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行车,又称桥式起重机、电动葫芦、天车等,是一种利用钢轨行走,以电动机为动力,用于吊运物品的起重运输机械。它广泛装载工厂、仓库、码头、车站等场所,用于吊运各种材料、零件、成品等。车间行车是一种大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安全操作车间行车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车间行车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最新版 车间行车的培训内容及维护方法的相关内容,拉至文末查看完整资源的领取方式可下载!
资源展示如下
![车间行车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最新版 车间行车的培训内容及维护方法](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4/04/20240413035808990.jpg)
文章目录
车间行车操作规程
一、 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各部位,确保处在安全状态方可开车,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二、 使用时必须先点动控制按钮,确定正确的行驶方向,行车运行途中,吊钩不得碰撞任何物件,吊钩空运行高度必须离地面二米以上。
三、 吊钩接近工件前,必须点动缓行,严禁用倒车代替制动。
四、 起吊前必须确认被吊物件的重量,严禁超负荷作业。
五、 超重用的吊索必须牢固可靠,且必须按照吊装部位吊装,严禁用橡胶皮带起吊工件,起吊重型物件时,必须先点动试吊,确保行车的机械制动性能及起吊物件的稳妥可靠。
六、 不准将起吊物件歪拉、斜吊,确保吊钩垂直,所吊物件在运行时,离地面高度不得超过10厘米,吊绳的吊装位置必须合理可靠,起吊安全。
七、 起吊时,工件上下不能站人,工件上不能有浮放物品,不得将重物吊挂悬空时,对重物进行加工作业,严禁将手直接置于工件下方操作。
八、 起吊带棱角,快口的物件时,必须用木块或纱布垫好。
九、 严禁起吊氧气瓶,乙炔瓶等具有爆炸性的物品。
一十、 使用完毕后,严禁将操纵控制按钮盒随意脱手,避免晃荡、碰撞。
一十一、 工作完毕后,必须将行车停放在车间两端,并关闭控制按钮盒上的电源开关。
一十二、 操作者如有违章作业,一律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十三、严格按照行车最大起吊重量起吊,不得超过最大起吊重量。重吨位物件起吊时,应先稍离地试吊,确认吊挂平稳,制动良好,然后升高。缓慢运行。
十四、行车操作人员严禁湿手或带湿手套操作,在操作前应将手上的油或水擦拭干净,以防止油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或造成漏电伤人事故。
十五、行车操作工不得背向运行中的行车,人一定要随行车走,紧盯行车,不得发生其他碰撞意外。
十六、行车十不吊:
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2、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初吊物或指挥不明不吊;
3、吊绳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
5、歪拉斜挂不吊;
6、工件上站人或放有活动物品的不吊;
7、氧气瓶、乙炔瓶等具有爆炸性危险的物品不吊;
8、带棱角、快口未垫好的不吊;
9、重量不明不吊,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10、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不吊;
车间行车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一、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清醒和专注,避免疲劳操作和酒后驾驶等行为。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与指挥人员的良好沟通,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在吊运过程中,禁止任何人站在吊钩下方或靠近吊运物品附近,以避免意外伤害。
4.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或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或向相关人员报告等。
5. 在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应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不会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6.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行车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7. 在吊运过程中,如果发现物品的重量、形状或尺寸等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进行报告。
车间行车的培训内容有哪些
一、 前言
车间安全行车是制造企业生产操作的基本环节之一,在车间进行行车作业时,人们应注意安全、文明、便捷。行车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车间安全行车规章制度,必须尊重并服从行车指挥员的指挥。为了提高车间行车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车间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车间安全行车培训计划,以提高车间行车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增强车间行车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 培训目的
1、提高车间行车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掌握行车操作的基本技能;
2、减少车间行车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确保车间行车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提升车间安全管理水平,降低车间行车作业事故率。
三、 培训对象
所有车间行车操作人员。
四、 培训内容
1、车间行车操作规章条例
1.1、了解车间行车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熟悉车间行车操作的基本条例;
1.2、掌握车间行车信号标志、指示灯、报警器的含义和操作流程。
2、车间行车作业技能培训
2.1、掌握车间内所有行车设备的基本操作、控制和解除操作;
2.2、学习车间行车操作的基本技能,包括车辆的启动与停止、前进与后退等;
2.3、熟悉并掌握行车操作的注意事项、交通规则和安全措施。
3、车间行车安全知识培训
3.1、了解车间行车作业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3.2、学习车间行车操作中应具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技能;
3.3、了解车间行车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五、 培训方式
1、课堂培训
在教室内以理论教学、授课型的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2、实操培训
在车间内设立专门的培训区域,对行车操作进行实际操作培训,让学员亲身参与、亲身操作。
3、模拟演练
组织车间行车演练,模拟真实场景,让学员在模拟场景中练习应对紧急情况的技能。
六、 培训要求
1、参训人员必须认真听课、扎实掌握理论知识;
2、参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车间安全行车规章制度进行实操操作;
3、参训人员在模拟演练时,必须按照要求认真、积极参与。
车间行车的分工有哪些
1、选择工作岗位分工
司机:负责驾驶车间行车,控制车间行车的运行。
吊车工:负责操作车间行车的吊运机构,吊运项目。
信号工:负责指挥店行车司机和吊车工的操作,确保安全。
维修工:负责车间行车的维修和保养。
电气技术师:负责车间行车的电气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2、按工作阶段分工
吊运前准备:由司机、吊车工、信号工共同负责,包括检查车间行车状况、准备吊运工具和索具、清理吊运现场等。
吊运作业:由吊车工和信号工共同负责,包括吊运项目的指挥、操作和监护。
吊运后期工作:由司机、吊车工、信号工共同负责,包括清理吊运现场,检查车间行车状况等。
3、按管理分工
车间行车管理人员:负责车间行车的日常管理,包括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全培训、定期检查维修、处理安全事故等。
技术人员:负责车间行车技术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包括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问题等。
车间行车的维护与保养内容
一、周检内容
1.检查各机构制动器闸瓦的磨损情况,各销轴安装固定情况及其磨损、润滑
情况;制动器的工作情况;
2.检查接触器、凸轮开关触头的烧损那情况及接触情况;
3.检查凸轮、滚轮和转轴的润滑情况;
4.检查滑动电缆跑车是否正常,有无脱轨或损坏现象;
5.检查各传动机构的传动情况,检查声响是否正常;
6.检查起重机上所有连接处键的连接及所有螺栓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7.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是否有干燥、毛刺或断股等现象;
8.检查大钩双制动器的起升机构,检查每个制动器力矩的大小;
9.检查所有润滑部位,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加注润滑油,保证设备具有良好
的润滑状况;
10.对行车卫生进行全面清扫,清除机器上的污垢,清理电气设备的卫生;
二、月检内容
1.检查电动机、减速器等底座的地脚螺栓紧固情况是否牢固,并应逐个紧固;
2.检查电动机滑环与碳刷的接触状况和磨损程度,更换已磨损的碳刷;
3.检查钢丝绳工作表面的磨损、断丝情况、润滑状况及压板螺栓紧固状况;
4.检查各线槽电缆进线处电线绝缘层的磨损情况;
5.检查滑动电缆的磨损情况(特别是经常弯折的地方),绝缘是否良好;
6.检查各限位开关的工作状况是否灵敏可靠;
7.各减速器的润滑状况,对漏油部位应采取措施堵漏;
8.检查定滑轮处钢丝绳的缠绕状况及磨损状况,对滑轮和轴要注油润滑;
三、半年检内容
1.检查各机构制动器的闸皮磨损状况,更换已损坏机件,对各转动部位加注
润滑油;
2.检查各个接触器触点的使用情况,凸轮开关的使用情况及其接线连接状况;
必要时应以更换;
3.检查并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矩、闸瓦与制动轮间的间隙;
4.检查所有减速器齿轮的磨损状况,必要时应以更换;消除漏油现象,清洗
后注油润滑;紧固所有连接螺栓和地脚螺栓;
5.检查控制屏内各种电器元件,检查控制器、电阻器及各连接线座、接线螺
丝的紧固状况,检查的同时要逐个紧固;
6.紧固起重机上所有连接螺栓和紧固螺栓;
7.检查大、小车车轮的运行状况,轮缘及滚动面的磨损状况,消除啃轨故障,
对起重机所有的轴承进行加注润滑;
8.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予以更换;
9.检查主梁、端梁各注油焊缝是否有开焊、锈蚀现象,各主要受力部位是否
有疲劳裂纹,各护栏、支架是否完整无损。
四、日常保养
1.清扫司机室内的灰尘和油污;
2.检查制动器间隙是否合适;
3.检查各传动部位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4.检查制动带及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5.检查电气部分各触头是否密贴吻合;
6.检查集电器的滑块在滑线上的接触情况;
7.检查电铃、限位开关、制动器等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五、一级保养
1.日常保养全部内容;
2.按要求进行钢丝绳、齿轮连接器、制动器各饺点、限位开关各转轴、链条
等的润滑;
3.检查减速器的油面是否有油标刻度线间;
4.检查钢丝绳压板螺钉是否紧固;
5.检查柱销连轴器弹性圈的磨损情况,间隙超过2CM的应更换;
6.检查制动轮和销轴的磨损情况,弹簧有无裂纹和永久变形;
7.检查各滚动轴承运转是否正常;
8.检查电动机和销轴的滑环和碳刷的磨损情况,清除灰尘、积碳;
9.检查管口处导线绝缘层的磨损状况;
六、二级保养
1.一级保养全部内容;
2.滚动轴承加油;
3.检查长行程和液压电磁铁油量及润滑情况;
4.清洗开式齿轮和链条上脏油,重新注油;
5.检查起升机构吊钩、联轴器、减速器齿轮的磨损情况;
6.检查所有电气设备的绝缘的情况;
7.检查控制柜、操作盘、制动器、电阻器及各接线座连线螺钉是否紧固;
七、小修的内容和要求(除定期保养以外)
(一)机械部分
1.检查清洗各齿轮减速器、液压制动器的油缸,检查各机械传动装置磨损情
况,进行维修更换;
2.检查钢丝绳的磨损程度,进行保养或更新;
3.检查大、小车车轮是否有啃道现象,进行调整或修理;
4.检查桥架,走台、栏杆等主要部件的状态,修好开焊处所和松缓处,拧紧、
补充丢失的螺栓等紧固件;
5.检查制动器各销轴、制动轮、制动带等磨损情况,进行调整或更换;
6.检查吊钩和吊挂装置,修理不良处所,更换磨损到限的零部件;
7.检查联轴器和轴的磨损情况,根据要求进行修理或更换;
8.检查疏通油管,修好漏油处所,按润滑要求进行全面润滑、换油或加油;
9.负荷试验、检查行走、卷扬机构的速度平稳性、音响及温升。
(二)电气部分
1.检查电器箱、电阻器、电磁制动器、保护盘、磁力控制器、限位开关及整修线路;
2.检查电动机并清洗加油;
3.根据情况修复或调换部分电气零件;
4.测量电动转子、定子线圈、电磁制动器线圈、限位开关接线板、接线柱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
5.用扳手拧紧电阻器各部分螺丝(包括地脚螺丝)
6.清除电动机内的油污,刮净灭弧罩内的电弧痕迹(或铜屑)及黑灰。
7.在各传动部分加润滑油;
8.调整限位开关内桥式接触点与静接触点,调整或更换主令控制器桥式触头的压簧等符合要求;
八、中修
其维修内容除包括小修的全部内容外,还包括:
1.对工作频繁、负荷较大的机电部件进行拆检、清洗、修理或更换并
润滑;
2.按计划对做好技术准备的机电部件进行更换;
3.对起重机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更换部分老化接线盒破损电气元
件。
九、大修
1.机构部分的各机构全部分解,包括减速器、联轴器、卷筒组、车轮组等
部件,更换损坏和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零部件,清洗后重新装配并加油润滑,更换钢丝绳、各机构制动器的检查。
2.各机构电动机进行分散、烘干、组装并加油润滑,更换破损严重的电动
机。更换各机构制动器的制动装置;更换各机构破损的凸轮控制器;检查全部线路绝缘及坚固,必要时更换导线,照明线路的检查等。
3.金属结构部分,对已出现弯曲或变形的桥架进行矫正修理并加固;对整
台起重机全部清洗干净并涂漆2遍加以保护。
本内容由jiewei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2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