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观后感指的是对电影《战狼2》的观看体验和感受的总结和评价。观后感通常包括对电影的整体评价,对剧情、角色、视觉效果、音效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对自己情感和思考的分享。以下是有关于《战狼2》观后感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战狼2》观后感600字作文 (8篇)](http://wimg.puchedu.cn/uploads/2024/10/20241008090300940.jpg)
《战狼2》观后感1
上一部《战狼》虽然有冷锋(吴京)这样的尖刀刺儿头,但仍是以战狼中队的名义与海外雇佣兵作战来展现国威、军威。然而到了《战狼2》,电影里明显增加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也更强有力的体现了人民军队是每一个在国外同胞坚强的后盾。也正因如此,《战狼2》不仅武装更强大,火力更猛烈,打斗更狂暴,故事也更燃情、热血!
《战狼2》将战场转战至非洲,整个格局变大,各种挑战也相之变难。在开阔的视野中,在残酷的战场前,一位代表军人素质和国家形象以及实力的孤胆英雄,用自个的正义、热血和大气战胜一切,誓死捍卫、震我国威!其中所散发的硬气与霸气看得让人非常之燃!
电影承接了上一部《战狼》冷锋和龙小云的感情。因为护送战友骨灰回乡遭遇了黑社会强拆,怒而出手的冷锋伤人入狱,期间龙小云去边境执行任务,然而下落不明,留下的线索就是一颗带有怪异花纹的子弹。为了追寻这一线索,找到未婚妻的下落,冷锋踏上了一段未知的孤独旅程,来到了狂野非洲。
非洲很狂野,非洲也有数不尽的宝藏,然而,这片土地却至今仍在流血,战争频繁,政权更迭更是家常便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点蛛丝马迹,却又遭遇了国家内战。而这一点蛛丝马迹居然和反对派高价请来的雇佣兵头领有着莫大关系。为了拯救爱人,为了给爱人复仇,满腔怒火的冷锋拿出了战狼的精神,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深入敌后,肩负起了拯救华资工厂数十名华人员工的使命,并与工厂的保卫部长“达康书记”吴刚以及*纨绔子弟张翰并肩作战。
《战狼2》的故事背景放在了非洲,这样很多在国内不能触及的元素都可以表现,比如坦克大战,比如击落联合国直升机,比如导弹精确制导打击等等。
空手擒拿一招制敌,展现了中国特种兵的勇武。飞檐走壁弹无虚发,更是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战术素养。坦克对决钢铁大战,更体现出了冷锋个人的英雄主义色彩与机智狡黠,即便是走出国门,脱下军装,也不失中国军人的气节。最后面对雇佣兵老大的强强对决,更是恶狠凶猛打到骨头里,不仅有很好看武打设计,而且也结合了实战格斗的技巧,做到了真实精准拳拳生威。
如果说在《战狼》中冷锋只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刺儿头,却依然追随着狼群行动。那么在这部《战狼2》里他就化身成为一个孤胆英雄——爱人的杳无音讯让他变得了无生趣,他为了救同胞更是为了探寻爱人的下落,也表现了一个爱国爱家、爱人密不可分的道理。
无论是电影的主题还是故事里所折射出的内涵,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大爱与大义,更让我们看到了噬血独狼的正气与正义!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感受到冷锋不冷、他的伸手和博爱,但更多的是爱国情操与民族自豪感。每一拳、每一颗子弹、每一场惊险震撼的打斗,都有旺我国人之强、有燃我国家之威!
《战狼2》观后感2
时隔两年多,《战狼2》登场,延续了第一部的风格和水准,且场面更大,电影的主题,与第一部一脉相承,却有着不同之处。
还记得几年前看《战狼1》时的感觉,比起传统的动作片,该片其实从传统意义上算作一部军旅题材电影,且是少见的特种兵题材,这是由于其特殊性质而决定的。
特种兵不像是其同门师兄弟特警那样,可以以城市作战和警匪题材为依托来进一步发挥,比如《反恐特警组》和《极限特工》,而特种兵作为一种军事单位,其大框架就主要限定在战争题材(随着世界对反恐的重视,从2002年开始特种兵也开始参与到反恐任务中),且执行作为一种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对单兵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的强调使其无法走传统战争电影中兵团作战这样的路线,但特种兵题材作品却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就是从单兵作战能力和团队作战方式上追求专业化的战术和战略,从而能极大的烘托电影的主题和气氛。
这是两部《战狼》一脉相承的特点,而且第一集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合作,有板有眼的是一副军事电影格调,且吴京对于冷锋这个兵痞的塑造非常成功,《战狼》的出现,让该剧具备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就是填补了近几年特种兵电影的空白,其二就是在主旋律,尤其是军旅题材与商业动作片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首部5、4亿的票房,就是成功的信号。
到了第二集,还是延续第一集的路子吗?最起码自导自演的吴京不这样想。毕竟在这个商业化的市场上,军旅题材还是偏于小众,观众看《战狼1》的时候,终究还是冲着动作场面去的,而且个人观点,军事电影无论是在中外都不好拍,因为在和平时代题材和故事有限,尤其是国内限制就更多了,因此《战狼2》在延续该系列风格和主题的前提之下,对电影的风向标进行了些许的转移,从电影的初始设定就能看出来。
冷锋,已经不再是军人,故事的场景搬到非洲。而冷锋不当军人的原因开场点名,在盛怒之下的越轨行为导致其犯下了大忌,但虽然军装不在,但冷锋“退伍”是被动需求,军人的热血依旧存在。而电影的场景来到非洲,故事的主线是在*中营救中国同胞,因此,《战狼2》的主题与第一集还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没有了首部在题材和故事上种种限制,电影在格局和内容上,可以放开手脚,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这就是《战狼2》的升级之处。
《战狼2》以一个退役军人的视角,代入感极强。完全就是好莱坞孤胆动作片的模式,比如《第一滴血》《虎胆龙威》、《突然死亡》、《暴走潜龙》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电影主角不是警察,就是前军人,本片也是一样。
电影对冷锋的刻画相当到位,其余配角以脸谱化的模式能显示出相对性的角色特点,尤其是在后半段兵工厂突围的戏份中,将女护士卢靖姗、*张翰等角色的个性刻画点到为止,在一部动作片中也就足够。尤其是达康书记吴刚,简直就是“冷锋二号”,二者的共同点就是深藏不露,身手不凡,符合孤胆动作片的一贯设定,且其性格特征也比较讨喜,虽然只是在后半段出现,但风头无两。
电影建立在这个简单的剧情基础上,情节编排和故事节奏算不上行云流水,但非常紧凑,也就是快节奏,用目不暇接的动作戏来掩盖情节和角色的模式化,没有影响观感。
当然电影的亮点在于动作,从开场打击海盗从船上到水下的6分钟长镜头,到到红巾军与政府军火并的火爆场面,还有吴京那一手用铁丝栅栏门阻挡RPG火箭弹的展示,电影的动作场面就在技巧/火爆之间来回切换,这是《战狼》系列的一贯风格,片中也有吴京单手换弹夹的动作展示,不亚于第一集拔枪/用脚上膛/爆头的镜头。
街头火并,短兵相接,坦克飙车戏,火箭弹与自动武器的轮番开火,乃至结尾与“交叉骨”的PK大战,该片的场面非常爽快。
而且对于情谊的刻画也是《战狼2》系列的标志,比起第一集在战斗中渗透的兄弟情义,第二集则是的焦点则在于普罗难民,电影的主题其实跟《黑鹰坠落》中“nomanleftbehind”类似,面对枪口下的难民,无论是中国同胞还是非洲兄弟,电影用了很重的笔墨去渲染。火爆的动作场面+浓重的情义,《战狼2》这部作品从内到外都散发着纯爷们的气息。我不知道这部作品最终能收获多少商业价值,但这样的大制作电影却在如今类型片发展几乎停滞的电影市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说到华语动作题材,最近一段日子,以《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和未来的《红海行动》这样的片子出现,对我们类型片多元化发展其实有好处。本片虽然带有主旋律的味道,但其路线却是正确,在商业与主旋律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也是《战狼》系列的特性。
不敢说一两部电影对华语片类型化之路多有大帮助,但这个趋势却是顺应潮流的。西方动作电影日落西山,但东方同类题材作品才刚刚起步。华语电影也不能一味的往青春、喜剧等类型片的单一模式里钻,很可能不久之后这些电影就会像中国古装大片一样,噎死在自己的美德——无节制上。华语动作片这条路线应该在未来大有潜力可挖,《战狼2》这种以特种兵为题材、动作为主题的电影,也是“潜龙勿用”的道理。
《战狼2》观后感3
今天下午看了由吴京执导并主演的电影《战狼》。
近些年来,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作品被大家骂,骂作品粗制滥造,骂导演脑残,骂剧情雷人,特别是我们这些军事爱好者,总能在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中挑出众多毛病,的毛病就是子弹永远打不完。有朋友会说,看的是故事,管他子弹打多少干嘛?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军旅题材(或是枪战)影视作品不但要有值得推敲的故事,也要有合理的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细节,而《战狼》的成功就在细节。
在讲述战狼前,先聊一个题外话,是关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目标战》,八一厂原厂长黄宏曾透露,《目标战》拍摄共消耗空包弹5万发,炮弹、火箭弹数十枚,炸药3000公斤,油料60余吨。此外,还有新型突击炮、新型伞兵突击车、新型水陆两栖突击车、95系列突击步枪、大口径反器材步枪、武直-10直升机、米-171运输直升机等一系列武器装备的银幕处女秀……但是,集中了各种资源、调动济南军区力量支持的《目标战》排了6000多场,最后的票房收入只有24万,有网友戏称“黄宏宣传时提到的那“60多吨油料”的开销都比这个钱要多”。为什么要提《目标战》呢,原因就是细节。
那么,《战狼》的细节在哪?我来告诉大家……
说实在的,《战狼》的故事确实一般,而且没跑出英雄和美女逗咳嗽的老套路,只有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让人振奋,但《战狼》中真实的展现了PL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文缩写)现役最新装备,集中展现的有96式主战坦克,86(改)步战车,武直9、武直10武装直升机,直8、米171运输直升机,运8运输机,95式自动步枪,88式狙击步枪,92式手枪等等,而且这些装备通过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打个比方,武直9武装直升机在追击越境分子时发射的火箭弹,那要在以前的军旅题材作品中是绝对不能出现的,而这部戏中,集中展示了PLA的指挥方舱,按道理说,这应该属于保密性极高的装备。
说了装备,那就再聊剧中的细节部分。以往枪战片中,敌我双方的武器都是一样的,不管哪国的敌人,手里一水的“中国造”,而《战狼》中就细化了,外国雇佣兵使用的是M16自动步枪,狙击步枪则是美制M14,手枪则是德国USP,让观众一看就是真实的外国军人,影片最后跑出来的那些国外武装分子手里全是AK47,场景一下子就真实了。在电影里这样细化武器的作品中我有印象的是80年代末的《中国勇士》,那里是武装分子用的是国外武器,我曾查过资料,那部作品得到过国防科工委208所(现北方国际射击场)的大力支持,所以才有那么多外国武器。
说到这,我再说说张艺谋的那部《代号美洲豹》,在80年代末,那部电影着实的让观众大开眼界,故事也合理,但的缺憾就是细节,劫机犯使用的是大陆的59式手枪,79式冲锋枪,这个可以忍了,假设这些匪徒是从大陆走私的武器吧,可乘坐美洲豹来大陆的国军特种兵也使用79式冲锋枪,头几天在铁血网论坛中看到网友留言“《代号美洲豹》的之所以失败就失败在让国军用上了共军的武器”。
再回到《战狼》,敌我双方的武器分清楚了,我军全部制式装备,95步枪、92手枪、88狙……那么,这些装备怎么用啊?不会是一个弹夹从头打到尾吧?《战狼》告诉你,不会了,我军会换弹夹。影片中,不管是步枪还是手枪,子弹打光了都会有更换弹夹的细节出现,而且特别现实,比如说,特种兵92手枪快速更换弹夹的动作让观众挑不出毛病,而且是用空仓挂机上弹,特别是一个细节,冷锋(吴京扮演)使用手枪击毙敌人时,他使用的是快速出枪,就是用腰带或裤袋等处挂准星完成套筒复进,达到快速装填的目的,这是老兵或老警察常使用的办法。
在冷锋卸掉装备捡起一支95步枪追敌人时,他射击的子弹数量控制在了合理范围,而且枪弹射击完毕他扔掉步枪换手枪,没有以前那种没完没了的子弹横飞,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冷锋捡枪时是没有拿备用弹夹的。最后,冷锋的手枪也没子弹了,他非常专业的下压空仓挂机柄使套筒归位,然后将枪放入枪套……不管是军人还是警察,凡是爱枪的人,不管手里的枪能不能用了,都要让枪回到枪套,这是规定,也是传统。这要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主演肯定会牛逼闪电的将枪往地上一扔,视武器为粪土。
敌人被打死,我军冲到跟前应该怎么做?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很少体现细节,而《战狼》的一个细节特别专业,那就是,敌人被打死了,我军冲到跟前,先把地上的武器踢到一边,这是实战中必须重视的,如果对方没有死,或者是装死怎么办?
上述只是《战狼》众多细节的一小部分,要想说全了,那得再看两遍电影。不过,这部剧拍的真过瘾,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有情可原。
最后说说我的看法,军旅题材的作品,故事可以夸张一些,但细节一定要做到位,我们羡慕美国大片,美国大片之所以好看就是体现在了细节上,我想,随着《战狼》的成功,我们国家的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会得到提高。
《战狼2》观后感4
最近一段时间,最火的电影是什么?当然是由吴京导演的《战狼》系列,就连不怎么看国产片的我,都耐心的看完了整部电影。
《战狼》是由吴京扮演的狙击手冷锋参加的缉毒战开场的,他不顾上级的命令而擅自行动,危急之际利用狙击枪三次的射击而击毙了毒贩武吉,而武吉的哥哥敏登,为了给弟弟报仇而派了一只雇佣兵队伍直入特种部队“战狼中队”的训练现场,于是两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展开了生死决战。
从故事来说,《战狼》其实是个“小故事”,无非就是毒贩老大为弟弟复仇惹起的祸端,但是由小见大,“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军人保卫着我们的国家,他们行走在危险的最前端,他们有着非凡的使命。在一次次的.血与泪的教训下成长,一次次战友的离别,只能让他们更加执着。凸显迎难而上,坚定不拔的信念。
他们用血书写人生,谱写历史。《战狼》里的战狼特种部队有着狼一般的意志,是特种部队的精英。每一次的交锋,无不展现出军人过人的英勇,铁血的意志。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相安无事,因为有他们,和平才能得以持续。他们是泱泱中华民族的骄傲。
向所有保家卫国的军人致敬!
《战狼2》观后感5
《战狼》这部影片讲述了一名叫做冷锋的特种兵战士加入了一个叫做“战狼”的优秀特种兵队伍。在他们与另一支队伍进行对战演习时,一小队外籍雇佣兵突然非法入侵中国,并杀害了一名正在演习的中国军人。于是正在演习的队伍立刻转入实战状态,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最后消灭了入侵的敌人。
其中有一段说的是敌人把冷锋的队友打伤了,对友们为了救他,接连冲上去几个人,也被打死了。打伤的队友为了不让队友牺牲,要冷锋把他打死。冷锋为了救他,让队友们打断旁边的一棵树,树倒下来,刚好让敌人打不到他们,他快速冲过去,把受伤的队友救了回来。他们这种团结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他的机智勇敢也十分让我佩服。
最让我感动的一处是:在冷锋被敌人用刀抵着喉咙时,敌人把他衣服上的中国国旗撕掉并扔在地上,他本绝望的眼睛立刻充满了斗志和愤怒。他一把夺过敌人手里的刀,并刺进了敌人的喉咙,然后捡起地上的小国旗,贴在了衣服上。冷锋那强列的爱国精神让我很是感动,在自己的生命都快保不住的时候,为了国家的尊严,他爆发出力量杀死了敌人。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值得我学习。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啊,不论是过去还是此刻,或者将来,只要侵犯我中华的人,就必须会消灭!
《战狼2》观后感6
相信看过《战狼2》的朋友都记得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护照,都会为上面的文字而感到自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些文字的出现,让我想起前几年利比亚撤侨的事情,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国人自豪。当车队经过战争区域时,冷锋受伤的胳膊上缠绕着国旗,交战双方都呼喊“chinese、chinese”且停止交火,那个瞬间非常地骄傲,我很荣幸自己是一名中国公民。
面对着战友的母亲、遗孀和女儿,听到拆迁队队长以后还会折磨战友家人时,冷锋再也忍不住了。一脚,杀死的是一个毫无怜悯心、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奸商,保住的却是军人的尊严和一种军人特有的正义豪情。开除军籍,背负心爱之人被杀害的.痛苦,本打算浪迹天涯、漂泊非洲的他,被一场意外所中断了(此句参考百度百科)。为了救自己“干儿子”的妈妈,为了救工厂中的同胞,他放弃了“安全撤离”的机会,不忘记“退伍军人也是军人”的宗旨,不忘记“战狼,终身战狼”的使命,深入沦陷区,解救同胞和其他国家难民。
从小就有从军梦,只是一直未实现,不知道以后有没有这个机会?强烈推荐《战狼2》,国产电影的精品。
《战狼2》观后感7
最近最火的一部电影《战狼2》,抱着孩子感受爱国主义,大人体会中华威武的目标去的,结果不能说失望,却没有预想的效果。电影一开始非洲海域里海盗横行,冷锋一个飞跃跳海,用一条电线解决了海盗,化解了这次危机。然后画面回到中国交代了冷锋为何入狱,与爱人分手,爱人龙小羽执行任务被敌方一颗特别的子弹击毙。(这部分是故事的起因感觉太过冗长拖拉)冷锋为了找到杀害龙小羽的凶手带着子弹壳只身前往非洲。在非洲一边做生意,一边打探有关子弹的消息。他和非洲人成了好朋友,还收了一个干儿子。谁知遇到非洲叛乱,他带着一个华裔非洲人和非洲男孩好不容易逃到大使馆,请求庇护。无意中听到领事和中国海军官员的对话,知道他们急需一个人在无政府帮助的情况下,只身前往战区被占领的医院救出陈博士以及中国难民。他亮出自己的身份,承担了任务。(到这里时间已经过了将近一半时间了)
接下来就是冷锋和红巾军的厮杀上场了。冷锋单打独斗打趴了成百上千人不说,还感染了无药可医的拉曼拉病毒主动离开。战地医生Rachel救了他,一晚之后满血复活,继续完成一个英雄的使命。
比较《湄公河行动》觉得《战狼2》有明显不足1.情节不流畅、几个环节太刻意。2.英雄主义情怀太明显有些做作。3、Rachel与冷锋的感情戏个人觉得没必要,(战火之吻以及结尾处冷锋躺在Rachel腿上)4、影片的爱国主义凸显的不自然,为煽情而煽情,结尾处冷锋一只胳膊套在国旗里,达康书记、张翰一人抱冷锋一条腿,看着好别扭。
让人有些兴奋的情节只有中国巡洋舰接到命令后炮弹齐发,感受到中国作为军事强国的自豪感。至于吐槽坦克漂移的,《速度与激情》能汽车当飞机开了,中国人拍个坦克漂移也没啥了。
《战狼2》观后感8
主旋律也可以展现到全程高能无尿点,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没有多余的台词,没有多余的特写,直接单人潜水,摆弄海盗、快速高效、一气呵成,用最好的节奏和方式标志了战狼冷锋的回归。
拆迁场上的隐忍到爆发透露出军人骨子里的正义。嚣张、怪戾、狂妄的雇佣军再怎么丧心肆虐、桀骜不驯,终究还是在猎杀“冷锋”的游戏中玩过火自焚。
男二号达康书记饰演的转业连长,丝毫没有出戏,简短的台词和老练的动作将一名老兵的情怀、干练、担当表现的很到位。
在八一这个特殊的日子看到这样一部让人扬眉吐气的片子。
冷锋最后一句台词很燃,大反派欧美雇佣兵跟吴京肉搏,讽刺说你们中国人要习惯自己是懦弱胆小活该被欺负的民族。吴京先把他KO掉,然后大吼一声:“那他妈是以前!”,可谓大快人心!
结尾的彩蛋让人期待,希望吴京战狼系列一如既往展现中国特色,中国英雄,一部比一部精彩,超越《第一滴血》等外国同类系列。同时不禁联想到主席在建军90周年阅兵和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被掌声打断的那句慷慨陈词“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本内容由xiaojie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9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