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不仅对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与他人分享,起到互相学习和启发的作用。因此,总结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积累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郭文红演讲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郭文红演讲心得体会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7/image-657.png)
郭文红演讲心得体会1
在这金秋十月,农民收获了硕硕的成熟果实,而我收获了宝贵的精神食粮。10月8号,我校一行三人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却井然有序。我们渴望着与大师们的会面,期盼着大师们的倾心教诲,不负众望,大师的发言一次次征服了前来取经的众多学子,一次次不约而同的掌声。便是深刻的证明。李镇西、郭文红、蒋长玲三位专家用他们数十年的心得,倾囊相授,为我们拨散了前进途中的迷雾。
李镇西老师风趣幽默,善于发现教学中的乐趣,他把与孩子相处当作是一种快乐,对孩子们无比耐心,乐于帮助孩子闷成长。发现了孩子各个方面的问题,不会去逃避,而是主动积极的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反思心得。这种乐于教、勤于教,并思考问题的精神值得每一位班主任学习。他在实践中获得这样的真理,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老师,首先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多思考,去聆听,去探索,去散发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和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保持一致。其次,要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善于思考。然后,要一点点积累,不断进步。最后,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对教育有爱和献身的精神。
郭文红老师论证了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影响,充分说明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孩子一生的益处。但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教育现状是,社会环境给予孩子很大的压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把学生得成绩分数和升学考试当作一切,忽视了孩子作为人的根本特质。除此以外,部分父母的自身素质有待提升,让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最后有的家长无视教育规律,代替孩子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举足轻重的。
所以应该家校共建,为孩子营造幸福的童年。比如,招募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家长讲座,以及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倡导孩子与父母共写亲子日记等,都会让家校合作更紧密,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郭文红老师在这一块,给我们的班主任提供了很多操作性强的措施。
蒋长玲老师从她个人的职业发展历程中,再现了一位优秀教育家成长的轨迹以及必备的良好品质,踏实,认真,爱心,上进心……分享了她组建班级团队的丰富经验。详细介绍了如何让学生自己定班规,守班规,让孩子遵守秩序。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强大作用。师生共建班名,设计班徽,布置教室,让教室里的一切都渗透着班级文化元素,督促着孩子们朝着班级文化所倡导的人格目标所进步。
学习会让我的大脑充实,但有了好的理论,赋予实践才是根本。我会像李镇西老师所说,一点一滴,坚持积累,会有一天开出盈人的花朵。
郭文红演讲心得体会2
入冬的宁德透着股股寒意,但坐在学术报告厅里却多了一丝暖意。一会儿,一位中年女教师坐在前面的讲台,原来她就是今天的报告人——南京芳草园小学高级教师郭文红。她慈爱、儒雅,听到她说的开场白更显得谦虚,她说自己是一名数学老师,没有诗样的语言,只是坐在这里向老师汇报个人的工作成果。
郭老师的报告主题是《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 她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座的老师,童年的记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成年面对的困惑都来自于童年的经历,我们老师就是制造童年记忆的人!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小举动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郭老师还说,童年是快乐的,自由的,他具有无限的张力;童年过于沉重、劳累,他就会厌倦学习,厌倦生活,厌倦人生,所以郭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给学生留下温馨的记忆,即使在学生大学生毕业以后,都记得郭文红老师曾经对他们的教诲。郭文红老师通过一个个感人的事例,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一句句诗意一样的语言呈现给我们老师,我们就像在品味大餐一般,视听觉都得到极大的满足。我们的情感随着郭老师故事的起伏推进时而焦急,时而伤心,时而快乐,时而感动,热烈的掌声是对郭老师精彩报告的最高评价。
我觉得许多活动体现了郭老师的独具匠心。如:新颖的作业布置。在家长会上,郭老师给家长布置一项作业:在孩子熟睡时坐在孩子床边认真看着孩子,不要想着烦人的分数,想着孩子的优点,然后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再如:给学生拍照。用给学生拍照的方式,记录学生平常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自己中的照片看到自己行为中的不足,以得到良好的改正。
其实,细细推敲,这是郭老师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希望学生除了分数,还要懂得爱,而引导或教会学生感动是我们老师的责任。这点做法引起我的深思,我经常会在班里当着学生的面说他们不会回报父母的爱,不懂得关心家人,细想,我们老师有没有在课堂教孩子去理解家人的方法、途径呢?又有多少时间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只是一味地埋怨孩子,实则是老师的错误思想在作祟。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像郭老师一样,对待“问题学生”,要更多的用包容的心去看待他们的缺点,不能一味的批评责骂,用尊重、理解、鼓励的方式与他们“交心”,让他们在老师的关心爱护下不断成长。
另外,郭文红老师还创造性的用“班级日记”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记录“班级日记”,将一天中发生的想写的事写出来。班级日记就像每个学生自己的“谈心本”一样,让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反省。
郭老师用爱、用情、用智慧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用心在记录孩子们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互相重叠并交相辉映,给自己和孩子们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给在座的老师留下一抹温馨的回忆。感谢郭老师,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也会向郭老师学习,用一颗幸福的心去做幸福的教育,给孩子们一抹温馨的回忆。
郭文红演讲心得体会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4月12号,在中心校的组织和带领下, 我有幸聆听了南京芳草园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班主任、南京市鼓楼区师德标兵郭文红老师的讲座。听完之后,我的思想上受到了不小的触动和冲击,谈不到“茅塞顿开”却也有了点“路在脚下“的感悟。
郭老师在讲座中主要介绍了作为班主任怎样和家长打交道,怎样让家长在班级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郭老师说我们要牵手家长,快乐成长。她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一本本班级日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和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使我明白了要想做一名让家长信赖、折服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勤勉、敬业。这些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但郭老师做到了,她一步一步走来,艰辛委屈也好,快乐欣慰也罢,始终是用心在面对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郭老师在和孩子及家长的交流中,不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讲套话,而是把孩子放在心中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他们平等对话,一点一滴地引导他们成长。她说只要让家长感到你是真心的,这个力量是势不可当的。郭老师的教育行为正应验了陶行知先生 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郭老师在班级管理中, 还采用家长讲座的形式,她让每个不同职业的家长为孩子讲述自己精彩的故事,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为自己感到骄傲,也都精心的准备,每一次家长讲座,孩子们都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既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又促进家庭成员间 的和谐关系、加深了家校间的相互信任。郭老师让我懂得了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班级教育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教育应当充分运用。
郭老师还讲了好多她与学生们之间的故事,她和她的孩子们都认为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听郭老师讲座就像在听评书,她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我们普普通通的教师身上也时常发生着。从郭老师的表情、眼神和动作中,让我感受到她是快乐着的,那是她与孩子们之间的快乐,是她辛勤工作中的快乐,是她无私奉献后收获到的快乐。
郭老师的讲座把我带入了她的快乐的精神世界。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她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幸运的……但是无论听什么样的报告,都不会教给你一个统一的方法来管理和教育自己班级的学生,这需要自己真正用心的琢磨与思考。针对自己班级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症下药。我作为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应该了解低年级孩子的成长特点,以及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还要经常地联系家长,和他们进行沟通,把我学到的这些知识有效地运用到我的班级管理中。
最后,感谢中心校领导和校领导给了我一次深入学习与思考的机会,也许我还不够优秀,但是我会不断的努力,像郭老师学习,向其他优秀的老师学习,像身边的老师学习。让自己的教育之花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彩!
谢谢大家!
郭文红演讲心得体会4
2012年5月24日至5月27日,我有幸和其他14位教师在李文雄副校长的带领下,到玉溪师院听了教育家李镇西和他的两位徒弟郭文红和李青青的讲座。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每个都是有故事的班主任。在两天的讲座中,每个老师都款款而谈,他们谈的不是其他,是她们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和家长之间的故事。在这些故事后面,我们看到了他们走进了学生,对孩子们有无尽的爱。
一、郭文红老师的主题是《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她的教育理论之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做人。
1、放飞心灵,享受快乐 。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做了课堂作业有课外作业,做了课外作业又有家庭作业,做完了家庭作业又有各种各样的学习,一天下来,孩子已感到疲惫不堪,还有什么快乐呢?在这种压力之下,一个孩子在三分钟之内写下了一首题为《妈妈,我的压力好大》的诗。这首诗诠释了现代孩子的心声。作为班主任,我们无力改变课程,更无法改变现在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可以尽我所能,在班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快乐。
2、牵手家长,快乐成长。
作为家长,他们本身就是教育中的资源,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不是敷衍、敌对的关系,而应该是同盟关系。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要善于挖掘并合理利用这种资源,让家长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郭老师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教育资源,在他们班,每周都开展一次家长讲座,每次论一个家长,家长可以讲一讲他们的工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等等。还让家长给学生颁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又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加深家校间的相互信任。
3、提供舞台,上演精彩。
每一个生命都是精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身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充满人性的教育就是应该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知识可以灌输,但能力不可以。做为班主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发挥他们在班级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郭老师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他们班,每周会举办一次学生讲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张、喜好开展一个讲座。他们班的孩子会给大家讲论文,给大家讲“龙”这个字的160多种写法,会给大家讲解牛奶盒里的经济学等等。
4、记录生命,班级日记。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积累,比如班级日记的灵活应用,比如学生平时照片的积攒归类,在一定时间后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更能激发大家对集体的热爱。
5、善于等待,创作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给孩子一点宽容和等待,教会他们欣赏别人,当孩子互相欣赏的时候,他的眼中看到的都是美好。当一个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时候,他心中的嫉妒和仇恨便会慢慢消失,变得善良。
二、李青青老师给我们讲的主题是:《和孩子共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相应的也越来越难教,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让孩子怕我们,我们往往会不自主的用刻薄的语言、咄咄逼人的气势去对待学生,把自己主观的意见强压给学生。殊不知,这样反而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剥夺了孩子的快乐,筑起了我们与孩子间的铜墙铁壁。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会伤了学生,甚至会了断学生的一生,所以,李老师给我们讲了她的做法:
(一)爱在班级:温馨、宽容、责任、原则
温馨:用自己的双手装扮自己的天地
大家一起准备丰富的生活用品
在家(教室)可以畅所欲言
宽容: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
追随孩子的脚步,学会换位思考。
参与孩子的活动,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挑战性格极限,做一名温柔的“母亲”。
责任:从小事着手,从关爱同学做起
因势利导,激发孩子们自己的荣辱观。
原则:制定自己的班规
例如:我今天开心的上学了吗?
我今天发型合格了吗?
我今天的作业认真做了吗?满意吗?
……
(二)爱在学生:信任、鼓励、独立
(三)反思:勇于面对教师自己的问题
勇于面对学生的问题
勇于面对班级的问题
(四)班级自主管理
以公民意识来引领学生的成长
规则意识:“摒弃”校规,用孩子们的语言讲道理。
责任意识: 弱化班主任权威,“怂恿”孩子们参与班级建设。
公德意识: 站在纪律之外,思考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民主意识、 班主任提出的是建议和意见,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们
通过听讲座,反思自己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感到很惭愧,平时,只知道抱怨学生调皮,不会听话,难教,班主任像保姆,事情多,杂,烦。却从来没想过该怎样为学生付出?该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放心的班主任?怎样做才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根据几位老师的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泳者、船夫、漂流者、驱逐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孕育出最美丽的花朵。
郭文红演讲心得体会5
12月10日上午,在县教体局领导的精心安排下,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有幸聆听了南京芳草园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优秀班主任、南京市鼓楼区师德标兵郭文红老师的讲座《家校携手,共创幸福教育人生》。“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 郭老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合理引导,提高认识
“究竟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郭老师讲道,学校的校长任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决定的,学校老师的调配是由学校领导考虑任命的,班级的座位调整、提醒孩子放学后不浪费时间、孩子出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都是班级任课教师最基本也是最正常的职务行为。尽管有的家长不懂教育,学生出现问题时毫无办法,还对学校老师指手画脚。但郭老师说我们要牵手家长,快乐成长。
讲座中,郭老师主要介绍了作为班主任怎样和家长打交道,怎样让家长在班级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父亲为了教育孩子,用皮鞋踹、那皮带抽、带他去农村田野里曝晒、去监狱看犯人生活,甚至绝望地直接告诉老师,十八岁时会直接把他送进监狱……;武汉一初三男生学校走廊被母亲扇耳光……犹豫3分钟后从5楼纵身跳下身亡。无论是这位母亲当时情绪失控,还是平时就有对孩子的暴力行为,这些都不可取。靠拳脚和呵斥期待孩子变化的家长该醒醒了,类似的悲剧不能再发生了;一一桩桩家庭教育失败的事例让人惋惜。“由于家庭教育素养很低和缺乏责任心,教师往往不得不承受本来该父母担负的义务。——苏霍姆林斯基。
她用一张张照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和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使我明白了要想做让家长信赖、折服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勤勉、敬业,这些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啦。但郭老师做到了,她一步一步走来,艰辛委屈也好,快乐性格也罢,始终是用心在面对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郭老师在和孩子及家长的交流中,不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讲套话,而是把孩子放在心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和他们平等对话,一点一滴的引导他们成长。她说,只要让家长感到你是真心的,这个力量是势不可当的。
二、言传身教,榜样模范
家庭是最早、最好、也是最高的学府。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基础,而是主导,其他都是辅助,都是补充。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它的精髓之处,学校教育似乎永远也替代不了。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表率。每一个孩子身上的缺点都可以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痕迹,当然,孩子身上的任何优点也可以从家长身上找到痕迹。
由此看出,家长的责任何其重大。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行为,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习惯直接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你让孩子不乱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就随手丢衣服在沙发上,还口口声声地让孩子把衣服整理,孩子会照你说的做吗?喊破嗓子,不如做做样子。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陪伴孩子时读读书,看看报,或亲自做些家务,让孩子感觉到他写作业时父母没有清闲,这样的孩子心里有一种平衡感,也愿意写作业。有时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家长自己做不到有效陪伴。陪孩子一起成长,陪伴孩子的时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心来陪伴。当孩子的心中满满是爱的时候,他会把爱传递给社会,没有父母的成长,孩子就不会成长,没有父母的改变,就不会有孩子的改变。 郭老师讲了好多父母与孩子之间,她与孩子们之间的案例,听郭老师讲座就像在听评书。她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我们普普通通的教师身上也时常发生着,从郭老师的表情眼神和动作中让我感受到她是快乐着,那是她与孩子们之间的快乐,是在辛勤工作中的快乐,是她无私奉献后收获的快乐。郭老师的讲座,把我带入了她的快乐的精神世界,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幸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之内的心灵。”
三、搭建平台,自觉成长。
郭老师让每个家长写亲子日记。父母的亲子日记实际上是孩子的生命叙事,生命叙事的过程也是赋予孩子生命意义的过程,孩子在阅读自己生命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我生命的意义,不断地强化自我认同,获得生命的力量。家长陪孩子一起成长,也总结出教育孩子的方法: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养好习惯,多给他鼓励。具体行动就是:第一,不吼孩子,给他具体的指导方法,肯定他的努力和“要好”的意愿;第二,父母互相打气,一起学习;第三,意见不合就讨论一下,统一一个意见先做起试试看;第四,允许孩子犯错,也得允许队友犯错,摸着石头过河,一家人并肩作战。看着家长的感悟,受益匪浅。郭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家长的认识得到了提升,让家长不仅学会爱孩子,而且还要会爱孩子,给孩子需要的爱! 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很容易改变人,尤其是对孩子而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是任何感情都无法替代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这种亲情和睦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情绪,才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社会。家长养成读书习惯吧,让孩子感到读书看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喜欢学习。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和培养好,不奢求孩子将来取得多么伟大的成绩,祝愿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拥有自信自强的心态,拥有独立的人格,对学习充满兴趣,对生活充满热心,对他人和社会充满爱。
最后,感谢县教体局领导们给我这次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机会,也许我还不够优秀,但我会不断努力,向郭老师学习,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不断超越自己。
以上是郭文红演讲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3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