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是一种坚硬、闪闪发光的物体,产生于活体带壳软体动物或其他动物的软组织内。就像软体动物的壳一样,珍珠由微小晶体形式的碳酸钙组成,以同心层形式沉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选购珍珠的基本知识大全,珍珠的来历及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拉至文末查看完整资源的领取方式可下载!
资源展示如下

文章目录
选购珍珠的基本知识
珍珠作为一种受欢迎的珠宝材料,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丽的外观。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挑选珍珠可能是一项困扰的任务。下面将介绍一些挑选珍珠的基本常识,帮助您在购买珍珠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1. 珍珠的种类
珍珠可以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两种类型。天然珍珠是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非常罕见和昂贵。而人工养殖珍珠则是通过人工控制珍珠贝内的生长过程,以达到人们的需求。大部分市场上出售的珍珠都是人工养殖的。
2. 珍珠的颜色
珍珠的颜色多种多样,包括白色、粉色、金色、黑色等。白色珍珠是最常见的颜色,而黑色珍珠则是最罕见的。选择珍珠时,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肤色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颜色。
3. 珍珠的形状
珍珠的形状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圆形珍珠是最受欢迎和珍贵的,因为它们的形状均匀且对称。椭圆形珍珠也比较常见,而不规则形的珍珠则具有独特的魅力。
4. 珍珠的光泽
珍珠的光泽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好的珍珠应该具有明亮的光泽,反射出丰富的色彩。光泽好的珍珠会让人感到柔和、温暖和有活力。因此,在挑选珍珠时,一定要注意其光泽的质量。
5. 珍珠的表面
珍珠的表面应该是光滑、清晰和无瑕疵的。有些珍珠可能会有一些自然的瑕疵,如小凹陷或细微的纹路,但这并不会影响其整体的美观和价值。然而,如果珍珠表面有明显的裂纹、凹陷或凸起,那就需要谨慎选择了。
6. 珍珠的大小
珍珠的大小通常以直径来衡量,单位为毫米(mm)。珍珠的大小会影响其价格和外观。较大的珍珠往往更显豪华和高贵,但也更加昂贵。选择珍珠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预算和用途来确定合适的尺寸。
7. 珍珠的质地
珍珠的质地应该是光滑、细腻和有质感的。好的珍珠质地柔软而有弹性,并具有细腻的触感。质地较差的珍珠可能会显得粗糙、干燥或无光泽。因此,在选择珍珠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和触摸,确保其质地符合要求。
8. 珍珠的价格
珍珠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种类、颜色、形状、光泽、表面、大小和质地等。一般来说,天然珍珠的价格要高于人工养殖珍珠,而圆形、大尺寸、高光泽和无瑕疵的珍珠也会更加昂贵。购买珍珠时,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珍珠。
9. 珍珠的保养
珍珠是一种比较脆弱的珠宝材料,需要特别注意保养。避免珍珠接触化学物品和刺激性液体,如香水、化妆品和清洁剂等。在佩戴珍珠后,应该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然后将其存放在珠宝盒中,以防止刮擦和碰撞。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挑选珍珠的基本常识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在购买珍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种类、颜色、形状、光泽、表面、大小和质地等。同时,也要注意珍珠的保养,使其保持美丽和耐用。祝大家挑选到满意的珍珠珠宝!
珍珠的来历及发展历程
珍珠是最早被用作宝石的天然物质之一,由于珍珠色泽美丽,不用外加的修饰,便可展现它们的璀璨用作饰物,被人类发现后,一开始就受到了世人的广泛重视。
人类对珍珠的认识和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当原始人沿着海岸和河流寻找食物时,就发现了珍珠。从此,它一直是受到人类的青睐。
位于印度和斯里兰卡之间的马纳尔湾,可能是历史上采集珍珠最早的区域,据说已有2500年的历史,采到的珍珠常作为礼物由使者带往印度。但是现在这片水域只是偶然才能采到天然珍珠了。
波斯湾的采珠区,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海域的浅海区和巴林岛附近。这一地区的采珠业始于公元前300年。由于波斯湾地区历史上盛产珍珠,因此,波斯的国王和王后经常饰用珍珠。在巴黎卢浮宫的波斯馆内,存有一条珍珠项链,这条项链可能是现存最早的珍珠饰品,它来自波斯国王的宫殿苏萨(Susa),在20世纪初发现于阿克马埃梅尼德(Achmaemenid)公主的石棺内。
大约在公元前200年,古埃及贵族才会使用珍珠首饰品。犹太教法典中曾经提到:古代的埃及人、波斯人以及印度人等均十分喜爱珍珠,把它视作护身符和财富的象征,并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古印度在按照“纳瓦拉特那”风格所制作的金指环或银指环中就镶嵌有珍珠。古代东方人通过他们的活动把珍珠传给了古罗马人,来自东方的许多珍珠,源源不断地进入罗马,维纳斯(Venus)寺庙内部是用珍珠装饰的,富人们则把珍珠装饰在衣服上。在古罗马帝国的富人中,珍珠是一种最受欢迎的珍宝,男性和女性竞相比赛自己用作装饰的上等珍珠,妇女总是穿戴着珍珠入睡,甚至其寝室及马饰等都闪耀着珍珠的光彩。古罗马的博物学家普林尼(公元23~79年)曾经记载到,在罗马把颗粒大、质量好的珍珠称为尤尼奥(Unio) ,把颗粒小质量差的珍珠称为马加利塔(Margaritae)。在庞培(Pompey)征服期间的罗马,人们对珍珠是非常熟悉的,在Pompey凯旋的队伍中,共有33顶珍珠王冠,一幅用珍珠制作的庞培画像和一个用很多珍珠装饰的献给穆塞斯(Muses)的神 以及大量的珍珠装饰品。普林尼曾评述道,在所有珍贵物品中,珍珠的价值是排在第一位的。
“十字军”东征时期(1096~1291年),东方的珍珠被“十字军”大量带到欧洲,从此,这种宝石开始在欧洲传开。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君主、爵士、妇女、开始慷慨地将珍珠用作个人饰物。皇爵、贵妇等上流社会人士无不用珍珠作为装饰品以荣耀自己。统治者相互之间竞争着对珍珠的奢侈使用,且立法限制他们的国民使用珍珠。1530年至1612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规定人们按地位、等级来使用珍珠。欧洲的所谓珍珠时代,正是这个时期开始。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和凯瑟琳·德·麦迪斯就是著名的珍珠爱好者,这一点,从她们的肖像上就可以看出来。其它时代的君王也对珍珠怀有同样的情感,因此珍珠便作为王室的珍宝而总是为人所知和受人保护。
中国对对珍珠的认识和利用亦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早在公元前4000年,珍珠就被列为贡品。相传黄帝时已发现产珍珠的黑蚌。夏禹在确定各地应上献的贡品时,就包括有南海的珍珠。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便用珍珠作为饰品,同时还出现了以贩卖珍珠为业的商人。据考证汉代的海南已盛产珍珠,有“珍珠崖郡”之说,并开始了开发利用广西合浦的珍珠,至今,广西合浦珍珠的闻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汉武帝的弄臣董偃在幼年时即与其母以贩卖珍珠为业,13岁时入汉武帝姑陶公主之家,后因能掌识珍珠而被汉武帝重用。宋代已发明养殖人工珍珠,并将其养珠法传到了日本;宋代对珍珠的利用亦史无前例,如在苏州发现的北宋珍珠舍利宝幢高达1.22米,其中的珍珠多达32000颗。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中国珍珠最高年产量约2.8万两(相当于437.5万克拉),除供皇室及达官、富豪享用外,亦曾进入国际市场。中国历史上的珍珠主要是官采官用,对老百姓中采珠用珠者限制甚严。清承明制,官府继续控制珍珠的开发和使用,并以高价收购。后、妃的冠、帽、头簪等都曾缀以大量珍珠。中国历代皇室使用珍珠最多者还是要推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仅她的殉葬物中就有大小珍珠33064粒,其中的金丝珠被上镶有八分的大珠100粒、三分珠304粒、六厘珠1200粒、米粒珠10500粒等。冠上有一粒大珍珠重4两,其它大小珍珠无数。由于珍珠是权力象征和高贵、财富的标志,千百年来,珍珠的光辉闪烁在帝王的皇冠、贵妇的装饰、佛像的宝座上。
1893年,日本珍珠养殖之父御木本辛吉,发展了一种类似在中国使用过的技术,通过接触海水牡蛎的内壳使得它们长出人工养殖的珍珠或水泡珍珠。23年之后,经过的反复试验和失败,御木本幸吉完善了一项生产完全圆滑的养殖珍珠的技术,这种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珍珠具有典雅、庄重及高贵的特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美,一直被皇家王室所珍爱,象征着女性的魅力和权利。珍珠在西方还有新婚幸福之意。6月的欧洲风光宜人,被称为是结婚最好的时节,如在此时做了新娘被认为会幸福一生,所以6月的“生辰宝石”定为珍珠,象征着健康富贵和幸福。因此,珍珠较适合成熟女性在婚礼、晚宴及谈判等正式场合佩戴。此外,珍珠还有色彩斑斓的特点,加工出的胸针、项链、耳钉款式多样,可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和时尚,也适合年轻人。珍珠饰品以其独有的典雅高贵和摸不透的神秘感同样让人着迷,佩戴珍珠首饰使人增添神韵,尤其是在近两年的日本及欧美,珍珠饰品含蓄、内敛的气质吸引了不少知识女性,成为时尚饰品的一大主流。
几千年来,珍珠一直被当作美好的装饰品,受到女士们的喜爱,因此在珠宝世界里享有“珠宝皇后”的赞誉。
珍珠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国际市场上珍珠的质量主要由珍珠的光泽、皮质、形状、大小、珍珠层厚度、颜色、搭配及钻孔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国家由于文化及审美方面的差异,对上述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珍珠的质量评估仍然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工作。
总的来说,评估是在日光或自然光的光源条件下,以白色为背景下进行的。
一、光泽分级
珍珠是具有特殊珍珠光泽的一种有机宝石,珍珠特殊的美是由其特有的珍珠光泽产生的,因此珍珠的光泽是珍珠质量最特征性的要素。特别是养殖珍珠,其他的要素如大小及形状等都可以人为或部分人为控制,光泽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指标。
珍珠光泽的强弱主要与珍珠层的厚薄、珍珠层文石或方解石的排列有序程度、珍珠的生长状况、水体微量元素等有关,因而珍珠的光择实际上又是珍珠层厚度的一种外在指标,也是珍珠母贝生长健康情况的体现。一般来说,珍珠的生长时间适度(一般2,4年)、形成珍珠的水体环境良好、珍珠贝的键康状况良好,珍珠的光泽就越强;相反,珍珠的生长时间过短或珠贝的健康状况欠佳,珠贝分泌的珍珠质的勺数量及质量都差,珍珠的光泽就差。
珍珠光泽好坏的衡量,目前并无完整的量化指标。美国主要根据其表面反光影像线条清晰度将其分为四级:
A表面光泽特别明亮、均匀反光如镜面反射、反光影像线条清晰的视为最高光泽;
B光泽清晰明亮、影像清晰的视为高光泽。
c光泽明亮、反光线条均匀但不完全清晰的视为中等光泽。
D珠层较薄、珍珠表面反光模糊、弱而且分散的视为低劣。
二、皮质分级
皮质又称为皮光或光洁度、净度、瑕疵,它是指珍珠表层结构致密、细腻、光滑的程度,或者是表面瑕疵的明显程度。
珍珠表面常见的瑕疵包括隆起(疱)、纹线、裂纹、凹坑、黑点、缺口、针尖以及珠层剥落等,其中破口和剥落对珍珠质量的影响最严重。
在比较理想和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形成的珍珠,其表面常常致密光滑。但养殖珍珠的海水中往往有各种微生物生长,珍珠母贝在几年的生长过程中也往往可能受到某些病菌的影响,同时插核技术也可能会影响到珍珠的形成及其皮质,因此真正完全光滑无瑕疵的珍珠是极少的。太多数养殖珍珠表面都会或多或少带上一些“疱“、“腰线“、“皱纹“、“凹坑“等瑕疵。
这种瑕疵的多少及分布就决定珍珠的净度或皮质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珍珠质量及价值。有时它们还会直接影响到珍珠的使用寿命及珍珠后处理的可能性。
美国GIA根据一串珍珠中有瑕疵珍珠的多少,把珍珠串的皮质质量分级成四种类型:完美(FL)、微瑕疵(有较微缺陷)(SS)、瑕疵级(有缺陷)(Spotted)和重瑕疵(有严重缺陷)(VS)四个级别。
完美级的珍珠(串)是指珠串中绝大部分珍珠的表面都是完美无瑕的,只极少部分可有瑕疵,而且分布的位置非常局限,一般来说这种珍珠的瑕疵难以分辨。
微瑕级珍珠(串)是指珠串中很多珍珠无明显可见的瑕疵,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少部分珍珠有小瑕疵。
瑕疵级珍珠(串)是指大部分珍珠都有瑕疵,少部分珍珠甚至可见明显瑕疵。
重瑕疵级珍珠(串)是指全部珍珠都可见瑕疵。
实际上上述标准,并不是真正的珍珠皮质分级标准,而是珍珠串的分级规范。对单颗珍珠的皮质分级国际上并无普遍应用的标准,但塔希提黑珍珠已有一个普遍为市场接受的皮质分级规范。按皮质好坏可将黑珍珠分为A、B、C、D四级。
A级:表面无瑕疵或者肉眼可见的个别瑕疵占整个表皮l 0,以下,光泽很好。
B级:肉眼所见到的瑕疵占整珠面积1/3以下,且光泽较好。
c级:肉眼所见瑕疵在整珠面积1/3,2/3之间,光泽较好。
D级:表皮有较多明显的瑕疵,而光泽不论好坏,但珍珠表面至少被80,珍珠质包裹。
实际上,目前所有皮质分级中都没有考虑瑕疵分布的情况,这是不够完善的地方。在实际的交易和估价中,瑕疵的分布有时比瑕疵本身对珍珠的质量有更为直接的影响,如果一颗光泽很好的珍珠,有明显可见的瑕疵,但其瑕疵分布非常局限,如只局限在球体表面的1/20以下,其质量仍然是较高的,原因是珍珠被钻孔镶嵌后其瑕疵是不可见的,相反一颗相同质量的珍珠如其瑕疵并不太明显,但却散布在
珍珠的整个球面上或超过1/2的球面上,其质量及价格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珍珠的质量(重量)或尺寸、大小分级
珍珠的重量或大小是影响珍珠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天然珍珠而言,重量或大小可能还是最重要的要素,因而我国古代又有“七分珠八分宝“之说,意思是说七分(mm)的是珍珠,而八分(mm)的就是宝贝了。对于养殖珍珠来说,在质量较好的情况下,超过一定的尺寸范围,其价格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溢价)。
珍珠的计量单位有吨、贯、公斤、刀、毛美、钱、克、克拉、格令和珠喱,其中吨、公斤、克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而贯(Kan)、刀(Dao)、钱、毛美(Momme)比较多见于日本和香港市场珍珠批发时使用,而克拉、格令和珠喱则用于散珠特别是优质散珠的计量中。除此以外,对于某些质量的成品或原料,行内还有用把、手、颗直接计量的。
1贯=3.75kg;1香港钱=3.75g;1刀=3.75g;1毛美= 75格令=18.75克拉;1格令=1珠喱=0.25ct。
在成串的珍珠中,有时更多用珍珠的直径(mm)又称分来计量,通常对近圆形珍珠串而言,一般以0.5mm为一个档次进行归类,如6,6.5mm,6.5,7mm,也有根据最大和最小的珍珠范围来界定,如一
串珍珠最大为10mm,而最小为8mm,则该串珍珠大小为8-10 mm,通常这种渐变珍珠串的大小是有规律的变化的。
正圆、近圆形海水珍珠的直径一般是以最短方向来确定,而其他形状的则是用最大直径×最小直径。不同珍珠类别常见的大小范围不同,例如,塔希提黑珍珠一般在8,14 mm之间,大于16mm的就已很稀少。而日本和中国海水珍珠的尺寸大
多只在4,10 mm之间,超过1l mm以上的就已少见。淡水珍珠的尺寸一般较小,大于8mm的就算大珠(近年有增大趋势)。
日本珍珠一股按大小分成四级,大珠直径为8mm以上;中珠直径为6,8mm;小珠直径为5,6mm;细厘珠直径为5mm以下;每一等级的直径大小至多只差2mm左右。
养殖珍珠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珠贝的种类、植入的珠核大小以及养殖的时间,例如以淡水珍珠为例,三角帆蚌所产的珍珠常常是较大的,过去淡水珍珠的大小一般小于8mm,但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不好,浙江许多珠农推迟收珠时间,一些淡水珠养殖时间超过6年,收获的淡水珍珠可达到15mm以上。一般情况下,淡水养殖珍珠贝每年分泌珍珠质层厚0.15mm。同时,由于养殖淡水珍珠采用了有核养殖技术,一些淡水有核珍珠的大小也可达10mm以上,致使不同种类珍珠之问类别差异变得模糊,产生鉴别上的困难。
珍珠的分类及其品种
珍珠是一种由软体动物(主要是牡蛎)生产的硬的、圆滑的产物,一直被广泛应用于首饰和珍宝行业中,近年来又被开发出美容保健功效,应用于药物化妆品领域,像京润珍珠、珍丽莱等品牌都是以珍珠为原材料制成的化妆品,但是很多人对珍珠的分类很模糊,现在将它整理出来让大家对珍珠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一、根据成因,珍珠可以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两大类。
1、天然珍珠
就是在自然环境下野生的贝类形成的珍珠。天然珍珠可形成于海水、湖水、河流等适合生长的各类环境中。这类珍珠十分稀少,价格昂贵。
2、人工养殖珍珠
就是在自然环境中,在人工培养的珠蚌中,人为的插入珠核或异物,再经过培养,逐渐形成的珍珠。在目前的珍珠市场上,大部分都是人工养殖的珍珠。人工养殖珍珠按珠核和异物的特征又可进一步分为有核养珠、无核养珠、再生珍珠、附壳珍珠几种类型。
二、按产出环境分类可分为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两大类。
1、海水珍珠
是指海水贝类产出的珍珠,按其成因可进一步分成天然海水珍珠和人工养殖海水珍珠两大类。海水珍珠质量一般比淡水珍珠高。珍丽莱药妆采用的就是从海水珍珠胚胎中提取的珍珠胎囊素。
2、淡水珍珠
是指淡水蚌类产出的珍珠,一般产于各类湖泊、江河和溪流中。中国大陆是淡水珍珠的主要生产地,占国际淡水珍珠的85%,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等地。
三、按产地分类可分为:东珠、南洋珠、日本珠、大溪地珠、琵琶珠、南珠或合浦珍珠、、北珠、太湖珠、西珠等九大类。
四、按珠母贝分类可分为9大类。
1、马氏贝珍珠
海水养殖珍珠的珠母贝90%是马氏贝。这种珍珠是市场最常见的海水养殖珍珠。
2、白蝶贝珍珠
是海水养殖珍珠另一种珠贝类型。
3、企鹅贝珍珠
属于海水珍珠,这种珍珠颗粒较大,质量也较好,但产量较低。
4、三角帆蚌珍珠
是淡水养殖珍珠的主要品种,占市场的95%以上。
5、褶纹寇蚌珍珠
类似于三角帆蚌珍珠。由于其生长速度较快,珠质多皱纹,质量较差,产量也较低。
6、黑蝶贝珍珠
90%以上产自塔希堤(Tahiti),颜色有黑、灰、蓝、绿、及棕色等。
7、海螺珍珠
产于一种加勒比海居住的粉红色大海螺体内,珠子通常粉红色,中间也有白色或咖啡色,它们具有独特的火焰似的表面痕迹,质优的形状通常是椭圆形,两侧对称,阿拉伯人及欧洲人对此情有独钟。
8、鲍鱼珍珠
在鲍鱼体内生产的珍珠,颜色艳丽,和澳宝的色彩一样,有绿、兰、粉红、黄等色的组合,其形态不一,质量极高的鲍鱼珍珠价值很高,其产地主要在新西兰、美国加里福尼亚、墨西哥、日本及韩国。
9、澳氏文拿珠
产在鹦鹉螺体内,属软体动物门中的头足纲,与马鼻珠一样,这种珠子中间被玻璃填满,底部又加一层,价格较便宜,常用于耳环及吊坠等饰品上。
五、 其它分类
1、按颜色分类
珍珠按所呈现的颜色可分为:白色珍珠、黑色珍珠、粉色珍珠、金色珍珠、紫色珍珠、黄色珍珠、杂色珍珠和染色珍珠等。
2、按形态分类
按照珍珠的形状可分为圆珠、椭圆珠、扁形珠、异形珠等。
3、按大小分类
厘珠:直径小于5mm的珍珠。
小珠:直径为5-5.5mm的珍珠。
中珠:直径为5.5-7mm的珍珠。
大珠:直径为7-7.5mm的珍珠。
特大珠:直径为7.8-mm的珍珠。
超特大珠:直径大于8mm的珍珠。
珍珠的作用和功效
1、珍珠的功效
镇心安神:珍珠具有镇静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失眠、心惊、恍惚、癫痫等症。
养阴明目:珍珠具有养阴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目赤翳障、视力模糊等症。
解毒生肌:珍珠具有解毒生肌的功效,可治疗疮痂肿毒、久不收口等症。
美容养颜:具有珍珠美容养颜的功效,可用于改善肌肤状况,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致。
2、珍珠的具体保健功效
抗氧化:珍珠中的SOD、谷胱甘肽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晰中间的中心,延缓衰老。
抗炎:珍珠中的珍珠蛋白、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反应。
镇痛:珍珠中的珍珠蛋白、等成分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疼痛。
美白:珍珠中的珍珠蛋白、氨基酸等成分具有美白作用,可以淡化色斑,美白皮肤。
本内容由jiewei收集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删除(点这里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ku.puchedu.cn/245525.html