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编写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好的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让教师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学习的更加快、更加好。那么教案怎么编写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仅供大家参考。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 嘘我们有个计划设计意图](https://wimg.puchedu.cn/uploads/2023/03/image-489.png)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猜测故事内容,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故事中猎人捕鸟的过程,感受故事趣味性。2、体验喊口令的乐趣,能有节奏地喊口令并模仿动作,如:踮起脚,慢慢走;踮起脚,慢慢爬;站站好,慢慢划。3、通过故事明白应该和小鸟等小动物们做朋友,萌发爱小动物的意识。活动准备:课件、大树道具、三只猎人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你比我做”的手势游戏
魏老师发现一个秘密,有时候不需要我说话,只看我的动作,你们就能知道我想说什么,我们来试试看好吧。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的手势做动作,没声音哟。(手势:上、转圈、下、嘘)二、基本过程:观察画面,猜测故事内容(一)P1—P2:认识故事主角(三个猎人和一个小孩)
导语:森林的夜晚静悄悄,你们瞧,来了三个人,一、二、三,来了三个人,猜,这三个人想去干什么?(二)P3—P15:看画面,猜测故事内容,了解猎人抓鸟的过程1、第一次抓鸟:踮起脚,慢慢走(喊口令并模仿)
P3:嘘嘘,我们有个计划(重点)
看到了什么?小孩在干嘛?我们也跟着小孩向小鸟问个好。这三个猎人和小孩说了什么?(嘘!嘘!我们有个计划)
P4:观察动作并模仿:踮起脚,慢慢走P5—P6:帮忙喊口令:踮起脚,慢慢走。(放动画和声效)踮起脚、慢慢走,踮起脚,慢慢走,踮起脚、慢慢走,踮起脚,慢慢走,停,一、二、三,上!2、第二次抓鸟:踮起脚,慢慢爬(喊口令并模仿动作)P7:那个小孩呢?他在干嘛?三个猎人又来了,跟小孩说了句什么话?(原来这三个猎人又在说:嘘嘘,我们有个计划)P8:观察动作并模仿:踮起脚,慢慢爬P9:帮忙喊口令:踮起脚,慢慢爬,踮起脚,慢慢爬,踮起脚,慢慢爬,踮起脚,慢慢爬,停!一起说,一二三,上!3、第三次抓鸟:站站好,慢慢划P11:小孩又对小鸟说:你好!三个猎人又在说:嘘、嘘,我们有个计划。P12—14:观察动作并边喊口令边模仿:站站好,慢慢划这一次不一样啦,这次的动作是什么?(三个字)划船的动作是怎样的?(创编动作并请全部小朋友模仿)站站好,慢慢划,站站好,慢慢划,站站好,慢慢划,站站好,慢慢划,停,一二三,上!4、寻找捕鸟失败的原因魏老师觉得很奇怪呀,都已经抓了三次啦,为什么猎人都失败啦?
(三)P17—18:小孩和小鸟交朋友那个小孩呢?是在打招呼吗?他到底在干嘛?(小孩给小鸟喂食,
具体描述情境)(四)P19—20:游戏:一起让猎人从树上掉下来。
这三只猎人还想着去捕鸟,但是,有那么多的鸟,他们再也不害怕猎人啦。小鸟们用尖嘴巴去啄猎人,然后猎人吓得嘞,连忙爬到了树上,我们来看一下,魏老师这里有一棵树,这是那三个猎人,猎人吓得直接最高的树顶上去啦,想想小鸟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从树上下来?
游戏:魏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办法,我们试试看一起把猎人震下来,(如果还是没有掉下来)要不要换一种方法?三、P21—23:通过动画,引导幼儿爱护小动物并续编故事内容
1、这时候看到了什么?几只?你们一起来问猎人:猎人猎人,抓不抓?哎呀,不抓不抓,松鼠(小鸟、猫头鹰)我不抓,快点逃回家。
2、咦,为什么这次猎人遇到松鼠、小鸟、猫头鹰都不抓了呢?小结:是的,刚才猎人那么多计划都失败了,小孩和小鸟却做了好朋友?他们就会思考:到底是抓鸟好呢还是和小鸟做朋友好?如果是要和小鸟做朋友,那他们新的计划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回教室一起帮猎人商量一下新的计划吧。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绘本PPT前半部分,初步感知动物的外貌特征,理解“毛茸茸”、“硬邦邦”、“坑坑洼洼”等词语。
2、尝试自主阅读,大胆猜测故事结局。
活动过程:
1、观察封面PPT1
企鹅妈妈生了一只小企鹅,我们来看看它们长得像吗?为什么?
2、集体阅读绘本PPT2—4
(1)教师讲述PPT2—3的内容。
(2)重点阅读PPT4:小企鹅看见小兔子会说些什么呢?小兔子又会怎么说呢?小兔子和兔妈妈长得一样吗?哪里一样?(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兔子与妈妈的基本特征)
(3)师讲述PPT4内容,理解词语“毛茸茸”。
3、自主阅读讲述PPT5—8
(1)播放绘本PPT(教师暂不讲述),幼儿欣赏。
(2)在书里,你还看到哪些小动物?它们和妈妈长得像吗?哪里像?
①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出示相关画面并朗读画面上的文字。(引导幼儿认识动物的外貌特征,理解“硬邦邦”、“坑坑洼洼”等词语)
②提问:为什么小动物都想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引出绘本名字)
4、集体阅读PPT14—15,大胆猜测故事结局
(1)PPT14:小企鹅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2)PPT15:此刻的小企鹅会想些什么呢?
(3)你觉得小企鹅会和它妈妈长得像吗?
5、和幼儿一起完整欣赏绘本前半部分内容。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3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毛毛虫生长变化成蝴蝶的过程
2、了解5以内的数量对应关系3、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艺术美。
活动准备:
1、教学绘本PPT
2、毛毛虫图示
3、各类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毛毛虫,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的形态(直观导入)
将毛毛虫展示给幼儿,老师问:这是什么?(毛毛虫)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绘本内容了解毛毛虫的变化过程
①老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蝴蝶,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躲进了小房子里面,破茧后变成了蝴蝶)
②播放PPT,讲述绘本故事。
③运用图示小结提问内容,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毛毛虫从一个小小的蛋里爬出来,然后它开始吃了好多好多东西,于是它变成了一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然后它造了间小房子(教师出示茧)引导幼儿说出它的名字叫”茧”,在里面住了2个多星期,最后毛毛虫咬破了它的房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2、探索学习5以内数量的对应关系
①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故事中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们记得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②播放PPT并且出示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数量关系。
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吃了5个橘子。
小结:老师与幼儿一起点数总结数量的对应关系3、活动延伸:做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能一次吃太多食物,不然的话我们就会生病啦!并且初步学习正确的量词。
①老师提问:毛毛虫星期六吃了什么?(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条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②老师提问:吃了这么多的东西后,毛毛虫的肚子怎么了(好痛)为什么痛?(吃了太多的东西)小结做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贪吃太多的零食。
4、结束部分: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艺术美(音乐律动)①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漂亮的蝴蝶好不好?
②学习蝴蝶飞舞的手势③播放律动音乐,全班一起表演蝴蝶在森林花丛中飞舞的景象。
④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飞舞”着出教室。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4
活动目标:
1. 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体会朋友见面要问好。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地想象和表述。
3.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愿意尝试用语言“你好”和不同的肢体动作和朋友们打招呼,感受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图书、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人公,激发兴趣。
(演示ppt)小电脑请来了一个小动物,是谁?(小熊)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叫叫它的名字。
二、集体分段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1.这么好听的声音被小鸟听到了,它啾啾啾的飞来了(演示ppt),几只小鸟飞来了?(许多)小熊见到这么多小鸟会说什么?(幼儿先猜测后放录音)提问:你听到小熊对小鸟说什么?(幼儿个别模仿、集体模仿:小鸟,小鸟,你们好!)
2.小鸟听到小熊有礼貌的问好,他会怎么对小熊说?(小熊,你好)真是有礼貌的宝宝,朋友见面会问好。
3.小熊还会遇见谁?(幼儿猜测)(演示ppt),小刺猬是怎么过来的?(滚)(动作模仿)小熊见到小刺猬会怎么和他问好?(响一点再说一遍)小刺猬呢?
4.仔细看看小熊的身体,是站直了还是弯下腰来和小刺猬问好的?(老师的解释:弯下腰来问好表示对他人的尊敬和谦虚 )幼儿模仿
5.(放录音)什么声音?(咕咕咕)猜猜是谁躲在泥土下的叫要钻出来?可是厚厚的泥土淹住了,我们帮助他它用力钻出来(演示ppt)是谁呀?(小鼹鼠)他们会怎么问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他们的问好,(师幼分角色表演,师演小熊:“小鼹鼠,你好。”幼演小鼹鼠:“小熊,您好!”)
6.吱吱吱,(演示ppt)你能猜出是谁想和小熊问好?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幼儿讨论)到底是谁呢?我们一起去书上找找答案。
三、幼儿自由阅读
1.请幼儿一边看书一边讲讲小熊见到新朋友后如何问好。
2.阅读后的讨论:小熊又见到了谁?他们会怎么问好?
3.小熊见到了哪些新朋友,一共有几种?我们一起来数数。每见到一个新朋友小熊都会说你好,不仅如此,小熊还会身体向前倾做出有礼貌的打招呼动作,这真是一个好宝宝。想想,除了身体前倾,还可以做什么身体动作和别人有礼貌的打招呼?(一边拥抱、拉钩、握手、点头……一边说你好)
4.和朋友问好的动作有很多,宝宝,你们愿意向小熊一样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吗?今天,后面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每人大胆的去找个客人老师,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和客人老师问好,(客人老师,你说我们的宝宝有礼貌吗?)教师总结:有礼貌的宝宝人人喜欢,好每人奖朵小红花,开心吗?我们有了这么多方法,就可以认识越来越多的朋友。
四、延伸活动:
见到朋友说你好,如果好朋友送你东西,宝宝应该说什么呀?上厕所不小心碰到了别人呢?宝宝学会说这么多的礼貌用语,越来越的人就会喜欢你们。那现在我们要教室,宝宝和客人老师说什么呀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5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毛毛虫生长变化成蝴蝶的过程
2、了解5以内的数量对应关系
3、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艺术美。
活动准备:
1、教学绘本PPT
2、毛毛虫图示
3、各类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毛毛虫,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的形态(直观导入)
将毛毛虫展示给幼儿,老师问:这是什么?(毛毛虫)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绘本内容了解毛毛虫的变化过程
①老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蝴蝶,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躲进了小房子里面,破茧后变成了蝴蝶)
②播放PPT,讲述绘本故事。
③运用图示小结提问内容,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毛毛虫从一个小小的蛋里爬出来,然后它开始吃了好多好多东西,于是它变成了一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然后它造了间小房子(教师出示茧)引导幼儿说出它的名字叫”茧”,在里面住了2个多星期,最后毛毛虫咬破了它的房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2、探索学习5以内数量的对应关系
①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故事中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们记得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②播放PPT并且出示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数量关系。
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吃了5个橘子。
3、小结:老师与幼儿一起点数总结数量的对应关系3、活动延伸:做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能一次吃太多食物,不然的话我们就会生病啦!并且初步学习正确的量词。
①老师提问:毛毛虫星期六吃了什么?(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条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②老师提问:吃了这么多的东西后,毛毛虫的肚子怎么了(好痛)为什么痛?(吃了太多的东西)小结做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贪吃太多的零食。
4、结束部分: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艺术美(音乐律动)①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漂亮的蝴蝶好不好?
②学习蝴蝶飞舞的手势③播放律动音乐,全班一起表演蝴蝶在森林花丛中飞舞的景象。
④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飞舞”着出教室。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6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讲述的小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
2、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能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和老师、小伙伴。
活动准备:绘本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激发兴趣。
PPT第一页(小猩猩):介绍名字,故事背景。
二、师幼欣赏故事
(一)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说说都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抱抱的?并模仿故事中小动物“抱抱”的动作,体验情感。
1 、PPT第二页(大象):小猩猩看到了谁在抱抱?它们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啊?(大象,用鼻子)
2 、PPT第三页(变色龙蛇):小猩猩又看见了谁在抱抱?请幼儿来模仿
3、 PPT第四页(波波难过):小猩猩不高兴了,它为什么难过啊?
4、 PPT第五页(大象帮波波):谁来帮助小猩猩找妈妈?(大象)
(二)继续阅读绘本画面,感受小猩猩找妈妈以及找到妈妈后的情感变化。
5、 PPT第六页(狮子):小猩猩坐在大象妈妈的头顶上,走着走着,小猩猩看见了谁啊?(狮子妈妈和宝宝)。宝宝躺在哪里?(妈妈的肚皮上)请幼儿着重观察小狮子的表情,并模仿。
6 、PPT第七页(长颈鹿):长颈鹿宝宝在和妈妈抱抱,它们是怎么抱抱的?
7、 PPT第八页(河马):河马宝宝和妈妈在抱抱,它们是怎么抱在一起的?(老师演妈妈,请幼儿上来模仿河马宝宝)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7
活动目标:
1、在玩颜料游戏中,知道蓝色和黄色混合一起变成绿色,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乐趣。
2、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故事的有趣性。
3、在“抱一抱”游戏中增进同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 《小蓝和小黄》绘本PPT、电脑一台。
2、颜料、彩色卡片、一次性塑料杯(透明)、一次性筷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下常见的颜色
(1)用彩色卡纸请小朋友抢答颜色,调动一下孩子们的积极性。
(2)师:我们一起玩一个“猜一猜它的颜色”的游戏,好吗?(出示彩色卡纸)这是什么颜色?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吗?
二、抱一抱游戏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抱一抱吧!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吗?抱一抱吧!大家牵着手拉个圈,一起抱一抱。
三、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故事,激发想象
1、看封面引起幼儿阅读兴趣并认识书名《小蓝和小黄》
师:小朋友从上面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故事的主人是什么颜色吗?谁是小蓝?谁是小黄?
2、细节阅读,一起欣赏绘本
师:谁是小蓝的爸爸?谁是小蓝的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大小,并说说:这是蓝爸爸,这是蓝妈妈,这是小黄。小蓝的好朋友都叫什么名字?小黄会去哪呢?怎么办?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要他们了?
重点观察:藏猫猫、排排坐。
注意:
1、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小蓝去哪儿,并说一说孩子的理解。
2、然后故事妈妈再讲述。
四、玩颜料游戏,小小魔法师来啦!(注意:故事妈妈先示范操作)
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吗?我们一起试一试?
孩子们用一次性筷子蘸些蓝色颜料搅拌在准备好的装了一些水的塑料杯里,再蘸些黄色的颜料搅拌在塑料杯里,细心观察。
五、小朋友从颜料中挑选两种颜色抱一抱。
注意:
1、游戏口吻:小蓝、小红抱一抱
2、游戏时人手一份材料:两个杯子人手一份
3、请孩子说说你的发现:蓝色+红色=紫色
红色+黄色=橙色
红色+绿色+黄色=咖啡色
六、故事妈妈要总结: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8
活动目标:
1、观察、记忆画面的细节、顺序等,并以此为线索寻找王冠。
2、理解故事情节,体验和同伴共同阅读、共同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嘘,保密课件、故事图片部分
2、王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了解故事名字
1、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动作?这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
2、理解故事名字:什么叫保密?有什么需要保密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阅读故事,观察记忆图片
1、 欣赏故事开头
2、 观察图片,讲述内容:
看看,小男孩在哪些地方找王冠?
你看到小男孩在哪里寻找王冠
3、 观察发现,记忆讲述:
究竟王冠跑到哪里去了?
你看到王冠了吗?
这里,是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你知道哪张图片是能看到王冠的?
(出示图片)还是刚才那些图片,可是,我要把它们的位置变一变,你们还能找到王冠吗?
三、拓展游戏,欣赏故事结尾
1、拓展游戏:
图片上的王冠,你们总能找到,如果是带在头上的王冠,你能找到吗?
规则:数人游戏,其中一人头上王冠与他人颜色不同。
游戏开始后,听到指令,头戴与众不同王冠的幼儿往前一步,其余幼儿后退一步。观众,需保密。
2、欣赏故事结尾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9
活动名称:中班语言《嘘,我们有个计划》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绘本中的画面,能大致说出画面中的内容
结合情境,感受不同画面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体会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发现一个秘密,有的时候不需要我说话,你也能知道我想说什么,我们来试试看!”
观察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嘘!这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
“森林的夜晚静悄悄,你们瞧!1.2.3,来了几个人?这三个人想干什么?”
讲述故事第2段
“他们去抓鸟的时候,动作是什么样子的?”
“刚才有小朋友模仿了猎人的动作,有没有人把刚才的动作说出来?”
继续播放PPT
“三个猎人又来了,跟小孩儿说了什么话?谁来说一说?”
“原来三个猎人在说:‘嘘,嘘,我们有个计划!’有了计划,就要开始行动!这次和上一次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先说说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引导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
“三个猎人说了什么?”
“猎人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哪几个字表示?动作是快还是慢?”
揭晓答案:
“原来小孩儿在喂鸟。看!来了1只鸟,2只鸟,3只鸟……越来越多的小鸟来到了小孩儿的身边,小孩儿给小鸟喂食,小鸟给小孩儿唱歌,和小鸟做朋友的感觉真好!可是……”
“这三个猎人想干嘛?”
经验迁移:
“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让小鸟把他们围起来,那我们来数口令,还记得口令是什么吗?(一,二,三,上!)说到‘上’的时候,大家一起用力把猎人摇下来,好吗?”
结束活动
“猎人们终于逃到了家里,很快,猎人们又有了新的计划,你觉得这次的计划是什么?”
“猎人们在想:哎?刚才3次的计划都失败了,小孩儿和小鸟干什么了?他们变成了什么?到底是和小鸟做朋友好呢?还是抓鸟好呢?如果和小鸟做朋友,那猎人们会有什么新的计划?”
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10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绘本中的画面,能大致说出画面中的内容;
2.结合情境,感受不同画面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3.体会爱护动物的情感;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不同画面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活动难点:仔细观察画面并说出大致内容
活动准备:
一体机、自制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主题: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潘老师发现一个秘密,有的时候不需要我说话,你也能知道我想说什么,我们来试试看!”
2.师生互动:
第一次教师做手势(起立、转圈、坐下)
第二次互动(教师加快手势速度)
——“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都没有说话,但是你们一看我的动作就知道我要说什么,是吗?”
二、观察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嘘!这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
1.教师出示PPT,讲述故事开始部分(猎人开始计划):
——“森林的夜晚静悄悄,你们瞧!1.2.3,来了几个人?这三个人想干什么?”
教师小结:像这样拿着工具,专门去抓猎物的人,我们就叫他猎人。这三个猎人他们就想趁着晚上,悄悄地去森林打猎。
——“哎?有个小孩儿悄悄地跟在后面。小孩儿在干什么?这三个猎人怎么了?”
教师小结:这三个猎人都没有说话,但是你们从他们的动作就知道,原来他们在说‘嘘,嘘,我们有个计划!’
2.讲述故事第2段(猎人第1次行动):
——“他们去抓鸟的时候,动作是什么样子的?”(个别幼儿模仿)
——“刚才有小朋友模仿了猎人的动作,有没有人把刚才的动作说出来?”
——“三个猎人准备好后,就要开始行动了,但是三个人一起走,就需要有人来喊口令,这样他们的动作就可以保持一致,踮起脚,慢慢走;踮起脚,慢慢走;踮起脚,慢慢走!停!一,二,三,上!”
——“小孩儿去哪儿了?他在干什么?”(在和小鸟打招呼)
3.继续播放PPT(猎人第2次行动):
——“三个猎人又来了,跟小孩儿说了什么话?谁来说一说?”
——“原来三个猎人在说:‘嘘,嘘,我们有个计划!’有了计划,就要开始行动!这次和上一次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先说说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猎人又开始了行动,踮起脚,慢慢爬;踮起脚,慢慢爬;踮起脚,慢慢爬。停!一,二,三,上!”
——“哎呀!人?鸟?那小孩儿呢?”(和小鸟打招呼)
4.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猎人第3次行动)
——“三个猎人说了什么?”(第1个猎人说?第2个?第3个?)
——“猎人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哪几个字表示?动作是快还是慢?”
(站站好,慢慢划;站站好,慢慢划;站站好,慢慢划。)
——“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行动了3次,最后都失败了呢?什么原因?”
5.揭晓答案:
——“原来小孩儿在喂鸟。看!来了1只鸟,2只鸟,3只鸟……越来越多的小鸟来到了小孩儿的身边,小孩儿给小鸟喂食,小鸟给小孩儿唱歌,和小鸟做朋友的感觉真好!可是……”
——“这三个猎人想干嘛?”
6.经验迁移:
——“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让小鸟把他们围起来,那我们来数口令,还记得口令是什么吗?(一,二,三,上!)说到‘上’的时候,大家一起用力把猎人摇下来,好吗?”
——“猎人连忙拉着小孩儿逃了,逃的时候,猎人发现了什么?”(松鼠)
——“那你们来问问猎人:猎人猎人,抓不抓?猎人说:不抓不抓,松鼠我不抓,快点逃回家!”
——“哎?又看见了谁?(小鸟)那你们再来问问猎人:猎人猎人,抓不抓?猎人说:不抓不抓,小鸟也不抓,快点逃回家!”
——“你觉得猎人还会看见谁?”
三、结束活动:
①出示故事结尾PPT:
——“猎人们终于逃到了家里,很快,猎人们又有了新的计划,你觉得这次的计划是什么?”
——“猎人们在想:哎?刚才3次的计划都失败了,小孩儿和小鸟干什么了?他们变成了什么?(做朋友)到底是和小鸟做朋友好呢?还是抓鸟好呢?如果和小鸟做朋友,那猎人们会有什么新的计划?”
教师小结:有可能和小孩儿一样,给小鸟食物,也有可能会和小鸟道歉……这些都是爱护小鸟,和小鸟做好朋友的。
②结束活动:
——“你想给这个故事,取个什么名字呢?”(幼儿自由表述)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食物,那我们也出去找一找小鸟,和小鸟做朋友吧!”
活动延伸:
1.图书区:继续巩固绘本内容《嘘,我们有个计划》 ;
2.运用一体机欣赏动物图片,进一步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3.家园共育:回家后将故事与家人进行分享,也可以进行亲子阅读;………
以上是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教案及反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由xiaoya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1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