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家教案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通过制定家教案,我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内容,让他们在家里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以下是《我的新家》小班教案与反思汇总和《我的新家》优秀教学设计,可供老师们阅读参考。
![《我的新家》小班教案与反思汇总 《我的新家》优秀教学设计](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10/20231014071200847.png)
《我的新家》小班教案与反思1
【活动目标】
1.认识班级的标志和环境。
2.知道幼儿园是自己的新家,喜欢自己的新家。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1.将班级标记(如苹果)贴在活动室门上。
2.小动物(如小象、小羊等)手偶1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班级标志。
教师带幼儿来到活动室门口,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门上贴的苹果标记,告诉幼儿贴着苹果标记的就是我们班小朋友的家。
教师操纵小动物手偶,以小动物的口吻说:欢迎小朋友们每天到这里和我一起做游戏,这是我们的新家,你们喜欢吗?
2.参观新家。
带两位教师一个当火车头,一个当火车尾,带幼儿模仿开火车的动作走进活动室。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开火车围绕各个活动区行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在沿途的每一个区域停留,教师介绍该区域的玩具。
继续以开火车的形式参观盥洗室、厕所、睡眠室、饮水桶等。
3.幼儿自由游戏。
师:我们的新家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小朋友一定非常喜欢,让我们进去游戏!
再次玩“开火车”游戏,沿途路过某一活动区时,教师随意说几个小朋友的名字,说:“你们几个进去玩玩!”直到所有的幼儿都进入活动区。
教师到各活动区观察和指导幼儿,用亲切的话语唤起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在角色游戏区,教师拿着布娃娃说:看这个布娃娃多可爱呀,她一定在说“欢迎你到我们家来!”
活动反思:
今天的这个音乐活动是从“我爱我家”的主体背景下生成出来的,在整个主体的进行中,我们为孩子们创设的是一种家的感受,爱的体验。我认为音乐活动就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开心,要通过多种形式来让孩子体验主题,丰富情感。因此,我创设了一个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样一个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情景动态作为本次活动的载体。比如:开始部分的律动,第一段是个体动作,第二段则基本上是双人的动作,这些亲一亲、抱一抱、跷跷板的动作都能在平常孩子们与父母的生活中找到痕迹,所以以这个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情节来贯串整个活动,可以更自然的激发孩子们对家人,对亲情的认知和体验。
《我的新家》小班教案与反思2
活动目标:
1.熟悉新环境,了解班里的新伙伴。
2.知道自己升班了,萌发作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会用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布置活动室,产生热爱新班的情感。
活动准备:
打扫活动室卫生,整理班级物品,简单布置室内的环境和区域,剪刀,各种制作手工作品的材料,例如:皱纹纸,彩条,拉环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导幼儿观察班里小朋友的变化,认识新朋友。
老师自我介绍后与幼儿一起数数班里来了多少位新朋友?说说新朋友长得什么样?请新朋友作自我介绍。
2.说说同伴之间的变化,引导幼儿多观察,尽量让幼儿充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看看是否长高了?长胖了?比比谁高谁矮?(提醒幼儿主动与新朋友交流,鼓励新朋友大胆与同伴互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我们长大了,长高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又有新朋友了,大家在一起很开心。长大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引导幼儿从生活习惯、学惯和同伴相处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一下中班活动室和小班活动室不一样的地方,并相互交流讨论新环境。
(1)知道自己是中班的小朋友,是哪个班的小朋友,说说原来是哪个班的?在什么位置?现在的班级在什么位置?
(2)参观自己的活动室,从各个方面说说中班与小班的不同,引导幼儿发言,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怎样布置我们的新家,才能使他更漂亮。引导幼儿认识材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卫生。
5.幼儿分组,选择材料,合作制作作品。
6.教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把作品布置在教室适当的’位置,重点指导幼儿分辨左右,感知并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汇进行环境布置。
7.参观欣赏环境布置,请幼儿自己讲解自己的作品和环境布置。
活动延伸:
请爸爸妈妈在接送幼儿时,参观幼儿布置的环境,并给与鼓励和肯定。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不断丰富、美化自己的环境,体验小主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我的新家》小班教案与反思3
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家,并能描述他们自己的家和新家托育中心。
2. 培养孩子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3.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与他人友善相处并分享经历。
4. 通过课程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
1. 引导孩子了解家和新家托育中心的概念。
2. 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
3.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与他人友善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
1. Warm-up活动:
– 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家的概念,询问他们对家的理解。通过绘画或形象化的方式,让孩子们描述自己的家。
– 引导孩子们回忆新家托育中心的情景,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帮助他们回忆新家托育的环境和设施。
2. 主体教学:
– 学习课文《我的新家托育中心》,带领孩子们一起读课文并学习生词和句型。
– 分组活动:按小组分配任务,让孩子们彼此交流并讨论他们在新家托育中心的感受和经历。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 创作活动: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绘制一幅关于新家托育中心的画,或用泥土等材料制作新家托育中心的模型。
3. 结束活动:
– 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每个孩子在新环境中的进步和适应能力。
– 让孩子们一起唱一首关于家和新家托育的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意识到孩子们对家和新家托育中心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与他们的互动和分享,他们建立了更强的安全感和对新环境的归属感。他们也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组织小组活动时,需要更充分地触发每个孩子的参与和表达。通过这次教学经验,我将更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在今后的教案中更细致地安排活动,以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各位小伙伴,上面这些都是有关于《我的新家》小班教案与反思汇总的优质内容,相信以上这些内容中一定有大家在书写过程中所需要的东西,希望它们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书写灵感上的启发。如果喜欢小编这期分享的内容,也请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qingf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7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