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长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下跳棋的基本规则。
(1)胜负判定:
首先将所有棋子按照游戏规则移至正对面的圈栏中,即为优胜!
(2)走子规则:
玩家每次只能移动一枚棋子;移动的方式可为一格,或数格跳跃。“移动一格”是指棋子可在相邻六个方向中,任选其中一个以移至隔邻的空格。“跳跃”是指在同一条线上,一个棋子跃过隔邻的棋子到另一边的空格中。在“跳跃”的过程中,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连续进行。
(3)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2、3、4、6人;2人、4人或6人游戏时与互为对角线的一方对抗,3人游戏时,相互间隔排列进行对抗。
(4)跳棋的基本规则:
1)游戏人数:2,3,4,6人
2)你的营区:起初你10颗棋子的放置位置,是一个正三角形
3)你的目标:你的10颗棋子要离乡别井,连走带跳奔向对家,完全占领正对面的营区
4)入营:棋子进入目标营区
5)走子:只能一步走
棋子可六个方向走动,每步只能达到相邻的空位上
6)跳子:可以连续跳一子跳棋规则:隔一个棋子可以跳!
7)空跳棋规则:像跷跷板一样,一个棋子在中间,两旁有相等的空位,就可以直接跳到对称位置上!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跳棋是我们男女老少都很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我想很多幼儿对于跳棋都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们可以一点点的慢慢教会他们一些跳棋技巧,最后将它们串联起来,让幼儿们进行一场跳棋比赛。
幼儿园跳棋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各个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2、激发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
教学过程
一、**教学。
1、学生复习前两堂课学习的跳棋的方法。
2、学生们六人一组进行练习。
二、教学“吃子法”
1、介绍吃子的定义:一方棋子通过跳子可以走到并且愿意走到的’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2、吃子时会出现的不同的情况
1)按照自己的走法,吃掉对方的棋子,同时下一步也可被对方棋子吃掉。
2)按照自己的走法,可以吃掉对方棋子,但对方却吃不掉自己。
3、小结每一颗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4、教师师举例子,学生来判断是不是最好的走法。
5、与同桌一起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棋盘和棋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能认识各个棋,并会摆棋。
2、培养下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跳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 组织:
1、课堂常规教育。课前要准备好跳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跳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跳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中国跳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先让会下棋的小朋友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的课外活动我们要主要学习的是跳棋。
二、 认识棋盘:
许多小朋友都见过跳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
三、 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五、学生在棋盘上摆子,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跳棋的规则
教学目标:1、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
2、培养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跳棋一副,教学视频。
简单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跳棋,你还记得跳棋有几部分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下跳棋,现在我们来看一段教学视频,看哪位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把跳棋的活动规则都记下来了。
二、 观看教学视频
1.学生认真看教学视频,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长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下跳棋的基本规则。
(1)胜负判定:
首先将所有棋子按照游戏规则移至正对面的圈栏中,即为优胜!
(2)走子规则:
玩家每次只能移动一枚棋子;移动的方式可为一格,或数格跳跃。
“移动一格”是指棋子可在相邻六个方向中,任选其中一个以移至隔邻的空格。“跳跃”是指在同一条线上,一个棋子跃过隔邻的棋子到另一边的空格中。在“跳跃”的过程中,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连续进行。
(3)游戏规则:
游戏人数2、3、4、6人;2人、4人或6人游戏时与互为对角线的一方对抗,3人游戏时,相互间隔排列进行对抗。
(3)跳棋的基本规则:
1)游戏人数: 2 , 3 , 4 , 6 人
2)你的营区:起初你 10 颗棋子的放置位置,是一个正三角形
3)你的目标:你的 10 颗棋子要离乡别井,连走带跳奔向对家,完全占领正对面的营区
4)入营:棋子进入目标营区
5)走子:只能一步走
棋子可六个方向走动,每步只能达到相邻的空位上
6)跳子:可以连续跳
一子跳棋规则:隔一个棋子可以跳!
7)空跳棋规则:像跷跷板一样,一个棋子在中间,两旁有相等的空位,就可以直接跳到对称位置上!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吃子法
教学目标:1.了解各个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2.激发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中国跳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吃子法”
1. 介绍吃子的定义:一方棋子通过跳子可以走到并且愿意走到的位置上有对方的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对方的棋子吃掉而占领那个位置。
2. 吃子时会出现的不同的情况
1) 按照自己的走法,吃掉对方的棋子,同时下一步也可被对方棋子吃掉。
2) 按照自己的走法,可以吃掉对方棋子,但对方却吃不掉自己
3. 小结每一颗棋子的走法和吃法
4. 师举例,生判断
5. 同桌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在学生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让学生分小组自行练习下跳棋。
2、培养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跳棋一副,教学视频。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下跳棋。
简单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跳棋的游戏规则,你还记得在下跳棋的时候有哪些要求吗?好吧,看来小朋友们对跳棋的游戏规则还记得不清楚,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教学视频,这次可要认真学习哟!
二、学生再看教学视频
通过学习视频,让学生再次熟悉下跳棋的规则。
三、学生练习走子
以同桌两人一起为单位,开始尝试着下跳棋。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实战下跳棋
教学目标:
1、在学生了解跳棋的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实战练习下跳棋。
2、培养学生对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跳棋一副,教学视频。
教学重难点:
教会学生下跳棋。
简单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跳棋的游戏规则,你还记得在下跳棋的时候有哪些要求吗?(抽生回答)非常棒!小朋友们对跳棋的游戏规则记得很清楚,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下跳棋!
二、学生实战练习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始下跳棋。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跳棋比赛
教学目标:
1.通过跳棋比赛,增进学生下好跳棋的信心。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中国跳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复习下跳棋的规则。
请学生说一说跳棋有哪些规则?需要注意哪一些?
师:经过前面的练习下棋,你有信心赢得今天的比赛吗?
二、介绍比赛规则。
1.游戏人数:2人对战,4人对战,6人对战。
2.走子规则
棋子的移动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线连接的相邻六个方向进行,如果相邻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个棋子,该位置直线方向下一个位置是空的,则可以直接”跳”到该空位上,”跳”的过程中,只要相同条件满足就可以连续进行。谁最先把正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3.采用淘汰制。
比赛一共有三轮。凡是第一局败了的学生,可以和第二局败了的学生下棋。第三局是所有胜利的选手进行比赛。
4.分数计算
按照棋类游戏的标准记分方法,每局棋结果,胜者3分,负者2分,和棋各记1分。
5.评出下跳棋的冠军、季军和亚军,以及多名优秀参赛选手,并发一定学习用品作为奖励。
三、分小组比赛
分别让各小组选手进行比赛,其他小朋友观赛,让学生自己评选出得奖选手。
四、颁发奖品,结束活动。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7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下跳棋的游戏规则。
2、培养学生爱下跳棋的兴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坚持爱下跳棋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下跳棋的游戏规则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下跳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跳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跳棋吗?谁知道下跳棋的规则?
二、了解下跳棋的游戏规则
跳棋的游戏规则很简单,棋子的移动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线连接的相邻六个方向进行,如果相邻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个棋子,该位置直线方向下一个位置是空的,则可以直接“跳”到该空位上,“跳”的过程中,只要相同条件满足就可以连续进行。谁最先把正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一局跳棋,可以分为开局、中盘、收官(借用围棋术语)三个阶段。开局一般指的是从双方棋子的出动到子的初步相互接触为止的过程,一般在10步棋以内;中盘是指双方的子力纠缠在一起,争夺出路,同时又给对方设置障碍的阶段;收官则是双方的棋子基本分开,各自按自己的方式尽快进入对面的阵地。当然,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就象一场短跑比赛中起跑、中途跑、冲刺,要求起跑不能落后,中途跑要能跟上,冲刺的时候一鼓作气,才可能取得胜利,任何一项落后,就会与胜利失之交臂。在一局跳棋中,开局的时候就要看清中盘的发展方向,为中盘做准备;而中盘快要结束的时候,又要提前为自己的收官设计最佳方案。如果这些都能成竹在胸,那么你也就迈入跳棋高手的行列了。
三、抽生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8
教学目标:
1、了解识别10子跳棋和15子跳棋的棋位及重要性。
2、有提前布置跳棋棋理的意识。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爱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识别10子跳棋和15子跳棋的棋位。
教学难点:
有提前布置跳棋棋理的意识
教学准备
跳棋
教学程序:
一、 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跳棋有哪几种吗?了解他们的棋位布置情况吗?
二、了解识别10子跳棋和15子跳棋的棋位
在10子跳棋中,棋子分四组。A组:顶尖一子与其隔位的两子,共3个子;B组:顶尖子左上相邻一子与其隔位的两子,共3个子;C组:顶尖子右上相邻一子与其隔位的两子,共3个子;D组:中间一子,共1个子。
在15子跳棋中,棋子也分四组。不同的是:A组6个子,B、C、D三组分别均是3个子。
在棋子出家运行中,如果不挪一步,每个组的棋子永远处在各自组别的棋位上,直至进到对方营中。所以,棋盘上每个落子的交叉点都有固定组别的棋位,简称A位、B位、C位、D位。
三、了解识别棋位的重要意义
识别了棋位,对以后研究棋理、分析棋势、择优行棋大有好处。
1、在15子跳棋中,因A组子多,故A位比其他位重要,行棋中占领A位、走畅A位子格外重要。
2、在10子跳棋开局中,因A组子处于自家底部,A位子的出家几乎预示着开局阶段的结束,故自家门前的A位极为重要,绝对不能让对方占领。
3、在10子跳棋收官阶段,因D位处于对方营地中间,是B 、 C位子的必经之路(桥),而B 、C位又是A位子的必经之路,故应当先放该D位子。且D组仅1子,先放好后可不再考虑D位通道,集中精力依次考虑B C和 A位通道。
跳棋在行棋中,有挪步现象,使原处组别的棋子减少,增加了别组的棋子,如开局第一步,一般是C位子挪到D位。从理论上讲,每挪一步需再挪一步回归原棋位,到收官结束时恢复原组别的棋子数目。故一盘跳棋中挪步的次数必然是双数。由于隔子跳棋跳一步可走两个格(前进方向),挪一步仅走一个格(前进方向),早晚还需再挪一步,所以挪步的效率最高为隔子跳的二分之一;如果对方跳一次走四步八个格,跳两次八步十六个格,己方前挪一次平挪一次前进一格,则效率仅为对方的十六分之一。双方跳棋对决中,挪步多的一方其棋势要稍差一些。
说到棋势,就是棋的形势,早有明智之士提出用文字形式表示棋子在棋盘上的位置,以便讲棋和研究棋势。有了棋位的概念,这个问题似乎容易解决一些。因为棋盘上每个交叉点都有ABCD各自的棋位,如该点有子,蓝子冠以“蓝”字,红子冠以“红”字,再以己方的上下左右视觉为标准,以从上到下、从左至右(两子平行时)为顺序,缀以1、2、3、4…..可表示该棋子的棋位。再以开局第一步为例,蓝方挪动己方家中第一排右边第一个子,该子挪动前的位置是“蓝C2”,向左上方挪一格,挪后的位置是“蓝D1”。
这种标明棋位方法的效果是动态的,但可准确表明每走一步后己方和对方ABCD棋位各有多少子。特别是在中盘接触战中,一般讲,要为己方某棋位多的棋子搭桥、开通线路;对对方某棋位多的棋子可实施堵截、不予放行的战术。
三、谈收获。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9
教学目标:
1、认识跳跳棋
2、了解跳跳棋基本走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跳跳棋
幻灯片展示跳跳棋,认识跳跳棋。跳跳棋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最
多六人,最少2人。双人或者四人、六人玩时,棋子都是的摆放在棋盘中相对的
位置上,三人玩时因为是单数,都没有直接的对手,所以棋盘中相对的位置都是
空的,棋盘的摆放各空一个位置。谁县把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二、明确跳跳棋基本走法
棋子的移动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线连接的相邻六个方向进行如果相邻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个棋子,该位置直线方向下一个位置是空的,则可以直接”跳”到该空位上,跳的过程中,只要相同条件满足就可以连续进行。谁最先把正对面的
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三、判断正误
幻灯展示几种下棋方法,判断正误。强调不可无规则随意乱跳。
讲解两人对弈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了解两人对弈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摆棋
只要是在相对的位置就可以
二、对弈过程演示
1、谁先占领对方阵地,谁就取得胜利。因此要尽力往对方的阵地上走。
2、学会给自己的棋子作铺垫,让棋子有地方可跳;
3、在基本走法的基础上,要学会能多走几部就多走几部;
三、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两人对弈练习
教学目标:练习巩固两人对弈的走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
1、生回顾
2、教师总结
二、分小组练习,教师从旁指导
三、合作学习
1、以好带差,确保都掌握基本的走法
2、比一比,谁最棒
通过自由活动,看谁一步能走的格子最多
3、总结
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10
教学目的:
1、加深对“跳棋”的认识、了解。
2、会用简单的两人对跳。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同上
课前准备:
1、跳棋
2、课前分成10个小组。(请两个会跳棋的同学主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师问:你玩过跳棋吗?想玩吗?
二、合作玩游戏
1、师:请我们班2个同学出来主持这一节活动课。(掌声)
2、由2个主持出来开展活动
A:谁知道有关跳棋的知识?
学生:国际跳棋老爷爷杨永出生于蒙古国,但不是蒙古国人。杨大爷坦言,到现在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迷上国际跳棋,似乎就是为国际跳棋而生。“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学校看见桌子上摆着围棋、国际象棋和国际跳棋,就走过去都玩了玩。虽然三种棋都挺好,但是觉得下围棋和国际象棋怎么也不如下国际跳棋有意思,一下子就迷上了。当时迷得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就是一门心思下棋。
“先是跟同龄人下,没人能赢我;13岁时跟大人下,他们也赢不了我。有一次去理发,店里摆着两个棋盘,以我为首的一拨人下;以另外一个拨人也在玩,我这边没人能赢我,那边也没人能赢他。后来,有人提议,干脆你俩下一盘。我发也不理了,就跟那人下,一口气赢了五、六盘,气得那人把叫他回家吃饭的妹妹骂了一顿。我当时也不懂得给对方一个台阶,就一直赢下去,气得那人后来大病一场。还是小啊!”1953年,杨永应邀参加了蒙古国锦标赛,一下子拿了100格的冠军。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杨永回到北京。“当时,国内没有人下这种棋,平时想找个人玩一玩都没有对手。没办法,就自己打棋谱,自己跟自己下,后来教孩子们下棋。我想把国际跳棋引进到中国,但是得到的回答都是三个字——不支持。当时我真的快疯掉了。”极度苦闷的杨永为此而掉过眼泪。事情出现转机是在1979年,北京宣武区举办了一次国际象棋比赛,杨永结识了现中国国际跳棋100格教练常忠宪,当时常指导是国象选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流行玻璃球跳棋和锥形塑料跳棋,这只是一种民间玩意儿,但不少人以为杨永的国际跳棋就是这个,不理解他为什么如此着迷并劝别人也玩这个,为此还说了不少风凉话儿。杨永听了很生气,也发了很大的火儿。但过后,他依然默默地做着国际跳棋的普及工作,直到白了头,退了休,还痴情不改。在杨永的努力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有二十几个人下国际跳棋。现在,杨永的弟子、再传弟子已有数百人。
A:玩跳棋要注意什么?
学生:要按规则玩。
B: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下面先由郑子琪同学(会下跳棋)投影展示他是怎样战胜对方的。
3、分组比赛(8个)
由A讲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两人对跳,两人当裁判,并互相交流。
4、评价:
由A、B主持评价: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三、小结
1、让学生互相评说对这一节的收获。
2、师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评价学生的表现。
以上是跳棋教案及活动记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4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