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在中国悠远的文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北京的故宫乃是我国历史下的产物,多个皇帝的皇宫居地,也是我国世界现存的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和宫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5篇有关北京故宫知识大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1
北京故宫介绍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 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 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 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 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 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宫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 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 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 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 此举行。
故宫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 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 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 览奏章和祝辞。
故宫 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 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 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宫 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 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 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宫 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 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宫 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 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 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故宫 御花园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 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 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2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爱新觉罗·溥仪。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1949年1月,北平(即北京)稳定后,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2年,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3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 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 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紫禁城宫殿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有 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 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 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4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雕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初建时被奴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大门前有两个铁缸,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
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5
故宫的正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后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
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北京故宫最大的宫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称奉天门,曾一度改称皇极门。门内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堪称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门。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重建。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汉白玉基座,梁枋等彩绘。门前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的陈设铜器。列铜狮一对,左雄右雌,威武凶悍,是故宫六对铜狮中最大的一对。
三大殿
太和门内,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明朝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嘉靖时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现名为清朝时名称)。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檐角有10个走兽(分别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大约从14世纪明代起,重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宫殿等级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中和殿
中和殿(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
保和殿(明朝称谨身殿、建极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内廷宫殿的大门——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门里是后三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6
1、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 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东门名东华门, 西门名西华门, 北门名神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
2、外廷建筑
北京故宫的外廷以三大殿为主: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清初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3、内廷中路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雍正以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顺治皇帝御笔亲书)后。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交泰殿:为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清康熙、同治、光绪皇帝在此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
4、内廷西路
养心殿: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内廷西路还包括 翊坤宫、储秀宫、太极殿、永寿宫、重华宫、咸福宫、漱芳斋等。
5、内廷东路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按清制,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
内廷东路还包括 承乾宫、景仁宫、延禧宫、景阳宫、永和宫等。
6、其他建筑
文渊阁:是文华殿后的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书名楼“天一阁”建造。阁内藏《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清代乾隆朝以后,除了皇帝来这里读书外,也允许臣工和学士们来此查阅图书。
畅音阁:紫禁城中最大的戏楼。“畅音”即尽情赏乐音之意。每逢年节,宫中即在此开演大戏,台上、台下都热闹非凡。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7
清代在隆宗门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原一带发生“天理教”农民起义,农民领袖林清策划并领导京畿一支队伍直接攻打紫禁城。九月十四日,起义军乔装打扮,兵分两路,计划从东、西华门进入宫城。西华门一支在内应太监刘得才、刘金等人引领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门,并在此展开激战。此次紫禁城之变,“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嘉庆皇帝破例向天下发了“罪己诏”。至今隆宗门匾额上留有箭头,相传即这次战斗的遗迹。箭头位于匾额的左下侧。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8
绘画: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绘画近420件,其中17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故宫藏有诸多中国绘画史上的孤品、绝品。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
《步辇图》
书法: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书法310件,其中11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故宫藏有诸多中国书法史上的孤品、绝品。如东晋王献之《中秋帖》、东晋王珣《伯远帖》卷等。
瓷器:收藏特色尤其体现在三国至唐五代陶瓷器、元瓷、清中晚期御窑、宫廷陈设用瓷、紫砂器、多釉彩大型瓷器、清御窑生产资料、历代民窑瓷器和考古发掘资料。
铜器:故宫是世界上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故宫青铜器馆设在承乾宫和永和宫。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9
儿童历史知识――故宫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明朝的明成祖朱棣集中了当时全国各地的著名工匠,征用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从公元1407年起,经过14年的时间到1421年,终于建成了这组气势雄伟、豪华壮丽的宫殿群。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是东方最大的宫殿。
故宫外城称皇城,南北长2750米,东西宽2500米。皇城四周用高大的砖墙围着,四面设有4门,即东――东安门,西――西安门,南――天安门,北――地安门。
皇城中还有个小城人们称为紫禁城,又叫宫城,即今故宫,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长760米,是一个长方形。紫禁城四周也是高大的砖墙,四角有角楼,城墙也开有四个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南――午门,北――神武门。
紫禁城从建筑布局上,又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主要有太和殿、中和殿、宝和殿三个大殿,东西分别设有文华殿、武英殿。外朝北面有个乾清门,这是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乾清门北面就是内廷,是皇帝的生活区。从南到北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东西两侧为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往东有宁寿宫,往西有慈宁宫等。
皇城中还有宫苑包括北海、中海、南海、御花园、太庙、社稷坛等。故宫总共有9000多间房屋。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10
1、故宫是明清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由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下令修建,责成当时工部尚书宋礼全权督办、宋礼又委任蔡信进行前期设计,共计筹备11年,施工三年终于建成,但9个月后由雷击引发火灾又被烧毁,后期-朝廷委任蒯祥进行修缮,后面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才得以保留至今;
2、网友调侃这里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更有人说古人设计了莺不落结构,这些恐怕都是谣言,故宫是落鸟的,也有鸟屎,但鸟不多,究其原因最大的可能就三点,一是琉璃瓦反光;二是御花园之前没有树食物少;三是游客众多太吵;
3、偌大的广场为什么不种树,其实是为了预防雷电灾害,并非网友误以为的口中有木形成困字,如果是这样那这些身处口中的宫殿就不会用木头建造了;
4、故宫经历了数百年地质变迁,地面却如此平整,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这地上铺了15层地砖,横七层竖八层,这个厚度可以做到千年不出现坑洼;现代建筑在故宫面前是不是很羞愧呀!
5、初期的太和殿远比现在的大得多,原因就是嘉靖年间重修故宫时已经找不到足够大的金丝楠木,所以整体缩小,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6、老北京人进出故宫一般不走东华门,就连皇上活着时也不走,因为这个门主要是皇上、皇后、皇太后死后,灵柩从这运出去,老北京的百姓私下里把这叫作鬼门,谁愿意从这走啊;
7、故宫里有七十多口水井,皇上及后宫众人却只喝从遥远的玉泉山取来的水,原因就是这些成了宫斗的工具,自杀的、投毒的搞的这些井成为摆设,每人敢喝;
8、宫内有一部分门槛为什么被锯掉了,那是末代皇帝溥仪爱上骑自行车的产物,为了方便骑自行车他叫人把从养心殿到御花园的所有门槛全部锯掉了,去游玩时你可以留意一下;
9、大清王朝最后一次早朝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南北议和协定的皇室优待条件,颁布诏书宣告退位,隆裕在退位诏书上盖章之后所有人嚎啕大哭,宣告清王朝正式灭亡,至此,2000多年封建帝王制度也画上了句号。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11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天安门广场北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故宫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以 下是故宫一百个知识点的总结:
一、故宫的名字“故宫”是因为它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而“紫 禁城”的名字则源于其建筑色彩以黄色和紫色为主。
二、故宫是由明朝永乐年间(1406 年至 1421 年)开始修建的, 历时 15 年之久,共耗费了 14.2 万人、100 万贯银子才建成。
三、故宫总面积 72 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 15 万平方米。 共有宫殿、殿堂、庭院等建筑物 9999 间,分为内、外两个区域, 内部为皇帝和皇室成员生活和政治活动的场所,外部则是各部门 和官员处理政务的场所。
四、故宫可以按照皇帝的行程和接待外国宾客的场合被划分为 “三殿五园”,其中三殿包括乾清宫、太和殿、保和殿,五园包括 景山、文华、颐和、长春、万春。五、故宫内的建筑绝大部分采用木结构,没有使用任何金属钉 子,而是采用天然松树皮来连接木榫,这是中国大型古建筑中的 一项独特技术。
六、故宫是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代表。在明清两代,故宫是科 举考试的主要考场之一,每年考试时,成千上万的学子会来到故 宫参加考试。
七、故宫拥有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藏品。其中,清宫文物藏 品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达到几十万件。
八、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传统 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九、故宫内的许多建筑都是有严格的规律和分工的,例如根据 许多建筑规则规定,皇帝、皇后、太子等的居所、神武门等建筑 都必须在故宫中心的三大殿之前的前面,并在中轴线上严格对称。十、故宫内的办公室、车库、厨房等建筑都有明确的指定位置, 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十一、故宫被誉为“东方的凡尔赛宫”,它的建筑风格,包括上 下重叠的屋脊、挑檐、翘角、琉璃瓦等,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建 筑特色。
十二、故宫的花园景观也十分精致。例如颐和园是世界上最著 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它结合了中国花园和西方园林设计的特点。
十三、故宫是中国人的骄傲之一,它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文 化和艺术的精髓。
十四、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式博物馆之一,也 是中国人文和文化艺术的重要研究机构。
十五、故宫博物院的展品种类繁多,包括绘画、陶瓷、玉器、 金银器、丝绸等多种艺术和手工艺品。十六、故宫博物院于 1925 年对外开放,至今已有超过 90 年的 历史。
十七、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每年吸引了 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
十八、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一个博物馆,而且也是一个研究中国 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中心。
十九、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 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在 1998 年访问故宫,中国国家主 席习近平也曾多次接待外国领导人在故宫举行会谈。
二十、故宫博物院中的一些展品,例如佚名画《清明上河图》 和用金、银、珠等材料制成的“乾隆瑰宝”,既珍贵又神秘,构成 了文化遗产宝库的灵魂。
二十一、故宫博物院中的一些展品,例如《万寿观音》和《十 二渡图》所刻的铜镜等,结合了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主要理念和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 和多样性。
二十二、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许多宫廷生活方面的展品,例如 龙凤蟠璨的床帐、珐琅彩瓷器、漆器和夏季御膳等,展示了中国 古代皇室生活的奢华和精致。
二十三、故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宝库 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象征。
二十四、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对世界输出的文化宝藏之一,也是 中国收集、保存、研究并展示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
二十五、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展品不仅有文化价值,也有商业价 值。例如,某些展品的复制品,如故宫珍宝玉杯、故宫的皇帝御 用软烟、菊花茶等,已成为中国的特产和礼品。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12
描写故宫
苍老的金水桥上,古老遗迹的影子在我脚下掠过。宫顶的小兽已不再鲜艳,古老的故宫已不再年轻。阳光照着屋旁一丝丝的裂缝,显出了常年未经修复的事实。故宫,苍老的紫禁城,当时称霸一方的皇宫。朱红的墙壁,金粉的高柱,撑起了蟠龙座椅,撑起了九州春秋,撑起了君王不可一世的威严。而如今,竟是这样一番景象,朱红的墙漆剥落了,金色大门上的颜色淡退了,只有吵闹喧嚣的人群挤在唯一开放的太和殿窗口,企图碰一碰帝王以前的威严,碰一碰前辈们创造的辉煌成就,多少占些龙气。
宛如海涛般汹涌的人潮,浇灭了我对辉煌故宫的幻想。我抬起头望着屋檐上的小兽,它仿佛在告诉我故宫昔日的辉煌。看着这一切,我不知该如何是好,总觉得自己的身体里似乎少了些什么,经久不衰的传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又消散在了空气之间,曾经的高歌曼舞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了,被拥挤的人群踏在了双脚下。一边想着,才发现自己踏进了故宫博物馆的门槛,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里走去。历代的纸卷经过六百年的沉淀,也被展出了,千百年的墨沉了,凝了,直到成为残破泛黄的纸张,一个个充满了力道的字在纸页上跃动,诉说着故宫悠久的历史文化。
故宫的奢华壮观尽映眼帘,真是殿宇丽雄气势宏,奇异建筑罕相争啊。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13
黄传惕(193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笔名黄羽,湖南平江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一直从事广播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采制过大量广播作品,不少稿件在全国获奖。代表作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北京,我心中的城》《绿色的希望》《故宫博物院》等。
【高清课堂: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城墙环绕,周长3428米,城墙高7.9米,底部宽8.62米,上部宽6.66米,上部外侧筑雉牒,内侧砌宇墙。城墙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宫城有四门,南面有午门,为故宫正门,北有神武门(玄武门),东面东华门,西为西华门。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14
【萨满祭祀】
坤宁宫,位于中轴线上,地位非常尊贵,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朝入住紫禁城,皇宫的格局几乎全部照收前朝,中轴线上唯一重大的改变,就在这坤宁宫。
满族入关前,皇后的寝宫,就是皇室进行萨满教祭神的场所。坤宁宫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动,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亲自祭神。祭神后,皇帝会率领王公大臣吃祭神肉,也就是白水煮肉,不吃是大不敬。
【时间机器】
奉先殿,是宫内皇帝的家庙,明清帝王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每年,皇帝出入这里至少六十次。
2004年9月,奉先殿内部改成了钟表陈列馆,近两百件钟表。
【清风尚武】
弓马骑射作为满族的传统习俗,体现了他们的尚武精神。
箭亭,清朝初年建于奉先殿的南边。意思就是告诫子孙,不要忘记祖训,秉承八旗尚武的传统。
箭亭,是昔日清朝武举殿试的地方,也是清代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马射箭的场所。
【宫廷绘画】
如意馆的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夏天炎热,似乎很难长时间的静心作画;冬天寒冷,经常要把一缸缸颜料,放在小炭炉上烘着,以免凝结。
这些宫廷画师的创作,在定稿之前,要先把草稿送皇帝审查,批准后再正式绘制。
宫廷画师,执行着皇帝的意志,遵循着皇家的清规戒律。
秘书班子
第一个住进紫禁城的皇帝明成祖,设立内阁,希望用这个集体决策机构替代位高权重的宰相。一方面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一方面辅佐他料理政事。
女真族的皇帝不信任宦官,也不信任汉族知识分子。
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建立了南书房;雍正皇帝在养心殿旁边成立了军机处。内阁,落子东南边地,再也难以在中盘大局有所作为了。
1957年以后,内阁小院成为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学会的办公所在地。
【皇家藏书】
古代中国人的藏书馆,一般都建在水边。因为,书籍最怕火,放到水边,理论上是最安全的,皇家也因循这个传统。
紫禁城的藏书楼–文渊阁,就矗立在一汪清池旁边。
文渊阁,它的名字本身就有远离火灾的含义。
屋顶是黑色的琉璃瓦,黑在五行里代表水,印合文渊以水喻文的意义。动用国家力量编修的《四库全书》三万六千册,存放在这里。
清朝的重臣曾国藩,曾文渊阁做皇家图书馆馆长助理。
文渊阁,在中国各地还有六个兄弟,模样长得大致相同,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文源、文津、文溯、文汇、文澜、文宗,全都与水有关。
《四库全书》被抄成六份,分别储藏在这些兄弟图书馆中,中国公共图书馆的雏形,就这样慢慢开始形成了。
北京故宫知识大全15
1、故宫是明清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由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下令修建,责成当时工部尚书宋礼全权督办、宋礼又委任蔡信进行前期设计,共计筹备11年,施工三年终于建成,但9个月后由雷击引发火灾又被烧毁,后期-朝廷委任蒯祥进行修缮,后面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才得以保留至今;
2、网友调侃这里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更有人说古人设计了莺不落结构,这些恐怕都是谣言,故宫是落鸟的,也有鸟屎,但鸟不多,究其原因最大的可能就三点,一是琉璃瓦反光;二是御花园之前没有树食物少;三是游客众多太吵;
3、偌大的广场为什么不种树,其实是为了预防雷电灾害,并非网友误以为的口中有木形成困字,如果是这样那这些身处口中的宫殿就不会用木头建造了;
4、故宫经历了数百年地质变迁,地面却如此平整,是怎么做到的那?原来这地上铺了15层地砖,横七层竖八层,这个厚度可以做到千年不出现坑洼;现代建筑在故宫面前是不是很羞愧呀!
5、初期的太和殿远比现在的大的多,原因就是嘉靖年间重修故宫时已经找不到足够大的金丝楠木,所以整体缩小,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6、老北京人进出故宫一般不走东华门,就连皇上活着时也不走,因为这个门主要是皇上、皇后、皇太后死后,灵柩从这运出去,老北京的百姓私下里把这叫作鬼门,谁愿意从这走啊;
7、故宫里有七十多口水井,皇上及后宫众人却只喝从遥远的玉泉山取来的水,原因就是这些成了宫斗的工具,自杀的、投毒的搞的这些井成为摆设,每人敢喝;
8、宫内有一部分门槛为什么被锯掉了,那是末代皇帝溥仪爱上骑自行车的产物,为了方便骑自行车他叫人把从养心殿到御花园的所有门槛全部锯掉了,去游玩时你可以留意一下;
9、大清王朝最后一次早朝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南北议和协定的皇室优待条件,颁布诏书宣告退位,隆裕在退位诏书上盖章之后所有人号啕大哭,宣告清王朝正式灭亡,至此,2000多年封建帝王制度也画上了句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15篇北京故宫知识大全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跟随小编的脚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内容由学无止jin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