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通过总结归纳,我们可以将零散的政治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框架。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政治知识的脉络和内在关联,提高对政治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以下是关于“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的内容,欢迎有需要的朋友来此阅读参考。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7075811594.png)
文章目录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 基本、根本、根基类
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9.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1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二 目的、目标类
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 关键、基础、基石类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4.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5.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6.按照“两个一百年”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2050)—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 、本质、实质、抉择、决定类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
7.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8.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9.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
五 、“最”类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初三政治上册各单元思维导图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8060717125.png)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8060717391.png)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8060717656.jpg)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8060717361.png)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8060717238.png)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8060717254.jpg)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8060717624.jpg)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9/20230928060717827.jpg)
初三政治上册每课重点知识总结
第1课
1.关于改革开放: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⑤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
3.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的意义)
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⑥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成果。 ②党和政府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③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2课
1.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创新)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时代呼唤创新。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怎么做?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怎样做?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③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④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第3课
1.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2.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选举民主 (2)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基本政治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4.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①民主选举;②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③民主监督。
第4课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意义)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④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⑤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⑥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怎样厉行法治?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国家)
③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⑤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 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社会)
初三政治上册必背知识梳理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五、目的、目标
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初三政治上册简答题汇总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有哪些建议?
4、少数民族地区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5、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6、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么做?
7、我国为什么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8、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9、怎样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0、为什么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为什么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的表现有哪些?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4、第二个百年目标两个阶段:
15、如何实现中国梦?
16、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源(根本原因):
17、自信中国人的特点
18、如何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
19、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内容:
20、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21、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2、文化自信的来源:
23、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24、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5、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26、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
27、为什么要高扬中华民族精神?
28、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9、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0、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我国资源的现状:
32、我国资源形势严峻带来哪些危害?
33、我国环境的现状:
34、环境恶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5、我国解决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36、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家应该怎么办?
37、我国为什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38、国家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什么要求?
39、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0、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
4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4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什么重要意义?
43、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三种形式和制度保障分别是什么?
44、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
45、我国对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哪些要求?
46、我国为什么要增强公众的民主意识?
47、公民如何培养、提高民主素养?
48、为什么中国要选择法治道路?
49、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50、为了实现良法善治,你有哪些建议?
5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52、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现阶段建设法治中国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53、建设法治政府有什么重要意义?
5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5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怎样依法行政?
56、为什么要厉行法治?(为什么要建设法治社会)
57、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58、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59、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表现有哪些?
60、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经济发展的?(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原因)
6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63、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64、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在经济方面怎么办?
65、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66、怎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67、现实生活中创新对个人有什么作用?
68、创新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69、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70、国家运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有何作用?
71、为了培养全社会创新能力,你有何建议?
72、为了培养创新能力,请向同龄人发出倡议。
73、我国目前的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7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75、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
76、为了促进教育发展,我国政府该怎么办?
77、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78、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79、如何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朋友们,这些就是“初三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必背知识梳理完整版”的全部内容了,这些精选内容一定会对大家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希望这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小编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本站,以便后续更快捷地在站内搜索到需要的内容。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7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