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顺口溜及知识重点难点总结完整版

二年级数学顺口溜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顺口溜通常采用押韵的形式,通过韵律和节奏的重复,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数学公式、规则和概念。通过顺口溜,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减轻学习压力,增加学习的兴趣。以下是小学二年级数学顺口溜及知识重点难点总结完整版的内容,欢迎各位前来阅读和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顺口溜及知识重点难点总结完整版

文章目录

小学二年级数学顺口溜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表

小学二年级数学单位换算公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实用技巧

小学二年级数学顺口溜

1、线段是直直的,两个端点圆圆的,画它一定用尺子,写上长度别忘记

2、运算顺序歌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运算聊一聊,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办,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3、认识钟表

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

时、分的认识时针过了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究竟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4、我是1厘米

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5、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

6、笔算加法笔算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来加起,个位要是满了10,就向十位进上一。

7、退位减法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记。

8、成法口诀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9、四则混合运算顺口溜: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计算办,从左到右依次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

10、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11、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12、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13、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14、多多少,少多少,都是大减小。

15、已知条件说比多,比前用加比后减。

16、已知条件说比少,比前用减比后加。

17、解应用题儿歌: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18、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19、角大小,看(叉口),(叉口)越大,角越大。边长变短没关系。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数字版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乘法口诀表文字版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小学二年级数学单位换算公式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吨=1000 000克

吨:吨是重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计算船只容积的单位,一吨等于2.83立方米(合100立方英尺)。

1千克=1000克 500克=1斤

千克: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公斤,或称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方法:人民币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

1元=10角

元:货币单位,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符号,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货币符号为“¥”,譬如,人民币100元,可写作,RMB¥100(区别于日元),或¥100。

1角=10分

角:货币单位,一元钱的十分之一。

1元=100分

分:货币单位,一元钱的百分之一。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世纪: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大月(31天)有:18月

大月:指阳历(公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均三十一天。

小月(30天)的有:49 月

小月:指阳历一个月三十天或农历一个月二十九天的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阳历或阴历中无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无闰月的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闰年:阳历或阴历中有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有闰月的年。

1日=24小时 1时=60分

日: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等于86400s。

分:时间的辅助单位。

1分=60秒 1时=3600秒

秒:时间的基本单位。

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中最常见的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

1千米(km)=1000米(m)=10000分米(dm)=1000 00厘米(cm)=1000 000毫米(m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

1分米(dm)=10厘米(cm)=100毫米(mm)

1厘米(cm)=10毫米(mm)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符号为k㎡)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1公顷=10000平方米

公顷:公顷的单位符号用“h㎡”表示,其中hm表示百米,h㎡的含义就是百米的平方(英文为squarehectometer),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定义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在生活中平方米通常简称为“平米”或“平方”。港台地区则称为“平方公尺”。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符号为d㎡)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平方毫米:平方毫米(符号为m㎡)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毫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体积单位换算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米;1毫升=1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归纳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 100 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估计、测量、计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 :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

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 10,向十位进 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个位作 10 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 1。

2、估算: 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 5 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 5 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 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 “大约” 两个字时,就需要 估算。

3、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 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4、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实用技巧

一、乘法口算速算技巧

1. 乘2、5、10的倍数:乘以2的倍数可以快速实现倍增,乘以5的倍数可以通过将乘数后面加0来实现倍增,乘以10的倍数可以通过在乘数后面加0来实现倍增。例如,计算8×4时,可以先计算8×2=16,再将16×2=32,得到最终答案32。对于5×6,可以先计算5×10=50,再将50减去5,得到最终答案25。

2. 乘法分配律:对于一个较大的乘法计算,可以通过分解为多个小的乘法计算来简化。例如,计算7×9时,可以将其分解为7×5+7×4,再计算得到结果。

3. 乘法交换律:乘法的顺序可以交换,不会改变最终结果。例如,计算4×7时,可以交换乘数的位置,变为7×4,得到相同的答案28。

4. 乘法逆运算:对于乘法逆运算,可以通过除法来实现。例如,计算42÷6时,可以找出一个乘数,使得乘积等于被除数。在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6×7=42,因此答案是7。

二、除法口算速算技巧

1. 除以2、5、10的倍数:除以2的倍数可以通过右移一位来实现,即将被除数的个位数去掉;除以5的倍数可以通过将被除数的个位数变为0来实现;除以10的倍数可以通过将被除数的所有位数都变为0来实现。例如,计算32÷4时,可以将32右移一位,得到8;计算35÷5时,可以将35的个位数变为0,得到7;计算80÷10时,可以将80的十位数和个位数都变为0,得到8。

2. 除法分配律:对于一个较大的除法计算,可以通过分解为多个小的除法计算来简化。例如,计算48÷6时,可以将其分解为24÷6+24÷6,再计算得到结果。

3. 除法逆运算:对于除法逆运算,可以通过乘法来实现。例如,计算7×6=42时,可以找出一个因数,使得乘积等于被乘积。在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7×6=42,因此答案是6。

4. 除法的余数:除法有余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估算得到一个近似值。例如,计算35÷6时,可以估算35÷6约等于5,因为5×6=30,而35-30=5,所以余数为5。

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顺口溜及知识重点难点总结完整版的内容就收集整理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对有需要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大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参考以上范文。如果这期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58981.html

(0)
qingfanqingfan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