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的文稿。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对课堂教学进行详细规划和组织的重要文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蒙氏粉红塔》教案及反思,仅供大家参考。
![蒙氏《粉红塔》教案及反思 感官粉红塔目标蒙氏教案](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6/image-1079.png)
《蒙氏粉红塔》教案及反思1
1、活动名称:
粉红塔
2、活动目的:
直接目的:
(1)让幼儿认识粉红塔
(2)会依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
间接目的:
(1)培养幼儿的辨别大小的能力
(2)培养幼儿手指抓、捏的动作
3、活动准备:
工作毯一块、粉红塔一组、字卡“大、小”各一
4、年龄:
2.5—3岁
5、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将卷毯取出放在地上铺好。
(2)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3)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4)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粉红塔”。
(5)教师带幼儿到教具柜前取塔。(告诉幼儿要从小到大一块一块取回)
(6)教给幼儿正确的’取塔方法:大块的塔需左手托住底部,右手抓住塔上方,小块的塔用大拇指、 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
(7)请幼儿将粉红塔依小到大的顺序取出散放在地毯上。
(8)教师手指粉红塔:“这是粉红塔。”
(9)教师取一大、一小两块粉红塔进行比较。
(10)教师:“这是大的、这是小的。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并出示字卡配对,放在塔旁。
(11)教师将粉红塔依大到小的顺序垒高。
(12)在垒的过程中注意动作要慢,用目测和比较的方式找出大的。
(13)教师说:“请你来试试好吗?”
(14)请幼儿将粉红塔取下,散放在地毯上,
(15)之后幼儿再依次由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
(16)操作完后将粉红塔放回教具柜原处。
6、错误订正:
(1)大块积木,左手托、右手五指抓,小块积木二指捏。
(2)取时由小到大的顺序。
《蒙氏粉红塔》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直接目的:
a. 凭视觉辨别大小;
b. 会依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
c. 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2. 间接目的:
a. 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b. 培养幼儿手指抓捏的动作;
c. 培养幼儿逻辑思考能力,为教数学做准备。
活动准备:
1.物理材料准备:粉红塔一组,工作毯一张,字卡“大、小”各一张。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大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3.环境创设准备:请小朋友们在蒙氏线上坐好,老师坐在小朋友的右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
活动过程:
垂直积高:
1首先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项粉红塔垂直积高的工作。”
然后去取教具。
拿法:较大的塔需要左手托住底部,右手按住塔的上方,较小的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
然后将粉红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取出,一一散放在工作毯上。
小朋友这时应该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2划定范围,用肉眼辨别选中最大的,左手拖住塔身,右手按照上面、里面、 外面、左面、右面、下面的顺序来抚摸塔的六个面,抚摸下面时,换左手摸右手托,摸完再将粉红塔放回左手。(摸得时候一定要五指并拢)
摸完将其放在工作毯上。再次划定范围,选中第二大的,依然按照同样的顺序抚摸塔的六面。摸完将其放在第一个粉红塔的上面,任一平点对齐(一般是前面)。
检查时,右手按住最上面的粉红塔,左手在侧面由上到下抚平,摸完一个面后,换左手按住,右手抚平。
将其他的粉红塔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积高,只剩下最后一个粉红塔时不用划定范围,直接选中。
3最后右手拿起最小的粉红塔,按照由上到下、由外向里的顺序做错误订正。
再将粉红塔依次从小到大取下来散放在工作毯上。
老师说:“我的工作做完了,我把它放到教具柜中,请有兴趣的小朋友,自己去取。”
再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粉红塔放回教具柜中。
水平排序:
1首先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项粉红塔水平排序的工作。” 然后去取教具。
将粉红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取出,一一散放在工作毯上。
小朋友这时应该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② 划定范围,用肉眼辨别选中最大的,左手拖住塔身,右手按照上面、里面、 外面、左面、右面、下面的顺序来抚摸塔的六个面,抚摸下面时,换左手摸右手托,摸完再将粉红塔放回左手。(摸得时候一定要五指并拢)
摸完将其放在工作毯左下角上。
再次划定范围,选中第二大的,依然按照同样的顺序抚摸塔的六面。摸完将其放在第一个粉红塔旁边(按照由大到小,从左到右的顺序排放),前面对齐。
检查时,左手按住粉红塔上面,右手在前面抚平。(到后面时,只用按住三个就可以了。)
将其他的粉红塔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排好,只剩下最后一个粉红塔时不用划定范围,直接选中。
③ 拿起最小的,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错误订正,更正只用划前面。
结束后,老师说:“我的工作做完了,我把它放到教具柜中,请有兴趣的小朋友,自己去取。”
然后将教具归位。
活动延伸:
1.名称介绍
2.与文字相结合;
3.与形式卡片相结合;
4.与棕色梯的联合应用。
《蒙氏粉红塔》教案及反思3
直接目的:
1、凭视觉辨别大小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2、算术教育的准备
3、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提示方法
基本提示
1、G。序列、垂直造塔
▲教师请幼儿看粉红塔,把最小的一块带过来放在桌上
▲教师先用二指示范给幼儿
▲请幼儿一块一块地拿。(不按顺序,混乱放置)
▲较大的木块,就利用左手托底,右手压上的方法
▲教师坐右边,让幼儿找出最大的一块,依次类推、造塔
▲每次拿时都比较
▲反复练习之前让幼儿看,并认识由大到小(由上而下)的顺序
▲教具归位时,注意最小的一块
应用提示
1、改变序列的方法
1)将木块的两边对齐造塔(此时拿最小的木块来比,可学会控制错误)
2)斜放法
3)水平法
2、MG。序列加记忆练习
1)准备一张桌子和一张地毯
2)准备十块木块散放在桌上
3)请幼儿由最大的木块开始,按大小顺序逐一搬到地毯上造塔,一次搬一块。
3、MG的变化
1)请幼儿照G的方法造塔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
3)教师从中任意取走一块放在旁边
4)请幼儿睁开眼睛
5)问幼儿旁边这块应放在哪?把它归位;若将取出的藏起来,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较为困难的工作)
注意事项:
1、应用提示中,拿最小的一块比一比(控制错误)的练习,不可与基本提示同时做。
2、最小的木块易丢失,教师注意教具的保管。
3、分红塔只有序列没有配对工作,与棕色阶梯并用才能做配对工作。
4、分红塔可做纸形配对,即在纸面上画粉红塔每一木块同大的形状(细线比粗线抽象)给幼儿拿粉红塔的每一块纸形配对。
5、粉红塔可以让儿童辨别三度空间的大小。
《蒙氏粉红塔》教案及反思4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通过视觉辨别物体之大小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
操作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粉红塔的工作。
(二)教学部分
1、从教具柜中取出粉红塔散放在工作毯上,从最小的一块开始取。
2、划定范围,从这些粉红塔中选出一个最大的。
3、左手托起粉红塔,右手整个手掌触摸粉红塔,上、后、前、左、右、下
4、触摸完粉红塔放在工作毯上,继续选中其余最大的一块触摸。
5、触摸完把它放在第一块的上面,左上角对齐。
6、右手触摸积高后塔的正面和侧面。
7、依次把其余粉红塔做完
8、最后用最小的一块粉红塔做错误控制,从上到下滑落。
9、把粉红塔一一放在工作毯上,从最大的开始送回去。
(三)结束部分: 我的工作做好了,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变化与延伸:谁不见了的`游戏
适用年龄:2.5岁以上
错误控制:最小的一块
吸引力:教具本身
成果:能把粉红塔完整积高
以上是《蒙氏粉红塔》教案及反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3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